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略谋划与越美互动

  新一轮南海争端爆发了。与以往相比,这次以越南为首的南海争端国步伐更大、态度也更坚决,不仅在南海实施军演,而且还发布了类似于“征兵”的动员令。本文从越南政府颁布实施的海洋政策着手,分析其中所蕴涵的地缘、经济等一系列因素,从而从多视角看南海争端的走向与未来。

  地缘战略:侵占南海岛屿将防御重心前移

  南海中的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随着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凸显以及南海通道的日益重要,越南、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不失时机”地打出了这张牌。越南有一半领土沿海、濒临海洋,地形结构南北狭长,呈一个“S”形状,这样的地理地貌特点决定了其国土战略纵深极浅。站在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一旦爆发战争极易被对方拦腰截断,分成几块而分而占之,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之中。因此,越南在陆地国土的安全防御上缺乏一定纵深的有效保护。相比之下,如果能够在南海侵占尽量多的岛礁,将防御重心前移,把重心放在沿海地区的近海岛礁上,就可以在海洋上形成第一道防线,并以海岛作为天然的屏障,实现“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梦想。作为一个多岛之国,菲律宾面临相同的问题。这样的地缘结构特点注定了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惜一切代价侵占我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经济战略:油气开发大踏步前进 立足国内向国外延伸

  南海海域是蕴藏着大量油气资源的地区,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其中的主要开采国为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因此,近年来,沿海国家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的争端实质上就是海洋资源的争夺,一场经济命脉之争。

  而越南显然走在了所有国家的最前面。1980年,自越南与苏联签订了在越南南方大陆架合作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协定之后,越南在南海油气资源方面的开发开始大踏步前进。1986年,随着南海海域白虎油井中的第一批原油喷出,标志着越南由一个贫油国一举成为产油国,成为全球44个产油国之一;紧接着又变成了石油出口国。1992年,越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重工业部中分离,直属政府总理领导,变成了一个具有直接出口权限的国家级的大集团,定名为Petrovietnam。1995年又再度调整,提升等级,使该集团成为越南17个国家级大公司中的龙头老大,下辖石油研究院、勘探、开采、加工制造、贮存、运输、出口及国际合作等部门和业务。

  在南沙群岛西部地区,越南已成功开发了三个油田,即白虎、大熊和龙,且正在不断向外拓展和延伸。仅这三个油田已查明的石油储量分别为2700万吨、5400—8100万吨和2100万吨。另一个大油田——青龙,与大熊相邻,估计储油量达到6800—20400万吨,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天然气。其中,从白虎到让东一带海域,通过营固天然气处理厂每年可提供大约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每天向当地的电厂、氮肥厂等企业提供大约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下,越南成功建成了南昆山输气管道,将天然气引入海岸。2003—2004年,这一输气管道向当地的富美电力中心提供了34亿立方米天然气。自从1987年《越南外国投资法》颁布以来,越南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已经与50多家国际油气公司签署了37个生产分成合同、一个商业合作合同和7个共同开发合同。越南还在南沙海域划分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该地区进行国际招标,与各国合作开采石油与天然气。

  除了石油天然气,越南油气工业还在炼油技术方面迈出了相当大的步伐,创造了多项历史记录。位于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地区的三家大型炼油厂已经陆续开工兴建,有的已建成运营。经过多年的发展,越南海上油气已经形成了集群带,集中于海岸地区、沿海地区,如位于金瓯的气—电—氮加工,位于富美的氮加工处理、清化省清化市的炼油产业以及富美的PVC生产等,这些从无到有的产业正在或即将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除了在我南海海域,越南还将触角伸向了国外,而立足国内逐步向国外延伸是越南油气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越南油气总公司与印度尼西亚签署了勘探协议,即Madura一期和二期;与马来西亚签署了MP304、SK305合作勘探协议;与阿尔及利亚签署了416B勘探协议。此外,还与伊拉克政府达成了在阿马拉开采石油的协议。

  军事战略:加快海空军现代化进程 形成“非对称优势”

  越南政府认定,未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将会越来越坚决,中国的海军现代化进程对越南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越南必须以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国防政策指导其武器装备采购项目,以为越南应对中国南海主权的要求提供更强、更有力的支持。在越南政府和军方看来,未来的南海及其附近海域将是大国潜艇角逐的场所,为此,必须发展有特别针对性的军事力量,以形成自己在海上军事局部优势,即一种“非对称优势”,从而对对方产生威慑作用,以使自己在较量中不完全处于下风。

  为了形成局部优势,越南尤其加快了海空军武装力量现代化的进程,除了武器进口,越南还决心建造或进口大量能装备导弹的小型快攻舰艇以反制中国军队在海军方面的优势。其中,2015年之前,将从俄罗斯购买2艘11661型护卫舰。这种大型护卫舰将大大改善越南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严重缺乏的现状,其远海综合作战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而2011年之前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MK2战机则可以长时间在沿海空域巡航,射程足以覆盖整个南沙群岛,具有很强的防区外攻击能力。2009年,越南与俄罗斯签下了一项规划已久的军事交易案,即越南从俄罗斯购买6艘K级柴油动力636型“基洛”潜艇。

  根据越南媒体的披露,2010年,越南海军已确定在中部地区的芽庄省沿海兴建其国内的第一个潜艇基地,将容纳俄罗斯于2012年开始陆续交付的6艘“基洛”级636型潜艇。在潜艇基地建成之后,越南的空中、水面以及水下三位一体海上防御体系也宣告完成。

  除了潜艇,越南也在抓紧部署和装备反舰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以及超音速导弹等,其针对性也很明确。目前越南军方已部署了射程300公里足以打击中国海军海南军事基地的SS-N-26反舰巡航导弹。下一步,还将会部署射程在260公里的SS-26伊斯坎德尔-E弹道导弹。

  社会战略:以海洋战略不断改善民生

  越南长期以来存在的“国穷民富”及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仍比较明显,越南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越南的国内基础设施依旧落后,社会失业率较高,随着大专院校的入学比例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对此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越南政府在《至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的引言部分就直截了当地提到了海洋战略与国内民生的关系。引言说“以海洋战略来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党和我国政府所考虑的出发点之一”。

  首先,海洋战略的实施将会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扩大国内就业机会,尤其是解决国内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其次,随着沿海高速公路以及沿海都市圈的逐步建成,可最大限度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发展的辐射面和覆盖面,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此外,海洋经济的成功还将极大改善越南养老、医保、入学等国家性福利,缩小贫富两极分化,实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的稳定。在这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同样是巨大的。

  根据越南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越南油气集团每年都要出资修缮位于山区的数百座桥梁、数万栋房屋,并在南沙群岛上的居民点和驻军地无偿投资兴建照明、供水等生活设施系统,直接服务于社会。2009年,越南油气集团资助全国民生的资金总额达到了9400亿越南盾,比其当初承诺的数额高出了4.6倍。2006—2010年,越南油气集团总计为越南国内民生工程提供了2万亿越南盾。2007年底,越南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并将教育经费提升至国家预算的22%。这一切都是在越南油气业为国家带来巨额收入的前提下实现的。

  上述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了越南在南海争端中的底牌。毫无疑问,海上权益之争事关越南的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越南不可能放弃。

  美国等国与越南等国战略互动

  南海风云再起,正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东南亚国家将会欢迎美国的到来和介入,从而为美国的介入、插足提供良机。美国的战略考量是:

  一是淡化南海主权概念。南海诸岛历来属于中国,这是国际社会早就确认的,且得到所有国家在地理上的确认。但近年来,美国及一些区域外大国如日本、印度等国则一反常态,对此进行淡化,以迎合本地区争议国家。

  二是造成南海局势危险、南海国际航道不安全的印象,其目的是为自己介入寻找借口。近年来,美国政界人士不断抛出对南海安全“日益担忧”、对航道安全“感到不安”之类的论调。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宙斯盾”战舰构建太平洋岛屿防线,加强对中国的牵制。而日本则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大做文章,声称欲与东南亚国家联合打击海盗等举措,介入南海。

  三是迎合地区小国的战略需要。美国认为,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需要并欢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因此必须抓住机遇迎合他们的这一战略需要,摒弃以往的“不站边”做法。为此,美军曾制订出了在亚太地区大范围部署“全球鹰”的计划。按照美军设想,希望有11个国家能够参与这项计划。其目的是,利用越南、菲律宾等国遏制、牵制中国,形成“第一岛链”,从而公开介入南海争端,如炒作中国“核潜艇”威胁、中国军力,为遏制中国制造借口。

  而日本则以非传统安全为借口,不断寻找介入南海争端的借口,急于跟随美国向越南示好。2009年3月,日本“松雪”号和“滨雪”号护卫舰访问胡志明市。同年9月,与马来西亚签署文件,共同打击海盗。此外,国内右翼势力一直试图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以顺利向越南出口武器。其战略考量是,鉴于越南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分歧,而日本与中国在东海问题上也有争端,因此,日本可与越南相互呼应,共同牵制中国、共同对付中国,形成战略互动。

  印度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东进政策”,向东作战略拓展。印度学界建议,扩大在东南亚的存在,分散中国的海防精力。2008年,印度海军实行转型,由“近海防御”和“区域防御”转向“远洋进攻”。

  四是介入而不陷入。从2008年俄格冲突中不难看出,美国的立场极有可能是介入而不陷入。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国际处境,美国的国际战略目标还是以稳定为主。美国不可能完全陷入南海冲突之中。

  当前,中国应大力加强在南海海域的海监、渔政等巡逻,必要时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以震慑越南及其他潜在对手,并不断驱赶进入我领海的他国考察船或军舰,解除越南等国在南沙群岛的侵略武装和挑衅。此为一种考验,亦为一种难得的机遇。

(作者单位: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99期13版“国际双周刊”文章之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