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父”探源: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二
“长城之父”探源
本报记者 唐红丽 文/图
楚方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建筑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长城,可谓“长城之父”,楚长城为楚国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楚国争霸中原与对外扩张的军事基地。
楚,又称荆、荆楚,原是西周时的小国,初建都丹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后迁都郢(今湖北迁陵西北的纪王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强大,一路南征,灭随国(今湖北随州)、古麋国(湖北郧阳、房州一带)、卢国、罗国(湖北襄樊、荆门一带),以及百苗等大小诸侯国,成为华南霸主。到了楚庄王时期,其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为防备晋、齐的进攻,楚国开始在北部边境地区修筑一系列叫做“方城”的城堡。
楚长城建于何时?董耀会说,应在楚文王灭申置县之后,即公元前688年之后。最迟应修建于前678年灭邓之后。据文献记载,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楚齐召陵会盟之前,楚长城已开始发挥作用。
楚文王继承武王的开疆拓土战略,国力日渐强盛。这个时期周王朝王道中落,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开始出现诸侯称霸局面。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挟天子令诸侯”,率诸侯之师惩伐不尊周礼的诸侯。楚文王向北扩张,伐申灭邓的同时,也面临着齐国的威胁。那时楚国尚未强大到可与齐国一争高下,因而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御。
董耀会说,春秋时期修建长城的还有齐国。有观点认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桓公时期,早于楚长城。其文献依据是《管子·轻重篇》:“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从齐桓公在位时间和管仲生平推断,齐桓公筑长城的时间应为公元前685—前645年之间。
齐长城研究学者张华松等认为,齐长城修建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一些考古发现也支持这一观点。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山东长清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证明,公元前560年,齐长城所在地还不属于齐国,属邿国。由此推断,齐长城修筑时间应在公元前560—前555年之间,晚于楚齐召陵会盟之前修筑的楚长城。
此外,从《左传》第一次记载“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到《史记·楚世家》中“顷襄王十八年(前281),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最后一次使用方城,间隔了376年。如按楚国修建方城的时间公元前688年来计算,方城的修造和使用时间长达400余年。这400多年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说,楚方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建筑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长城,可谓“长城之父”。
四大特征
对于楚长城的修筑,尹彩春研究认为,楚国主要是在改造、完善一些城堡型防御工程的基础上修建长城。早在龙山文化时期,江汉一带的三苗族为抵御华夏族入侵、修筑了一系列用于防御的城堡。楚国打败三苗人后,对这些城堡进行修复和改造,并在城与城之间建起了连接的城墙、关隘、城门等综合设施,这便是最早的楚长城。
尹彩春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楚长城是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它是呈带状密集分布而又整体相连关城群,在长长的防线上依地形修筑而成。董耀会认为。楚长城的走向和分布略呈“∩”形。
楚长城有四大特征。一是规模大,关城数量巨大,仅南召县境内就有l20多座,《水经注》称“故号此城为万城”。二是土石结构,“无土之处,垒石以固”。三是点线结合,点体现在古城寨上,线则包括古道关隘连接墙和山岭。四是形式多样。
对楚长城的走向和分布研究最早的张维华先生于l933年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写了一系列有关古长城的考证文章,其中包括《楚方城》一文。张维华以众多历史文献记载为据,对楚方城的走向和分布作出如下判断:“综论楚之方城其缘附之地。大抵西南自邓县之东北境起,沿今镇平县西境北行,入内乡县东北境。自此折向西北,逾湍河经郦县故城北达翼望山。复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脉经嵩山,内乡及鲁山、南召等县交会之地,而东至鲁山县之东南境。自此转向东南,入叶与方城交界之地,先经黄城,后达于东。复自于东沿舞阳、方城交会之地而南,入泌阳中部之中阳山。即瀙水发源地。自此又转向西南,约经今泌阳治之西北境,入唐河县。”
那么,为什么将楚长城称作楚方城呢?专家研究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其总体轮廓近于方形。据已故资深历史学家杨宽所著《战国史》载:“楚方城,楚的长城叫方城。东半部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了。东半部从鲁关(鲁山县西南鲁阳关)起,向东经叶县到达溯水,折向东南,到达泌阳,形成矩形。”
第二,与当时的思想观念有关。如“天圆地方”思想:“八卦”思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如,周朝时的称谓习惯:称少数部族为鬼方、方土,称诸侯国为方国,称国境之内为方内,中原以外之地为方外。因此,“方城”即楚国镇守方域的长城。
第三,是一种军阵。古代有一种战斗队形叫方阵。大规模的方阵叫军阵。防御外敌入侵的长城,犹如一个个方阵组成的固若金汤的方城。这些都可能对楚长城的修筑和命名产生影响。
防御邻国侵扰
关于楚长城的作用,《左传》记载的两则故事可以说明。一个故事说的是: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进攻楚国。军队到达陉时,楚成王派屈完迎敌,屈完到召陵后对齐侯说,如打仗,楚国有方城做城防,有汉水做城池,足可抵挡一阵。齐侯见楚防御工事坚固,只好收兵。
另一个故事是,楚穆王二年(前624),晋国的阳处父攻打楚国以救江国,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楚康王三年(前557)。晋国荀偃栾帅师伐楚,到了方城之外。因防御严实,没敢攻打,只好攻打别的一些地方便返晋。
学者们认为,上述故事不仅说明楚方城能防御邻国侵扰,还说明方城不是一般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即长城。
董耀会介绍说,随着楚国的强大,原来的区域无法满足楚人的发展需求,楚武王、文王便全力谋求向北发展。武王晚年(前690)至楚昭王十年(前506),吴师攻陷郢都,是楚文明的成熟定型期。这个时期的楚长城为楚国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
楚昭王十一年(前505),楚国借秦击败吴国。此后昭王迁都今江陵纪南城,仍称郢,习称南郢。直到战国时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克郢为止,是楚文明的繁荣鼎盛期。这个时期的楚长城,是楚国争霸中原与对外扩张的军事基地。
从春秋时期楚修长城开始到周赧王三年(前312)韩、魏“南袭楚,至于邓”的370余年间,中原诸侯军队都没能攻破楚方城,很多战争止于方城之外。
地理位置
关于楚长城的分布范围.史书中有大致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至瀙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长城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南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
唐朝萧德言《括地志》卷七:“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号为方城。”
后人根据史书记载和详细的实地考察,对楚长城的分布也有概括。
《方城县楚长城资料汇编》认为,楚长城以郢都为中心,按照守南攻北、防东御西的原则,由东长城、北长城和西长城组成,整体呈“门”字形.号为方城。东长城即为《水经注》记述的犨城,古犨城在今鲁山县东南张官营乡古城一带(也有称在其临近的叶县任店乡犨河店村一带)。 、
尹彩春所调查的楚长城涉及河南、湖北两省的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十堰、随州六市,包括桐柏、方城、镇平、南召、内乡、西峡、淅川、邓州、泌阳、确山、舞钢、叶县、鲁山、光山、新城、白河、竹山l7个县。他的调查结果与典籍记载的“方城”、“长城”、“列城”、“万城”基本吻合;与典籍记载的楚长城结构特征、楚长城是春秋筑的论点.以及楚长城是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的论证也基本吻合。
尹彩春认为.目前的楚长城范围划分还存在欠缺,其西线应包括豫西南的淅川和西峡.而东线则应延伸至豫东南的桐柏县。有研究发现,淅川、西峡、榈柏三县境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楚长城遗址。桐柏县境内有城寨72座。且保留有约20公里的石垒城墙和城垛遗址:西峡境内保存有以古城寨为主体建筑的楚长城遗址26座.淅川境内则有古城寨66座。基于此.尹彩春提出.目前楚长城研究界绘制的地图均未将该三县划进来,应纠正。
2012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