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目录

提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陷入了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十河九干、大河断流、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长时间以来,主流认为,“气候变暖变干、工业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等因素是“大水荒”的主要成因。通过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否定了这些成因。

  本文认为:

  “包产到户”终结了中国古典农业“中耕保墒”体制,逆转了毛泽东时代建立的“灌溉保水农业”方向,从而加大了农田蒸发。根据实验成果,仅黄淮海流域,因放弃“保水耕作”而加大的农田蒸发高达890亿m3;接近于1条黄河再加2条海河,相当于10条“南水北调”中线!这才是“大水荒”最根本的成因。

  在市场环境内,尚找不到克服水源危机的途径,除非放弃“灌溉农业”和“粮食自给”。

目录

第一章 从黄河开始——“大水荒”的形成与定量描述
  一、黄河的恶性断流与枯竭
  二、水源与储量的大规模消失

第二章  对“大水荒”以往成因的否定和“社会制度成因”的提出
  一、“气候因素”不是“大水荒”的成因
  二、工业和城市是增加水源的因素
  三、“大水荒”和森林植被无关
  四、“社会制度成因”的提出

第三章  毛泽东时代:“灌溉革命”与“保水农业”
  一、“中耕保墒”——中国古典农业的核心和特征
    二、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三、精耕细作、八字宪法、大寨道路——灌溉条件下对“保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发明成语“精耕细作”——对古典农业“保水耕作”的继承
    (二)农业八字宪法——对古典农业“保水”传统的发展
              袁隆平“时令”问题
    (三)大寨道路——治山、改土、保水的光辉典范

第四章 大逆转:“保水农业”的终结和“大水荒”的降临
  一、建国以来田亩制度回顾
  二、“包产到户”——保水农业的终结
  三、大“水荒”的降临
  四、“保水农业”瓦解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
    (一)“包产到户”后,农业转变为“经营”
    (二)“包产到户”破坏了“保水农业”的生产组织结构
    (三)农田“细碎化”加大地表面积,促使“保水耕作”终结
    (四)“保水农业”的全方位终结
    (五)“免耕法”——中国农业的耻辱!

第五章 无解——市场环境中的水源危机
  一、“南水北调”杯水车薪、成本昂贵
    二、“节水灌溉”节“水”不节“源”
  三、“虚拟水源”——河流也进口?
  四、路在何方?——放弃“灌溉农业”和“粮食自给”

第六章  生存还是死亡?——崩溃的海河
    一、喝断了黄河、喝干了海河、喝尽了地下水
    二、超级漏斗、地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咸水下移
  三、“疏干”,2014——空前的灾难!
  四、“抢”与“包”——水源争夺战已打响!

正文注释 [01]-[70]

附 文:
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
附文二 工业耗水率分析和市区耗水量计算
附文三 森林“减水效应”监测资料选
附文四 “松土保墒”实验成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