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2012年总目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起始页码

·笔谈·

  • 新成果与新希望:《中华民国史》出版笔谈
  • 远看民国…………………………………………………………………王建朗(1.131)
  • 国际化发展: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新视角………………………………陈谦平(1.133)
  • 民国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发展空间………………………………………朱英(1.137)
  • “通史”与“专史”:民国史“写法”小议……………………………章清(1.141)
  • 《中华民国史》与民国派系政治研究…………………………………刘维开(1.145)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上)
  • 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章开沅(4.4)
  • 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郑师渠(4.5)
  • 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罗志田(4.10)
  • 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行龙(4.18)
  • “整体”与“区域”关系之惑
    ——关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杨念群(4.23)
  • 不必担忧“碎片化”…………………………………………………………王笛(4.30)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下)
  • 重建史学的宏大叙事……………………………………………王学典 郭震旦(5.4)
  • “碎片化的历史学”:理解与反省 ………………………………………章清(5.7)
  •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王晴佳(5.12)
  • “碎片化”是个问题吗? ………………………………………王玉贵王卫平(5.16)
  • “碎片化”:新兴史学与方法论困境…………………………………李长莉(5.20)
  •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李金铮(5.24)
  • 个体生命与大历史………………………………………………………张太原(5.28)

·专題论文·

  • 张荫桓、翁同穌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马忠文(1.4)
  • 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关晓红(1.29)
  •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李在全(1.50)
  • 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中对六法全书的援用
    ——基于边区高等法院档案的考察………………………………胡永恒(1.63)
  • 晚清民国时期的祭田轮值纠纷
    ——从浙江龙泉司法档案看亲属继承制度的演变………………杜正贞(1.79)
  • 堕胎非法:民国时期的堕胎罪及其司法实践……………………………龙伟(1.92)
  • 五四前后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郑师渠(2.4)
  • “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结构的演变(1855——1875)………………王瑞成(2.28)
  • 复杂性与现代性:晚清检疫机制引建中的社会反应…………………余新忠(2.47)
  • 战后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曹树基(2.65)
  • 晚清海关洋税的分成制度探析 ……………………………………………陈勇(2.76)
  • 美国军方对华态度溯源
    ——第15步兵团之研究……………………………………………王成勉(2.88)
  •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罗志田(3.4)
  • “价值”优先下的“事实”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
  • 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王东杰(3.28)
  •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郭双林(3.48)
  • 辛亥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
    ——以东南、华南城镇为例 ………………………………………赵立彬(3.63)
  • 何天炯与同盟会东京本部 ………………………………………………李长莉(3.72)
  •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 ……………………李细珠(3.89)
  • 袁世凯与民初“党争” …………………………………………… …马建标(3.109)
  •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
    ——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刘克祥(4.34)
  • 试析富农阶层的社会流动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华北乡村为中心……………………王先明(4.58)
  • 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年) …………………………黄正林(4.77)
  • 官治与自治之间:清末州县劝学所述评 …………………………………刘伟(4.99)
  • 朝代鼎革之际的小白山鹿圈:以养鹿人为中心的考察…………………陈波(4.111)
  • 鄂豫皖苏区肃反问题新探…………………………………………………张永(4.120)
  • 清帝逊位与民国初年统治合法性的阙失
    ——兼谈清末民初改制言论中传统因素的作用 …………………杨念群(5.32)
  • “成立在我,承认在人”
    ——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 …………………………候中军(5.51)
  •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
    ——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王大任(5.65)
  •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中) ……………………………………罗志田(6.11)
  • 美国政府与清末禁烟运动 ………………………………………………崔志海(6.27)
  • 1886年李鸿章、拉德仁天津会谈与中、俄朝鲜政策 …………………陈开科(6.45)
  •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
    ——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朝关系…………………………薛衔天(6.61)
  • 扎根:甘肃徽县的中共地下党 …………………………………………黄道炫(6.73)
  • 中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
    ——以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为例………………………………李国芳(6.88)
  • 全球视角下嘉道银贵钱贱问题研究 …………………………戴建兵习永凯(6.105)

·理论探讨·

  • 真假亚当·斯密
    ——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夏明方(5.77)

·问题讨论·

  • 关于押租和近代封建租佃制度的若干问题
    ——答李德英先生 ………………………………………………刘克祥(1.105)
  • 论康有为从经古文学向经今文学的转变
    ——兼答黄开国、唐赤蓉先生 …………………………………房德邻(2.100)
  • 政治风向与基层制度:“老区”村干部贪污问题 ……………徐进杨雄威(2.115)
  •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
    ——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胡英泽(3.141)
  • 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 ………………………………………李金铮(4.134)
  • 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 ………………………………………黄克武(5.99)

·读史札记·

  • 清代存留养亲与农村家庭养老…………………………………………周祖文(2.129)
  • 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
    ——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李常宝(4.152)
  • 巴兰德在中国……………………………………………………………王维江(5.128)
  • 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的比较与使用……………………………………罗畅(5.142)
  • 尹昌衡《与张培爵书》辨析………………………………………………周斌(6.142)

·学位文选·

  • 烈士的正名
    ——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孙明(3.129)
  • 清季民初“蜀学”之流变…………………………………………………张凯(5.107)
  • “殖民地”的尺度:香港肃奸风波与“国民日报事件”论析…………孙扬(6.119)
  • 近代日本与广州间的国际贸易
    ——以日货贸易为中心……………………………………………张传宇(6.131)

·书评与文评·

  • 孙中山形象建构与政治文化史研究
    ——评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李里峰(2.137)

·学术综述·

  • 求同存异推陈出新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学术研讨会”综述………张艳(1.150)
  •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会议学术组(2.145)
  •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
    ——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黄鸿山  朱从兵(2.156)
  •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学术研讨会”述评…………………………张华腾潘崇(5.157)
  • 日本“世界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张玉萍(6.153)

·特稿·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李铁映(6.4)

·其他·

  • 关于举办首届中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2012)的通知………………………”(2.159)
  •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征稿启事/2012年目录……………(6.156)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1206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