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水稻栽培——《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十三)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
十一、少数民族的水稻栽培
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现在都栽培水稻,但他们现在的水稻栽培包括品种,虽然还保留自己的传统方式,无疑已经和汉族的稻作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影响。加上缺少历史文献,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很难追溯他们以前的稻作情况。其中唯有云南的傣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保留一些零散的涉及稻作的情况,弥足珍贵。这里就以傣族(是百越的后裔之一)为代表,加以介绍。
傣族作为百越的后裔,历来种植水稻,随着他们辗转迁徙到云南,他们的稻作自不曾间断。少数民族保留他们历史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口头祖祖辈辈相传的古歌谣,其中有他们迁徙的经过、历代祖先的名字,也包括生产经验在内。个别少数民族后来有了文字,则在口头流传之外,多了文字记述的手段。傣族便是这样。研究并记录少数民族古歌谣的工作在中国已开始有人进行,通常以偏于民俗方面为主,涉及生产的较少。唯有傣族的古歌谣及其手抄本经过岩温扁和岩林的翻译成汉语、整理分类,很富有历史文献价值[1]。以下将傣族古歌谣中的种稻技术分为几个环节介绍。
(一)浸种育秧 从古歌谣中可知傣族很早就采用浸种催芽的技术:“种子要泡(浸的意思)透,最好泡三天。抬出深水处,支在渔塘边,两天就发芽。妻子起来忙蒸饭,丈夫早已赶牛到田边。撒秧犁田男人忙,女人可以起得晚。秧田犁好了,秧田耙平了,芒果蓓蕾刚破半,恰是撒秧好时光。姑娘啊,别偷懒,伙子们,别眼馋,秧田不是纺线场,快快撒下秧。”(撒秧歌)
这些古歌谣有一个时间的界限,即都是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前的作品。佛教在傣族普及以后,对于这些古歌谣采取禁绝或加以修改的办法。这些古歌谣是傣族一个老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保存下来的。佛教传入以前是这些古歌谣的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尺度。
(二)插秧、除草 “犁田季节男人最忙,天刚蒙蒙亮,星星还挂在天边,哥就要牵牛到田里,天黑了才回来。”
“栽秧季节姑娘家最辛苦,妹妹呀,你却会感到心甜,因为阿哥会时在你身边。你栽秧,哥传秧。你渴了,哥送水。回家陪你一路行,下田陪你一道走。就是到了九月薅秧时,也要一起在田间。……九月早晨蚊虫多,……在你薅秧时,哥哥来给你点着烟火,把蚊虫驱散,让你顺顺当当薅秧。”
“栽秧育苗是一件细活,抓住节令啊,比什么都重要。八月土松水温和,栽下苗棵发蓬快(发蓬即分蘖),半个月秧苗便变绿。今天已是八月十五,我们田才栽了一半。妹妹呀,你还得抓紧时间,要把宝贵的时间追赶,月底得把秧栽完,不能拖到九月了。”
“九月是薅秧的季节,田里的水要保持一柞深。有水苗棵旺,杂草也不会生。稗子是秧苗的敌人,专吸土中肥,比秧苗还长得旺。阿妹啊,薅秧时要提防,别把稗子当秧薅。”(笔者按:句末“薅”字不妥,宜改作“留”。)最值得注意的是,傣族先民对秧苗和稗草的形态差异已经非常清楚;“秧苗、稗苗能分清:秧儿虽小节有毛,稗子叶硬节秆滑,往往棵儿要比秧苗高。”
(三)收获、入仓 从一首“十二马”歌的男女青年对歌内容中,知道插秧以后除了接着不久的薅草以外,六月、七月、八月都没有提到稻田的其他农活,特别是施肥也没有提到。八月以后的对唱内容是:“女:芳香的八月,鱼儿在谷稞间打闹,八月要过去,镰刀磨得亮闪闪。男:金黄的九月,稻谷波浪翻,丰收的银镰舞不停,姑娘的手上起老茧。女:金黄的九月,稻谷堆成山,欢乐的歌声绕彩云,哥哥累得腰疼背又酸。男:收成的十月,人人都是笑脸,富庶的十月,赶摆的铓锣也敲响。女:收成的十月,家家都把酒来酿。富庶的十月,是不是办喜事的时光。”
十二马歌的最后结束歌辞是男女合唱:“金谷收割完,金谷堆满场。金谷顺风扬,金谷装进仓。妹妹包头沾满灰,哥哥两腮汗水滴。”这种边收割边打场边进仓的丰收劳动过程,用男女对唱的歌谣表达,很象《诗经》中有关的农事诗。
(四)祈禳求安 这类歌谣是生产劳动中精神世界和宇宙观的反映,是不可缺的环节和精神支柱。如“叫谷魂”的歌谣,认为稻谷是有灵魂的,稻谷收割后,进了谷仓,就必须请谷魂也一起进仓安息,才能保证来年的安全生产和丰收。同样,耕牛也有灵魂,农事完毕,耕牛要进栏休息,同时也必须把牛魂侍奉好。这里将谷魂和牛魂的歌词分抄如下:
1.叫谷魂。“冬天的太阳红,天空多明朗。星星也来了,月亮也来了。谷魂啊,你是王;谷魂啊,你是主。千亩黄谷已归仓,千亩稻草已堆齐。谷魂啊,快回家;谷魂啊,快归仓!一粒谷,胜过千两金;一粒谷,胜过万两银。生命靠着你,人类靠着你,你不要抛撒在大地。大地蚂蚁多,蚂蚁会吃魂,还有贪吃的麻雀和野鸟,天天在田边寻食,见谷就开口,专找谷魂吃。今天主人来,声声把你叫:带来鸡蛋黄,带来竹扁担,还有提箩和背筐,把你挑回寨,把你带回仓。新仓库,篱笆围得严,风不透,雨不淋,蚂蚁钻不进,老鼠进不来。你在仓库里,舒服又平安。待到明年三月时,你再到田里,打苞扬花,吐香争艳。回来吧,回来吧,别在野外淋风雨!谷是主,谷是王,回来了,回来了。撒!撒!撒!”
2.拴牛绳。“九月来了,田犁尽,秧插完,谷稞绿油油。破竹篾,架田坝,家家楼下拴牛绳:用白线,用黄线,红黄绿线都可以。还有犁把和弯担。主人叫牛魂:公牛魂,母牛魂,大大小小牛魂你听着:雨已停,田犁完,秧插好。今天解下牛铃铛,今天扯下牛鼻绳,为你拴金线,为你拴银线。金线银线系双角,保住你的魂,保住你的魂,让你肥又胖,恢复体力更健康。青草在远方,主人去割来,让你吃得饱。每天牵你到野外,去放牧,去饮水。不让蚊子咬,不让蚂蝗叮。冷天让你住楼下,天黑为你熏蚊子。你受伤,人难过,你身亡,主人哭。牛啊牛,田坝是你犁,木料是你捡,今天吉日里,来为你拴魂。待到明年八月时,你再显本领,为人立功劳!”
关于谷魂和牛魂的信奉并不限于傣族,在种植水稻的各地各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信奉仪式,只是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不同而已。如马来半岛的一个名叫Kelantan的地方,很信仰稻魂,称之为“SemangaL padi”,稻魂不只一种一个样,而是多种多样,有时是漂亮的男孩子,有时是女孩子。收获以后,他们进入仓屋,“住”到稻谷里面,会使谷仓的稻谷愈来愈多[2]。在印尼爪哇人的日常生活中,特别在农民中间,稻米总带有精神上的含意。爪哇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稻米的禁忌。例如舂米之前晒谷时,要十分小心,不使一粒稻谷散落到地上,否则,Dewi Sri Sedono(谷神)会发怒,第二年稻谷产量会下降[3]。
(五)水稻品种 在傣族古歌谣中凡提到水稻的场合,往往都有谷香的描述,如:“谷子抽穗了,谷花香人间……谷子已抽穗,人间谷花香。”(见蟋蟀歌)。“待到明年三月时,你再到田里,打苞扬花,吐香争艳。”(见叫谷魂)。说明傣族自古爱种香稻。这种香稻不光是煮饭时香气四溢,在开花时即可闻到浓郁的稻花香。汉文献中最早提到香稻的是东汉张衡(78~139)《南都赋》的“滍皋香稻”和魏文帝曹丕(186N226)形容新城的粳稻“上风吹之,五里闻香”。如果追溯香稻的来源,恐怕是百越族的贡献。较傣族这些古歌谣的时间为晚(详下)。傣族自古以糯稻为主食,又可兼酿酒,所谓“收成的十月,家家都把米酒酿”。这种酿酒的糯稻,很可能即是香糯。《诗经》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所指的亦是糯稻。是否香糯则不能妄猜。
(六)物候 早期的农业,常利用物候定农时,既方便又准确。所以有关物候的农谚在汉族农民中无论南北,都大量流传应用。傣族古歌谣中也有以物候定农时的内容,如“撒秧歌”中提到:“芒果树下落雨水,撒秧季节已来到。……芒果蓓蕾刚破半,恰是撒种好时光。”“栽甘蔗歌”中提到:“妹妹呀,你是农家女,农家最讲好季节,八月光阴赛黄金,九月来了缅王(蝉)叫,如果听到缅王叫汪汪,手中的秧把还不放,栽下的秧苗会发黄,秋收时谷穗会很小。”这是以物候警告不要失去农时的。
以上是从傣族古歌谣中所看到的稻作生产过程。它所反映的时代因系在印度小乘佛教传入以前,故可作大体的推断,约在东汉以前。其依据如次:据王军“傣族源流考”的分析[4],傣、壮、泰三种语言系来自共同的母语越语,三种语言都没有本族的“冰”,“雪”这类词,而共有“船”、“田”、“稻谷”、“芭蕉”等词。表明他们的祖先生活在温暖、近水、种稻的南方。越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壮语往往使用汉语借词,傣语和泰语则保留本族词汇或共同使用巴利语借词。说明壮族比较早分化,傣、泰族比较晚分化,即壮族因留在汉人势力强大的两广,语言受汉语影响较深。傣、泰两族迁徙到汉人势力不及的西南边远地区,语言上保留本族成分较多。
在历法方面,几千年来汉族沿用夏历,傣族使用自己的傣历。但傣历和夏历一样,都使用干支纪年,以60年为一周期,等于夏历的一个甲子。二者都使用干支纪日,一直延续到今。傣族与西汉时的秦历一样,又称干支为子母。这说明傣族先民的主体在西汉以前,还未大量南迁,接受汉置郡县的统属而统一使用汉代的称谓。东汉以后,称干支为子母不再见于记载,但傣族仍沿用至今,说明东汉以后,傣族先民便逐渐南迁,减少了后代汉文化的影响,保留原有的称谓。傣族先民南迁后,小乘佛教传入,受印度佛历的影响,逐步完善形成傣历。据傣文文献记载和民族学的调查资料,傣族先民的南迁是多次的,很复杂的,主要沿河谷通道进行,两广越人沿珠江水系西迁入滇,滇人是居滇池地区的越人,到西汉末年沿元江南下,一部分到滇南红河一带,大部分到西双版纳。洱海及金沙江的越人大部沿澜沧江南下,到达今景洪、勐海等县境。滇西傣族先民一部沿怒江河谷进入今滇西各地。上引古歌谣中的稻作情况可能是傣族先人也即越人一支的稻作情况,同时随着口头相传,进入滇南以后也基本上保留下来,成为傣族稻作的宝贵遗产。
注释:
[1]岩温扁、岩林译;《傣族古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l981年版。本节所引材料,皆来自该书。
[2]Hill,A.H.,l951,Kelankan Padi Planting Jour。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l987 Vo1.2 p.191.
[3]Ismani,1985,Rice Culture,Viewed from Myths,Legends, Rituals,Custums and Artistic Symbolism Relation to Rice Cultivation in Indonesia East Cultural Studies l985,Vo1.14,No.1—4
[4]王军:《傣族源流考》,收入《百越史研究》,朱俊明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