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第三编 水网圩田和挡潮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一章 水网圩田

第二节 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成就

  圩田工程是人们开辟沿江滨湖低洼之地修筑的水利工程。唐后期至宋元时期,堤围工程在长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大量修筑,促使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基本的一些技术经验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一、筑圩技术要素和典型圩田工程技术

  (一)筑圩技术要素

  圩田是在沿江、滨湖的淤滩和低洼地区修筑堤岸,以外挡洪水,内捍农田,又于圩内外开挖灌排沟渠、设置闸涵而形成的水利田。对筑圩的基本技术要素宋元时已有较好的总结。

  首先述说关于筑圩技术的人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他任参知政事,在《答手诏条陈十事》(《范文正公集》)的奏疏中讲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他将江南(指江南路)古圩修筑技术很简明地作了总结,江南古圩所筑堤如“大城”,圩中开有河渠,圩临外河处建有闸座,这样能有效地防御江水入侵,干旱时又能引水灌溉,后世之人很赞成其说。

  北宋政和时赵霖对浙西圩区也提出采用“开浚港浦,置闸启闭,筑圩裹田”[77]三项互为表里的治理技术措施。

  南宋绍熙初江东转运副使杨万里在其《诚斋集·江东集》中说:“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他提到了圩堤的作用是“内以围田,外以围水”,沿堤筑有斗门,斗门与港河相通,可以灌溉而无水患。指出圩子的主要设施为圩堤、斗门和港河。

  元代任仁发在其《浙西水利议答录》[78]中归纳筑圩技术说:“范文正公宋之名臣,尽心于水利,尝谓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三者备矣,水旱岂可忧哉。”任仁发明确指出“修围、浚河、置闸”是筑圩的三项基本技术要素,“缺一不可”。这三项技术既是筑圩的重要技术要素,而且也是水网圩区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这一技术经验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二)典型圩田工程技术

  宋代对圩田工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北宋时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工程技术可以芜湖县的万春圩为代表,宋代珠江三角洲修筑的圩田工程可以南海、顺德间的桑园围为代表。

  1.万春圩。皖南芜湖县的万春圩,在县东南15里。修筑历史很早。10世纪前为土豪秦氏占有,称为秦家圩。南唐时收为官有,置荆山、黄春、黄池三曹官管辖,“调其租以给赐后宫”。北宋时归属芜湖县,田租归宋政府的大农。太平兴国(公元976~983年)中,江南大水,由于护圩不谨,圩被冲毁,废了八十年,其间虽然数次欲修复,但都被各种反对意见所阻止。甚至争论的意见,“一车不能载”[79],成为难以解决之事。

  嘉祐六年(公元l061年),江东转运使张颐、判官谢景温力主复圩,又委使宁国县令沈披实地查勘,沈披调查后返回,即对反对派的意见从水利工程到所谓蛟龙伏下逐条加以驳斥(即“五说”),意见上奏后很快被批准施工。于是发官粟募穷民,“旬日得丁万四千人”,民夫来自芜湖和周围地区,共八县,分隶各县主簿,由沈披统领“五县之丁”,负责施工方略事宜。此时江东转运司也移治于芜湖,“比日一自临视”,经过上下努力,凡四十日而毕工。

  万春圩的规模和圩中工程布置,沈括《万春圩图记》有记载:“(堤)博六丈,崇丈有二尺,八十四里以长。夹堤之脊列植以桑,为桑若干万。圩中为田千二百七十顷,取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杂字千二百七十名其顷。方顷而沟之,四沟、浍之为一区,一家之浍可以舫舟矣,隅落部伍直曲相望皆应法度。圩中为通途二十二里以长,北与堤会。其袤可以两车,列植以柳。为水门五。”可见修筑的圩堤底宽为六丈,高一丈二尺,比太湖平原的圩堤高一倍以上。这是因江东“可耕之土皆下湿厌水,濒江规其地以堤而艺其中谓之圩”。圩子汛期要受江水的倒灌和威胁。该地圩中地面高程7~8米,而长江最高洪水位可达l2米以上,高出圩田四五米,因此必须将圩堤修筑得高大宽广,才能抗御大水。万春圩圩堤周长84里,圩中有田l 270顷,以顷为单位编号,每顷成一方块,四周开有沟,四顷为一区,四周开有浍,沟水汇入浍,每家有浍可停放舟船。组成了整齐的沟浍水利系统,排灌、行船都很方便。圩中还建有贯穿全圩的通途大路,长22里,道路宽阔,可并行两车,路边植有柳树。陆路有利于圩中交通,也起分隔高低田块的作用。外堤上建水门五所。“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范仲淹语)如遇圩内积水过多,外河水位低于斗门,亦可打开斗门向外河自流排泄。故史称万春圩“筑堤于外以捍江流,四旁开闸以泄积水”[80]。

  从上可知万春圩的布局、修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圩中农田和沟渠组成棋盘式格局,圩堤、涵闸、沟渠配套完备。由于万春圩修筑质量高,四年后的治平二年(公元l065年),“郡国十八大水,江、浙、汉、沔间所在泛人庐舍,流徙者皆以万计,宣池之间,圩之沉者千余区,而万春圩独屹然藩其一方,群小圩皆恃以无毁”,经受了大水的考验。万春圩的经济效益也高,“岁出租二十而三,总为粟三万六千斛,菰、蒲、桑、枲之利,为钱五十余万”。即每岁产米23万石,人官租米3.6万石。因为获利大,故而“名之曰万春圩”(沈括《万春圩图记》)。

  万春圩自宋代复修后,一直延续到明代。正统中(公元l436~1449年)巡抚周忱筑胥溪东坝,因西水不再东下,皖南圩区水患增加,遂破万春圩蓄水,名万顷湖,又称青风草场。以后又复修。民国二十三年实测堤长10980丈(约61里),护田l01962亩。

  2.桑园围。桑园围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跨今南海县的西樵镇、九江镇、沙头镇、顺德县的龙江镇和勒流镇的勒北管理区、沙滘镇的罗沙管理区,捍卫耕地20万亩。桑园围以修筑历史早、规模大而著称于世。

  唐代中期以后,北方战争频仍,中原居民大量南徙,其中许多人迁到珠江三角洲,因此人口数量大增。据记载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广州户数有64250户,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增为74099户,到北宋元丰二年(公元l079年)上升为143261户,比唐开元时增加一倍多。人口的增加,要求垦辟更多的耕地。原来三角洲的居民多数居于高阜、丘陵之上,这时因三角洲淤积成陆范围逐渐扩大,为人们提供了大片可开垦的肥沃低地。宋代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桑园围上游兴建了榄江堤、香山堤等,导致西、北江泥沙下移,出海口向外延伸,此地区洪水灾害日益严重,于是开始修筑局部的较小堤围保护农田。《南海县志·舆地图》(1910年)记载,桑园围修筑之前围内已有古基围和古闸建筑。但是小规模的堤围仍然不能抗御西江、北江等河流的洪水威胁,迫切需要修建大规模的防洪工程。此外,北宋时珠江三角洲的地位日益重要,它拥有对外贸易繁忙的口岸广州城,因此政府重视对三角洲的开发。桑园围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得以建成的。

  桑园围大约创建于北宋末期宋徽宗期间。嘉庆《桑园围志》记载:北宋“徽宗时,张公朝栋官广南路,初人粤,微服访民疾苦,舟过鼎安(桑园围一带古地名),值夏潦涨涌,怀山荡荡,万顷无垠,高丘上露天席地而栖者,满目皆是,即为奏请筑堤,以全民命。得肯,遣尚书左丞何公执中与公审度地形,速行兴建,越二年堤成”o有关的县志、府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宋史·何执中传》载何执中于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任尚书左丞。因此,桑园围的修筑是由广南东路安抚使张朝栋向朝廷奏请,得到工部批准后兴工的,时间为公元ll05年左右。始筑有东、西两堤。筑之后三年,上游大路峡决,水势建瓴而下,乃在北面筑吉赞横基,防御大路峡之洪水。

  桑园围具有一般堤围的共有技术特征:沿围的周边筑有围堤,围内分布有排灌用的沟渠,围堤上设有涵闸以连接围内外河道。但初建时它在总体设计、堤线布置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显示了该地区的工程特色和当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首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筑围。即灵巧地利用地形、地势,以及水势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将围建成开口围。桑园围的地形与珠江三角洲地形特征一致,平原上散布众多的台地和山丘。山有西樵山、锦屏山和龙山等,又有飞鹅冈、吉赞冈、牛山等丘陵台地。桑园围即依靠这些山丘台地兴建。北面利用飞鹅岗、吉赞冈等高地作天然屏障,只筑较短的吉赞横基堵塞隘口;东西两堤顺西、北两江的河岸修筑,其南端则不筑堤,形成一个箕形的开口围。当时浙西、江东、淮西等地所筑围皆是闭口围,为什么桑园围筑成开口围呢?桑园围初创时的目的是防御西、北江的洪水,而围南端的甘竹滩一带已近出海口,口大水势低,洪水至此已基本消落。当时,南端的水位与北端相比,“下流之水较上流差四、五尺”[81],基本无洪水为害,故初建时南面不筑堤。这样,既节省了工程量,围内积水也能自流排出,还有利于涨潮时引水灌溉。所以后人赞曰:“(桑园)围东南隅倒流港、龙江涪两水口,不设闸堵水,听其自为宣泄,受水利,不受水害,亦地势使然,至今称便。”[81]

  第二,围堤堤线布置科学。桑园围初创时于三面筑堤。东、西基的布置遵循‘“依山筑堤”和“从高而下,顺水性”两个原则建造。同治《南海县志》卷七称:桑园围“形如箕,东西两围(堤)皆从上游水势建瓴之地依山筑堤,从高而下,顺水性,送至下流而止”。西基起自飞鹅冈,沿西江干流向南伸,经鲈鱼、金鸡、仙莱、横岗、稔岗,至南端牛山丘陵止,围堤是与岗阜连接在一起的,故称西堤“连缀甘竹、飞鹅各小阜”。东基起于吉赞,顺北江干流,依大岗、西樵山山嘴,南伸至锦屏山,也是依山筑堤。依山筑堤节省工程量,也增加了堤线的稳定性。“顺水性”,是依据江岸的冲淤状况灵活筑堤,目的是防止洪水冲溃堤岸。堤岸不太冲刷的地方,堤线可以靠外;反之,堤线则要内缩一段距离,以免险工发生。北面的吉赞横基,也是“度地势最狭处,西自吉赞岗起,东属于晾罟墩筑横基”[81]。在岗阜之间筑堤,横基总长仅300丈,是北端宽度的十分之一,工程量很节省。见图3-1-2-1。

图3-1-2-1 桑园围基示意图(选自《珠江水利简史》)

  桑园围初建时的开口围总体布置延续了很长时间,到明代才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南宋和元代沿西、北江修建了许多堤围,使河床束窄,水位抬高,大量泥沙直接输送到海域,成沙范围扩展。明初甘竹滩以下淤积严重,河口外延,口门河段淤窄,洪水波消散位置向下游移动,上游河段洪水位相对壅高,本来可排出内水的支港在汛期出现了“倒流”现象,倒灌入的洪水可上溯至九江一带。嘉庆《桑园围志》称:“迨元至明,下流香山、新会等处,淤积沙坦,圈筑围田,夏潦盛涨,阻塞难消,旁并泛滥,往往从倒流港逆灌而入,于是坏庐墓禾稼,日以并甚。”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l396年)应九江人氏陈博民的请求,兴建了桑园围历史上有名的堵塞倒流港的工程。工程很是艰巨。光绪《桑园围续志》称:“洪流激湍,人力难施,公(陈博民)取大船,实以石,沉于港口,水势渐杀,遂由甘竹溪越天河,拭横江,络绎十里。”采用沉船堵15的方法塞倒流港,并在桑园围的南面筑新堤,至此西基段基本全线建成,又对桑园围旧堤加高培厚,使桑园围面貌大为改善。之后,又在桑园围内加筑子围,主要集中在南部一带,以加强防洪。1924年又增建歌滘、龙江、狮颔口三座水闸。至此,桑园围才建成闭口围。

  可见,桑园围修筑时的布置形式是适应当时的水流形势的,围子修成箕形,南面不闭合,堤线依丘岗,堤高不超过五尺,使工程量和技术难度大为减少,故能较快地建成堤围发挥效益。之后随着水利环境的改变,又作相应的调整,以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不断的进步。

二、筑堤、浚河、建闸技术

  筑堤、浚河、建闸是修筑圩田工程必不可少的三项技术措施。唐、宋、元时期随着圩田的大量修筑,筑堤、浚河、建闸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一)修筑圩堤技术

  圩堤起捍御外水的作用,必须修筑得坚固结实,为此逐步形成了筑圩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太湖平原在唐后期已设有圩长,督率人夫修圩。北宋郏亶《水利书》称:“古人治田……田各成圩,圩必有长,每一年或二年,率逐圩之人,修筑堤防,浚治港浦。”当时采用封闭的大圩进行生产,“堤岸高者须及二丈,低者亦不下一丈,借令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于民田五、七尺,而堤岸尚出于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虽大水不能入于民田也”。当时圩堤高度比江湖水高出1—3米。宋代大圩制破坏后,政府也多次督促民众自行修筑圩岸,使“位位相接,以御风涛”(赵霖语)。元代也重视太湖平原圩堤的修筑,至大初(公元l308年)江浙行省规定圩岸体式为五等:以水平面(似指一般水位)作标准,田面和水面一样高的为一等,围岸高7.5尺,底阔l丈,面阔5尺;田高于水,则围岸的高阔以次递减,每田高1尺面阔减5寸,岸高基阔各减l尺;田高于水4尺为五等,岸高3尺,底阔6尺,面阔3尺[82]。作这样的规定是便于督促检查围岸的修筑。

  皖南平原宋代大量筑圩,由于皖南圩区汛期外河水位常常高出圩田4~5米,所以对圩堤的修筑及质量特别重视。宋代政府多次颁布诏令,督促当地官员努力修圩,还允许借常平司米粮给百姓修圩,大工和难工由官府雇工修筑。此外乾道时规定,各圩一定要设圩长,小圩一人,大圩两人,于岁晏水落之时,督率圩丁修堤。南宋杨万里有圩田诗云:“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修筑时圩堤高大质量好,“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传语赫连(赫连勃勃)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83]。筑堤采用“杵”夯打,比城墙还牢固。江东大圩的堤防修筑得皆高大。如北宋嘉祐六年(公元l061年)复建的万春圩堤底宽六丈,高一丈二尺。南宋时,圩堤标准有所提高。如乾道七年(公元ll71年)要求圩长,“每遇秋成,集本圩人夫于逐圩增修面阔一尺,侧厚一尺,脚阔二尺,须用坚土实筑”[84]。淳熙十一年(公元ll84年),太平州全面修圩,垫破决大埂形成的深潭一百三十丈;筑成的圩堤基阔七丈(从地面起算),面阔二丈,高一丈三尺;帮筑受水齧蚀的沿湖大埂长25134.5丈,齧蚀子埂长15837丈,培修后比旧埂面增阔二尺至六尺,埂脚增阔三尺至八尺,高增三寸至五寸[85]

  在圩堤的修补技术方面也有进步。如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芜湖县咸宝圩遭水损坏,有一处冲成深潭,“计长二十五丈,阔三十丈,深二丈二尺”。当时认为在成潭处难以就旧基修筑,采用了“从里面别创筑埂围裹”的方法,向圩内筑成弯弧形堤岸,长81丈[86]。这样修补的堤岸基础牢固,是河道堵口方法在圩堤上的应用。

  宋代还在圩堤临水岸坡上种植杨柳等,以抵御风涛的冲啮。堤脚外滩上种有茭芦,以防风杀浪。南宋时宁国府、太平州圩岸修得高广坚实,圩堤上普遍种植耐水的榆柳,“濒水一岸种植榆柳足捍风涛,询之农民,实为永利”[87]。还“种植芦苇以围岸脚”[83],这一方法效果很好。故杨万里《圩丁词》中赞道:“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伏儿郞筑作圩。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岸杨柳当防夫。”其《圩田》诗中又吟:“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元代王祯《农书》在“围田”的附诗中,也有“隰桑宜叶沃,堤柳要根骈”的句子。当时围田(圩田)修筑于江淮“边江近湖”地势低下之地,元代江淮圩堤已普遍植杨柳,这一经验后世在圩区一直采用。

  水网地区水多土少,筑堤取土困难,唐宋时太湖平原创造了多种取土的技术方法。如采用深浚塘浦取土,以高筑堤岸的方法。北宋郏亶《水利书》指出,当时平原上塘浦阔的三十余丈,狭的不下二十余丈,深的二、三丈,浅的不下一丈,“古人使塘浦深阔若此者,盖欲取土以为堤岸高厚……非专为阔其塘浦以决积水也”。开浚河浦,取土筑岸,岸高河深,一举两得。此外,还创造了在湖荡沼泽地区水中筑堤的方法。沈括《梦溪笔谈》记有北宋嘉祐六年(公元l061年)水中修筑至和塘岸的技术方法: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藤(用苇或竹编的粗席)刍蒿(稻草、麦秆等谷类的干草)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藤中,候干,则以水车畎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以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这是以桩木竹席为墙,取淤泥放蘧藤间,沉淀后,车去两墙间积水,皆为土,在中间挖渠道,堆两旁为堤岸,形成两岸夹渠的塘河。这一技术以后圩区常采用。见下页图3-1-2-2。

图3-1-2-2  水中筑堤示意图

  (二)布置和开浚沟渠技术

  沟渠起排水和灌溉的作用。圩内一般皆修有纵横沟渠系统。如北宋嘉祜时复建的万春圩,每顷农田四周开有沟,四顷为一区,区开有浍,沟水可排人浍,沟浍又与外河相通。南宋杨万里指出江东圩内沟渠系统完备。其《圩丁词》称:“河水还高港水低,千枝万派曲穿畦。斗门一闭君休笑,要看水从人指挥。”[83]

  圩内河渠还要与圩外河道相通,以利引水和排水,故要开挖和疏浚圩外河道,使水流顺畅。太湖平原圩外的各级河道往往组成水网,圩内水网与圩外水网结合,组成完整的圩区水网系统。低田圩区又与高田区的塘浦脉络贯通,排灌方便,调蓄能力强,能抵御旱涝的威胁。

  (三)建闸技术

  斗门涵闸沿堤修筑,沟通圩内外河网,是控制圩内排灌蓄泄的重要设施。五代、北宋时期皖南圩田工程已普遍设闸。如万春圩大堤上建有五座斗门,永丰圩有重要斗门四座。南宋时圩堤上设闸更多,斗门修筑技术也有改进。如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宣城县化成、惠民两圩共置斗门24所。斗门的质量较高,“两旁用石筑叠,及以沙板安闸,高筑土钳,常加坚实”‘881。闸座用块石叠砌,闸门为平板木闸门,为防止水的渗流,闸座附土筑得高厚结实。还专设圩户四名防守水门。当圩内积水过多,外河水位低于斗门时,由守圩人户报官获得批准,打开斗门向外河自流排水,放水毕即依旧下闸门堵塞。又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太平州努力改建斗门。以往斗门、水函多以竹木修筑,少数砖石砌的斗门也不牢固,故而进行改建。“当涂县重新改造斗门一十三所,石卷砌四所,水函八所;修砌旧系砖石斗门五所,水函十所。芜湖县重新改造斗门八所,用砖石卷砌。”[89]用砖石砌筑斗门闸涵,牢度增加。

  太湖平原圩区在唐宋之时,不仅修建圩子的闸涵,还注意修建外河网堰闸。在高低田分界处筑有堰闸,以使高低田水分开,互不影响。沿江沿海也修筑堰闸。郏侨《水利书》称:“闻钱氏循汉唐法,自吴江县松江而东至于海,又沿海而北至于扬子江,又沿江而西至于常州江阴界,一河一浦皆有堰闸,所以贼水不入,久无患害。”滨海修筑挡潮闸,便于挡潮和排水,干旱季节又利用高潮水位的顶托,壅高内河水位,进行灌溉。

三、联圩并圩

  皖南圩区分布在青弋江、水阳江下游的湖荡地区,雨季山区洪水倾泻而下,汇聚到湖荡地区,而此时往往值长江汛期,区内洪水外泄困难,还常遭江水的倒灌和顶托,因此圩区防汛任务非常艰巨。为了保障圩子的安全,宋元时期地皖南圩区大力推行联圩并圩。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ll53年),因宣州大水,洪流泛溢至太平州,太平州境内沿湖诸圩多被水冲坏,于是努力合建大圩,将小圩包套于中。如所建当涂县管的广济圩,圩堤长93余里,“其圩与私圩五十余所并在一起,坐落青山前,各系低矮埂,外面有大埂一条,包套逐圩在内,抵涨湖水”。当时已认识到,“只修外面大埂,不惟数倍省工,委是可以抵障水势”[901。大埂由县组织增修,腹里私圩听任人户自修。同年,太平州筑长堤,“周回百八十里,包诸小圩”。所役夫达万计[9l]。可见用力之勤。这一联圩工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户部侍郎叶衡又提及,“太平州……延福等五十四圩,周一百五十余里,包围诸圩在内”[92]。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大官圩(今当涂县大公圩),共有耕地30万亩。乾道九年(公元ll73年)叶衡核实的其他联并圩工程有:宁国府惠民、化成两圩联结,各有旧圩堤40余里,新增筑9里余(两圩腹内包裹私圩l5所);黄州镇福定圩周长40余里等。不少大圩都包套着众多的小圩,形成多重堤防,对洪涝水起着有效的捍御作用。因联圩并圩后,防洪堤线缩短,可以集中力量修堤和防汛,圩堤质量提高,并“高阔壮实”,抗洪能力大为提高,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农户自行维修小圩,对圩中涝水起分隔作用,不致造成一处受淹,全圩遭殃的局面。南宋时江东联圩并圩的规模很大,表明这一技术已比较成熟。

四、分区分级控制

  宋代修筑的皖南圩子规模很大,不少大圩面积达数万至十多万亩。圩内地形虽然一般较为平坦,但总不免有高低起伏。如政和五年(公元11 l5年)于丹阳、石臼、固城三湖之间高阜处围垦成的永丰圩,“四至相去皆五六十里,有田九百五十余顷”[92],其圩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为了解决高低间的旱涝矛盾,宋代在永丰圩内筑有东西向的“穿心一字埂”,自沧溪至西陡门,长l5里,分全圩为高低两大区,以后这种分级控制的堤线发展到l3条。南宋时在太平州大力推行分区分级控制的技术措施。《宋会要辑稿》卷六一之一三六载,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太平州知叶耆提出:太平州圩田十居八九,皆是就近湖泊低浅去处筑围成埂,便行布种。……近一二十年以来官司出钱,每于农隙之际鸠集圩户增筑岸埂,高如城壁,种植芦苇以围岸脚”。圩田的外堤当时已修得较为坚固。“今措置欲于圩田之内旧有通水小沟去处开浚深阔,就用其土增筑塍岸,亦令高广厚实。”或“无旧沟亦皆创新为之”。即主张在圩内开河沟,筑径塍,实行分区分级控制,“遇水可以潴蓄,遇旱可以灌溉”。要求开挖的大沟阔五尺,深一丈,小沟阔二尺,深七尺;沟两岸的田塍高三四尺,底宽四五尺。当时当涂县有官圩55所,打算先在一二个官圩内施工,再推及全州,计划三年完工。这一建议得到批准实施,太平州圩内开河沟,筑径塍,分区分级工程大约兴筑不少。

  综上可知,到唐宋时,皖南、太湖平原等圩区水利技术已达比较高的水准,圩堤、涵闸、沟渠配套完备,基本实现了内外分开、高低分开和分级分区控制。故而能较好地保证圩区农业生产的进行,“旱涝不及,为农美利”。这些水利技术成就是我国人民改造利用低洼地的创造性成果,其意义非常巨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