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起源献疑——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三)

  翻车的起源,一般追溯到东汉末年的毕岚和三国的马钧。史载

  马钧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1]

从“其巧百倍于常”(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后同)看,马钧只是改进了翻车,翻车原已存在,而且似乎也不是太过希罕,起码在洛阳是这样吧。改进了什么?“百倍”似涉夸大,但起码比原来的灵巧。我推测是把原来比较笨重的脚踏式翻车改造为比较轻巧的手摇式翻车,所以能“令童儿转之”。这应该就是后世的拔车。而且,这也是翻车用于农业活动的首次记载。

《天工开物》拔车图

  毕岚呢,范晔《后汉书》卷78《宦者·张让传》载

  [中平三年(186年)]……遂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又使掖庭令毕岚……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这是关于翻车最早的明确记载,为后来的文献广泛征引,近世学者多据此谓毕岚是翻车的创制者,《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也是这样认定的[2]。毕岚的这把交椅似乎坐得很稳当。

  也有把翻车的起源追溯到这以前的。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论据不无可商。李约瑟称翻车为方板枱式链泵,认为王充《论衡·率性》所载“洛阳城中之道无水,水工激上洛中之水,日夜驰流,水工之功也”,无疑已经使用这种方板枱式链泵[3]。《论衡·率性》所指是修建解决洛阳的通漕和供水的阳渠一事。从理论上讲,把水“激上”洛阳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机械提水,一是修筑堤堰。但要“日夜驰流”,翻车做不到,筒车也难以做到,修筑堤堰则可以做到;所以王充归结为“水工之功”。筑堤,提高水位,控制和导引水流,这种设施和技术,战国以来已经使用。如西汉贾让就谈到战国时“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4]《管子·度地》借管仲之口肯定回答了齐桓公提出的问题——“水可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乎”,并从学理和实施两方面作了阐述。东汉建武八年(32年),在阳渠建成以前,割据陇右的隗嚣曾经“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5]阳渠在张纯的主持下于建武二十四年(48年)建成,也是采用筑堤的办法。《后汉书》卷六五《张纯传》称“穿阳渠,引洛水为漕”,雍正《河南通志》卷十七《水利》则谓“穿阳渠,堰洛水为漕”,两者合看,该工程显然是在洛水筑堤堰,把河水激引至人工开凿的阳渠中去[6]。王充生于建武三年(27年),年青时赴洛阳[7]入太学,在市肆读书。太学就在阳渠所经南门外,王充当可亲见阳渠工程建成的壮观景象,《论衡》所载应为实录。可见,“激上洛水”不可能是翻车。不过,阳渠的建成为改进洛阳的城市供水系统奠定了基础,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配套设施,使用翻车等提水机械则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毕岚制作的翻车、渴乌,应该就是从阳渠引水的[8]。

  那么,毕岚创制翻车是否没有疑问了呢?疑问还是有的。即使在古代文献中,也并不都跟范晔《后汉书》一个腔调,把翻车的始用归结为毕岚之时。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前53—18年)在《答刘歆书》谈到他当了“郎”官以后,受到皇帝的优待,可以不干旁事,专心读书,俸禄照发,还赐“笔墨钱”补贴,“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南宋章樵说:

  绣补疑是裀褥之类,加绣其上。灵节,灵寿杖也。……龙骨,水车也。禁苑池沼中或用以引水。铭诗今亡,不可复考。[9]

由于这些铭诗已经失佚,章樵的说法无法直接证实。但起码可以打破毕岚“始作翻车”无可置疑的假象,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其实,从范晔记载的本身也不应得出毕岚“始作翻车”的结论。由于南宫前此失火被毁,中平三年启动了“缮修南宫”工程,工程的筹划指挥者是当时宦官头子张让,毕岚的工作可视为该工程的配套部分,是受命于张让的,《后汉书》用了“使……铸……作”这样的句式。按理说,一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程,应该采取现存的已经成熟或有相当基础的技术和工具,而不是采用需要从头开始研制的技术和工具,因为后者成功与否殆未可必,而且难以在时间上限定之。再者,张让、毕岚是著名的“十常侍”之一,是恃宠弄权误国的奸佞之徒,难以想象他们能直接琢磨出翻车来。他们应该是利用前人或民间既有的发明,起码是以从前人或民间的发明作为基础。范晔《后汉书》只是说毕岚“作”(制作)翻车,没有说他“始作”(创制)翻车。后人因为没有看到更早的确切记载,冠之曰“始”,未免揣测之嫌[10]。

  一种技术,尤其是比较重要和复杂的技术发明的和推广,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要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并且往往是由某种社会需要所催生。翻车这种工具,最适合南方稻区,尤其是比较低洼地区稻作排灌的需要。或谓翻车是毕岚发明后由南迁的北方人带到南方的。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唐代当北方民间基本上没有使用翻车时,南方、尤其是江南,翻车使用已相当普遍,制作已相当精巧,是南方的翻车向北方推广,而不是相反(详后文)。凭什么一口咬定翻车是北方发明传到南方,而不是南方稻作农业排灌需要所催生的呢?[11]

  在毕岚以前南方民间使用翻车或类似的提水技术并非没有迹象可寻。例如:

  《史记》曰:九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以筑翻车城。《水经注》曰:江水又东经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12]

  翻车故城在(蕲春)县东南八十二里,九江王黥布背项籍归汉,因筑此城。城近翻车水,因以为名。[13]

  翻车水,《蕲春郡记》云:九江王英布于翻车水北筑翻车城。[14]

  古代“翻车”可能表达的义项:一是车辆颠覆,二是捕鸟工具[15],三是提水机械。以之名水,并进一步名城的“翻车”,不大可能指车辆颠覆(不吉利)或捕鸟工具(不靠谱),最大可能是指提水机械。事虽见于唐宋典籍,从引述的《史记》和《蕲春郡记》看,当出于更早的载籍,应该是有根据的。英布是楚汉争霸时的人物。若然,则翻车早在楚汉之际甚至以前已存在于南方的一些地区了。在民间,还有吴国伍子胥发明水车的传说[16]。这似乎超越了常识的范围,但如果我们考虑到春秋时的吴国最早修筑围田[17]、龙骨车在太湖流域使用最普遍,后世还有称龙骨车为“吴车”的(详中篇),则该传说未必是“天方夜谭”啊!

  我们不妨听听吴地学者的意见。《吴地农具》认为:龙骨车是从戽斗提水发展而来的,所以龙骨车又叫“戽斗”。当地戽斗又称“拷桶”,戽斗提水叫“拷水”。该书认为,龙骨车身就是一个戽斗,但提水方法由拷水变为刮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18]该书作者是苏州人,作者之一金煦是民俗专家、苏州民俗博物馆创办人,另一作者陆志明是苏州传统木质农具制作世家的后裔,这大概可以代表世代生活在吴地、并与龙骨车有着深厚渊源的人的一种观点吧。这种观点当然不能算定论,要证成它,有不少工作要作。但它提供了从技术演进上考察翻车起源的视角,值得思考。

  我当初接触这种观点时,并不以为然。但随着材料收集的增多,发现在历史上确实有把翻车称为“戽水车”,把翻车车水称为“车戽”、“戽水”、“戽田”的,观感为之一变。如南宋吴泳称翻车“戽水之车”[19],郭彖称翻车为“戽水车”[20],而宋释居简和元王祯则径称之为“戽车”[21]。“戽车”是“车戽”的倒置,意义是相通的。上文指出,宋代“车戽”成为“灌溉农具”的代称,其实,“车戽”用作名词主要指翻车,用作动词则指翻车车水。明邝璠《便民图纂》耕织图的“车戽”图,就是翻车车水的图像。其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对“车戽”一词作了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注解。至于宋元明清古籍中以“车戽”表示翻车车水者,不胜枚举。宋朝的皇帝也这样使用“车戽”一词[22]。

《便民图纂》车戽图

  在古籍中称翻车车水为“戽水”或“戽田”者,亦比比皆是。范成大“下田戽水入江流”[23]是大家所熟知的,不妨再在宋元诗文中例举一二。南宋张侃有一首诗,题目就是“积雨后农人戽水晓夕车声不已”[24]。叶茵《田父吟》既说“未晓催车水满沟”,又说“丁男戽水女条桑”[25]。元谢应芳《踏车歌》“田上忍饥还戽水”[26]。元张庸《戽水歌》描写妇女出动排涝,“踏车正忙儿又啼,抱儿踏车力不齐”[27]。“田舍灌苗戽水,店家汲水施浆。穉子清溪浴(午)[牛],老樵绿树休凉。”[28]是晩宋陈著笔下的夏天村景。范成大诗云:“花前一杯重鼎吕,明日戽田并灌圃。”[29]更有王安石在金陵壁上所题名句:“一水戽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30]

  也可以找到将翻车直接称为“戽斗”的迹象。如南宋方岳《热甚有怀山间》诗云:

  终是山间别,寒泉在脚边。戏鱼争美荫,啼鸟破佳眠。山寂夜如水,僧闲日抵年。欲来来未得,戽斗救枯田。[31]

诗人说他在大热天十分怀念山间的清凉世界,但因为干旱,要“戽斗救枯田”,脱不了身。这里的“戽斗”何所指?难道当时方岳还不知道用翻车吗?不是的。方岳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水车诗:“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32]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翻车车水具有特征意义的现象:“水倒流”——翻车水流方向与取水溪塘水流方向是相反的。这说明方岳十分熟悉翻车并有细致的观察。方岳是安徽祁门人,这两首应该是他被罢官家居时所作。南宋时安徽翻车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不可能只是用两人相对牵绳舀水的戽斗来“救田”,所以这里的“戽斗”实际上是指翻车。[33]又,北宋沈与求《龟溪集》卷二有两首诗: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雨不止》)

  黄垄初看卷麦禾,老农还复厌晴多。四郊戽尾开新渎,一雨苗根长旧科。(《次韵宏父喜雨》)

前诗写雨潦不止,家家户户的农民出动排涝。“水戽”就是翻车。后诗写麦禾即将成熟,农民还在车水抗旱。“戽”亦指翻车。翻车的下部,即“戽尾”,是要浸在水中的。车水抗旱已有时日,继续车水就要在溪塘中开挖新的沟渎作为车水点,以安置翻车取水[34]。诗人形象地称之为“戽尾开新渎”。宋人也称翻车为“戽斗”、“水戽”或“戽”,足见《吴地农具》言之不诬也。

  翻车和“戽”、“戽斗”在名称上的这种联系,指示着翻车和戽斗的某种亲缘关系。戽斗原为“舟中渫水器”[35],是江南水乡之物。江南农民把它应用到排涝提灌上,并改造成翻车,是顺理成章的。但戽斗由两人相对牵绳按照舒、舀、提、翻的次序操作的,翻车则是踏动装有“龙头”(大齿轮)的大轴,带动齿轮和板链把水刮上田岸,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还需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注释:

[1] 《太平御览》卷824引鱼豢(三国魏人)《魏略》。《三国志》卷29《方技·杜夔传》裴松之注引傅玄(西晋人)《傅子》所载全同。

[2]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本篇引述该书相关论述均见于323—325页。下面不再加注。

[3] 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九册。引自华文广摘译的节本第1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4] 《汉书·沟洫志》

[5] 《后汉书》卷四五《来歙传》。

[6] 阳渠始凿于西周时,东汉时的“穿阳渠”实际上是疏浚和改造。

[7] 或谓王充十八岁(即公元45年)到洛阳。

[8] 《后汉书·张纯传》李贤注:“阳渠在洛阳城南。”胡渭《禹贡锥指》据《水经注》考察,指出张纯穿引洛水之阳渠“自阊阖门南历西平昌门阳门、西明门,屈东历津阳门、宣阳门、平昌门、开阳门,又东径偃师城南,又东注于洛。”“平昌门”就是汉代的“平门”,是洛阳城的正南门。毕岚所制天禄、虾蟆、翻车、渴乌就在“平门外”之桥东、桥西,应该是从阳渠引水。

[9] 宋·章樵注《古文苑》卷十。杨雄《方言》亦载《答刘歆书》。

[10] 毕岚受命的工程涉水者二:一是铸天禄、虾蟆,吐水转输入宫;二是作翻车、渴乌洒路。前项工程必须首先将水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才能通过天禄、虾蟆吐水转输。用什么提水,范晔《后汉书》没有交代。台湾学者赵雅书推测可能是利用水轮,即筒车。(沈宗翰主编《中华农业史-论集》第7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但宫中未必具备急流深湍可以激动水轮的条件,也缺乏可作此推断的起码依据。我认为,利用翻车提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若然,则天禄、虾蟆,吐水工程已包括制作和运用翻车提水在内。华峤《汉[后]书》记载同一事件时,只说毕岚“……又铸天禄、虾蟆吐水,渇乌施于桥西……”(《艺文类聚》卷84引)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谓“吐水”后脱“于平昌门外桥东,转入宫。又作翻车”十四字。固不无可能,但这是以范晔书准确无误为前提的。华峤是西晋著名史家,比范晔早一百多年,他“徧览宫省秘籍”写成的《汉后书》,时贤誉为“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是否可能前项“铸天禄、虾蟆吐水”已包含了翻车在内,所以后项只提“渴乌”,不提翻车呢?书此存疑待考。

[11]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史界前辈学者王毓瑚先生就指出,翻车推广的基础是南方水田农业的实践,翻车有可能是南方农民自己设计出来的。他在《略论中国古来农具的演变》一文中说:“南方水田农业的急剧发展是开始于汉末中原人口大量南迁,而水田区最主要的工具翻车(龙骨车)正好是那个时候制作出来的。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创制的翻车都是在北方,而且原本不是为水田生产设计的。当然有可能是南迁的人把这种设计带到水田区,因而同生产实践结合了起来,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南方农民由于生产上的迫切要求而自己摸索出来同样的设计。重要的是,像这样的汲水工具必然是要在像南方那样的广大水乡和丘陵地区大规模地开展水田时才会得到推广而充分地发挥作用。至于北方农书《齐民要术》里面没有提到它,那是不难理解的。”(《王毓瑚论文集》第291—292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本节所述,可视为在王先生以上论述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

[12] 《初学记》卷八

[13] 《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蕲春县》

[14] 《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

[15] 《尔雅注疏》:“繴谓之罿;罿,罬也。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展转相觧,广异语音义。疏:翻车,小罔捕鸟者,名繴也、罿也、罬也、罦也,皆谓覆车也。”李约瑟认为毕岚可能是受到捕鸟的“翻车”——罦的启发而发明提水翻车的。

[16] 传说楚昭王杀死伍子胥的父亲,为了避免伍子胥寻仇,将自己死后坟墓安置在湖底。伍子胥率吴军陷楚后,教人制作水车,将湖水车干,发墓鞭尸。见陈两浩编着:《农器集》三“水利类”,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6年。

[17] 参见缪启愉:《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农业出版社, 1985年

[18] 金煦、陆志明编着《吴地农具》,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 《宁国府劝农文》,载《鹤林集》卷一。

[20] 《睽车志》卷一

[21] 如释居简《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云:“夏首魃为虐,种插喧戽车。”(《全宋诗》卷2797)王祯“髙转筒车”诗云:“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

[22] 如宋孝宗赵眘说:“闻常州宜兴、无锡两县近遭大水,今水势何如?合补种晚稻,即目已播种多少?不可车戽再种者,顷亩若干?疾速开具奏来。”(《宜兴无锡两县水涝御笔》,《全宋文》卷5277。据《弘治重修无锡县志》卷四。)

[23] 《田园杂兴》。《石湖诗集》卷二三。下有“丁男常在踏车头”句。

[24] 《张氏拙轩集》卷四。张侃扬州人,绍兴南渡后卜宅吴兴。

[25] 载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四一《顺适堂吟稿》。

[26] 《龟巢稿》卷三。

[27] 光绪《宝山县志》卷四

[28] 陈著(1214—1297)《村景四首》。《本堂集》卷一。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

[29] 《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次韵谢之》,《石湖诗集》卷二○。

[30] 南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四。

[31] 《秋崖集》卷五

[32] 《即事十首》之五。《秋崖集》卷三。

[33] 既然翻车宋人也叫“戽斗”,则陆游诗句“水车罢踏戽斗藏”(《喜雨》。《剑南诗藁》卷二七)中的“戽斗”,也可能是翻车的别称。

[34] 使用翻车车水往往需要开一沟渎把陂塘或溪河水引至田边,以便操作,称作“车沟”。北宋末王洋《吴兴苦雨》云:“朝来横急如少止,忙乱车沟畎秧水。”(《东牟集》卷二)《陪徐狄二子出东郊即事》云:“淮南尘土地,髙原少车沟。”(《东牟集》卷一)两诗“车沟”均指此。所以,翻车又叫“沟车”。如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看踏沟车望秋实”,陆游《喜雨》“儿停蹋沟车”,元曹文晦《水车歌》“齐上沟车踏河水”。

[35] 北宋·司马光《类篇》卷四一。

中国经济史论坛首发
本文电子文本系作者提供
《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上辑)》刊载于《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