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盐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工具

  【内容摘要】长芦盐区古为幽燕之地,西周初期海盐生产已有相当规模,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长芦盐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生产方式不同。从早期的“煮海为盐”到滩晒、民国的晒盐制直至解放后的集中式盐田生产,彻底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取得了高产、稳产、高效率。

  【关键词】不同时期;长芦盐业;生产方式

  【作者简介】王惠仁(1944—),男,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原总工程师。

  古代盐业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乃至社会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盐有过特殊的功绩。所谓“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唐代达到680万贯;宋代3000万贯;元代达700万锭;明代达200万两白银;清代超过1000万两白银。长芦盐区古为幽燕之地,《周礼职方》载,“幽其利鱼盐”。在西周初期这里的海盐生产已有相当规模,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长芦盐业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芦盐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生产方式不同。笔者将就不同时期长芦盐的生产方式作一简要介绍。

  长芦,顾名思义主要是因多芦苇而得名,盐区位于现河北省天津市境内,沿渤海湾西岸,南起海兴县,北至秦皇岛山海关区,延绵于秦皇岛、抚宁、昌黎、乐亭、滦南、唐海、丰南、汉沽、塘沽、大港、黄骅、海兴,共计12市区县。明时长芦共有24场。

一、古代“煮海为盐”

  自西周至明末(公元前11世纪至1644年)的2700余年,长芦盐煎煮方式均为“煮海为盐”。古代食盐生产者统为“盐户”,又称为“灶户”、“煎盐户”或“亭户”。唐代诗人卢纶曾以“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的名句赞颂“刺土成盐法”的生产技术,既借用自然之功的神妙,并详细论述了生产过程。

  煎盐,首先要制取原料卤,方法有二:一是刮土淋卤;二是晒灰淋卤。

  1.刮土淋卤

  首先要选好亭地即海滩或盐田,除去蒿草益人牛自耕犁,使土质疏松,吸收海潮中的盐分(近海滩场,云晴时,结一层盐霜),以人力持铲或锄,将斥卤荒地的咸土刮起,聚集成堆,复以灶旁掘坑,浅者尺许,以竹木席盖上,中间以芦管与卤连通,取咸土铺其上,大者高二尺,方一丈以上,四周隆起堤挡形,手持芦箕将海水从淄上方浇淋,水以咸土之盐分融合成卤水,从堆底淋出渗入浇坑,另掘深坑七八尺,储浅坑所淋之卤,以备煎盐。

  2.晒灰淋卤

  俗称“草木灰淋卤”,将煎锅烧过的草木灰掘坑存储,待农历十一月取海水(破冰)浸之,翌年春暖天晴之日取灰晾晒于亭场,至现出白光,收起淋卤。灰以积年久者为良,用海水浸润淋卤,煎盐尤多。

  3.煎煮

  每灶置锅3—5面,分煎锅与温锅(预热),卤水人锅前以石莲子或鸡蛋投入卤中,检验卤水浓度,沉下去的为淡卤,浮而立于卤面的为半咸(大约15波美度),浮而横侧者乃咸(25波美度)。煎锅位于灶门处,温锅排位于烟道处。煎时冷卤进温锅,温锅倒煎锅,由煎锅熬盐,煎锅以芦苇或蓬草为原料,昼夜兼作,烧沸卤水,蒸发水分,随干随添,至满锅投皂荚或麻仁数片(亦有投入少量米糠),卤即凝聚成盐,至结晶出锅为止。

  煎时每灶10丁(人),每灶开灶门七八眼或十二三眼不等,每煎一昼夜,称(一火伏)可熬盐6锅,每锅得盐100斤。

  4.煎盐锅

  称“官锅”为长芦盐煎制时期的主要工具,西汉时称“牢盆”呈长方形,用寸厚铁板3—8块铆合而成,高1尺2寸至2尺,平底,重为5000—20000斤不等(也有以角计之,每一牢盆4角,1角计铁5000斤)四角为两万斤。“牢盆”大盆八九尺,小者四五尺。明清统改用普通圆锅,直径2尺3寸,深6寸8分,容卤量约60斤,清末全部废弃。

  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对中国Cinglu(长芦)制盐方法进行了描述:“取一种极咸之土,聚之为丘,泼水于上,俾浸于底。然后取此出土之水,置于铁锅中煮”,俾可成盐。他所说的大概是刮土取卤水之法,他的描述是相当确切的。

二、长芦滩晒

  迄清初,长芦盐区由南向北推行滩晒,丰财场(塘沽盐场)于顺治年间开晒、芦台场(汉沽盐场)于康熙初年实行滩晒,历经260年。

  民国之前滩晒较为简易,分海滩、井滩、淋滩。

  1.海滩

  直接引海水制卤晒盐,春暖之时,近海掘沟,以待潮人沟,坚筑晒池,9层或7层,自高递下。潮退,两人绳系柳斗,戽沟咸水人第一层池中,注满晒之,然后放人第二池,复又灌满高地,次第放之末,投石莲试之,咸矣,于是趁晴曝一日成盐,长芦各场亦属此种类型。

  2.井滩

  掘井汲取地下卤水,井旁修筑晒池,以人力柳斗戽取井水人储水池,次第放人白水圈,结晶池,蒸发五六日至十余日,结晶成盐。井滩分布在海丰、严镇、上右林;岐口、马棚口等,1950年废止。

  3.淋滩

  采用刮土淋卤晒盐,地处黄骅。1947年解放区民主政府扶植下开淋滩387付,后由于严重缺卤,再无淋晒举。

  直接用海水灌注卤池,分层暴晒取卤,然后引入晒盐池成盐。这种完全利用阳光蒸发水分的制盐工艺,最终脱离了传统的刮土淋卤技术,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盐业生产方法。

  4.长芦贡盐

  (1)芦台玉砂

  芦台场所产之盐堪称海盐之佳品,色白、粒大、质坚、味原,因而有“芦台玉砂”之称,实为“宁河八景之一”。明清作为贡品,芦台场每丁18斤8钱,万历十一年(1583),长芦每年额例贡盐84000市斤。

  (2)盐砖

  明清两代御用盐砖,均由芦台场承造,每年夏季由户部确定数量,行文至场,场官奉文后谕令各锅户照数制作,秋季解送皇宫光禄寺交纳,供坛、庙、陵寝祭祀以及各处使用。

  芦台场有专门从事贡盐制作的锅户,每年在杨家泊村,寨上坨附近指定地点烧造。

  制造盐砖要拣选白盐,淘洗干净,用石磨将掺水盐磨成盐浆,藏缸中备用。将烧盐砖的场地找平、压实扫净后铺上苇席。在苇席上依次用模子脱成砖坯,待淋卤风干坚硬吋,即以白炭焙干,刮去表坯,便成洁白晶莹盐砖,盐砖为上窄下宽长方形,每块重15市斤。明代制定盐砖额例,每年276块。顺治五年(1648),朝廷以“不足用”行令添造391块,共667块重约10000市斤,至民国建立,贡盐砖始停造。

  古代的盐民煎盐是相当辛苦的。明朝刑部侍郎彭韶曾在《上盐场图诗略》中叙述下等灶户的贫苦生活。

  ……晒淋之时,举家登场,刮泥汲海,流汗如雨。隆冬砭骨,亦必为之,此淋卤之苦也。煎煮之时,烧灼薰蒸,蓬头垢面,不似人形。酷暑如汤,亦不敢离,此煎办之苦也。寒暑阴晴,日有课程,前者未足,后者复来,此盐之苦。客商到场,无盐抵价,百端逼辱,举家忧惶,此赔盐之苦也。疾病死丧,尤不能堪。逃亡则身口飘零,复业则家计荡尽,去往两难,安生无计,所宜加意矜念。迁事宽恤,彼此感动欣慰。虽困限无复恨矣。

三、民国时期长芦盐晒制

  民国时期长芦盐区主要以分散式滩田晒盐为主(过去滩灶户或资本家所开滩)。

  滩型即有:

  1.“一封书式”:这种滩型像一张张信纸,故而得名。

  2.“怀中抱月式”:在一封书滩型的基础上再在滩中设有洼圈,其三面围有白水圈、二圈、三圈、四圈,犹如怀中抱月,故而得名。

  3.“佛顶珠式”与怀中抱月相比,仅在上端设立有囤水圈,故名顶珠。

  4.“倒卷帘式”:此滩因中间地势高两头低,高处设储水池,卤水依次向上导至蒸发池末段,再以动力导卤水至储水池下调节池,顺势人结晶池,此滩开滩费用低,制卤费工费时。

  5.“八卦式”:因滩如八卦而得名,由十付小滩围一圆滩,中心区为管理机关和盐工宿舍。

  6.“枝条架滩”:主要利用立体蒸发制卤、结晶、充分利用蒸发量,减少占地面积。

  民国时长芦晒盐,已经进入单元式生产,每付滩以风车纳人海水到结晶区制盐,已脱离了清代滩晒的简易耕造晒制,完成了向近代晒盐的转化,这在海盐制盐工艺上无疑是一种进步。

  但滩型仍比较分散、零乱、规模小,小滩只有3—4人,大滩则十几人,芦台场有223付(风车滩188付),丰财场有285付。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四、解放后长芦盐业生产发展

  建国后,长芦盐业经过恢复相继转入扩建改造阶段,盐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只存在半集中式和集中式滩田。到1988年止,长芦盐区共有大小盐场122个,生产面积为927.94万公亩,盐田结耕趋向统一合理。产量由解放前的46万吨,到1988年达到449.5万吨,占全国海盐产量的30.32%。滩型结耕统一为以下两种:

  1.半集中式的滩田结耕

  半集中式滩田是指扬水、制卤、结晶为集中式,集坨为单元,故称半集中式。主要是改造日本时期开滩。“七七事变”后,日本中兴公司在长芦盐区进行大规模掠夺性开发盐田。1938—1942年,在汉沽大神堂、洒金坨一带开滩56付;在塘沽大沽开滩146付,共计202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掠夺长芦盐达432万吨。

  其次是改造滩灶户及资本家所开分散零乱的小滩。其目的是为解放劳动生产力,改变盐工三大愁,即“扒盐、抬盐、拉大轴”,对旧有滩田进行移地改造为半集中式滩田,单元规模小则十几万吨,大则几十万吨生产能力,工艺自20世纪50年代起改老、浅、短为新、深、长工艺,并推行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塑料苫盖新工艺,使盐业季节性生产为长年生产。

  2.四大集中式盐田

  经过16年的科学研究试验,1966年轻工部中盐总公司在汉沽盐场,创立了死碴盐长期结晶的成套工艺和收、运、洗、堆的机械化连续化作业线及扬水、制卤、结晶、集坨。四大集中式的滩田结耕,创造了盐上收盐全部长年塑苫结晶工艺。并在场内推广、扩建50万吨的新盐场。从此盐工开上了汽车,按上电钮,彻底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并取得了稳产、高产、高效益、低成本、高效率,在赶超国际水平征途上迈上了一大步。

Modes and Means of Production in Changlu Salt Area in Different Stages of History

Wang Huiren

  Abstract: Changlu salt area, known as Youyan in ancient times, produced sea salt on a relative largescale sinc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t has a production history of 3000 year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history, the modes of production were different, developed from the early “boiling sea water into salt”, via”salt evaporation mudflat” and “evaporation pon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centralized salt fields” after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oductive forces were finally emancipated andproduced stable yields in a high efficiency.

  Keywords: different stages; Changlu salt area; mode of production

来源:《盐业史研究》2012年第3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