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前因:历史关节点分析框架的完善

  【核心提示】就关键性前因和历史关节点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因果权重来衡量二者是不正确的。二者都是解释结果变量的重要原因。关键性前因只是对历史关节点框架的补充和完善,不是要替代它。

  芝加哥大学丹·斯莱特和埃丽卡·西蒙斯合作的《关键性前因》一文,推动了比较政治学质性研究方法的讨论。两位学者之所以选择质性研究方法作为文章主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相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蓬勃发展,质性研究方法相对落后;第二,以历史为导向的比较政治研究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太少,学者们大多抱怨此种质性研究推理效率低下;第三,现有的历史关节点框架未能推进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知识积累和因果推理。为推动以历史导向的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有必要更有义务去发展历史关节点框架。为此,两位学者创立了“关键性前因”这个概念来完善历史关节点框架。

  所谓关键性前因,就是历史关节点之前的因素或条件,这些因素或条件与历史关节点期间的因素相结合产生了差异化的结果。关键性前因是先行条件的一种类型,与其他三种类型(描述文本、竞争假设、相似背景)是有区别的。描述文本不去解释因果关系。竞争假设的因果效应是直接的,即是结果变量的直接原因。相似背景指的是研究案例之间的相似点。关键性前因可以用来解释因果关系;它对结果变量的促成是间接的和组合的,也就是要通过其他变量或者与其他变量相组合才能实现结果变量;它关注的是研究对象的先前差异。总结来说,关键性前因是用来解释因果关系与历史关节点期间的因果因素相结合的先在差异。关键性前因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它的因果价值必须要和历史关节点相结合,才能显现出来。

  关键性前因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必须把历史关节点看作研究对象发生差异的具有路径依赖效应的分化点,而不是偶然的历史选择。关键性前因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直接作用于历史关节点期间的因素,通过这些因素间接发挥作用,造成结果变量的产生;二是作为条件性原因,在关节点之前就各有差异,使得关节点期间的因果变量更容易发挥作用,研究对象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概括言之,关键性前因发挥作用的机制表现为两大特点:间接和联合。但第一种机制容易陷入“无限推理”。

  就关键性前因和历史关节点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因果权重来衡量二者是不正确的。二者都是解释结果变量的重要原因。关键性前因只是对历史关节点框架的补充和完善,不是要替代它。

  关键性前因的研究价值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超越历史关节点选择的争论,学者们对历史关节点选择在何时总是争论不休,关键性前因的引入会平息这些争论,使得学者们发现真正促使研究对象发生差别的是关节点之前的关键性前因。第二个方面是为一些竞争性解释找到了共同点,从作者所给的中美洲民主化和印度种族暴力的例子来看,此方面的价值和第一个价值类似。尽管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寻找印度骚乱的原因,但在关键性前因领域可以找到彼此的共同点。第三个方面是为可控性比较提供了现实基础,尽管在南非和巴西都存在社会分裂和政治分裂,但程度上的不同这一关键性前因,解释了这两个国家的种族冲突。

  总体来看,两位作者引入的关键性前因,确实引起了我们对历史关节点框架的反思。这无疑推动了以历史为导向的比较政治研究。但两位作者对关键性前因这一关键概念阐释不详。他们只是将关键性前因界定为关节点之前的因素和条件,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寻找和判别关键性前因。而且,他们只是将关键性前因与其他三个类型的先行条件作比较,却遗漏了最重要的比较——与历史关节点的比较。不过,我们期望比较政治研究中能出现更多的方法论上的创新和争论,而这恰是该文被美国政治科学协会(APSA)授予2007年最佳论文奖的原因所在。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02月22日总第418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