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农夫》部分章节摘录

  【提要】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

  保护自然的第一课

  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这些土壤是从农田周边的沟渠里挖出来的,之后它们被堆放在河床沿岸。据一些农民判断,它们也可能在水中经历了生长或者发酵等过程。将土壤堆放在河岸上,是为了方便用船将它们运送到桑园中去。

  早春时节,这儿是一片绿色海洋,一眼望去尽是油菜。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变成一片金黄,最后当叶子掉落、油菜成熟之后,田里就变成一片灰色,就像奶牛一样,油菜能用于生产植物油,每100磅的油菜籽能产出40磅的菜籽油。这些油可以食用,可以燃烧,也可以出售。假如将油菜渣和灰作为肥料施用于田间,那么土地的肥沃程度能够保持平衡。

  我们(指美国,编者注)农业产量大的首要原因是土壤肥沃,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大,我们只是最近才开始了解一些好的耕作方法。农业耕作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他们保持土地资源的经验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是我们向他们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

  东方的供养

  我们一直盼望着和中国的农民见面,一起走过他们的田地,通过观察学习他们的耕作方法、农耕器具。渴望了解长达四千年的演化,如何做到在有限的土壤仍然能够生产充足的食物,养活如此稠密人口的农耕体系。

  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要理解这个措施的演变过程,首先要知道,在西方现代农业生产中使用矿物肥料就如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煤一样广泛。但是,矿物肥料也仅仅是在近几年才在西方国家普及,供给短缺才得到一定缓解。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东方国家的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并没有因供养巨大的人口而遭到破坏。

  当反思我们农场的土地为什么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耗尽了肥力,以及为了保证土地的年产量而不得不施用巨量的矿物肥料数时,我们便意识到必须深刻了解和认识自古以来东方人一直延续的施肥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中国人利用1/6英亩的良田就足以维系一个人的生存,而在日本最南边的三个主要岛屿上,每英亩良田只能养活三个人。

  心思细腻的农夫

  挖掘运河,开垦三角洲平原和其他耕地,这项工作在中国仍在取得进展。反复耕作并日渐成熟的土地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财产,并支持起他们高度密集的人口。

  在中国,我们曾有一段旅程是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的运河里度过的,住在一条房船上,走了大约117英里。我们毫不怀疑这项工程是过去4000年来人类改造冲击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个。

  这项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将在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缓慢显现,而且它的建造及维护还培养了这个民族强壮的体格和恒久的毅力,这里的人们心思细腻,木讷于言,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为家园的建设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贡献力量。

  我们共同探讨的农耕活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拥有五亿人口的民族的伟大创举。他们四千年来不断积累农耕经验,并且这个势头还将保持下去。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足够聪明,他们正在苏醒。

  利用土地的哲学

  这些古老民族的人,习惯于充分利用土地,很早以前就能让四片草叶生长在本来只能生长一片草叶的地方,也学会怎样加倍扩大面积来满足作物对更大空间的需求。

  有个农夫在他不足0.06英亩的土地上种的黄瓜将给他带来20美元的收入。他已经卖了价值5美元的蔬菜,第二茬作物将在黄瓜之后种植。他只从邻近的运河用一个脚踏水车来抽水灌溉他的花园,每周浇一次水,下雨时不浇。

  但是拥挤的作物在田地里挨得更近,需要更多的肥料以带来更大的收获,也需要相对更多的照顾,多方面更近的观察和更好的耐心,这些举措都远远超越了美国人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这些站在茂盛的作物附近的农民极富智慧,他们不断寻找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耕种技法。这可以从他那风景优美的田地里体现出来,也可以从茂盛的作物中看出来,还可以从老人的脸上看出来。

  如果想要永续

  如果美国想永续发展下去,如果我们要像东方人那样将我们的历史延续至4000年甚至是5000年,如果我们的历史要一直保持和平的状态不受饥荒和瘟疫的困扰,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竭力保护资源,而且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历世长存。

  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发展永久性农业的意识,但却是在现在才真正开始完善起来。因为他们现在才有能力改善农业的发展,而他们的经验不仅为后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发扬他们的有利经验,最终为整个世界的农业发展引进一种全新的、先进的农耕方法。

原载《浙江日报》2011年4月12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