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激情燃烧岁月的永久记忆
本报独家报道小组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8期5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
西藏的“红色遗迹”是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领导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历史见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激情燃烧岁月的永久记忆,也是“老西藏精神”的浓缩。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在拉萨实地参观了记录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红色文化遗产。
“你们应该去看看拉萨附近的红色文物,那是西藏解放和建设的激情燃烧岁月的永久记忆!”在西藏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王春焕对记者说。
拉萨烈士陵园
拉萨的中午,阳光总是那么灿烂。
碧空如洗,春风拂面,我们来到西郊根培乌孜山南的拉萨烈士陵园。
远远看过去,陵园的红色大门非常醒目。来到门前,门额用汉文和藏文写着“拉萨烈士陵园”,两侧题写的是毛泽东同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
来之前就听说,陵园守护者桑珠在这里已默默守护了20多年,我们准备要拜访他。不巧的是,桑珠外出办事去了,他的妻子卓嘎打开大门,带领我们走进陵园。
正对大门的是简朴庄重的英雄纪念碑和广场。卓嘎说,每年七八月份,陵园内遍地盛开美丽的格桑花。清明时节和逢年过节,这里常有烈士的家属、亲友、生前战友等前来祭拜。
记者沿着扫墓者的道路,瞻仰着一座座烈士墓。有些墓前摆放着不久前祭扫时留下的花束、酒杯、香烛等物品,有些墓碑上还缠绕着奉献给烈士的哈达。
陵园里安葬有不少著名烈士。阿里地区前地委书记、人民公仆孔繁森的墓就在陵园西侧。记者在墓前深深鞠躬,以表敬意。
陵园内有330座无名烈士墓,素净的墓碑上刻着“烈士之墓”四个字。这些烈士长眠于此,虽然名字没有流传下来,但他们为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被忘记。
我们将带来的青稞酒祭洒在墓前,敬奠这些为西藏发展献身的无名先烈。
当记者拜谒完近一半烈士墓时,桑珠回来了。他曾参军入伍,退役后不久来到这里工作,怀着对革命烈士深深的敬意一直守候至今。
桑珠遥指陵园西北部说,十八军烈士墓多位于那边。桑珠默默陪同记者走近一个个烈士的墓碑,他对每位烈士的安葬地都了如指掌。
向外走时,经过一个烈士墓,桑珠发现墓碑前有一截掉落的树枝,便捡起来拿着,直到和我们一起走到门口才扔掉。
谭冠三将军陵园
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将军的陵园在拉萨烈士陵园东侧。得知我们要去拜谒,桑珠专程开车送我们过去。
“谭将军对西藏很有感情,他生前坚持要求,去世后一定要安葬在这里。西藏人民也很怀念这位将军,将这里简称为‘将军墓’,在大家心目中,‘将军’一词几乎等同于谭冠三。”桑珠说。
陵园当年是八一农场的苹果园,视野开阔,后倚大山,前面是平缓流过的拉萨河。当年的苹果园土地上,如今建起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西藏各地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
谭将军的陵园位于学校北边的空地中,主体为朴素简洁的纪念碑,下为须弥座,上为庑殿式碑顶。碑体为花岗岩,四面镶嵌汉白玉,上书金色碑文。
碑体北面碑文为“谭冠三同志之墓”,由杨尚昆同志题写。南面碑文为阿沛·阿旺晋美同志用藏文、汉文题写的“谭冠三同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东西两面碑文则分别为藏文和汉文书写的谭将军事迹。
谭冠三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千千万万在西藏的解放军战士、干部、工人、大学生等一同缔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1985年12月6日,84岁的谭冠三将军与世长辞。次年,按照生前遗愿,将军的骨灰被安葬在他生前开辟的八一农场苹果园中。谭将军从此长眠在这块他与战友曾经战斗和建设过的地方。
记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报》向谭将军墓碑深深三鞠躬,祭洒下青稞酒,缅怀这位革命前辈。
几年前,由于农场改建和学校发展,对于如何保护谭将军墓曾有迁移、改建等多种建议。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王春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援藏同志陈亚联经过深入研究,联合向政府部门呼吁,以谭冠三将军陵园迁建为契机,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目前,政府部门决定在原地进一步修筑陵园,将其建设成为拉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除了拉萨,在西藏其他地区还有许多与十八军有关的红色遗址,都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保护和纪念,如林芝地区波密县的“红楼”、易贡湖边张国华将军工作过的“将军楼”等。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广场南端,与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和布达拉宫相对。正面碑文“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
记者注意到,布达拉宫广场的行人到纪念碑前往往会放慢脚步,肃然起敬,游客也纷纷在此合影留念。这座纪念碑以它独特的纪念意义和造型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全西藏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
据介绍,该纪念碑的设计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落成于2001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灰白色的碑身为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造型,高37米。碑顶为国旗上的五星图案,象征着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象征着西藏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纪念碑两侧为若干组反映西藏解放和建设事业的浮雕,代表着西藏人民热烈欢迎和平解放,并从此走上农奴翻身做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
这座纪念碑是对西藏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历史巨变的铭记,也是对西藏和平解放和建设事业中牺牲的先烈的缅怀,先烈们的精神必将激励西藏各族人民迈向美好未来。
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
在拉萨市,还有一座特殊的纪念碑——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在西郊客运站斜对面,金珠路和民族路的交汇点上。
这里是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的终点,碑前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能看到许多外地牌照的汽车。虽然青藏铁路已建成通车,但这两条公路仍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道路。
纪念碑碑身为三棱形,碑名“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由胡耀邦同志题写。
根据有关资料,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拉萨市,1954年建成通车,全长1937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在邦达会合,经林芝到拉萨。其中,北线全长2412公里,1954年正式通车;南线总长2149公里,1958年正式通车。
1950年初,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毛泽东主席下达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伟大指示。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有3000多位各民族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牺牲。这两条“天路”是无数人用双手铸就的,实现了几代人修建公路,联系西藏与外界的梦想。
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在拉萨建立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以铭记藏汉军民前辈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
林芝地区交通厅的退休老干部杨生浩20世纪50年代就参加青藏公路修建,回忆起当年修路的一幕幕往事,他记忆犹新。“包括格尔木都是我们从戈壁滩中建起来的。那些一起建设青藏公路的战友们我永远不会忘记。现在,青藏铁路都建成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红色收藏”
在西藏博物馆保存和展出着多件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珍贵文物。重要展品有毛泽东致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信函,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赠送给西藏的珍贵礼品,以及谭冠三、张国华等十八军领导赠送的金灯等。这些文物充分体现了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藏事务的高度关心,以及进军西藏的十八军领导对和平解放西藏的热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藏博物馆对馆藏“红色文物”高度重视,不但认真保护,而且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积极利用展出机会,向参观者介绍历史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历程。
记者在展品中找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通常简称为《十七条协议》)的复印件。协议原件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这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这份文件是研究西藏和平解放及此后历史的关键文本,一直受到学术界重视并被反复深入解读。
在“西藏百年史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西藏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勇对《十七条协议》进行了更深入研读,他告诉记者,“我认为与具体条目相比,《十七条协议》的前言更为重要,是理解西藏百年史的一把钥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睿智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政治智慧和理念”。
拉萨等地的红色文物对西藏各民族同胞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王春焕指出,西藏的红色遗迹是我党维护祖国统一、领导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历史见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激情燃烧岁月的永久记忆,也是“老西藏精神”的浓缩。“这些红色遗迹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西藏执政的历史和精神根基。要充分发挥这些红色遗迹形象直观、以史明理、昭示未来的教育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