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各国学者聚首北京研讨世界历史研究与教学

  

  2011年7月8—10日,由世界史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中心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是在我国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一次全球世界史研究者盛会,主题是“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主旨在于从大历史、世界体系、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等层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讨。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历史研究

  本届年会充分体现了从世界史向全球史转化的国际史学研究趋向。全球史冲破了马赛克式将国别史与洲际史拼贴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模式,按照文明史发展的进程,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当今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语境与历史背景下,应该加强历史研究的全球化特征,这样才有助于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理解,这对完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指出,历史学不应放弃宏观研究的责任,放弃宏观研究,无异于世界史学科的自我取消。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应在全球史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加入中国与当代特色,把“怎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以及中国的道德传统纳入到全球史编纂的价值之中,建构中国的全球史研究体系与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齐世荣认为,当代的历史研究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微观方面,应重视对国别史、地区史的研究,比如加强古代非洲历史的研究,修正世界史研究中欧洲中心主义的弊端。从宏观方面,应以更广阔的全球眼光作为视阈。

  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

  在历史上,每一种文化都将自身视为当然的中心地带和文明所在。从中心沿着地理架构向外观察,在文化上往往表现为“文明”对“野蛮”的审视。这种情况的最大表现,是欧洲中心论。但史实表明,“中心”与“边缘”变动不居,常有互动、杂混的现象发生。

  会上,有学者以“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为主题审视鸦片战争,认为战争同时也是大英帝国与清帝国两个文化中心的激烈碰撞。双方敌对的同时,均将对方看做蛮族。追溯这种文化碰撞的过程及双向中心—边缘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全球史取向。另外,从中心—边缘视角审视传统的史学叙述,也会得到新颖的发现。中心—边缘视角是全球史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会给全球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

  世界历史教学的新探索

  世界史学会与各级教学机构及其他学术组织积极合作,为世界史各分支学科的教学提供讨论平台,注重推动世界历史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在“服务学习”与世界历史分论坛上,西雅图大学的汤姆·泰勒和朗沃顿大学的菲利普·卡特瑞尔教授,分别就不同文化与民族间的沟通理解和拓展学生视野介绍了各自大学的课程和服务学习情况。

  世界史学会是1982年在美国成立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现有约1500名正式注册会员,分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宗旨在于促进世界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增进公众对世界史的了解。今年是世界史学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年会,大会共设119个分论坛。学者们一致认为,借助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的平台,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格局将会进一步改变,全球史研究必将获得快速进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7月14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