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何以“得宠”:适应性与生命力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

  翻车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因为它在广泛适应社会上不同条件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上的各种需要。

  试将翻车和筒车作些比较。筒车效率高、省人力,这是翻车所不及的。但翻车也具有筒车没有的优点。筒车要有湍急水流作动力,翻车却不受这种限制,无论流水静水、河水塘水、大水小水,只要临水都可使用。筒车只能灌溉不能排涝,翻车既能抗旱灌溉,又能排涝救灾,既适用于高田,也适用于低田。筒车要固定安置在一个地方,翻车却可以随时移动。取水的陂塘河湖水位降低了,可以调整车水位置;这里水源枯竭了,可以挪到别的有水处;这里工作完成了,可以转移岗位。如果别的有需要,又可随时调集水车“参战”。翻车的这种灵活性,使它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条件完成多种多样的工作。

  翻车车身大小和配套装置不一,可以形成不同的形制,分别以手摇、足踏、牛转或风力推动之,形成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族。

  手摇翻车:三国马钧制作了手摇翻车,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粒》载有小型的手摇翻车——拔车,并附有图像。近世各种形式的手摇翻车一直在使用。谭嗣同主张引进西方的水利机械,认为“可省筒车之费与手车、脚车之劳”[1]。这里的“手车”就是指手摇翻车。但是从三国至宋元,手摇翻车似乎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看来,它是隐藏在“翻车”或“水车”的笼统称呼之中了。例如,唐代文献中没有手摇翻车的记载,但日本的文献却明确无误地表明唐代手摇翻车的存在。宋元的情况也应该是如此。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突然中断和消失的。就名称来说,也不是绝无线索可寻。例如元代任仁发在《水利集》中谈到浙西的水利工具和设施时,提到了一种叫“手戽”的工具。[2]据本丛谈上辑的研究,“戽”也可以作为翻车的别称。如是,则“手戽”就可能是手摇翻车了。[3]

  脚踏翻车:脚踏翻车也有不同类型。一般的脚踏翻车比较轻便,一个人就可以扛走,一两人踩动。但也有需要几个人踩动的大型水车。例如南宋《耕获图》中的水车就是四人踩动的。《熬波图》中的水车也是四人踩动的。在近世还可以看到水车的三人轴、四人轴、五人轴。所谓“江南夸七蹋”[4],应是七人驱动的特大型翻车了。似乎又有多部水车联动的。宋释觉范《次韵莫翁丰年断》:“老来百事不如人,但愿<禾巴>稏秋如云。莫如往年水车联,龟兆坼出生黄尘。”[5]“水车联”可能是用同一踏轴把几部水车联结起来,多人同时踩动,以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那么“江南七蹋”是否是多人操作多车联动的,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又有多车接力方式。当水面与田岸距离远远超过翻车长度时,就需要多部水车递接来运作,先将水车上一定高度的小池中,再用另一部翻车将小池中的水往上车,这样递接车水,可以把水提升至三丈以上的田岸[6],也就是所谓“再车”和“三车”。天旱或连续车水使塘湖水位大幅度下降时,也采取这种办法;以致出现“塘中龙骨高数层”[7]的景象。从近世材料看,除了站式的脚踏翻车外,还有坐式的脚踏翻车,坐式踏车始于何时?古代有没有,也值得研究。

  风动翻车也是翻车家族中的一员,明清时代比较多见,宋元是否有?目前还在探索。有人引南宋刘一止的诗论证宋代风动翻车的存在。为了避免断章取义,现在把全诗迻录于后:

  村田高仰对低窊,咫尺溪流有等差。我欲浸灌均两涯,天公不遣雷鞭车。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泥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绿芒刺水秧初芽,雪浪翻垄何时花。农家作劳无别想,两耳未厌长呕哑。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老龙下饮骨节瘦”无疑是翻车,问题是用什么驱动。如果是风动,就不用人操作,那还有什么“嗟我妇子脚不停,日走百里不离家”呢?这里的“地轴”“风轮”是佛家语,形容众多翻车运作时的气势,无涉于翻车的动力机械。

  不过,宋元风动翻车是可能存在的,线索还是上引任仁发的那段文字:

  略举浙西治水:<石達>、堰坝、水函、石仓、石囤、蘧除、土帚、刺子、水管、铜轮、铁筢、木杴、木井、木{捻}、水匝、水车、风车、手戽、桔槔等器,陇西未必有也。

  “风车”作为与水车、手戽、桔槔等并列的“治水“工具,很可能就是风动翻车,地点是浙西,也与后世使用风力翻车的地区吻合。不过,这还是一条孤证,需要继续发掘和探索。

  牛转翻车和水转翻车,留待下节一起介绍。

  现在再回过头来再与筒车作些比较。筒车形制较大,又要安置在公共的河流之中,单独的个体农户难以为力,一般或由富户、或由寺院、或由村庄农户合力置办。翻车一般不能利用水流激动以省力提效[8],在这方面,即使“江吴”的“七蹋”也比不上筒车;但它形制多样,制作相对简便,可以提供不同条件的农户选择使用,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例如小型脚踏翻车,制作方便,一般农家能够置办;大型脚踏翻车适宜于地主田庄或较大的工场。小型手摇翻车则更适合贫苦少地和缺乏劳力的农户使用。多车递接或联动或为个体农户互助,或为地主农庄所用。牛转翻车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估计富裕户或大工程才能用得起或用得上。社会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翻车的多样性更能满足不同的需求。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得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以上分析看,翻车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决不是偶然的。宋元以后,翻车继续在更大范围推广,即使具备较为优越发展筒车的条件的地方,翻车仍然是日常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排灌工具。[9]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电力抽水机普及以前,翻车仍然在农村的水利排灌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坐式脚踏翻车

水车五人轴

三人脚踏翻车

四人脚踏水车

现代尚在使用的各种拔车

建国初年江西出动百部水车集体抗旱

【注释】

[1] 《谭嗣同集·思纬一台台短书·报贝元徵》

[2] 见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三。

[3] 北宋释觉范《送亲上人乞食三首》有“一手摸鱼,一手戽水”(《石门文字禅》卷十七)句。虽是佛家语,多少应有点现实的依据。“一手戽水”的工具不可能是两人对持的戽斗,却在可能是手转翻车。白玉蟾《送彭侍晨》:“脚踏雷车朝帝极,手持斗柄戽天河。”虽然在想像中亟夸张之能事,但毕竟是以现实生活中的脚踏和手转翻车为原型的。

[4] 南宋张孝祥《湖湘以竹车激水,秔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于湖集》卷四。

[5] 《石门文字禅》卷三

[6]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翻车》:“若岸髙三丈有余,可用三车,中间(去声)小池,倒(都皓切)水上之,足救三丈已上髙旱之田。”

[7] 南宋黄榦《甲子语溪闵雨四首》,《勉斋集》卷四十。

[8] 王祯《农书》载有“水转翻车”,但并不实用,详后。

[9] 例如湖南是使用筒车较早和较多的地区,具有发展筒车的优越条件,但历史上也不乏使用翻车的记载。近世更是如此。有人统计,1957年湖南省共有翻车135万部。(转见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第709页)又如四川也是筒车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早在唐代,使用翻车已相当普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载《中国农史》2011年第4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