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湖州平原菱的种植与湿地农业开发

  【内容摘要】唐宋时期江南地区湖州平原区中存在着大面积的湖沼湿地,菱是这个区域中典型水生植被之一。唐末至宋初人类活动对本地区湖沼湿地的干扰较少,湿地生境中存在着大面积菱的野生植物群落,宋以后随着太湖地区水体资源的开发与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加强,湖州平原中人工栽培菱的面积扩大,出现了众多的栽培菱品种。南宋时期人们利用许多技术措施对菱进行了广泛的栽培,湖州平原湿地农业开发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水生植物菱的种植。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

  【作者简介】周晴(1984—  ),女,历史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教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史博士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

  【关键词】菱;湖州平原;湿地农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S-09;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2)03-0010-11

The Planting of Water Chestnut and Wetl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e Huzhou Plain in the Tang-Song Dynasties

ZHOU 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The water chestnut was planted popularly in the Huzhou Plain in the Tang-Song Dynasties .There was a broad stretch of wetland in the late Tang and early Song Dynasties, at the same time Form. Trapaspp. was banded in some of the shallow lakes and meres. After history came to th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many meres were enclosed, the land were changed to farmland instead. Meanwhile water chestnut wasplanted in the specialized ponls. The planting area of water chestnuts were expanded in the Huzhou Plain, andmany cultivated species were selected. People used water chestnut to fish and to protect the embankments. Inbrief, the wetland exploitation in the Huzhou Plain was always connected with the planting of water chestnuts.

  Keywords: water chestnut; Huzhou Plain; wetland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菱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水生植物。菱在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农史学者对水生植物菱的相关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游修龄认为,东苕溪流经的杭嘉湖平原是中国对菱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最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1]叶静渊在分析中国水生蔬菜的栽培历史时,以江南太湖流域为中心介绍了作为水生蔬菜栽培的菱的基本品种及栽培管理情况;[2]夏如冰对太湖流域菱的采食栽培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并介绍了太湖流域菱的基本品种和本地区的采菱习俗。[3]菱作为一种适宜于深水的水生作物,具备许多特殊的形态特征使它能适应其他水生植物如菰、蒲等不能适应的深水环境,[4]江南沼泽湿地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菱这种水生植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水生作物,因此对菱这种水生植物的种植与利用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江南水乡农业生态的一些特点。湖州平原是太湖流域地势最低的地区,海拔仅为1.2~2.0米,[5]太湖的主要水源苕溪经由湖州平原入太湖,在这片低洼平原区中形成了水域面积广阔的湖沼湿地,唐宋时期湖州平原是江南菱的一个集中种植区。本文试着对唐宋时期湖州平原中主要的水生植物菱的植物群落特点、栽培技术进行解析,以求进一步探寻江南地区唐宋时期湿地农业生态的特点,以期大致复原水乡人们如何利用水生植物来进行湿地农业开发的历史图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湖沼湿地与折腰菱

  湖州平原的主要水系为苕溪水系,来自于天目山南北两麓的众溪流水汇人东西苕溪之后,再分散入太湖南部的湖州地区的水网,雨季山溪急流泛滥于这个低洼区域,在湖州平原与天目山交界的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嘉泰吴兴志》记载湖州平原中的湖泊如苎溪漾“阔数百顷”,湖跌漾“广二百顷”,[6]今天湖州平原上仍残留着数以百计的0.5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湖荡。唐中后期以来,许多诗文都在描述东苕溪流域的湖沼湿地风光,陆龟蒙有诗写这种环境:“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7]这首诗中描述的汀州正是春季之后水流入湖州平原之后形成的水面,湖滩草洲间的浅碟型洼地随着一年一度的水位上涨,成为大量的浅水湖群,湖泊浅水地带蒲草发芽,春季涨水之后这种浅水草型湖泊在湖州城附近的地区几乎处处可见。菱是当时湖泊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据《嘉泰吴兴志》分析,湖州东南的菱湖在唐时就已经因产菱多而著名:“菱湖在归安县东南四十五里,唐崔元亮开,即凌波塘也,其地产菱。”[8]当时的地方官崔元亮曾倡导人们在菱湖附近的水域植菱:“察土宜,知郡城南土肥泽,水势平缓,多污泥,独宜菱。”[9]菱作为先锋植物很容易在这种淤泥底质湖泊环境中扎根生长。唐末,吴兴诗僧皎然在大历年间,赠给当地一位隐士的诗句中写道,他所居地附近的景观:“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10]皎然朋友的居所附近长满了菱,如皎然在诗中所描述,去拜访此人所经过的地区,人的活动痕迹如水鸟一般,当时太湖南部的湖州平原中,大部分地区是未经人类干扰或受人类干扰程度较轻的湿地生境。在广阔的浅水湿地中,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葑田。葑田如浮毯,是一种由菰属植物与菱、藕等多种水生植物着生的漂浮草甸。梅尧臣在湖州曾有诗:“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11]诗人描述出当时湖州地区由宽阔的河流、湖泊所构成的清远之景,自然的湖沼湿地生境之中出现斑块状分布的葑田,当时菱是组成葑田的主要水生植物之一,水生植物积累较厚的葑田上可以用来种稻。梅尧臣庆历元年赴湖州税监,离开湖州之后仍十分怀念湖州水乡的风物,这种水中浮岛似的葑田景观在东苕溪流域十分常见,所以在其诗中频繁出现。他另有一诗日:“勉做程乡尉,折腰还自甘。卞峰顷照黛,霅水晓澄蓝。葑上春田辟,庐中走吏参。到时苹叶长,柳恽赋江南。”[12]

  宋时的湖州的地方文献中已经详细地描述出当地的水文生态景观:“《旧编》云天目山南来之水,自临安余杭至郡南门,二百六十余里,又地多湫泊,故其势缓而流清。”[13]《嘉泰吴兴志》所引的《旧编》是淳熙年间周世南所编的《吴兴志旧编》。[14]淳熙年间湖州平原中的许多浅水湖泊的水文特点是水流缓慢,水体清澈,这种水域是菱生长的理想区域。《吴兴志旧编》中描述的湖沼景观在白居易守苏杭时就已经存在,当时离湖州城不远处有一处湖泊称为白苹洲,是江南文人的郊游聚集之所,白居易曾作《白苹洲五亭记》言:“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苹。……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蘩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息,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悦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15]菱是当时这些湖泊湿地中的主要水生植被,吴兴诗僧皎然描述他在湖州城郊外送客的情景,当时正值九月重阳,满湖秋色由菱群落的季相表现出来:“重阳千骑出,送客为踟蹰。旷野多摇落,寒山满路隅。晴空悬蓓旆,秋色起菱湖。”[16]这种长满菱的湖沼景观直到北宋初年可能还没有太大的改变,俞汝尚曾描写北宋初年湖州城附近的湖泊中,主要水生植被仍是菱与苹:“清明冲节是身谋,御史郎官不肯留。回首轩裳双脱屣,放怀天地一轻沤。卞云苕月柴门静,菱雨苹风野艇秋。仰羡冥鸿空自媿,区区图报未知休。”[17]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在春季,湖泊中已布满菱的植株。

  唐代湖州平原地区湖沼湿地中生长的菱可能以野菱居多,但已经出现一个有名的栽培品种,即折腰菱。折腰是描述这种菱的果实两角弯曲的形态特点,《酉阳杂俎》称:“折腰菱多两角”;[18]钱起曾有诗描述当时江南人家用折腰菱待客的情景:“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罾。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19]可知折腰菱在唐末已成为江南水乡人家常见的食物。宋时折腰菱也是太湖流域菱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成熟的折腰菱果实内果皮十分坚硬,外果皮经采摘晒干之后即腐朽,农家收获储存的折腰菱果实颜色都呈漆黑色,宋人有诗以乌鸦的形态来描述折腰菱果实的形态:“麻生三岁不开花,腰菱两角黑如鸦”。[20]据1950年代的调查,折腰菱仍是湖州一带有名的菱品种。[21]唐代江南水乡的居民已经对菱这种水生植物进行了驯化栽培,使其能广泛栽培在当地的湖沼湿地生境中。折腰菱果实比一般菱品种果形大.成熟后果柄不易脱落,并且果实富含淀粉,宜于风干储存,宋人有诗:“人居泽国胜居陵,十月陂塘未结冰,残苇乱菱收拾后,断筐分晒折腰菱。”[22]折腰菱成熟期比野菱晚,收获的时期到晚秋十月,菱果晒干后就被水乡的农户当粮食储藏。一直到1950年代折腰菱仍是湖州最有名的特产,湖州平原的人们仍习惯在深水的河港和湖荡中栽种折腰菱。[23]

  折腰菱是一种适应深水区域种植的菱品种,在栽培菱中,折腰菱的生长力最强,可生长在3~4米左右的深水中。[24]折腰菱是水乡居民经过长期的定向培育与驯化,使菱适应水深的能力增强而形成的品种。唐末开始,湖州平原中的一些湖沼湿地已经被开辟成稻田,但因水位较高,大量的稻田都以隔年淹水来进行休耕,“吴人以一易再易之田,谓之白鎏田,所收倍于常稔之田,而所纳租米,亦依旧数,故租户乐间年淹没也。”[25]一些农户会在淹没的休耕田内种菱,陆龟蒙在与皮日休的唱和诗中讲道在深水区域休耕种菱的效果很好:“池平鸥思喜,花尽蝶情忙。欲问新秋计,菱丝一亩强。”[26]陆龟蒙有别业在东苕溪流域,他与皮日休的唱和诗多是描述苕溪太湖一带的水乡风光,在这首诗中,陆龟蒙描写的春末夏初的场景,诗人以轻快的笔调说出他已经准备好在一些水位较深的沼泽地带种菱,并且他还培育了用来栽种的菱的幼苗。田中种菱不但可以收获果实,菱的植株秋季经霜之后枯死,有机残体沉于水底,还可以起到培肥稻田土壤的作用。陆龟蒙在诗中用“菱丝”极为形象地描述菱幼苗的植株形态,菱苗的幼株发育时,长出大量簇生向地性的粗如铅丝的单条不定根,像这种育苗移栽的方法,能增加菱在水位较深地方的成活率。当时于休耕的深水田中种菱,可能已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陆龟蒙应是先培育了面积一亩大小的菱苗,这些菱苗育成之后再移栽到深水田中去。

二、栽培品种的增多

  自南宋时期开始,湖州地区的人们对菱这种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点的观察和记录更加仔细。现代水生植物学的研究中总结出菱属植物中最显著的差异是开花时间的不同,一般栽培菱开花的时间均在傍晚至第二天清晨,而野菱的开花时间一般在白天,[27]这种差别在《嘉泰吴兴志》已经有总结:“菱花夜开昼合,故性寒。”[28]编志者已经能根据夜晚开花之栽培菱的性状来总结当地菱的植物生理特点。当时人之所以有这样精准的判断,其生态背景是南宋时期湖州一带菱的栽培种已经很多。菱属植物的茎、叶及果实等器官大小因栽培而发生改变,野菱的植物体的叶和果体积较栽培种小,南宋时期菱在江南广泛栽培,人们对栽培菱植株特点也有极为细致的描述。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在诗中形象地描述了栽培菱的水上茎叶特征:“柄似蟾蜍股样肥,叶如蝴蝶翼相差。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29]栽培菱的叶柄大且突出,叶片面积大如蝶翼,相比于叶柄细小,叶片单薄并紧贴水面的野菱,栽培菱的植株特点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栽培菱因种群密度大,植株个体大,在种植的水域菱的茎叶紧凑地布满整个水面。

  南宋时期居住于湖州平原湿地的居民,在食物来源上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菱这种水生作物。菱的果实含丰富的淀粉,菱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当地重要的粮食替代品。《嘉泰吴兴志》言:“秋晚采实竹箔曝干,去壳为米,亦为果,有收至十数斛者。”[30]湿地中可以用来种稻及其他粮食作物的土地资源稀缺,当地的人们对菱这种水生作物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情况在江南水乡湿地的开发过程中都普遍存在。明时杭州人田艺蘅总结:“吾乡以菠芋为两熟,一物不熟,亦称一荒。”[31]明代嘉兴地方志中亦记载:“时值不旱不潦,乃称菱熟,亦乡民一大关系也。”[32]董斯张也在诗中写道秋季在他隐居的湖州乡村的邻居以菱米为食:“荷篠有林叟,去余三四家。炊香菱角米,絮熟苇条花。”[33]这里描述的是普通的农家平时用菱的果实做饭煮粥的场景。到了饥荒年岁,菱果实的重要性在江南水乡更加凸显,《嘉泰吴兴志》记载:“采而焙干之,以备凶年,号菱米”。[34]直到今天,江南许多地区人们还习惯将菱的果实叫做菱米,传统时代湖州东苕溪流域的水乡农户每年都还要储存几百斤的菱米。[35]

  随着对湖沼水面利用与开发程度的加强,菱的栽培品种逐渐增多,像折腰菱到宋时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栽培品种。当时深水区域的植菱技术已经推广,折腰菱的价格也十分便宜,梅尧臣有诗言:“藤缆系桥青板船,折腰大菱不值钱。”[36]范成大讲述南宋时期折腰菱的栽培很多,“折腰菱多两角,《酉阳杂俎》折腰菱唐甚贵之,今名腰菱,有家菱、野菱二种。”[37]南宋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栽培品种,范成大统一归为家菱类。《嘉泰吴兴志》对湖州众多栽培菱品种有所描述:“两角者,有果菱,差小,有湖跌菱,色红,又有青菱,色青,角而曲利。四角者,有野菱,最小,角极锸,有太州菱,实丰而美,土人所重。近又有无角者,谓之馄饨菱,以其形似也。”[38]值得注意的是馄饨菱的出现,修志者根据果实的大小、有角无角两个特征来区分当地众多的菱品种,明确地提出馄饨菱的得名是因果实形似馄饨,没有角。根据《嘉泰吴兴志》的记载,可以确认馄饨菱就是今无角菱之一种。无角菱的果实全形,没有角,是菱中最进化的品种,叶静渊先生认为无角菱是宋代在湖州一带首次培育成功,[39]无角菱可能最先是在东苕溪流域一带的栽培菱中被选育出来的。方勺曾买宅隐居于吴兴乌程县东部的泊宅村,他在《泊宅篇》中曾用当地菱果的形态来向人介绍闽广之地的木棉的果实:“闽广多种木棉,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40]方勺所说的“大菱”应就是无角菱,木棉的果实无角,颜色青绿,这与无角菱的果实形态极为相似,因为二角、四角菱品种的果实外皮色泽都会分化红、绿两种颜色,而无角菱果实的皮色不会出现分化,只有绿色。[41]总之,宋代无角菱仅在太湖流域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并且无角菱的集中栽培区是在湖州平原。

  宋时湖洲平原水乡的种菱技术已经十分精细,这是无角菱品种在湖州平原长期产出于此地的原因。人们在种菱时对于清除杂草这项工作已经十分重视,苏轼提到湖州、苏州一带的种菱技术,“吴人种菱,每岁之春删除涝漉,寸草不遗,然后下种。”[42]无角菱的培育较其他菱品种需要更精细的技术,长期除草、除野菱能保证栽培菱在所种植水域中的种群优势。[43]在种植无角菱的菱荡中,并不是所有的果实都不长角,只是生长出大多数果实无角而已,如果选、留种不严格,老荡清荡不及时,无角菱的品种优势也不能长期发挥。今嘉兴南湖所产的无角菱一直饱负盛名,是江南水乡的有名特产之一,南湖菱可能即为宋代的馄饨菱。[44]无角菱品种的育成关键在于其选种与栽培的技术。据调查,无角菱只要三年不选种,无角的果实也是要出角的,因此年年选种才能保持无角菱品种的无角遗传因子。无角菱种植的区域必须年年进行清荡、篦野菱、除杂草;此外,无角菱的抗风浪能力弱,果实易掉落,所以必须选择好避风的河湾与荡湾种植,如果没有这样的种植环境,在种植前还必须在种菱的水面通过一些技术措施设置防护栏,江南地区将这种在水面圈出的菱的种植区称为菱荡。[45]南宋时期围菱荡已经成为种菱时的普通技术环节,范成大诗日:“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种菱的过程也需要对水面进行围占,被发现了还要收租,说明这些种菱的水面是固定的,种植水生作物的水面外要种上芦苇来防护风浪:“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46]人们种菱或藕等水生作物之前,水面外围要栽种芦苇等其他水生作物,由芦苇组成的“水上防护林”可以保护菱植株生长过程中少受风浪的袭击。

  总之,南宋时期的太湖南部的湖州平原区在丰水环境中出现了众多的菱品种,种菱是人们进行湿地农业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过长期对菱的栽培,人们熟悉了菱的生理,栽培的技术中更体现出对菱这种水生植物生理生态、种植技术的高度掌握。人宋以后太湖南部地区菱的种植技术逐渐精细化,出现了栽培、选育都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无角菱品种,南宋中后期无角菱在江南的广泛种植也表明人们对水面的利用方式也日趋集约化。

三、种植面积的扩大

  平原区的湖沼湿地中随着菱荡的增多,水面利用程度的加强,原本连续的水面开始被分割,这个过程两宋时期一直延续。如临平湖到南宋时期沼泽化已经十分严重,几乎所有的水面都种植有水生植物。杨万里经过临平时,发现临平湖的水面被菱荡和藕荡分割,他在诗中这样描述这一带的水面开发:“朝来采藕夕来渔,水种菱荷岸种芦。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后合成湖。”[47]南宋中后期以后的临平湖,只是在降雨较丰的季节才具有一定的水量,一旦进入旱季,水面都被分割,用来种植水生作物,人们在水中择高地而居,杨万里诗日:“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香。”[48]西湖的生境与临平湖相似,都是平原浅水湖泊,苏轼曾对西湖的生态灾难进行过治理,他曾指出西湖当时的“葑田”之害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西湖湖边水面被租户种菱围占的过程。苏轼发现湖边人户起先只是租湖面种菱,但最后种菱区域都成为葑田,“湖上种菱人户自来衡割葑地如田塍状,以为疆界。缘此即渐葑合,不可不禁。”[49]苏轼用的比喻很形象,当时西湖旁边的水域原本只是将湖边水域分租给种菱人户,西湖水域的侵占的过程如同肉铺店割肉一般,最后水域逐渐被一条一条连续的葑田侵占,甚至到达湖中央。

  水生植物菱的茎具备强大的透水生长能力,菱叶可以在较深的水域浮于水面生长,如果人们将菱与菰、蒲等具备强大地下根茎的水生作物配合种植,可以在湖泊中人为地营造大量的漂浮草甸。这样一种开发模式在江南也称为葑田,但这种葑田不同于唐广阔水面之中自然形成的大面积浮岛湿地,前者一块葑田形成的时间可能很长,后者则是对湖沼湿地生境进行强烈干预而预备进行农业开发的模式。早期湿地生境中的葑田的利用特点在皮日休的诗中可以窥见:“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既为菱浪飚,亦被莲泥胶。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50]皮日休所描写的这块葑田还在形成过程中,还没有很厚的水生植物层,他踏着草鞋所下到的这片葑田中,一路上小心翼翼,但仍险些掉人附近长着菱和莲藕的水中。但两宋时期在江南出现了大量人工营建植物层较厚的葑田:“二浙湖上菱葑相结,积久厚至尺余,润沃可种蔬稻。裁割成段,可以水中牵引往来,土人谓之葑田。”[51]这种可移动的葑田类似于今天用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水域的小面积水生植物浮岛,用小船可以拖曳往来,范成大有诗描述:“圩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52]到南宋中后期,人们已经完全掌握如何通过水生植物来经营葑田,这种小块葑田的水面较广的地区先培育好,再移到围田堤岸附近,用来保护堤岸。

  南宋时期是浙西地区围田大量兴起的时代,湖州平原中许多水位较浅湖沼湿地被围垦成农田。东苕溪流域的湖泊水域在北宋末年开始就已经被围垦,“徙居余杭,行视苕霅陂泽可为田者即市之,遇岁连旱,田围大成。”[53]这是万延提到他在苕溪附近看到的经营围田的情况,湖沼湿地被大面积围占成农田之后,原河流、湖泊中的水体被约束到局部的地区形成常年积水的荡漾。菱比较起芦苇、茭草等其他水生植株,可以适应深水环境,所以菱又可以种植在较深的积水区域中。在早期太湖流域的湖沼湿地开发时,可能官方一开始对种植菱、藕这样的水生植物不收税,但是也有人利用这种机会,将一些水面圈占,再通过种植菰、蒲等大型水生植物使圈占的湖泊水域淤浅、沼泽化的过程加快,最终使这些水域尽快成为能种稻的地区。随着围田的逐渐增多,湿地中形成了形态固定的河港,农家仍可利用围田外的漾荡和河港水面种菱来做绿肥。南宋时期江南的人们在大小河港中捞河泥肥田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习俗:“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贩卖领南归。”[54]传统时代东苕溪流经的湖州、嘉兴地区的农民一直保留着用菱的茎叶加河泥沤肥的习惯,农民普遍认为水草种植以种菱为最好,种菱不仅能产菱角,另外种菱区域的河泥,因有菱的茎叶和根腐烂在上面,这些地方的河泥与荡泥也比较肥。[55]据1950年代的调查,一亩水面如果产菱枝叶15~25担,这些枝叶就可解决一亩田的基肥或一亩田的1~2次追肥。[56]

  江南河网地区种菱还可以维护河道岸坡少受波浪侵蚀。南宋时期湖州平原区中的主要水系东苕溪还是一条连接湖州城与杭州城的交通要道,特别是南宋偏安江南时期,官方在湖州平原区中开出运河,东苕溪沿线运河有许多夜航船,“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夜船声欵乃,肠断愁不眠。”因来往船只多,河道中的岸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种菱不仅可以利用菱强大的根系保护土壤,更能起到固滩固岸的作用,岸边水面大面积菱的生长,可以消耗水流动能,减轻船行波对河岸造成的冲刷侵蚀作用。当时运河中种菱应该是官方倡导的结果,杨万里在诗中把这种种满菱的官方河道称为“菱壕”:“官壕水落两三痕,正是秋初雨后天。菱荇中间开一路,晓来谁过采菱舩。”[57]运河中的水面原本几乎被菱的茎叶所布满,诗人坐船经过这条河道时可能时间在清晨,但是他发现更早一些的时候,已经有采菱船经过,布满河面的菱叶已经被采菱人翻动,他沿着采菱船开出的路线往前行。菱的果实被采摘之后,大多就地卖给经由运河的旅客,元时方回经过运河长安闸时,看到一些船户煮菱角出售:“长安才上堰,风物似微饶。野老能相认,轻船不待招。炊菱开甑热,称鲫满篮跳。偶有樽中物,何为靳一浇。”[58]在东苕溪流域一些航运量较大的河港中,种菱可以抵消一部分风浪对堤岸的侵蚀作用。

  东苕溪在湖州平原区中河道坡度平缓,河湾、湖泊众多,杨万里的诗文中这样形象地描述:“菰蒲际天青无边,只堪莲荡不堪田。中有一溪元不远,折作三百六十湾。正如绿锦也衣上,玉龙盘屈于其间。前船未转后船隔,前湾望得到不得。及至前湾到得时,只与后湾才咫尺。朝来已度数百綮,问知德清犹半程。老夫乍喜棹夫闷,管有到时君莫问。”[59]这首诗描写的是整个东苕溪的河流形态,当时河流沿线仍有许多浅滩与沼泽,《嘉泰吴兴志》记载有:“天目山南来之水,自临安余杭至郡南门,二百六十余里,又地多湫泊,故其势缓而流清。”[60]这些数量众多的河湾与湖沼水面平静,十分适于菱的生长,杨万里经过东苕溪沿途的河港,他观察到菱是主要的水生植被之一,“深于池沼浅于河,动地风来也不波。只道东来行役苦,胡床面面是菱荷。”[61]这首诗描写的是近景,是东苕溪沿线河港中的景色,诗人坐在东苕溪舟中的小凳上,船外迎面的景物都是菱与荷花。

四、菱与水产

  唐宋时期东苕溪流域的湖沼湿地尚处于人类活动初步干扰之下,具备丰富的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当地的民众以采集这些野生动植物为生。当时东苕溪流域许多没有被开发成人工稻田湿地生境的地区,仍存在着众多的鸟类资源。据《嘉泰吴兴志》记载,沼泽地中常见的野生水禽有溪鶒、鹈鸪、凫等,并且这些鸟类常被当地居民捕捉买卖。当地人习惯以野鸭为馈赠礼物,“凫即野凫也。冬初出盛,俗所贵尚以为馈送,大者号对数。”唐宋时期的东苕溪流域鹈鹕也是十分常见的水鸟,《嘉泰吴兴志》载:“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故名湾泽,俗呼为淘河。故老相传郭璞迁城时有鸟辄衔标去伺之,乃淘河也。得而刎之,至今买此鸟必去头。”[62]鹈鹕科具有宽大长直而扁平的嘴,嘴下有巨大的喉囊,以喉囊捕食鱼类,喜好群体活动,这里所说的鹈鹕就是今鹈鹕科(Pelecanidae)鸟类。[63]今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鹈鹕在南宋时期湖州地区是人们常见的食物。唐宋时期湖州平原水乡居民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宋时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里谚日:放尔生,放尔命,放尔湖州做百姓。此乃唐末五代之语。”[64]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湿地生境之中,生活于湖州平原的人们食物来源、经济来源是多样化的。唐宋时期湖州平原中仍生活着大量专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据《嘉泰吴兴志》的记载:“郡有渔户,专以取鱼为生,风朝雨暮,月夜雪天,鼓枻鸣榔,披蓑垂钓,悠扬波上,宛若图画。”[65]

  广阔的天然湖泊水域与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存在,生活于这样环境里的人们熟谙如何获取丰富的水产资源,在种菱的区域水产的产量都很高,人们通过利用种菱这种生态方式获取更多的水生动物资源。[66]炎夏时鱼喜爱在生长菱的阴凉水域中,冬季种菱的区域温度较高,也是鱼类喜欢聚集的场所,菱与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等水草构成的植物群落带不仅给许多蟹类提供了的食料,同时也是许多粘卵性鱼类索饵、栖息、避敌的场所,鱼群和蟹类都喜欢聚集在长有菱的河湾和湖湾,高似孙在《蟹略》中提到:“吴越人采夏蟹日芦根蟹,谓止食菱芦根也。”[67]在天然的湖泊和外荡中,河蟹的生长情况主要看水域中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一般水草覆盖面积大的区域出产的河蟹个体就大,菱的植株处在春夏之交沉于水中的嫩叶是河蟹的饵料来源之一,[68]所以夏季一般在长有菱幼苗的区域都能捉到河蟹。

  菱的成熟叶、茎鱼类和蟹类都不喜食,所以在菱生长的区域捕捉水生动物有季节性。随着每年夏季菱的植株快速生长,菱叶逐渐成熟,叶柄充满气囊,形成菱盘,叶片浮出水面,并且叶表面长成具发达的角质层或蜡质层,这种成熟的菱叶一般水生动物不能消化。[69]但入秋之后,菱的茎叶即开始凋落并且迅速腐烂,这些植株残体又是许多小型水生动物的食物,而一些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的大型甲壳纲动物此时开始在原来菱生长的区域富集。唐宋时期在湖州的东苕溪流域秋季出产一种大型的“紫蟹”可能和菱的大规模生长有关。明代人湖州人徐献忠对当地盛产的紫蟹的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相传太湖产紫须蟹,自爛溪以东至分湖皆可得之,昔人谓蟹腹有真稻芒,霜降后入海。”[70]唐宋时期湖州的紫蟹已经是很有名气,杜牧求官到湖州,作有一诗:“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71]他提到的黄柑和紫蟹都是湖州东苕溪流域的特产。高似孙在《蟹略》中把出产自吴兴苕溪的蟹归为“溪蟹”类,并引《吴兴志旧编》云:“九月间,溪蟹大如盌,极称美。”[72]这种大如盌秋季出产的溪蟹可能正是杜牧所称道的“紫蟹”。高似孙还提到溪蟹仅在秋天湖州的苕溪流域才能捕获,所以这种溪蟹应该是以水生动植物的残体为食的蟹,与前面所述吃菱苗和芦苇嫩根的夏蟹相比,这种蟹的体型更大,味道更鲜美。苏轼也曾做诗吟咏湖州紫蟹:“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运肘风生看斫脍,随刀雪落惊飞缕。不将醉语作新诗,饱食应惭腹如鼓。”[73]

  秋冬季节河湖水位下降,枯死的菱的水生植物残体还可以为一些江湖洄游型及半洄游型鱼类、蟹类提供食物,秋冬季节,人们在春夏时水生植物生长旺盛的河湾、湖湾区域捉鱼捕蟹。苏轼曾从杭州到湖州,他有诗描写当地秋冬时节的捕鱼场景:“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渚蒲披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梃闹如雨,搅水觅鱼皆已疏。”[74]苏轼在诗中称这种捕鱼方式为“画鱼”,人们将铁钉钉在木头上制作成捕鱼工具,利用这种特殊的捕鱼工具在枯萎的水生植物丛中耕耙,这些地方往往鱼类资源甚多,渔人在捕获一条的同时,逃匿的虾和蟹则更多。苏轼还细致地描写了捕鱼区域的生境,虽然此时菱的茎叶在经霜后已经枯萎凋落,但浅渚中还能见到蒲草、藻、荇的植物残体,鱼、虾、蟹等众多水产就藏匿在其中。苏辙当时正与苏轼一起游湖州,他与苏轼的唱和诗中也描述了湖州东苕溪道中所见的捕鱼场景:“吴人以长钉加杖头,以杖画水取鱼,谓之画鱼。潜鱼在渊安可及?垂饵投竿易如拾。横江设网虽不仁,一瞬未移收百十。画鱼何者漫区区,终日辛勤手拮据。已嫌长网不能遍,肯信一竿良有余。鲲鲵骇散蛟龙泣,获少惊多亦何益!愿从网罾登君庖,碎首屠麟非所惜。”[75]苏辙诗虽也是以画鱼为题,但描述的角度和苏轼不同,苏辙写道当时东苕溪流域还有一种常见的捕捞方式是设网断,即用芦苇编作围栏以捕鱼,这种捕捞方式在《嘉泰吴兴志》中也有记载:“又有据水畔设网,编苇为断。”[76]渔民在捕捞中施行“编苇为断”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在捕捞的水域种上一些菱,这样的可以诱集、捕捉到更多的水生动物资源。

  总之,人们对水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习惯、方式自宋以来都有着很好的传承,对河港、湖泊中的土著水生植物、动物资源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明时湖州长兴一带的山区地少人多,长兴一带的男子到苕溪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域中种菱捕鱼者很多,谢肇涮寓居吴兴时,有诗讲述这样的地方风俗:“长兴男儿最轻死,多在公门少在里。水田力薄租税繁,十年逋负官仓米。私开菱荡争捕鱼,负盐夜下四安墟。不然东入太湖去,日望朝廷下赦书。”[77]到了清代,随着江南水乡水面利用的加强,人们对于水面种菱以捕鱼的生态之法已经成为水乡的一条常识:“有所谓野荡者,荡面必种菱芡,为鱼所喜而聚也。”[78]

五、小结

  唐宋以来太湖南部湖州平原区的湿地开发进程始终伴随着菱的种植,人们利用许多技术措施种菱以进行湿地资源的初步开发,湖沼湿地中的水产捕捞、堤岸防护过程中都要利用菱这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群落菱出现的区域一般可以指示生态多样性较丰富的水域,唐宋时期东苕溪流域的沼泽湿地中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残荷秋风里的鲈蟹,月明星稀夜的菱歌,是无数诗人吟咏的对象。白居易描述唐代江南最典型的水环境特点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春来自绿,不是像今天一样的水华爆发时呈现的绿色,也不是被水葫芦、革命草填塞的河浜景观,而是各种水生植物开始于水中萌芽生长的清水环境。唐宋以来菱就是江南河港、湖沼中最常见的水生植物。湖州地区的水乡,人们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了菱这种水生植物来进行广泛的栽培。现代科学实验的研究表明种菱可以改善湖泊和河港的水环境,在栽培菱的水域,不仅水较清澈,水体透明度高,含沙量小,同时水域内生物量明显增加,螺、蚬等底栖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明显增加,种菱的水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更为丰富。[79]正因为菱的普遍种植,东苕溪所流经的河网平原区提供了产生良好水环境的水生植被条件。湖州平原湿地水网中的水流都是清水,宋人释道潜有诗言:“松陵接苕霅,迤逦皆清源。舟子宜夜泛,蘋风生梦魂。回塘官柳行,千树如云屯。”[80]明清时期菱仍是湖州平原栽培面积最广的水生作物之一,如诗中所描述:“烂溪塘接霅溪塘,家家种菱作秋粮”。[81]菱的植株枯死之后,于深秋凋落沉入水底,成为河港中河泥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传统时代江南农家投人大量的时间和劳力捞河泥作为肥料,植菱与捞河泥相结合是传统时代江南地区的河网水环境得以维持在较好状态的人为因素,而这种湿地农业经营习惯于唐宋时期已经形成。对于目前处在生态危机和水环境危机的江南地区而言,如何尊重历史经验与水乡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将江南水乡水网地区的水文生态修复到良好的水平,是当地政府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虞稽舜,董新一.种菱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1953.

[2]吴耕民.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苏州农学院《水生作物的栽培》编写组.水生作物的栽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4]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名特蔬菜论文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87.

[5]游修龄.农史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6叶静渊.我国水生蔬菜栽培史略[J].古今农业,1992,(1).

[7]夏如冰.古代江南菱的栽培与利用[J].中国农史,1996,(1).

[8]丁炳扬,等.菱属植物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

【注释】

[1]游修龄:《说菱》,载《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2]叶静渊:《我国水生蔬菜栽培史略》,《古今农业》1992年第1期。

[3]夏如冰:《古代江南菱的栽培与利用》,《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

[4]苏州农学院《水生作物的栽培》编写组:《水生作物的栽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22页。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水系与地形图》,1987年。此图标高采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改成上海地方吴淞高程系加1.6米,改成长办吴淞高程系加1.9米。

[6] 《嘉泰吴兴志》卷5《漾》,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7]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卷11,《自遣诗三十首并序》。

[8] 《嘉泰吴兴志》卷5《湖》,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9] [清]孙志熊纂:《菱湖镇志》卷11《物产·菱》,光绪刻本。

[10] 《全唐诗》卷815,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11] [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6年,第190页。

[12] [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送任适尉乌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3] 《嘉泰吴兴志》卷5《水》,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14]洪焕椿编著:《浙江方志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3页。

[15]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自居易集笺校》卷71《白苹洲五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98~3799页。

[16] 《全唐诗》卷819,皎然:《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17] 《嘉泰吴兴志》卷17,引滕甫诗《送俞退翁致仕》,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18]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前集卷19《芰》,中华书局,1981年,第184~185页。

[19] [唐]钱起:《钱考功集》卷9,四部丛刊本。

[20] [宋]姚补之:《鸡肋集》卷10《跋遮曲》。

[21]虞稽舜、董新一编著:《种菱法》,科技出版社,1953年,第10页。

[22] [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280《太洲湖》。

[23]虞稽舜、董新一编著:《种菱法》,科技出版社,1953年,第9页。

[24]虞稽舜、董新一编著:《种菱法》,科技出版社,1953年,第10页。

[25] [宋]范成大著,陆振岳点校:《吴郡志》卷19《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71页。

[26] 《全唐诗》卷622,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之以伸荣谢》。

[27]丁炳扬等:《菱属植物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8] 《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29]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32《菱沼》,四部丛刊本。

[30] 《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31] [明]田艺蘅撰,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卷26《蔆饭芋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93~494页。

[32]崇顺《嘉兴县志》卷10《物产·菱》,《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16页。

[33] [明]董斯张:《静啸斋存草》卷4《秋日村居十首》,其九。

[34] 《嘉泰吴兴志》卷5《河渎》,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35]湖州菱湖的费月梅老人出嫁前是东苕溪沿岸菱湖查家簖村的村民,她回忆幼年时查家簖村每家每户的仓里一般  都有三个堆:菱角堆、芋头堆、红薯堆,当地农家每天都要用这些食物补细粮的不足,菱米、芋头、红薯和米一起煮  成的稀饭,是传统时代当地农家的主食。周晴:《菱湖采访笔记》,2010年11月1日,《菱湖镇五桂厅费月梅老人访谈》,手稿。

[36] [宋]梅尧臣:《宛陵集》卷4《邵郎中姑苏园亭》,四部丛刊本。

[37] [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30《土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7页。

[38] 《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菱》,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39]叶静渊:《我国水生蔬菜栽培史略》,《古今农业》1992年第1期。

[40] [宋]方勺撰,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泊宅篇》卷3,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6页。

[41]虞稽舜、董新一编著:《种菱法》,科技出版社,1953年,第8页。

[42]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30《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中华书局,2008年,第866.873页。

[43]吴耕民著:《中国蔬菜栽培学》,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511~512页。

[44]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45]宋秀珍:《嘉兴特产——南湖菱》,载中国园艺学会编:《中国名特蔬菜论文集》,中国科技出版社,1987年,第323~324页。

[46] [宋]范成大著,富寿蒜点校:《范石湖集》卷27《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2~376  页,《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春Et田园杂兴十二绝》。

[47]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29《过临平莲荡》,四部丛刊本。

[48]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29《过临平莲荡》,四部丛刊本。

[49]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30《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中华书局,2008年,第866~873页。

[50] 《全唐诗》卷611,《罩》,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51] [宋]朱胜非:《绀珠集》卷11《葑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 [宋]范成大著,富寿荪点校:《范石湖集》卷27,《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2~376  页,《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53] [宋]何蘧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卷2《瓦缶冰花》,中华书局,1983年.第24页。

[54] [宋]陈起:《江湖小集》卷12,毛珝:《吴门田家十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5]江苏省水产干部训练班编:《水生植物种植资料汇编(第一辑)》,俞巧生:《水生植物种植经验初步总结——本轻  利重的副业》,1962年,编印本,第32页。

[56]虞稽舜、董新一编著:《种菱法》,科技出版社,1953年,第4页。

[57]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10《七月既望晚观菱壕》,四部丛刊本。

[58] [元]方回:《桐江续集》卷14《过许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13《过霅川大溪》,四部丛刊本。

[60] 《嘉泰吴兴志》卷5,水,引唐人记,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61]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8《苕溪登舟》,四部丛刊本。

[62] 《嘉泰吴兴志》卷20,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63]诸葛阳主编:《浙江动物志·鸟类》,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64] [宋]倪思:《经锄堂杂志》卷5《霅川》,明万历刻本。

[65] 《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鱼属》。

[66]江苏省水产干部训练班编:《水生植物种植资料汇编(第一辑)》,俞巧生:《水生植物种植经验初步总结——本轻利重的副业》,1962年,编印本,第32页。

[67] [宋]高似孙:《蟹略》,《夏蟹》,载黄纯艳、站秀梅点校:《宋代经济谱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5页。

[68]许步邵等:《河蟹养殖》,政协湖州市委员会培训中心编印,1992年,编印本,湖州市图书馆藏,第17页。

[69]苏州专区水产资源勘察调查队:《太湖水产资源勘查调查报告》,编印本,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资料室藏。

[70] [明]徐献忠撰:《吴兴掌故集》,物产类,嘉靖三十九年刊本,成文出版社,1984年,第807页。

[71] 《全唐诗》卷522,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72] [宋]高似孙:《蟹略》,《夏蟹》,载黄纯艳、站秀梅点校:《宋代经济谱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73]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孙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19《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  四首》,中华书局,2009年,第975-978页。

[74]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孙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8《画鱼歌(自注湖州道中作)》,中华书局,2009年。

[75] [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卷4《和子瞻画鱼歌》,中华书局,1999年,第80页。

[76] 《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嘉业堂刻本,成文出版社,1983年。

[77] [明]谢肇涮:《小草斋齑集》卷87古诗《男儿行》,明万历刻本。

[78] [清]顾禄撰,来新夏点校:《清嘉录》卷11《起荡鱼》,中华书局,2008年,第188~189页。

[79]窦鸿身等:《试验区植菱后某些环境因子变化的初步观察》,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东太湖环  境条件与水体农业试验研究文集(第1集)》,编印本,1982年,第4部分,第25-31页。

[80] [宋]释道潜:《参寥子集》诗集卷9《送钱持王主簿西归》,四部丛刊景宋本。

[81] [清]孙原湘:《天真阁集》卷5《采菱词》,清嘉庆五年刻增修本。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来源:《中国农史》2012年第3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