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策

1

  凤凰台和中国国家地理都在谈郑和下西洋的问题,但都没有说明白,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而【国家地理】的文章则干脆把郑和下西洋,当作明朝皇帝显耀国威的无谓之举。如此解释,实为误导。其实这里隐藏着中国和世界的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经济产值极高,但缺少货币。古代货币就是金银,但是中国并不出产金银。古代只有江西有少量金矿。而银矿则更少。现在中国的金矿如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当时都不在政府的管辖之下。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主要的对外贸易,就是以产品换金银。就像现在中国是以产品换美元欧元。

  从中世纪开始,世界的金子主要产自西非。当时全世界每年大约80%的金子产量,来自西非,也就是现在的加纳(后被西方殖民者成为黄金海岸)和几内亚,以及马里和尼日尔。这些黄金被阿拉伯商人用骆驼经过撒哈拉沙漠,往北运到地中海沿岸,然后装上船,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

  在宋朝和中国作生意的人,多数为阿拉伯商人。他们带着金银,经印度洋和马六甲来到中国,使明朝的人认为阿拉伯世界有很多黄金,于是派郑和去寻找黄金产地。他们到达东非海岸,但是并不能获得黄金。一是当时东非的黄金已经不多。当时的黄金来自西非。在古代东非确实也产黄金,埃及的黄金首要来自现在的苏丹。苏丹在埃及时代的名称叫做奴比亚,在埃及话中,奴比的意思就是黄金。在埃及法老的古墓中,画着奴比亚黑人酋长向埃及法老供奉黄金的图像。但是到了公元后,东非的黄金产量已经枯竭。另外,黄金产地在西非内陆,当时只有阿拉伯人才能通过黑人酋长获得黄金,并用骆驼运出。中国人没有这种关系和能力。

  之所以派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郑和自己是穆斯林,另外同行的有他的叔叔,曾经从海上丝绸之路去过麦加朝圣。这条路并不是一条新路,而是从宋朝就已经开通几百年的老路——马可波罗就是从这条路回到欧洲的,他还陪伴着蒙古的公主。所以郑和下西洋并没有探险的意义。

  但是郑和的使命失败,在东非没有找到黄金产地。同时郑和完成了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把海外中国商人的基地,用武力扫荡干净,也就是彻底地破坏了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经济基地。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还是因为上述原因:中国极端缺少货币——金银。所以必须让阿拉伯商人带着黄金到中国的口岸,和中国的官方出口公司做生意,这样,这些黄金才能进入官方的金库。

  但是自从宋朝以后,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发达,大量中国商人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基地。比如现在的新加坡,曾经是海外华人的停泊港,华人在新加坡建立了大型城堡。另外还在印尼和菲律宾也建立了城堡。这些城堡有武装保护,比较安全。商人们从中国把丝绸瓷器运到这里,然后和阿拉伯商人作生意,从阿拉伯商人手里换到黄金之后,把一部分存放在这些海外基地,把另外一部分带回中国,从民间购买出口货物。这样,这些阿拉伯人的黄金,不能进入中国的官方金库,而是进入中国的民间。而这是明朝皇帝不能忍受的。因为明朝从一开始就面临北方战争,必须重建在援朝被废弃的长城,和维持一直庞大的常备边防军。这都需要大量的货币。郑和的任务之一,就是剿灭这些华商海外基地,使阿拉伯商人只能把黄金运到中国的口岸,和官方商行作生意。

  这种外汇(黄金)管制政策,和现在几乎一样。只是现在中国的公司喜欢把外汇留在香港。当时,中国的商人主要把黄金留在新加坡。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书记官莱佛士刚到新加坡的时候,他发现那里有大型的城堡的残迹,但是,当地的土人都不知道这些城堡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实际上,这些城堡就是华商经宋元几代建立,而被郑和破坏的。郑和还和当地穆斯林商人合作,消灭了华商。当地穆斯林不明白郑和的行为,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郑和说,这些中国人都是坏人和逃犯,他们把父母仍在家乡不管,到这里发财。

2

  古代航海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只能从西部的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内容还是用西方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物品。据说凯撒被刺的时候,身上穿着中国的丝绸作的长袍。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拜占廷(东罗马)的贵族和富人都要穿丝绸衣物,在葬礼中死者也必须穿丝绸长袍,所以对丝绸的需求极大。大量的拜占廷金币和波斯银币流入中国。唐僧在取经路上路过高昌,国王麴文泰和玄奘结拜为兄弟,给了玄奘够用二十年的金银,据日本学这推测,这些金银应为拜占廷金币和萨珊银币。

  当时中国的商人,把高昌作为东西方贸易的市场。在这里把丝绸卖给西方的商人,西方的商人把拜占廷运来的金银,交给中国商人之后,这些商人把其中的一部分,放在高昌,用另外一部分,到唐朝民间购买丝绸,然后再偷运到高昌,和西方的商人作买卖。为什么要“偷运”?因为唐朝和明朝一样,都希望西方的商人把黄金运到长安,和长安的官方商行作生意。所以唐朝封锁了当时的边境,不许中国商人出去,只许西方商人进来。而且必须一直进入长安,才能进行贸易。当时唐僧西行,也是在晚上偷渡过玉门关。

  后来唐太宗派侯君集和李靖两位大将,灭了高昌。这位李靖,就是传说的托塔李天王。灭高昌的主要原因,是走私贸易不能禁绝,还是有大量丝绸偷运出玉门关,而大量黄金仍然留在了高昌。灭了高昌就是消灭了这些华商基地。

  郑和下西洋,和侯君集灭高昌,都是为了消灭境外华商基地,而使西方的金银直接进入中国官方金库。

3

  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之后,世界贸易以中东,也就是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因为从中国印度经海路到地中海世界,必须经过红海和波斯湾。这两条海路正好在阿拉伯半岛的东西两边,而且被阿拉伯半岛所控制。另外,东方(中国和印度)的产品,在中东的销路也很好,所以很多货物在红海和波斯湾的港口上岸,然后用骆驼运往大马士革,这些商队必然要经过阿拉伯沙漠。当时的麦加和麦地那都是商队的必经之地。于是,自从6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的商业发达,财富在这里来回流动。这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游牧民,很多人经商——比如穆罕莫德,也有不少人抢劫。这也是伊斯兰教突然兴起的原因:在短短几十年中即征服了整个北非和中近东。因为这里的人突然发现,只要自己团结勇敢,奋勇作战,则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回回滚滚流动的金钱,都将落入自己的羊皮口袋。有了这么丰厚而容易获得的目标物,人们是很容易打起精神,团结奋战的。有了强大的伊斯兰教统治集团,当地的治安改善,商业更为发达。

  穆斯林占领地中海东岸之后,对东西方贸易有很大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只有他们,才能从西非运出黄金。这是因为阿拉伯人本身是沙漠民族,他们祖辈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上,练就了在沙漠上运输的本领,所以也能经过撒哈拉沙漠,把西非的黄金运出来。而中国人、印度人和欧洲人,都没有这种本领。

  有了西非黄金,世界就有了大量的公认的货币,世界贸易因此大大发达。阿拉伯人的第二的贡献,是发展出一种三角贸易。那就是用中国的丝绸瓷器,换欧洲的工业品,用这些工业品换非洲的黄金象牙,然后用黄金象牙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这对欧洲、非洲、中东和中国的经济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在宋朝进入一个高峰期。欧洲的经济在10世纪中期开始上升,一直到十四世纪,为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而阿拉伯的经济在当时也处于上升阶段。撒拉沙漠中也建立了很多阿拉伯的商业城市。

4

  阿拉伯的三角贸易,诱发郑和下西洋(1405—1433)。郑和希望把阿拉伯的商业短路,也就是自己从非洲获得黄金。他以为这是一种双边贸易——用中国产品换非洲的黄金。他失败了。首先是因为非洲人不喜欢丝绸瓷器。他们更喜欢光着膀子和用木制器皿。所以双边贸易作不成。第二原因是撒哈拉沙漠中的黄金,不是中国人能拿到的。这种三角贸易只有阿拉伯人能做。

  在这之前,欧洲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想把这种国际贸易短路,那就是自己直接和中国印度作生意。欧洲人的第一步,是占领地中海东岸的各港口。这样阿拉伯商人的货物,从红海和波斯湾的船上卸货之后,必须经过欧洲基督徒控制的港口,才能运到欧洲。这就是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1095-1291)。这些东征失败了。因为欧洲人只能在地中海沿岸立足,并不能深入撒哈拉获得黄金。另外,他们占领了港口,也不能控制地中海的贸易。因为他们没有黄金,没有钱,没有能力建造舰队。地中海贸易仍被阿拉伯商人、威尼斯和拜占廷所控制。当时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之间,有一默契,就是保护阿拉伯商人的利益。阿拉伯商人在威尼斯的财产很安全。他们对威尼斯的喜爱超过了自己的国家。因为可以在威尼斯喝酒。而其他城市都迫害阿拉伯商人,因为他们是穆斯林。于是,威尼斯通过地中海的贸易,成为当时最富的国家。威尼斯为了打击贸易的对手拜占廷,把十字军运到了拜占廷,攻占并抢劫了拜占廷。

  实际上不光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作生意,意大利的其他城市,比如热那亚,比萨,撒丁岛,西西里,都和阿拉伯作生意。罗马教皇因此和他们的关系十分紧张。现在经济落后的西西里,在当时是最富庶的地方。因为那里可以和阿拉伯商人作生意,农业也十分发达。

  那时的热那亚,也是最富庶的城市。热那亚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石头山坡,居民靠捕鱼、当海盗和海运为生,但是因为能和阿拉伯人作生意,而大为发达。那地方和中国的潮州汕头类似。贫瘠的土地迫使人们出海。练就了海上贸易的本领。从而有很多大富人。

  十字军连地中海的航运都控制不了,更不能控制印度洋的航运。所以他们不能直接和中国印度做生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