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十年建国」(1928-1937)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

    

(三)

  从以上的观察,虽然仍未完成现代化,且有着许多自身的局限,「黄金的十年」是相对的,整体而言我们只能同意是「外强中干」,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种种客观证据,分析得当时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前途,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各项基础建设亦有所发展,为抗日事业打下了基础,若非「内忧外患」交煎,中国能否在四十年代走上现代化之路,殊难逆料。

注释:

[1]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增订版)﹝台北:东华书局,2001年﹞,页388-389。

[2] 徐中约著,计秋枫、郑会欣译,茅家琦、钱乘旦校:《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568。

[3]「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

[4]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604。

[5] 可参看郑会欣:〈简论三、四十年代中国民航事业的合资经营〉,载于《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10期,2001年,页171-190。

[6] 费正清著,薜绚译:《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页327。

[7]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页647。

[8]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页567-568。

[9] 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潘兴明、庞朝阳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83。

[10] 郑会欣:〈1935年币制改革的动因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收于《改革与困扰: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的尝试》﹝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年﹞,页53。

[11] 此可见1928年6月15日  国民党召开全国财政会议﹕「会议通过议案多件,如统一全国财政、建立国家银行、裁撤厘金、实行关税自由、废两用元(意即废除银两,改用银元)、整理公债、划分国地税等等,其主要目的之一。这次财政会议的许多决议,以后陆续施行,奠定了国民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格局。」及1928年10月  国民政府通令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中央银行章程》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资本总额为二千万元,由国库一次拨给二千万元的“公债预约劵”作为股本。总行设在上海,于各地设立分、支行。中央银行有发行兑换券、铸造及发行国币、经理国库及内外公债的特权。」两次重要公报。资料来源﹕黄美真、郝盛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上海﹕上海人民,1987年﹞

[12] 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下卷,页175。

[13] 关于此项课题,可参看张伟保师〈抗战前国民政府与煤炭工业〉,载于《实业计划与国民政府: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集》(台北:天工书局,2001年),页113-177;又关于政府保护国煤的工作,可参看本书第十三、第十四篇。

[14]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页424、434。

[15]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页574。

[16] 黄美真、郝盛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 可参看余炎光师、陈福霖:《南粤割据─从龙济光到陈济棠》﹝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289-301。

[18] 潘荣琨、林牧夫:《中华第一奇人─张静江传》(北京﹕中国文联,2003年),页301。

[19] 参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商经济组编《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页160-16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887-888;详细讨论见本书〈由盛转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个案分析 (1925-36)〉。

[21] 郑会欣:〈关于张嘉璈被撤换的经过〉收于《改革与困扰: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的尝试》﹝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年﹞,页19。及可参看郑会欣:《从投资公司到「官办商行」 : 中国建设银公司的创立及其经营活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书。

[22] 可参看郑会欣:〈试论1935年白银风潮的原因及其后果〉收于《改革与困扰: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的尝试》﹝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年﹞,页29-44。

[23] 可参看鲍绍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131-164。

[24] 张伟保师也曾经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社会,仍然只站在工业化的大门口而已。」见氏著《实业计划与国民政府》,页76。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