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目录、凡例

  

凡 例

  一、资本主义关系是起源于农业还是起源于手工业,近年颇有争论。据我们考察,我国明后期在某些手工业已有工场手工业出现,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到清中叶始见瑞倪。但资本的形成是一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农业更有决定作用。本书中,对明、清两代,都是先分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等的演变,以及对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探讨;然后讨论商品流通和市场的发展;最后再考察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书的重点,采取分行业考察办法;共考察了制茶、制烟、酿酒、榨油、制糖、丝织、染布、踹布、造纸、印刷、木材、冶铁、铁器铸造、铜矿、煤矿、制瓷、井盐、池盐、海盐、沙船运输业等20个行业。

  三、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明、清两代540余年。过去研究常有明清并称或作“明清之际”者。本书则在论述和资料选用上,力求严格划分时间顺序,以见历史发展过程,尤戒以后事推断前事,致相混淆,并将明、清两代均划分前后期如下:

  明代

  前期洪武至正德(1368-1521) 153年

  后期嘉靖至崇祯(1522-1643) 122年

  清代

  前期顺治至雍正(1644-1735)91年

  中期乾隆至鸦片战争(1736-1840) 104年

  鸦片战争以后属清后期,不在本书研究范围。

  在记年上,援断代史之例,并便于史料完整,用各朝年号,惟凡有具体年份者均注名公元,如“乾隆十年(1745)”,无具体年份者不注。

  四、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社会中稀疏地存在。往往只是一个地区、一市一县之事,不能任意扩大范围。本书力求考订史料所及地区,详为说明,其中有考察几地而只有一处可以证实者,余均不作论断。惟有些史料地区不清楚,只能概称某省之事,望读者勿生误会。

  五、史料的鉴别是个重要问题。本书尽量利用档案、契约、碑刻等资料,但其中有关生产关系的记载终属有限,仍须大量援用史籍,地方志、笔记等文献记载。有些资料前人曾作考证,我们也作了一些。仍有若干疑问,不得不暂时采用,但加指明,以求教于读者。

  六、我国史籍一个重大缺点是不注意数量统计,而经济现象如无数量概念则很易走入迷途,不能区别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本书比较注意数量关系,凡能定量者尽可能作定量分析,不能定量者亦力求找出比例关系。为此,不能不利用各种方法进行估计。估计自不免误差,但终胜囫囵。

  七、本书采取章、节、目编制,以节为基本单位,共6章、25节、114目;表和图依章分编58号;详见目录。引语,凡直接论证资本主义萌芽的资料和特别重要的论述,专段引列,其余均编入文内,以省篇幅。注,均用脚注。

  八、本书系集体写作,分工和执笔人如下:

  第一章 吴承明

  第二章 汪士信

  第三章 石奇、方卓芬

  第四章 方行、石奇、简锐、汪士信

  第五章 方卓芬、胡铁文、简锐、方行

  第六章 方行

  全书由吴承明统稿,许涤新审订。

1983年3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