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后记

  抚卷沉思,良久无语。感慨颇多,何及万言!从北洛水滨畔走出来的青年今将步入不惑之年,人生甘苦亦有所体味。而今之所以能研治史地之学并得以初窥门径,与恩师史念海(筱苏)先生、朱士光先生的言传身教,辛勤培养密不可分。

  在陕西师大风景优美的校园中,十年寒窗,六年都是跟随筱苏先生的杖履度过的。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三记”(札记、读书笔记、学习日记)必不可少。札记每周必做、必交,先生亲自加以批阅。至今翻检札记后先生的批语,仍感动不已,时有启发。筱苏先生时虽已年逾八旬,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言语中不乏幽默。他亲自带课,批改札记。在先生人生的又一个辉煌时期,能跟随先生研治史地并聆听先生耳提面命的教诲是我莫大的荣幸。硕士论文《历史时期黄渭洛河汇流区河道变迁》就是遵循先生教导,从自己家乡的历史地理研究出发而成的学术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后来,大部分相关文章在刊物上发表。此后的博士论文仍是历史自然地理方向,对我又是一个挑战。先生弟子众多,做历史自然地理甚或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却寥寥无几。别人都是扬长避短,而我则补己不足,选择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虽然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用力多而难见成效,但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钻研,仍对自己的学业和以后的发展有所助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拙作,就是我研究历史自然地理的心得。其间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只有自己能深深地体会。

  筱苏师对博士论文的辛勤批改,让我至今感念不已。论文每页的批注,让人难以想像先生在八十有六的高龄,仍然像园丁一样,辛勤耕耘,培养后学。吾师最后一次列席学生的答辩是在1999年我与师兄徐卫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记得答辩结束后,我与师兄邀请筱苏师、士光师在校园合影留念。筱苏师十分高兴,从家徒步走到校园中,我们在校园的每一处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先生告诉我们,这是他两年来走路最多的一次,这真是我们莫大的荣耀,让我们又一次感动。待我半年后的春节再去看望先生时,先生已染病在家。时卓民兄与我同坐,先生虽仍能交谈,但我们明白,昔日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的先生,这时确实已经老了,这让我们心如刀绞,心酸不已。后先生一直卧病在床两年。二○○一年三月底,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让人肝肠寸断,难以平复。六年来,先生予我的培养之恩、深情厚谊难以用语言表达,每一幕与先生相处的情景又浮现眼前,让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几次提笔欲写纪念文章,奈何先生灵柩未人棺椁而不忍言表。此后又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各种事情,只有把对先生的怀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留作他日再来回味。

  另一位恩师朱士光先生,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六年来一直在学业、生活中关心爱护我。平时检查我们的读书笔记、工作日记,细心指出我学习的不足,点点滴滴,滋润心田,至今想起师生教学相长的场面,其乐融融。朱先生还让我在攻博期间参与其有关的科研项目,博士论文也同样认真批改,这同样使我感动不已。特别在我南下广东后,先生不断鼓励我,使我坚定了从事专业的信心与勇气。朱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写序,使拙作增色不少。两位恩师为人师表,受到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能同时受到两位恩师的点拨,是我莫大的荣幸。这本书是两位恩师辛勤培养学生的结晶,如今得以出版,可以说是学生向两位恩师交上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本书从选题至草成,得到西安联大曹尔琴先生、陕西师大周伟洲先生、西北大学李健超先生等的热情帮助。三位先生曾对我的硕士论文提出过许多良好的修改建议,而博士论文更倾注了大量心血,使我受益匪浅,至今犹记心间。论文答辩前,武汉大学石泉先生、华南师大曾昭璇先生、浙江大学陈桥驿先生、复旦大学邹逸麟先生、中国文物研究所景爱先生、中山大学司徒尚纪先生、四川大学郭声波先生(已调暨南大学)、华中师大龚胜生先生等都对论文提出了中肯的评阅意见。曹尔琴先生、石泉先生不幸先后于去年、今年去世,让我怀念不已!

  最让我遗感的是,由于筱苏师、士光师年岁已高,没有机会跟随他们在考察中学习、提高,只有一人默默前行,在考察中自己摸索。考察途中,得到陕甘宁泾洛流域各市县政府、博物馆、文管所、地方志办公室、文化馆、政协等的大力协助。特别是淳化县文化馆姚生民先生,旬邑县博物馆景凡先生,职田镇政府张镇长,彬县方志办曹彬春先生,长武县方志办李玉平先生,正宁县文化馆寇效信先生,灵台县博物馆王忠学先生,崇信县博物馆陶荣先生,平凉地区博物馆刘玉林馆长,庆阳学院历史系刘得祯先生、黄正林先生(已调河南大学),中文系张耀民先生,庆阳地区博物馆李红雄先生,中共平凉地委组织部李春茂先生,延安市文管所姬乃军先生,洛川县政协李谌全先生,富县文化馆李馆长,黄龙县方志办张先生,铜川文化旅游局席占盈先生等等,都给予我莫大的帮助;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当地老乡,每每念及这些好心人,考察时的一幕幕便浮现眼前,使我感念不已!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陕西省图书馆古籍部、陕西省方志办资料室、西北大学图书馆及文博学院资料室、陕西师大图书馆、历史文化学院和旅环院资料室的同志也给予了不少帮助。西北大学李之勤先生,陕西师大牛致功先生、马驰先生、上官娥女士,西安联大耿占军先生等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师兄徐卫民先生与我同住一室,攻博三年给予我许多帮助,使我受益良多。其他师兄吴宏岐、李令福、吕卓民、王社教等也常关心照顾我。父母与妻子更为我完成和修改本书做出了巨大牺牲。

  来穗后,又得到了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王华教授、“211”办邱光永处长、文学院、历史系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各位同事也支持我,使我在教学和科研上逐步走向成熟。本书能顺利出版,还需特别感谢暨南大学“211工程”重点课题“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的资助。中华书局的王守青女士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的劳动,在此致以真诚的谢意!

  另外,研究生邓敏锐、林杏容、朱文慧、王学伟、陈玉霜等也为本书校对了部分文字,王、陈两同学还清绘了全书的地图,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奋进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相信只有努力前行,不辜负众多先生的厚望和学长的期待,终会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时。

元林  谨记
乙酉年季夏于穗城暨南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