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产业革命及其影响初探

  

  13世纪产业革命虽然缘起于呢绒漂洗工序的机械化,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技术范畴,英国整个毛纺织业和海外贸易格局都因此而发生了重大改变。

  毛纺织业是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手工行业之一。据现有史料,早在罗马帝国统治的4世纪,不列颠就开始向外输出毛纺织品(19)。盎格鲁萨克森时代,已出现独立的毛纺织匠,其织品精良,供上层社会和出口之需(20)。13世纪以前,英格兰毛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毛纺织业的重要性更为突出。11-13世纪,约克、贝弗利、林肯、纽卡斯尔、莱斯特、北安普敦、牛津、布里斯托尔、斯坦福、温切斯特和伦敦等城市的毛纺织业相对比较发达,以斯坦福命名的“英吉利的斯坦福呢(English Stamfords)”和“染色的斯坦福呢”1265年就出现在威尼斯的进口关税清册中(21)。由于从业人员相对集中,城市毛纺织工匠纷纷组织起来,以保护自身利益。最初他们都是商人行会的成员,莱斯特的织匠、染匠、羊毛梳理工和剪绒匠等均加入了该市的商人行会(22)。在其它城市,织匠、漂洗匠和染匠通常亦都登记在商人行会的花名册上(23)。从12世纪开始,城市毛纺织工匠按行业组织手工业行会。1130年的王室卷筒账册记录了伦敦、温切斯特、林肯、牛津、亨廷顿、诺丁汉、约克的织匠行会和温切斯特漂洗匠行会的缴款数额(24)。这是已知的有关英国毛纺织业手工业行会的最早记录。正是因为当时的毛纺织业主要集中于城市,所以政府更多地关注其生产情况。119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个关于呢绒质量的敕令,1202年即有28个城市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而被处以罚款,其中包括林肯、约克、纽卡斯尔、莱斯特、北安普敦和温切斯特等(25)。

  13世纪以后,随着水力漂洗机的推广使用,其影响逐渐凸现出来。由于水力漂洗机必须依托充足的水力资源,因此这类机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3世纪时只有少数水力漂洗坊设在城市或毗邻城市的地区,如卡莱尔、韦克菲尔德、蒙默思、温切斯特和斯特拉特福等;许多水力漂洗坊都设立于当时并不重要的农业小城镇,如肯德尔、曼彻斯特、布拉德福德、利兹、基德明斯特、克来迪顿、汤顿、明钦安普顿和威特尼等,后来这些小城镇所在地或成为农业、半农业中心地区,或成为毛纺织业中心地区,或成为其它纺织业中心地区。据目前所知,1327年以前东英吉利亚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水力漂洗坊屈指可数,伦敦地区只有2个,位于博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和恩菲尔德;而愈往西走,即向泰晤士河上游谷地、肯尼特河谷地、科兹沃尔兹和威尔士边区走,水力漂洗坊的数量愈渐增多,德文郡有10个,康沃尔郡有11个,西来丁地区有11个,莱克地区至少有19个,所有这些水力漂洗坊都位于偏僻地区(26)。

  水力漂洗坊分布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英国毛纺织业生产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英格兰中东部向西南部和北部转移;其二,城市向乡村和农业小城镇转移。在此基础上,英国逐渐形成了三个新的毛纺织业生产中心。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生产中心位于英格兰西部,15世纪末英国接近一半的呢绒和几乎全部的绒面呢均产自这一地区。该区域优质绒面呢的织造、染色和后期加工大多集中在科兹沃尔兹南部地区、斯特劳德谷地、埃文河流经的布拉德福德区域及其支流沿岸地区。这一带盛产高品质羊毛和漂白土,水力资源充足。早先这里渺无人烟,后来河谷地带满是水力漂洗坊,沿河出现了许多新村落,差不多每个村庄都在从事毛纺织业。斯特劳德、查尔福德、卡斯尔库姆、威克沃、德斯利、沃顿-安德埃奇、巴斯、特罗布里奇、埃文河畔的布拉德福德、赛伦塞斯特和马姆斯伯里等都是当时兴旺的毛纺织业中心。埃文河南岸的萨默塞特郡则以生产“门迪普呢”而闻名。此外,这一区域还有两处主要生产克瑟粗呢一类的毛织品,其一在德文郡的巴恩斯特珀尔、蒂弗顿、卡伦顿、埃克塞特和托特尼斯等地;其二在威尔特郡和伯克郡南部,特别是沿怀利河流域到索尔兹伯里一带,以及沿肯尼特河流域穿过莫尔伯勒和纽伯里到雷丁一带。东英吉利亚的埃塞克斯郡和萨福克郡是第二个生产中心。该两郡沿斯陶尔河两岸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得益于毛纺织业而富裕起来,斯陶尔河支流沿岸的哈德利、克瑟、拉文纳姆、博克斯福特和大、小瓦尔丁菲尔德等亦毫不逊色。距斯陶尔河流域较远的贝里圣埃德蒙兹、霍尔斯特德、布伦特里和科吉舍尔等地的毛纺织业也很发达。该中心主要生产克瑟粗呢等毛织品,15世纪时其产量足以与科兹沃尔兹南部地区一争高下。位于同一区域的诺福克郡从13世纪晚期开始成为精纺呢绒的产地,但15世纪时已呈衰败状态。第三个生产中心座落于约克郡西来丁地区的艾尔河和科尔德河上游,与东英吉利亚一样该地区也以生产克瑟粗呢为主。13世纪时这里到处都建立了水力漂洗坊,15世纪后期已相当繁荣,利兹、布拉德福德、韦克菲尔德和哈利法克斯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毛纺织业城镇,阿蒙德伯里亦不容小觑。相比之下,昔日的呢绒生产重镇约克已黯然失色,盛况不再(27)。

  从13世纪末叶起,原来毛纺织业中心城市的普遍凋敝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英国毛纺织业生产布局的重大变化。13世纪初国王约翰统治时期,牛津织匠人数超过60;1290年时仅余7人;至1323年则一个不剩(28)。亨利二世时代,林肯一度拥有200多个织匠;1321年却悉数出走,只有几个纺纱工尚在苦苦支撑。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北安普敦曾有织匠300个;1334年这些织匠几乎全部改行或外迁。温切斯特的织匠行会亦声称,大批呢绒工匠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29)。1322年,莱斯特全城只剩下一个贫穷的漂洗匠(30)。伦敦也厄运难逃,1290年尚有工作织机300余架,1321年便剧降为80架左右(31),衰败迹象一目了然。约克城呢绒产量的大幅下降说明了同样的问题,该城14世纪末年平均生产呢绒1.3万匹,15世纪末仅为7000匹,降幅几近一半(32)。毛纺织业的萧条给约克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城市人口从15世纪初的1.2万余人减少为16世纪中叶的8000余人;上缴税款亦同步减少,1394-1395年度超过53镑,1468-1469年度为30镑,1475-1478年度年平均仅有区区15镑(33)。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