
隋福民
- ·20世纪30—40年代保定11个村地权分配的再探讨(发布 2015-01-12 点击 8,373)
- ·【乡村】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结构的历史变化(1930-1998)——基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数据的分析(发布 2013-03-14 点击 5,571)
- ·【货币】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布 2012-03-06 点击 18,090)
- ·方法、理论和中国经济史研究——《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余论(发布 2011-09-16 点击 3,918)
- ·新经济史革命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六章(发布 2011-09-14 点击 5,664)
- ·对新经济史的解释——《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五章(发布 2011-09-13 点击 5,084)
- ·诺思的改变、创新以及其他学者的努力——《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六节(发布 2011-09-09 点击 5,437)
- ·诺思以及新制度学派:理论创新和史论统一的努力——《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五节(发布 2011-09-08 点击 5,639)
-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四节(发布 2011-09-06 点击 11,794)
-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三节(发布 2011-09-05 点击 14,694)
-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二节(发布 2011-09-02 点击 16,958)
- ·新制度学派的出现和发展——《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四章第一节(发布 2011-09-02 点击 6,461)
- ·争论、影响以及计量学派的后期分化——《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三章第六节(发布 2011-08-31 点击 4,308)
- ·诺思:三轨制和间接计量法——《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三章第五节(发布 2011-08-30 点击 4,043)
- ·福格尔:新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推动者——《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三章第四节(发布 2011-08-29 点击 4,436)
- ·福格尔和恩格尔曼:《十字架上的岁月: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学》——《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三章第三节(发布 2011-08-24 点击 28,693)
- ·【综论】201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发布 2011-08-08 点击 4,826)
- ·新经济史革命:学术“场域”和现实条件——《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二章(发布 2011-08-08 点击 3,887)
-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之源:传统经济史——《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第一章(发布 2011-08-04 点击 11,211)
-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导论(发布 2011-08-02 点击 6,050)
-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目录、后记(发布 2011-08-01 点击 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