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图腾为中国“龙文化”先声
【核心提示】“灵蛇图腾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是在建筑装饰中出现了大量的龙。与之有关的中国著名古建筑,如故宫保和殿的云龙石阶、曲阜孔庙的云龙石柱、赵州桥栏板上的蟠龙石雕、秦淮河的九龙照壁、天安门华表上的蟠龙、北海的九龙壁,等等。人们在建筑物的梁、板、柱、墙面、天花、藻井、屋脊上雕龙或画龙,更是司空见惯。
一看到或一提到蛇,我们的神经就难免紧张,在潜意识中,蛇,尤其是那些三角头、一身艳丽花斑的毒蛇,是一群阴鸷、狠毒的家伙。但从文化方面来讲,自有创世纪神话以来,蛇在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中,就一直被奉为神物,可谓“灵蛇图腾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大致经历了对灵蛇本身的崇拜、对灵蛇衍生物的崇拜、对灵蛇抽象化艺术化的崇拜三个过程。
蛇是一种很古老的生物。2006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对3000万年前的巨蛇化石的研究,断定蛇是由爬行类动物的祖先蜥蜴的一支演化而来。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蛇化石,是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距今大约有1.3亿年。但蛇的出现,至少可推至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也就是说,蛇的存在历史比人类要久远得多。
在洪荒时代,人类的祖先必然要与到处出没的蛇打交道,被毒蛇咬死咬伤的想必为数不少。正如韩非子在《五蠹》开篇所说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对越是敬畏的东西,越是产生一种奇妙的甚至可以算得上畸形的崇拜心理。就像“灵蛇崇拜”,因为无法逃避、无法清除又无法与之抗衡,于是慢慢衍生并发展出对蛇的崇敬和膜拜的史前文化。
传说中的人类祖先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伏羲即羲皇,是“蛇身之神”;女娲“人头蛇身”,一天能变化70种模样。从汉代传下来的一张《伏羲女娲交尾图》,画的就是伏羲、女娲相互缠绕的场面。他们上半身的人身在联袂而舞,下半身的蛇身缠成一团。这张图上,人首,反映的是他们人的、智慧的、理性的一面;蛇身,反映的则是他们动物的、本能的一面。伏羲、女娲都是神话中的人物,其人首蛇身形象便是上古时期人类把蛇当作神灵加以敬奉的有力证明。
读中国最早的志怪集《山海经》,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人物以蛇为图腾。书中说“共工氏蛇身朱发”,再如载天、大人、夸父、延淮,不是人首蛇身,就是把蛇当作守护之神。古代居住在东方一个夷族的酋长名叫太暤,传说也是人头蛇身。
《列子》一书也多次说到有些氏族“蛇身人面,牛头虎鼻”。古称东越后称为闽的福建,曾居住有“四夷、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九貉”这些少数民族。“闽”,据许慎《说文解字》,意思是“东南粤蛇神”。《诗经》中也多次说到蛇,并把蛇当作吉祥之物,如《诗经·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意思是说,吉祥的梦,就是梦到熊罴和虺蛇。另外,《诗经》中的蛇,还有爱情永恒的寓意。中国和东亚地区一些国家把蛇列为十二生肖之一,也是“灵蛇崇拜”的见证。
在这种崇拜心理的支配下,“灵蛇图腾文化”慢慢发展到对灵蛇衍生物的崇拜这一阶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龙的形象的萌芽及其演化。
龙是传说中的神物,在人们广泛认同的理念中,龙与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蛇,小龙也”。龙的形象来源之一就是蛇。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了龙的雏形,这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历代古籍记载中的龙形象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与蛇有关。如《论衡》说:“龙之像,马首蛇尾。”闻一多《伏羲考》说:“龙即大蛇,蛇即小龙。”并说,大蛇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头、鬣尾、鹿角、狗爪、鱼鳞和须,成为龙。
龙最大的特色是能呼风唤雨。《辞海》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辞源》也说:“古代传说中的飞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传说虽然不可信,但是数千年来关于龙的传说本身是自成体系的:蛇本是水族(蜥蜴原生于海洋),所以让由蛇演化成的龙来分管风雨,是有内在逻辑性的。
进而,龙演化为帝王的象征,龙颜、龙袍、龙宫、龙椅、龙廷,都被帝王视为专有专用,草民百姓乃至王公大臣均不得使用,否则就是僭越,要杀头甚至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灵蛇的衍生物当然不止龙这一种,还有麒麟、龙袍、蟒袍、建筑装饰中的龙图案等,只是它们与蛇的本相已离得很远,被抽象化和艺术化了。
与龙一样,麒麟是古人虚拟出来的一种瑞兽、仁兽,主吉祥、太平和长寿。许慎《说文解字》说:“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礼记》说:“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麒麟与凤、龟、龙一起,被尊为“四灵”,是神的坐骑。与龙一样,麒麟这种神兽的形象来源,也与蛇有很直接的关系:龙头、蛇鳞、鹿角、狮眼、虎背、熊腰。
传说麒麟能为人带来子嗣,所以有“麒麟送子”之说。相传孔子出生前夕,有麒麟在他家口吐玉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这十个字,意思是说,孔子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麒麟也被制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作为护佑的佩戴物。
龙袍是封建帝王的朝服。绣着9条龙的龙袍(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起自隋唐一统时期。至宋元时代,龙袍上所绣的龙以及其他吉祥物有所变化。蟒袍是由龙袍演进而来,又称“花衣、蟒服”,因袍子上绣有蟒纹而得名,起自明朝。与龙袍略不同的是,除皇帝外,大臣也可以穿蟒袍,但有所区别。沈德符《野获编》说:“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凡有庆典,百官皆蟒服,于此时日之内,谓之花衣期。”清入关之初,一切沿袭明制。后来,蟒袍的穿着慢慢放宽限制,普通官员、士子也可以穿蟒服,但在颜色和蟒的条数上有区别。
“灵蛇图腾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是在建筑装饰中出现了大量的龙。与之有关的中国著名古建筑,如故宫保和殿的云龙石阶、曲阜孔庙的云龙石柱、赵州桥栏板上的蟠龙石雕、秦淮河的九龙照壁、天安门华表上的蟠龙、北海的九龙壁,等等。人们在建筑物的梁、板、柱、墙面、天花、藻井、屋脊上雕龙或画龙,更是司空见惯。同时,家具、首饰、日用器物、服装等,也无处不见蛇(龙)。至此,“灵蛇图腾文化”渗透进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原题《灵蛇图腾》,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5日第4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