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变迁及其影响——《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第七章第三节
清代陇东泾水上游为恢复农业生产,招募民众开垦荒地。灵台县民众“死亡过半,地瘠多荒”,知县黄居中多方招徕,县境增至36堡[264]。镇原县也招抚遗民900多户[265]。清代利民渠虽灌溉效益不如明代,但仍灌溉平凉、泾州等田亩。平凉城东200顷田地俱引泾水,北郭内外数十顷耕地引暖泉灌溉。浚谷、蛆谷、利民渠亦灌溉东川一带。县东30里的普济渠(后更名因利渠),历康熙、同治、光绪等朝的修建,灌溉田亩无数。平凉“东川饶五谷”,成为重要农业区[266]。华亭县自明惠民渠废弃后,仅有灌溉近河园蔬之小水利[267]。崇信县顺治时已开陂塘,教民种稻。后引芮谷泉、散花沟、杨家沟、暖泉寨沟等灌溉[268]。
由于康熙初分置甘肃布政使司,乾隆《甘肃通志》仅载各府田亩,未载各县田亩。光绪《甘肃新通志》所载各县田亩数未标明年代,难以考察陇东土地盈缩的过程。不过,乾隆《甘肃通志》所载平凉府实熟并开垦民地29299顷77亩(原额川中山坡地112017顷19亩,豁免荒地82717顷51亩),接收开城等监牧马草场地7221顷24亩(原额124557顷9亩,除设白马堡及高山峻岭、石坎水冲砂碛不堪耕种地95524顷,豁免荒地21831顷88亩),屯地4381顷77亩(原额l2248顷29亩,内除荒地7866顷51亩)、更名地8849顷(原额折正地10828顷,豁免山坡折正川荒地1978顷)[269]。显然,清代还未达到明末开垦土地的水平,豁免的荒地数额远较已经开垦的数额要多。灵台县原额(应是明末数字)山原坡陡地共有12959顷12亩,顺治九年以前实有熟地2959顷11亩,豁除万顷荒田。顺治九、十年新垦地518顷3亩,共有实熟地3477顷15亩。顺治十一、十二年又兴屯地229顷21亩,十三、十四年新垦更名田137顷84亩[270],民地、屯地、更名田在不断增加。光绪《甘肃新通志》所载平凉府各县民地、屯地、更名田的实熟地均较原额减少(平凉县原额民地80646顷29亩,实熟民地2592顷71亩;华亭县原额民地8838顷,实熟民地2073顷19亩;泾州原额民地1959顷41亩,实熟民地471顷12亩;崇信县原额民地5291顷36亩,实熟民地846顷62亩;灵台县原额更名田179顷,实熟更名田139顷),其中,镇原县民地仅比原额减少195顷93亩,达4706顷24亩,崇信县地减少4444顷。随着人口增加,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农地不断扩大。泾州直隶开垦河滨弃地26顷26亩。道光时,平凉县查出入额地17顷96亩,华亭县查出入额地22顷59亩,崇信县也招垦人额地40顷75亩,镇原入额地更多达71顷40亩[271]。同治回民起义后,华亭县汉族仅余六分之一[272]。从华亭等县析置化平厅以安置回民,按丁给地,发给牛、农器和籽种开垦耕种,全厅共有熟地632顷33亩(民国时增至685顷88亩),多分布在东南和西北。东南土质肥沃,为黄土,宜种麦。西北土色青红,含有沙砾,地极硗薄,产秋禾[273]。同治回民起义后虽在陇东恢复耕垦,但耕地面积难以恢复到全盛时期。乾隆十八年(1753年)泾州有熟民地5046顷78亩,至光绪八年(1882年)和十三年(1887年)共垦荒地1055顷6亩,至宣统时垦成熟民地3991顷71亩。其州原额旧屯地1291顷13亩,除先年荒地661顷49亩不计外,实在旧熟屯地有633顷63亩。光绪八年又查得未垦屯地239顷89亩,现垦成熟屯地393顷73亩,加上更名田,泾州民更屯原额实熟地5699顷93亩,内除现荒未垦地1300顷63亩,实现垦成熟地4399顷27亩[274]。清末还未恢复到全盛时的垦田水平。
虽然清代垦田面积不如明代多,但清代平凉府及附近直隶州土壤侵蚀过程仍在一直进行。除自然原因外,还与人为地垦殖及土地承载力有关。明代固原州至宁夏及延绥的边墙,清康熙初大半需修复。边墙“有沙土埋没”,有“山水冲塌”[275],这多与自然侵蚀有关。平凉县虎山以北虽多平原,但地高寒,“耕之仅足自给”。连崆峒山、大统山,山谷崎岖,“可耕者不能十一”之地都加垦殖[276]。同治回民起义后,“城郭田园皆成樵场”,后采樵供军薪,贷给民众牛畜、籽种加以耕殖[277]。镇原县“川狭原高,不能浇灌,且岁岁冲决败田”。“耕之不深,禾之所以易槁也”。耕垦的表层疏松土壤不断被雨水冲蚀,又不断耕垦,土壤总是处在不断地熟化过程中。昔日沃壤,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不但土瘠民贫,而且“一望濯濯”,四处荒芜[278]。古代“太原”之地,为秦、汉、唐、明等朝产粮场所。虽然清代镇原仍是平凉一带垦殖面积最大的州县,但已非昔日粮丰食足的情形,而变成“种多而获少”[279]。与镇原同样,华亭原来“林麓郁畅”,“田少而沃饶,山寒而喜旱”,由于伐林种稼,“林竭山童”,“风敞日暄”,已畏干旱,需引水灌溉[280]。泾州地广,原多川少,亦畏旱潦。虽种五谷,但“土瘠民贫”[281]。崇信也是原地多川地少。与别处不一样,这里人因川地湿润而喜种川地,原地干燥难以浇灌而不甚重视。川地植稻,原地植黍、稷、荞麦、玉米等,原地“率多硗确”[282]。灵台县山多川少,地瘠民贫,高原患旱,河滨多水冲沙压,十年内难有一二之丰[283]。看来,清代、民国时期陇东泾水上游一带农业生产环境已十分恶劣。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与平凉府一样,马莲河流域的庆阳府历史时期也是农牧交替地区,汉、唐、宋、明等朝在此北部一带畜牧,而历代程度不同地都在开发屯田。虽然一年一熟,山坡坬(洼)地有种一年停歇一年[284],但这里生态环境脆弱,稍一破坏原有的森林草原而代之以农作物,水土流失进程加快,造成的损失也很惨重。庆阳府是农民起义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清初“所余残民十仅存一”,由于在此安插降兵,一段时间内,“村市寥寥数家”,农业难有起色。合水县清初仅存566家,虽召募安插开垦,由于“照例起科”,追加原来荒歉银两,“以致活户亦逃,熟地亦荒”。安化县亦“逃荒日多,民无完肤”。宁州、安化、合水时出现卖儿鬻女惨状。宁州虽原多,但“系高岭”,惧怕干旱。加之赋重,民力逃亡,“残土渐成废土”[285]。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五年(1676年),宁州“凋敝已极,杀戮人丁,丢遗荒地”,政府被迫免地1161顷27亩[286]。随着人口日增和耕屯进一步扩大,正宁县仅有县东山麓和原阜高地未有开垦[287],庆阳府的耕地渐有恢复。安化县实有民地2407顷67亩,屯地1194顷16亩,董志原实有民地和屯地1274顷34亩。合水县实有民屯地785顷48亩。环县有实熟民屯地732顷84亩。宁州民屯地4108顷79亩。正宁县有民地1921顷45亩。除安化、董志原、环县屯地较多外,其余一州二县屯地各不足百顷。至道光时,合水县招垦查出新人额地29顷64亩,环县查出3顷30亩,正宁查出32顷17亩,宁州查出7顷31亩[288]。至光绪时,环县民屯地数额已增至740顷84亩,但还是难与明代相较。虽然这其间同治回民起义有很大影响,但环县自然条件差,“风高土燥,秋旱春迟”,又多沙碛,水性碱卤[289],发展农业有诸多不利条件。加之这里山原多梁峁,地形破碎,也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出现“地旷而瘠,民凋零以贫”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290]。安化县北部二将、城壕、柔远等川,却是水草丰茂,最宜畜牧之地。农家除耕种外,多兼牧业,以牛羊为主,有骡马会等集市,牲畜远售关中[291]。合水县人口零星散布于崖壑间,县北、西、南诸原地,“高而平旷”,宜种麦,原田居高,难有水利,故“畏旱特甚”。遇暴雨“则当涧着沟处尤易冲溃”,水土流失不断。除固城川外,川旁之地可耕者甚少,由于河身日益低下,遇旱则槁,遇涝则潦。就是固城川,昔日民有俗语曰:“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原。董志原边,不如固城河川。”虽有夸大之词,但这里肥沃富庶应不虚妄。固城以下河川展宽,川地面积较大,如有水利,这里无疑是肥沃之地。至清乾隆时,固城川“旱不能救,而潦则先受抑”,难与肥沃富庶相提并论。有人将此归结于“治田者粪少力慵,培本不厚”[292]。其实并非人力懒惰,自然环境差,水利难施,一遇暴雨,肥沃表土冲走,人又如何培厚?合水县“平地之农亦少,惟山农居多”。山田多居山岔,与林木交杂,“峰阴嶂日,岚翠侵畦”,地高霜寒早,冬麦不宜,秋稼难成,“阨于地利,艰于穑事”。带来的更大恶果,林毁田薄,肥土流失。长此以往,“民安得而不穷且耗耶?”[293]
子午岭林区的合水县已非富庶。其南宁州虽原多,但“山高地寒霜早,土之所宜,不过糜谷麦豆,丰年亩获不过三斗,歉年或止数升”,但“赋重而民不能支”,虽民众“只知力田”,但“农岁不无饥馑”,大多逃亡,荒地增多[294],农业难有作为。正宁县与陇东其他县一样,“水虽多而不腴,土虽厚而善燥”,掘井数十丈不见泉。因地力薄而推行“歇田”,“田数广而不精于耨”,广种薄收,仅供一岁之用,故“田愈瘠民愈贫”[295]。清代,陇东土瘠民贫已成事实,非宋时肥田沃野可比。究其原因,与历代垦屯耕种,土壤表土流失,肥力下降,人口增多等有关。
陕北洛水流域经过明末自然灾害和二十多年的战争破坏,土地荒芜,生产力减少。保安“则在城、在村几无遗种”,安塞洛河川仅留居民“百余人”[296]。延安府属“存者实百分之一”,到处“原野萧条,室庐荒废”,从宜君至延绥南北千里间,“有经行数日不见烟火者,惟满目蓬蒿与虎狼而已”[297]。政府分别于顺治七年(1650年)九月、八年(1651年)十月、十一年(1654年)八月、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等多次豁免延安府荒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垦荒屯田。但收效甚微,成果不大,延安府开垦荒地仅有400多顷[298]。保安原额折正一等地322顷40亩,内除荒地265顷84亩,实熟地56顷多[299]。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形,与洛水上游一带人口稀少,土地瘠薄等因素有关。宋时还称延安府所属州县“昀昀原隰”,清顺治康熙时,“人民稀少,所在抛荒”,“天下荒残之地惟延为甚”。且不说“千里顽山,四围重阻”[300],“沙石相错,嶂壁列”,府境“层峦陡障强半”,就是“岩壑可耕者,率皆伞盖插立”,仅梁峁掌地而已。“顺流而下,绝无仓版一节之平”。在如此陡坡耕垦,无论旱涝都难有太大收获[301]。这样“建瓴侧立”出赋之地,即使施肥灌溉,设法置堵,由于坡度大,“淋潦又复冲而泻”。如此“崖凹石坡沙砾相错”的耕耨之地,民众穷于耕垦,即使丰年也难有一收。故此有人建议鄜州6.5亩地应折1亩,洛川8亩应折1亩,宜君、中部5亩应折1亩[302]。沿洛上游各县多是“硗瘠之地,凋瘁之民”[303]。鄜州“地皆硗确”,“可作耕者十之一二”,山多人少,“山坡陵阜硗而且寒”,“崇山峻岭,旷土实多”[304]。洛川、宜川、延川县亦“土厥硗薄,民力艰难”,背井离乡,妻离子散[305]。安塞县地亩“俱系山坡险岭,难以丈量”,自古“原无顷亩”[306]。延安府所属洛川、宜君等十九县“皆山川硗瘠之地,地寒霜早,穷边独有秋收”[307]。耕种如此峻险瘠薄之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收获量亦十分有限,还要交纳田赋,民怎能不穷困而逃亡呢?
乾隆时由于人口增多,长期的休养生息,加之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乾隆五年(1740年),令百姓种植陕甘边陲山头地角、欹斜逼窄、砂碛居多之地,永免升科;平原隙地或碱卤之地,招民开垦,酌情升科[308],使屯地增加。乾隆十七年(1752年),保安县金汤镇新得土地56顷73亩(此按旧例5亩折1亩)[309]。嘉庆时,延安府已有638352人,农耕地440157亩(校正额1980706亩)。鄜州直隶州有313840口,285307亩(校正额1283881亩)[310]。人口和耕地都较清初有所增加。虽鄜州“大率业农者十之九”,但“地僻土瘠”。宜君县也“地瘠民疲”[311]。洛川县顺治时“境土阔绝,人民稀疏”,嘉庆时虽人口和田地增多,但所产的麦、豆、粟收获量不大,碗豆仅能收十之三。不但作物产量不高,就是畜产和草木,也今不如昔[312]。洛川东山百数十里间,久荒之土,垦种有收,“然越三数年后,地力渐竭,种者无收,而垦者复荒”[313]。如此情形当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现象。保安县山地居多,“砂石戴土,崎岖硗确,人口稀少”。当地人把收成寡少归因于施粪不多。稍遇歉收,“多不聊生”。这里“苦寒硗薄,播种不易”,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连行路都十分艰难,农业自然不会有太大作为[314]。道光时,卢坤作《秦疆治略》,将陕西各地自然环境作了介绍。时洛水上游各州县自然环境已出现恶化的迹象。定边、靖边横山一带,已非宋时膏腴多柏林之地,时“地利则素鲜膏腴土”,山穷水恶,“地土不肥”,民虽勤于稼穑,“多不收成,又树木稀少”,仅宜于畜牧而已。保安县民“以耕耘为业”,“土瘠沙硗,水陡而一泻无余”。如此山险而平川甚少之地,人稀地广,“播种不宽,故民多贫苦”。看来,这里已难以适宜农耕需要。安塞亦“鲜膏腴之饶”,无法灌溉,民“本务农”,“人多贫窘”。甘泉“地僻山多,人民稀少,土瘠沙硗,暖迟寒早”,民亦贫穷。鄜州地处万山之中,“沟谷涧壑,险阻鄙隘”,历历在目,气候常寒,暴雨时万壑汹涌,水土流失严重,“收成歉薄”。与鄜州同居洛川塬的洛川县,如上所言,“地土硗瘠”,河流下切而难以引灌,“农无余绩积”。中部县四山环拱,“地鲜平原,无膏腴之可藉”,“地利硗瘠,民亦薄收”。宜君县民“重农功”,水利难兴,“人贫地瘠,输纳艰难”。洛水上游各州县皆出现林木稀少,水利难施,土瘠沙硗。民虽耕稼,但收成歉薄,民众贫困。洛水上游显然已不适应农耕要求。改弦更张,发挥地力优势已势在必行。
同治回民起义,陕西“百姓流亡殆尽,地旷人稀”[315]。保安县于同治八年(1869年)招垦荒地3000多亩,十年(1871年)又垦15000多亩,十二年(1873年)又新垦5009亩多。后以九亩折一亩,加上新垦土地,至光绪二年(1876年),已有折正熟地5673亩[316]。甘泉县“始辟草莱,营庐舍”,农业逐渐恢复[317]。光绪十三年(1887年)延安府已有实熟地1321667亩,鄜州直隶州亦有282581亩(校正额1271614亩)[318],但与嘉庆时仍有一定差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陕西北山稼事“多不可靠”,平川地未能尽辟,客民所垦地土“亦旋垦旋荒”,“垦户逃亡,熟地复荒”之处亦有[319]。除人为原因外,时土瘠民贫的情形更加突出。同治起义后,从晋、豫、鄂、川来陕之民多辟关中及肤施、安塞以南之地,从川、甘垦荒者多至安化、合水境地,保安县居洛水上游,垦荒民众难至。但知县还是采取种种措施,完成与原额一样的实熟地。新垦土地大多分布于山地,“以山地功粪均省,而岁收复丰于川地也”。因此,新垦殖山地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亦逐渐加重。清末,保安县“水寒沙瘠”的情形并未改变[320]。自兵灾后,巨木良材“斩刈略尽”,仅在老山深岭中有残存。近山杂木杨榆多半供樵采和薪炭。没有林木被覆,水土流失自然加快。时保安一埒(又作垧,三亩为一埒)地上稔约收三斗(每三斗合京斗一石),中稔收成二斗,下岁收获仅一斗多。冬麦一*[土+寻]地仅收三四斗,春麦收成薄,减于冬麦2/3[321],这已远不能与宋时亩产二石相比。到民国时,保安丰年每埒地收京斗谷二石一夫约种二十埒,广种薄收,耕植不精,为粗放式经营[322]。不过保安畜产至清末仍然兴盛,民多牧羊,兼有牛马[323]。“畜牧者十室而九”,深山广泽悉听纵放。春夏牲畜野外食草,严冬“搜齿宿根,随地取足”[324]。牲畜的啃食和人们的开挖,易使土壤裸露,加速了土壤侵蚀过程。与保安同样,安塞县多畜猪、羊,民众亦耕种“山地颇饶”地亩,但“土性瘠薄”,铧入土不满三寸,一*[土+寻]地不能受一亩粪,粗放经营的结果,“苗浅种薄,*[土+寻]止五六斗许”[325]。鄜州耕耘收获外,民多以砍柴为生[326],林木减少,自然农田渐有增多。洛川县“原梁突兀,谷沟纵横”。农田有塬地、川地、洼地之分。山腰斜坡上多布沙土,土壤冲刷严重。由于民国采取施肥和精耕,全县459810亩土地,每亩平均收5斗小麦,年产近23万石,小麦还有部分出口外县。洛川塬地再次显示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洛川东境于1938年划为黄龙垦区,垦区人口增加,林退农进,使这一黄土高原中的“绿洲孤岛”再遭破坏,自然环境日渐恶化。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绪末民国初引拓家河、厢西河灌溉,正是因这一带有杂木林,林木涵养水分,使河流水量稳定,才使水利设施得以发挥效用[327]。而中部县诸河难以灌溉,以沙质土壤分布最广,加之县境地势起伏,气候干燥,稍有垦田,水土侵蚀自然不可避免。“土壤硗瘠,农产不丰”[328]。总之,陕北洛水上游一带清末民国时,地力减退,水土流失加重,再难以看到土沃良丰的景象了。只是洛川原上农业还稍有发展,但这种发展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泾水下游历经明末清初战争,“土瘠地荒,民稀而贫”[329]。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免除荒地,招募垦耕。邠州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共豁免地1322顷70亩,同时又开垦和兴屯569顷48亩。雍正十年(1732年),新辟65顷75亩[330]。三水县顺治七年(1650年)、八年(1651年)豁免5084顷,康熙八年(1669年)、二十三年(1684年)豁免1641顷66亩,实在地2326顷63亩;乾隆时又开垦11顷8亩,引汃河灌田数百顷[331]。永寿县也于清初豁免荒地3937顷95亩(原额地7068顷61亩),乾隆元年(1736年)招垦荒地457顷20亩[332]。乾州至雍正时已开垦民地406顷69亩,实熟荒地947顷54亩[333]。醴泉县顺治时原额官屯熟地1553顷86亩,乾隆时已增至1571顷,并豁免“险岭沟坡之下”土田、临近泾水且屡被水冲石压的“沙石盘错不能垦种”之地[334]。泾阳县顺治七年、八年、十五年(1658年)共豁免5448顷23亩,至康熙时共有熟地3270顷72亩[335]。由于泾水下游泾阳、醴泉等县有龙洞渠,邠州有鸣玉渠、水兼镇渠、三水县有赵家渠及引西溪河水灌溉,永寿县康熙、雍正时不时修复宋金元的吕公渠,淳、泾、三、高一带引冶、清水等灌溉[336]。泾北一带“极目平畴”,为沃壤膏腴所在,只要因地制宜,耕耘尽力,农业自然发展迅速[337]。北部旱塬一带却未有如此条件。乾州北乡“冈阜崎岖,瘠薄尤甚”[338]。永寿县“崎岖硗确,山农力疲阪田”,但“产瘠而利微”,百亩仅当五十亩[339]。三水县亦“崖峻沟险”,“土瘠民贫”[340]。邠州虽旱塬平坦,但“土地硗瘠”,“民多贫苦”。长武同样“地土瘠薄,出产不丰”。淳化“深沟高岸,土瘠民贫”[341],农业自然不如平川一带;而且这里旱塬地带坡度较陡之处,还易产生一些小的沟壑。上述第二章泾水下游渭北旱塬发育的沟壑即是例证。同治回民起义,丁户多逃亡,田野“无禾无麦草青青”。经过努力,同治末,三水县已垦种荒田3700多亩[342]。
石川河流域一带,亦同泾水下游一带一样,顺治时西安府流民“徕来复艺”[343]。北部同官县清初原额民地6662顷71亩,豁除荒地。乾隆时实熟地1724顷61亩[344]。富平县清初“田土荒废”,招募耕垦渐有起色,康熙时仅滩地新辟22顷19亩[345]。耀州于顺治七年(1650年)豁除3700顷。乾隆十二年(1747年),庆阳府无业贫民于耀州昭金寺一带开垦。这里地近子午岭,坡陡沟深,虽零星开种,但土壤瘠薄,种必歇年;加之沟谷“形势侧削”,旱枯霜早,山水暴发,“土被冲刷,仅存石骨,更难播种”。民垦地一顷,间歇一年,仅种一半。每亩获三斗,除种子和纳税外,无利可言。故“山地硗埆,旋种旋荒”,“人去地荒十有四五”[346]。北山一带农业开垦与水土流失加剧几乎同时进行。
耀州乾隆时有引漆水渠二道,灌地140亩,引沮水渠八道,灌地1400多亩。嘉庆时又增开阴家堡水渠,灌田200亩[347]。富平县有45道灌溉渠道,灌田17000多亩,“田多膏腴”[348]。同官县仅有城北和城东坡等渠灌园,山头地角多客民佃种开垦[349]。看来乾、嘉、道时,在发展水利的同时,北山旱塬山坡地土已开垦殆尽。同治回民起义时田多荒芜。富平县于同治六年(1867年)始,每年皆有新垦民荒地和屯荒地,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共计六年,招垦民荒地2009顷73亩,屯荒地9顷87亩,屯垦成绩还是较为显著的[350]。同治末和光绪时,同官修建诸多水利工程,灌田近千亩,由于山洪暴发,遇旱河竭,收效不大[351]。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国初,同官北山金锁关一带,山高谷深,土质疏松,雨水冲刷较为显著。由于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稍平坦之地种麦、菽,使这里侵蚀加剧。植禾之外,这里还牧牛万只、羊10万只,荒坡荒地载畜量亦为数不少。清末光绪时,同官县实熟地1620顷2亩,与乾隆时相差无几。证明有清一代,同官县等北山一带田地为数不少。1935年至1942年,大量民众又在东北乡一带,将荒地开辟殆尽。1942年,同官县已有522000多亩土地,其中山地近93000亩,包括大小荒坡在内的田地达近43万亩。即使山谷冲积扇石砾混杂,不易耕耘之地,也成为同官产麦地区[352]。如此开垦耕种,荒山荒坡几无剩余,北山一带水土流失自然就严重了。
洛水下游清初田多荒芜。顺治二年(1645年),白水县实行轻赋,即开荒地仅纳粮银三分,以至于报垦荒地23401亩(此数字有虚夸成分)。康雍时,继续屯垦。至乾隆初,规定五亩以下开垦土地永免升科,五亩以上若是瘠土,二三亩折一亩。白水县较好的上腴之地,丰年可收一石,次等收七八斗或五六斗不等。而垒石包土修建的梯田,俱收三四斗粟[353],北山旱塬沟坡之地已多开垦。澄城县旱塬之田亦皆仰天泽,十岁九苦[354],加之明末兵灾,“野中地土竟多莱壤荒丘”,知县被迫豁除荒田钱粮[355]。蒲城县利用漫源渠、浩泉渠、半坡寨渠、平路渠、常乐渠等发展生产,垦殖熟地不断增多。顺治初为14553顷79亩;康熙五年(1666年)共四等地16657顷34亩;康熙十六年(1677年),还新垦碱滩地58顷69亩;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已垦地16895顷92亩[356]。乾邑县沙苑碱滩占十之四,明末黄河西徙25里,县境东南一隅崩入河东,则可耕田亩已不到十之四五[357]。随着不时开垦退水滩地,乾隆时较顺治时增加1821顷(顺治初15495顷,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17316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来,河患不断,尤以四十六年(1781年)、五十年(1785年)河患为重。水退后农田皆变为沙地,难以播种。其中东北沙地多板沙,不可耕种。嘉庆时土地减少到6832顷81亩,人口却增加了147047口(嘉靖有62627口,嘉庆时达209674口),朝邑民贫困不堪[358]。乾、嘉、道、咸之际,虽然澄城北山山地早经开垦,但可垦田仅十之二三,多外来民众开垦,加之咸丰时北山一带土匪出没,地多抛荒[359]。白水北山一带虽也有耕作,但土瘠民贫[360]。同治回民起义和捻军入陕,加之光绪初荒旱,洛水下游荒地增多。政府多次豁免荒地招募开垦[361]。光绪四年(1878年),仅澄城县就免征荒地1660顷14亩,后历年续垦1462顷70亩[362]。大荔也修凿坊舍镇渠,灌溉200亩[363]。农业虽有恢复,但已非盛时可比。
总之,经过清初农业的初步恢复,至乾、嘉、道、咸之时,整个泾洛流域屯垦田亩数达到有清一代的最高峰,但仍与明时有一定差距。清同治回、捻起义和旱灾频仍,都大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程。而清代泾洛上游一带和关中北山旱塬已是“土瘠民贫”。人为地破坏森林,开垦土地,水土冲刷的恶果已显现出来。黄土高原泾洛一带再无昔日林多地肥的情形,代之而来的是濯濯童山、一片残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