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农村》第四章 谷类(上)

糯米

  稻米之黏者曰糯米,吾乡一带则呼为江米。各种谷类,都有黏与不黏之分,但都未另起名字,如黏谷、黏高粱等等是也。惟黍与糯两种则另有其名,然稻之与糯,书中所分亦不甚严,如《说文》云,沛国谓稻曰糯等等是也。《增韵》一书,才说糯,稻之黏者;后来则完全分清,粳米决不能叫糯米,糯米亦决不能叫粳米。吾乡一带,则稻米曰大米,糯米曰江米,是绝对不能混合的。

  北方种糯者极少,间或有之,但也是很少的少数,盖因此用项虽极普遍,可以说是各小乡村都能见到,但销项则不大。因为食此者,都是作为点心,而一日三餐之中,以此替代大米白面,作整顿食品者,则可以说是没有。此无他,因他太黏不易消化,若整顿饭完全食此,则于卫生妨害太大,所以都不敢如此食法。北方人食此,永远是吃甜的,加糖或加枣,北方乡间买糖颇不易,因此他又变成了奢侈品,吃的人就更少了,差不多是过年节等日方食之,且以小孩食者为大多数。大城商埠如北平等处,吃的当然较多,但仍是点缀品,点心的性质,兹略谈如下。

  米 吃糯米的法子虽不少,但大概以包粽子用的最多。城池中固然都讲吃糯米粽子,虽间有黍子米者,但是少数。乡间如黍子米、黏小米、黏高粱,虽然都可以包粽子,但总以糯米者为正宗。北方乡间,几几乎家家都有枣树,有的自己种点黍子,左近有苇地,擘些叶子收存,平常往往包几个粽子一家吃,黍子米、黏高粱等等,有什么就吃什么,惟到端五,则多要吃几个糯米的,才不算白过。城池中的席间,往往用八宝饭,当然都是糯米。春天畅行之爱窝窝,也是非整粒糯米不可,此外当然尚多,不必尽述了。乡间席面,有时用糯米饭,加糖及猪肉几片,切的异常之薄,名曰江米肉,颇受欢迎,其余亦无需尽述。

  面 糯米磨成面,也是极普通的食品,制法极多,但除摇元宵三几种外,大多数名曰黏糕,或方或圆,或大或小,或有馅无馅等等,统以黏糕名之。从前与一中国旧点心铺之老经理,偶谈及此,我问他北京黏糕有多少种?他说北京二百多种,全国有两千多种,我问他何以能知这样清楚呢?他说,在咸丰间,因洪杨之乱[1],南方来此的点心师傅很多,我们谈起全国点心种类之多少来,附带着谈到黏糕,大家说有这些种,此事只老辈人知之,年轻的人就不知道了,此事你就是问到我,北京知道此事者没有几个人,至于此数确不确,那是无法判断的,不过有此一说就是了。青年人不知此也不算是短处,因为黏的食品,并不在点心铺的范围之内,点心铺中用黏面所制之点心,固然也有几种,如麻团、蓼花、江米条等等都是,但都经过油炸,一点黏性也不能存在了。所卖的黏质食品,只有元宵、年糕一两种,粽子,总之都是临时应节的食品,平常则没有卖的。西洋点心也没有黏性的,日本国之点心,倒有些种是用糯米制成。以上他这一段话,虽然是些闲谈,但有关此中的掌故,故附录于此。乡问食糯米面所制之品就更少了,大概只有元宵一种。家庭中吃元宵,多半用黍子或黏高粱面,盖因碾糯米面相当费事,碾的太少又值不得;若想买现成之面,则须求熟人,由点心铺中购之,亦颇费周折也。然卖元宵之小贩,则一定用糯米面,因他卖的多,值得自己碾也。

  酿酒 绍兴酒乃用糯米所酿,不但中国境内人人知道,他已驰名世界,此处无需多谈。北方也有造者,如山东之苦糯也很出名,《齐民要术》一书,载有制苦糯之法,名之曰苦酒。有人解释说他是醋恐怕是不对的。古代文章中用字眼,酢字确往往相浑,有时似醋,有时似酒;至于醋酒二字,则永远不能相浑的。再者酒则酸甜苦辣等味,都可以有,且哪一样也可以好喝,醋则只有酸之一味。既名曰酒,则当然非醋,尤其苦字更加不到醋上。

  造醋 北方造酷多用高粱,但糯米造醋之处也很多,且味更优于高粱醋,因高粱醋只是酸,虽不似西洋水果所造醋之直酸,但香味亦少;糯米所造之醋,特名曰米醋,有特别的香味。还有一层,研究农产及民食者不可不知:西洋造醋造酒,都用水果,其所剩之渣滓,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中国用粮实,如糯米高粱等,其所剩之渣滓,还是牲畜很好的饲料。此层容后详之。

编注:

[1]指太平天国(1851~1874)。洪即天王洪秀全,杨系总理天国国务的东王杨秀清。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