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耥——《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四)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

四、耘耥

  《诗经·鲁颂·閟宫》:“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又《小雅·甫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指除草,芓指以土培根。芸芋在后世通写作耘耔,是中耕除草的代名词。《诗经》的芸芓虽描述黍稷,不可能那时的除草只限于旱地而不及水稻。用手拔草称“薅”(音好)。《齐民要术》水稻篇:“稻苗渐长,复须薅。”注。“拔草曰薅。”所以文献中涉及除草的有耘、耔、薅三词。又因方言关系,南方稻田除草称耘耔外如太湖地区多称“耘耥”,“耥”又可写成“摥”,“荡”等。也有单称耘不提耥但仍包含耥的意义在内。耘田一般都直接用手耘,也有用足耘的。从元代起农器中出现了代手足耘田的耘爪、耥或荡等,但仍以人力耘田为多。

  讲耘田技术最详细的是南宋陈旉《农书》:“且耘田之法,必先审度形势。自下及上,旋干旋耘。先于最上处收滀水,勿致水走失。然后自下旋放令干而旋耘。不间草之有无,必徧以手排摝,务令稻根之傍,液液然而后已。所耘之田,随于中间及四傍为深大之沟,俾水竭涸泥坼裂而极干,然后作起沟缺,次第灌溉。夫已干燥之泥,骤得雨即苏碎,不三五日间,稻苗蔚然,殊胜于用粪也。又次第从下放上耘之,即无卤莽灭裂之病。田干水暖,草死土肥。”[1]

  口语“耘耔”或“耘耥”的称呼是先耘后耔或耥,但实际操作则是先耔或耥而后耘。《天工开物》说:“凡稻分秧之后,数日旧叶萎黄,而更生新叶。青叶既长,则耔可施焉(注:俗名挞禾)。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蔺草之类,遇耔而屈折。而稊稗与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则耘以继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两眸,非类既去,而嘉谷茂焉。”[2]宋应星在文字叙述外,书中还附有耘耔二幅图象。其中的耔图中清楚可见两个农夫各持一杖在用足耔,右边农夫的右足已踏入土中,左边农夫的右足上穿有专供踏草用的草编筒鞋。这种草鞋至今江西奉新农民还在使用,称为“挞禾”,和《天工开物》注中的挞禾相同[3]。

  《天工开物》的手持杖是耔田,首见于王祯《农书》并对之有所解释:“又有足芸,为木杖如拐子。两手倚之以用力。以趾塌拨泥土草薉,壅之苗根之下,则泥沃而苗兴。”[4]王祯还记述了两种耘耥的农具和一种保护工具。“今创有一器曰耘荡,以代手足,工过数倍,宜普效之。”又:“耘荡,江浙之间新制之。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贯竹柄,柄长五尺余。耘田之制,农人执之,推荡禾垅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杷锄,又代手足,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5](图4–13)这是把盪的形制和功效都说清楚了。从王祯的记述看,耘耥初制于元代。“耥”或“摥”在明代《便民图纂》中称“摥”:“草在田中莫要留,稻根须用摥扒搜。摥过两遭耘又到,农夫气力最难偷。”一般耘耥要求2~3次,这里是要求摥二次,耘一次。

  王祯所说的“耘爪”是竹管削尖套在手指上或用铁做成管爪套在手指上进行耘田,以代指甲容易受伤。另有一种“薅马”,在苏南一带称“竹马”,“似篮而长,如鞍而狭,两端攀以竹系。农人薅禾之际,乃置于袴间,余裳敛之于内,而上控于腰畔乘之。两股既宽,又行垅上,不碍苗行,又且不为禾叶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