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提 要】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究竟什么是工业革命往往人言人殊。学者们就历史上是否存在工业革命争论不休,即使承认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大变革的学者,也开展了渐进论和突变论的争论。罗斯托、门德尔斯、德弗里斯等学者提出了起飞、原工业化、勤劳革命等概念。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博采众长者亦有之,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这些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工业革命;英国;定义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自从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1884年出版以来,史学界和经济学界有关工业革命的著作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但研究者即使对一些基本问题也很少形成共识,“究竟什么是工业革命”这一问题往往人言人殊。

  对历史上是否存在“工业革命”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人各异词。

  “工业革命”一词并非一开始就被人接受,即使一流的历史学家也完全否认这个术语。希顿认为,将这样一个准备了几百年、延续这么长的历史现象用“工业革命”来界定不大合适,作为一个标签不能令人满意,需要用一个新标签来替代。【1】虽然,斯密在工业革命期间完成《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这样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他并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的工业革命,就连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这些生活在工业革命进行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竞未能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2】不仅经济学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在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中,根本还无人使用“工业革命”这个词。历史学家马蒂诺、麦考莱在著作中没有使用,狄更斯、迪斯累里的社会小说中也没有出现,在宪章运动的演讲中似乎也没有作出肯定的回应。即使到19世纪的中期和随后的几十年,也几乎没有人在讲或者写这个国家的历史时谈到叫作“工业革命”的事情。【3】当时的人并没有注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进行。

  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而随便想像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名词,他们怀疑这个用法是否正确。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累积过程,但革命强调变化的突然性,可是突变并不是经济发展过程根本的特点,因而不能将英国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发生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中的事情称之为“工业革命”。布罗代尔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说:“工业革命本身就是用词不当。从词源上讲,‘革命’是说一个轮子或星球的转动,是一种快速运动,刚开始转动,就知道它很快要结束。可是,工业革命是典型的慢速运动,初期几乎不被人注意。”【4】工业革命似乎应当被看成缓慢进行的变革。

  芒图对“工业革命”的最早使用作过一番探究,他引用拉帕尔的结论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德文版)中对其所称“工业革命”一词加以系统说明;进而说,“工业革命”在1850年已经被马尔洛使用过,1848年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初版,第581页)中已经使用过;甚至早在1845年已被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德文版,第11、355页)中使用过。【5】这一结论推翻了大多数西方人的观点:“工业革命”一词由汤因比创造出来,文字始见于其遗著《工业革命演讲集》。阿什顿教授在此基础上把“工业革命”一词最早使用的时间提前了:“工业革命”这个词是一位法国作者在18世纪创造出来的。【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这样写道,“产(工)业革命”这个名词起源于法国,热罗姆—阿道夫·布朗基于1837年写道:“产(工)业革命正在席卷英国。”【7】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穆勒等人都使用过这个词语,但“工业革命”一词到汤因比演讲集出版后才广泛流传,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

  事实上,时至今日,“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心目中,正如阿什顿所说,“工业革命”这个术语被众多历史学家广泛使用,以致换上任何一个替代词都会使人感到陌生,“这个用语无疑将在文献中占有其位置”。【8】芒图指出“革命”这个词是合适的:“近代大工业是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三十余年中在英国产生的。它的发展,自始就是那么迅速并且造成那么些后果,以致人们能够比之为革命,的确,许多政治革命还不如它这么彻底。今天,大工业在我们的四周;它的名称似乎可以不需要说明了,因为它能使人想起那么多的熟悉而动人的形象:这就是许多建立在我们城市周围的大工厂,冒着烟的高烟囱及其夜间发出的火焰、机器不停的震动以及成群工人像蚂蚁那样的匆忙。”【9】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并不是从1760年才开始出现,人们使用工业革命来表述它所引起的根本性变化。

  与早期经济增长不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增长是持续的、甚至是加速的,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人均收入也有大幅度提高,这种增长呈现出自我持续的态势。经过深入详细的研究,不少学者倾向于把18世纪80年代作为变革的起点,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是“经济革命”的标志,工业经济的迅速变化仿佛从天而降。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

  尽管如此,工业革命仍缺少政治革命那样戏剧性的高潮。渐进派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是相对的,只有在进行回顾的时候才显示它的意义。”【10】难以将持续如此长久的历史事件当作突然出现的一瞬间,对英国来说,从1760年到1830年的这70年并不短暂。“工业革命表现为迅速发展,它的影响具有相对性,它的意义只有在回顾起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11】经济演变杂乱无章,但能汇集成一个庞大而混乱的整体,会彼此改变对方。布罗代尔指出:“工业革命至少具有双重意义。它是普通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肉眼可见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它也是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的、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12】人们越来越将工业革命当作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反映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展示此前几个世纪一点一滴积累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累积性发展,它主要是前工业时代发展的产物。【13】

  今天,很少有人否认工业革命的存在,准确把握这个概念的涵义成为当务之急。在研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起飞、原工业化和勤劳革命这些新概念。

  罗斯托以“起飞”一词来代替“工业革命”这个概念,“起飞被定义为一场工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急剧变化,并在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出决定性的影响……这一主张所坚持的是,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它的动力来自于它的影响力的倍数,因为社会已准备好积极地响应这种影响。”【14】起飞是稳定增长的障碍和阻力得以最终克服的时期,起飞促进了经济进步,并开始对整个社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兰德斯对“工业革命”一词进行了区分:小写的工业革命往往指复杂的技术革命:机器取代人的技能,无机能源取代人力和畜力,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由此产生了现代经济,这种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国家。大写的工业革命指的是从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向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为主的经济转变。工业革命肇始于l8世纪英国,以不同方式向欧洲大陆和海外一些地方扩散,它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西方社会本质以及西方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关系。【15】

  门德尔斯首先提出原工业化概念,他在研究佛兰德尔地区经济发展时,把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佛兰德尔新型的农村工业发展称为原工业化,强调它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6】他为原工业化概括出三个基本特征:为本地区之外的销售和出口市场进行生产;为乡村提供就业;原工业与地区性商业化农业共生。【17】原工业化理论提出后立即引起了经济史学界的强烈反应。蒂利夫妇指出,这个概念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蒂利把原工业化称为“工厂制度之前的工业化”,【18】这暗示它既在时间上早于工厂制度,又成为工厂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克里特等人发展出更为完整的原工业化理论,把原工业化理论概括成欧洲从中世纪到19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原工业化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可以界定为农村地区大部分人口完全或主要为跨地区、跨国界市场大量生产工业品的发展模式。【19】这样,原工业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只不过有些地方不是导致工业化,而是出现产业空洞化。

  让·德·弗里斯指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来取代“工业革命”。【20】1500—1800年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由于使用了更多的劳动,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既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通过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家庭是共同居住和再生产的单位,是生产和劳动力的单位,是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和分配的单位,是代际传承的单位。勤劳革命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这些功能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家庭成员之间就时间和其他资源进行选择性分配的决策。勤劳革命通过剥削或自我剥削家庭成员来强化工作,弱化休闲,不重视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本的形成。随着劳动时间不断增加,为减少家务劳动而花钱就表明妇女的时间不再被当作零机会成本。勤劳革命这个概念并不打算把早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成是供给的作用。相反,它可以把注意力从新技术转移到劳动力的新供给、新欲望的形成和新的行为方式,这些对工业革命本身做出了独特贡献。

  “工业革命”这个词所指代的内容过于宽泛,似乎没有科学的涵义。哈特韦尔认为,“对工业革命的涵义思考之少确实让人感到吃惊”。【21】1994年,切奇和赖利在编辑11卷本的《工业革命》时也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宽泛的、不明确的词汇。幸运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真思考涵义了,作为一个抽象名称,对工业革命“所下任何定义的正确与否不能单从它的言词来断定,要看如何用它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怎样用它来阐明某一个主题。”【22】根据探讨主题的不同,国外学者把有关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四类。【23】还有人从能源和消费的角度来考察工业革命,博采众长者亦有之。    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易方式的大变革,其理由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正式的、竞争的、非个人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用竞争取代中世纪控制财富生产和销售的行规,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制度成为工业发展最重要的现象。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理性行为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传播到各地。恩格斯指出:大工业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使从前的大商人变成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24】工业革命引发社会的根本变化。

    工业革命是一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使人类能影响生活环境,逃脱自然界的暴虐和吝啬,开辟了一条人类左右物质环境的道路。这场革命不仅仅是一次工业革命,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方面只是看到它的一个方面,尽管它是主要方面,但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工业革命既是经济上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革命,还是一次对整个人类发生根本影响的革命。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甚至相信,工业革命不仅第一次使征服自然成为可能,而且使改良物种成为可能,他们认为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又是大众文明开始出现的年轻国家,有些人觉得工业革命不仅扰乱人的关系,而且必然导致物质环境的恶化。【25】社会变革学派所言为广义的工业革命:“广义的工业革命则是一次包括政治,经济一切在内的社会—文化上的全面巨大变革。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26】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迈进一个空前的新时代和新天地。工农业比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以及城乡比例三者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成为工业国是最深刻、最根本的变化”。【27】

  工业组织学派强调工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或者说工厂制度的兴起。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集中劳动,受纪律的约束和质量要求的控制,工厂对劳动力进行集中管理,成为当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近代大工业是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三十余年中在英国产生的”,“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将其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但是,它的作用却影响到整个经济制度,从而影响到社会制度”。【28】在大工厂制中,“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29】诺斯提出,“我所理解的产业革命始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的扩大迫使人们用较好地确定的习惯法来约束企业家以取代中世纪的城堡约束。市场规模的扩大也诱发了组织变化,组织从诸如家庭和手工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走向专业化。”【30】一本名为《制造业哲学》的书把专业化誉为“通向水陆世界的伟大文明使节”。【31】工业组织的变化被当成一切变化的根源。

  在工业组织学派那里,工厂制是否就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是否就需要取代旧的制度,抑或改造旧的制度,甚至实现新旧制度兼容,这些问题始终难以作出肯定的回答。人们逐渐认识到,新旧制度共存共荣,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存在连续性。工厂制只不过是在大规模生产、新产品开发、强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剥削方面表现得更引人注目罢了。【32】在工厂制度兴起的过程中,血汗劳动等传统的强化剥削的方式也在某些地方得到强化,并被用作工厂制的替代方法。真正说来,初期的工业革命建立在手工劳动的坚实基础之上。在1851年博览会上,手工产品和工厂制品同样引人注目。

  工业革命是以各种不同的要素组合去满足需求的增长。工业革命产生的初始条件和资源配置同国家的规模及其自然资源禀赋等结构特征相联系。有的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为资本主要形式由流动资本向资本以机器、厂房等固定资本的经济形式的转换。【33】另外,笔者认为,古典经济学家并非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分工理论在斯密1776年完成的《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研究》中第一次得到系统阐述。斯密甚至预言,生活在他那一个国度的商人、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将通过进一步专业化和贸易以适度的速度来继续增长它的财富。事实上,这之后几年内,英国国民的收入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分工就是生产组织变换的表现,分工的完善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宏观经济学派重点分析了当时出现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如国民收入的变化、资本形成率和总投资率的增长、劳动力的增加和构成变化等。罗斯托认为:“起飞是一个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我们确定起飞阶段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相关的条件:(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例如由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净值)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2)有一个或多个重要制造业部门以很高的增长速度发展;(3)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利用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冲力和起飞的潜在的外部经济效应,并且使增长具有不断前进的性质。”【34】刘易斯研究经济增长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现在的发达国家在过去某个时期都经历过经济加速增长阶段,其中,每年的纯投资率从5%以下上升到12%以上的那个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时期。【35】迪恩和科尔在1962年出版的《1688—1959年英国的经济增长》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宏观考察了工业革命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化,米切尔和迪恩的《英国历史统计摘要》也在同年出版,这些为展开宏观经济变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工业革命可以看成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变化,即人类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18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起飞是工业革命的开端,因为只有到了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结构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优势地位。【36】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由工业和机器制造业支配的经济。

  从结构的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时一些置身其中的人对工业革命漠然不知,人们只是到工业革命带来的转变显现之后才开始认识它。因为工业革命表现为一种结构变化,其影响要经过一个时段才会完全显露出来,事实上,此前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人口增长、大城市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为什么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忽略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产业革命呢?也许因为变化在这一世纪的重要性,在史学家的分析中比实际情形有更大的价值”;工业革命被当时的人忽略并不奇怪,“因为新的东西仅仅是量上的变化,而没有革命性的特征”。【37】研究工业革命时通过对结构进行研究,从“中时段”来进行把握显得非常必要。

  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库兹涅茨在他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中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确定为这一转变的基本特征。库兹涅茨非常强调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即通过不断提高劳动投入的质量和资本投入的质量,使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度增长并使国民生产总值获得高增长率。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论生产的部门结构还是劳动力的部门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其变动的一般趋向为: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不论在总产值中抑或在总劳动力中都趋向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占的比重则趋向上升。【38】克拉夫茨主张将工业革命分成两次革命来考察:18世纪最后30年发生的新发明浪潮,1815年后伴随着工业部门的迅速成长,整个经济变革成为时代的主流。【39】克拉夫茨的研究使用了新材料,提出了新假设,采用了新方法。事实上,任何变革所产生的影响与变革本身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滞”。我国学者张培刚因对农业国的工业化有独到的见解而在20世纪40年代就蜚声学术界,他将工业化重新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40】受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有些学者根据经济周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来考察经济增长,他们的方法有值得人们研究工业革命时借鉴的地方。宏观经济学派更多地强调工业革命中的经济变化,忽略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

  技术学派认为,技术变化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根本的特征。我们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技术变化被当作历史上自轮子发明以来比任何东西都显得更为重要的突破。技术学派重点研究这一时期发明和新技术的传播。兰德斯用“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来形容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变化。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连续性的技术变化。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出现了三个方面变化:机械设备替代人的劳动;无机能源——特别是蒸汽——取代人力和畜力;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技术得到改进,尤其是出现了冶金和化学工业。【41】从工业技术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工业革命”就会发现历史上存在类似的革命。卡洛斯一威尔逊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2世纪,它使英国从一个羊毛出口国变成一个纺织品出口国,“(十三世纪)实际上证明了工业革命是由于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所引起的”。【42】工业革命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有人指出,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技术优势不是工具或机器,而是仪器——钟、表、望远镜、眼镜等。尽管这些小玩意可以作为某种生产资料来应用——主要是在航海方面——但它们的基本用途是作为有钱人的玩物,特别是投放给城市中的有钱人。然而,正是这种来自仪器制造(以及某种程度上来自枪炮制造)的精密的钻孔和校准技术的转移,使纽科门最初的蒸汽机工作得相当好,以后又使瓦特得以继续改良,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三倍。【43】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引发社会的根本变革。

  赋予技术变革在工业革命中过于重要内涵的作法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他们指出技术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本质上保守的、变化缓慢的活动;作为技术的上层建筑,科学只是后来才慢慢置于技术之上。【44】技术创新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从技术变化定义工业革命存在明显的缺陷。马森和罗宾斯认为:“在早期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存在密切联系。”【45】于是,一些人转而关注能源利用技术。

  在能源消耗学派的眼里,能源利用方式和种类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简单明了,质言之,工业革命包括生产过程中新能源的利用。”【46】人类的物质需求归根到底是一种能量需求,在农业社会,人一方面能利用现成的动植物化学能,另一方面能通过生产转换其他能量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动植物能量,开始利用诸如动物、风力、水力之类的机械能量。工业革命拓宽人类改造和利用能量的范围,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无机能源。剑桥大学人口研究小组强调,“有机”指一种完全天然特产或农作物的经济;“无机”则指一种不单纯依赖上述资源作动力和原料的经济。英国有机经济比较发达,正是由于17世纪在有机经济方面的优势,英国才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在无机经济方面,如煤铁储量、技术进步等,英国也占据相当的优势。【47】工业革命以前的英国经济是一种发达的有机经济,即前工业的农业体系,这种经济存在着增长的限制。贫穷的人会千方百计地首先去满足衣、食、住和燃料等方面的需要。那样将对这些产生大量的、集中的需求。而对生产其他就不会有什么刺激。因为对其他没有什么市场需求。【48】在18世纪英国出现一场“能源危机”,克罗泽认为:“重大发明是为了以煤、蒸汽动力和资本(其表现形式是节省人力的机器和生产方法)等相对充裕而廉价的资源取代木材、水力和人力等相对短缺而昂贵的资源。这说明,l8世纪英国工业遇到了资源供给的相对短缺,尤其是冶铁业中的木材(木炭)、纺织工业中的人力以及动力工业的某些方面……只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得到充裕的生产要素以满足18世纪需求量的增长。”【49】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的制约,一个国家需要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可再生能源。【50】工业革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能源学派为解释工业革命提供了另一种图景。在经济活动的早期阶段,经济活动中大多数能源来自有机物,主要依赖动植物资源,它们或为人类提供食物,或为牲畜提供饲料,或为人们提供取暖、烤面包、烧砖、熬染料、酿酒、冶金、煮盐的燃料等。煤炭的使用很解决了热能问题,但最初没有解决机械能问题。蒸汽机作为原动力的发明将一部分能源转化成有用的动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这样开始摆脱生产过程中动植物原材料的束缚,找到了替代品。英国轻而易举地摆脱有机经济的限制,然而后来者也很容易模仿。荷兰在16、17世纪的黄金时代之所以在经济上取得突出成就,没有进入停滞状态,就是因为荷兰当时找到大量泥炭。【51】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获取能源的新时代来临。

  不同时代的能源概念会随着人类利用技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在人们还不能利用风力、水力时,人们不会把它们当作能源。但是一旦这些能源被人们利用,它们就会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形态。布罗代尔曾说,18世纪之前的文明是木材和木炭的文明,19世纪文明是煤的文明。齐波拉指出,如果说农业革命是一个人们逐渐控制和提高生物能量转换器的供给的过程的话,那么,也可以把工业革命看作是依靠元生命的能量转换器,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新能源的过程。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说,由于大规模地利用新能源,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能源模式。因此,工业革命本质上建立在利用不可替代的无生命能源基础之上。【52】但是,有机能源被替代的程度不能被过高地估计。托姆逊指出,19世纪在很大程度上使用马来拖拉,蒸汽动力与旧的生产方式并存。【5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往往充分利用无机能源,一些国家的兴衰可以从能源方面寻找注脚。人类千百年累积起来的能源,使人类在经济发展即将崩溃的时候走出了困境,但是新的增长极限如影随形而至。

  消费学派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方面。消费使生产得以实现,消费创造新的生产需要。消费在工业革命时期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完成社会再生产过程,二是扩大生产需要,尤其是使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消费品导向的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积累与保证一定的消费水平之间的矛盾容易调整,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愈益缓和。”【54】英国工业革命肇始于纺织等轻工业部门,这些部门的发展有赖于消费水平的提高,轻工业的发展又为消费提供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最初目标主要是满足消费市场,消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工业革命提供它所需要的资金,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55】消费与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共同为英国工业革命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决不是新出现的。……但是在18世纪之前,工厂从未成为典型的形式。……只有需求扩大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56】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发展必须经过四个初始阶段:需求形态的变化、需求的增加、引入新的需求、社会各阶层成员在需求品味发生变化。需求的变化不仅对工业市场的扩张必不可少,而且会刺激生产。消费需求的变化要求物质生产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对劳动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总的说来,最重要的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劳动分配的变化。从消费角度来考察工业革命时,有人提出,对那些除了通过市场就无法获得的物品需求增加,使普通人更迫切地需要获得现金,因而它们鼓励人们更努力工作,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去开展工作,而不再是当人们获得足以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东西后就宁愿停止为钱而去工作。市场的状况、需求的变化也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问题。

  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国内需求和海外需求同时增长,对工业生产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于是,“转折点在80年代到来,现实和潜在需求不断增加,形成对工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压力。这导致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工业品的价格降低,国内需求大大增加,甚至克服关税和交通障碍去占领欧洲的广大市场。工业革命开始了。”【57】莫克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何时”、“何地”、“多快”进行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应该首先在供给方面寻找,最终也得在供给方面寻找,而不能在与需求有关的过程中寻找。他还说,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生产组织和态度的改进使得食物、衣服、玩具等可以更廉价、更好地生产出来。【58】投资刺激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来自基础日渐雄厚、长期连续扩张的国内市场。由此可以说,工业革命植根于向国内那些既不富足又不贫困的劳动者出售日常生活用品的活动之中。【59】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模式的变化。需求变化表现在消费模式的变化上。当时,或是出现富裕阶层中奢侈消费增加,或是奢侈品转化为中产阶级最终甚至是向穷人的日用品。自然经济成份减少使得多数消费品要靠市场来供应,阶级和阶层界线模糊使得由社会关系调节经济、社会地位决定消费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商品和市场决定社会关系的局面,消费方式不再成为社会阶级差别的标志,各阶层消费竞相向上模仿,进而发展到追求个人的品味、个性,使得奢侈品不可能长期被某些阶层垄断从而迅速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因此才会产生旧的工业生产力所不能满足的需求,大规模生产才能成为可能。

  应该说,六个学派都从不同侧面考察工业革命的特征,现在形成一种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的局面。近年来,工业革命定义出现综合各派观点的倾向。工业革命常常被描述成工业和手工艺之间公开和直接的冲突,一方强调的是数量和标准化;另一方强调的则是质量和个性。这被当作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辞海》中“工业革命”条目这样写道:1.“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2.“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60】这一定义实际上兼采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和技术学派的优点。

  不同时代的学者关注工业革命的角度不同。20世纪20年代之前,社会调查和贫困影响对工业革命的主流解释,人们强调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早期,人们侧重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这反映当时人们对战争和经济波动的关注。受发展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繁荣的影响,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重写工业革命的历史。1974年以来,经济增长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那么容易实现,工业革命又被赋予新的涵义。【61】与工业革命有关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已经提出的问题引起广泛争论,尚未形成定论,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即将出现新的讨论热潮,争论正是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之所在。以阿什顿教授的话结束本文是必要的:“死水必有毒,历史是没有最后结论的。随着时问的推移,我们对产业革命的看法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变。”【62】历史学家一再去深耕前辈平整过的土地,得出来的结论成为后来研究的起点。现在我们需要从当代视角再来解释工业革命。

注释:

【1】H.Heaton,“Industrial Revolution”,in Julian Hoppit and E.A.Wrigley,eds.,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Vol.Ⅱ,Oxford,1994,P.185.

【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182页。

【3】参见张卫良:《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评述》,载《现代化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2页。

【4】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113—114页。

【5】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0页。

【6】阿什顿:《新版序言》,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3页。

【7】切克兰:《产业革命》,载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75页。

【8】T S.A.sht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1760—1830,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P.4.

【9】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9页。

【10】O.Morgan,ed.,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Ks,1984,p 419.

【11】L.S.Stavrianos,The 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1971.P 207

【12】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23页。

【13】E.A Wrigley,Poverty,Progress and Popul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 46

【14】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0页。

【15】David S. Landes,The Unbound Prometheus:Teck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Pres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1.

【16】F. Mendels,”Proto-Industrializ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32(1972), pp.241—261.

【17】F. Mendels, Proto-Industrialization : Theory and Reality, General Report, Eigh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 A-Themes, Budapest,1982, pp.77—80.

【18】R. Tilly and C. Tilly, “Agenda for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in 1970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1 (1971), pp.184—197.

【19】Peter Kriedte, Hans Medick, Jurgen Schlumbohm, Industrialization before Industri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6.

【20】Jan de Vri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ous Revol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4 (1994), pp.249—270.

【21】R. M. Hartwell, ed.,The Caus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London: Metheun,1967, p.55.

【22】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页。

【23】Joel Mokyr,The Economic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5,PP.3—4.

【2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6页。

【25】Asa Briggs,A Social History ofEngland,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mn,1983,PP 188—189.

【26】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ii页。

【27】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载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编:《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02页。

【28】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9页。

【29】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3—164页。

【30】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88页。

【31】Asa Briggs,A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P.189

【32】R.Samuel,“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Steam and Hand Technology in mid-Victorian Britain”,in Julian Hoppit and E.A.Wrigley,eds.,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Vol.Ⅱ,P.250.

【33】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4】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0页。

【35】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6】杨豫:《英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道路的特点》,载《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英国社会结构和产业革命》,载《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

【37】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82页。

【38】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l999年版,第3—4页。

【39】N.F.R.Crafts,“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700—1831:A Review of the Evidence”,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36(1983).Pp.177—199.

【40】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41】David S.Landes.The Unbound Prometheu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Jrom1750 to Present,P.1.马赛厄斯持有相同的观点,参见P.Mathias,Tile Translbrmation of England:Essays in the Econonl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New York:Coltml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42】卡洛斯-威尔逊:《十三世纪的工业革命》,转引自刘易斯:《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43】Joel Mokyr,TheLever of Riches:Teehnological CreativityandEcononliCProgress,转引自彭慕兰:《大分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62页。

【44】布罗代尔:《资本丰义论从》,第69页。

【45】A. E. Musson and E. Robinson,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13(1960), pp.222—244.

【46】Peter N. Steam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Westview Press,1993, p.5.

【47】拉斯列特:《工业化之前和工业化时期的英国人口与社会结构》,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239页。

【48】俞金尧:《访谈英国史学家E.A.里格利》,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49】克罗泽:《18世纪英法经济的比较》,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9页。

【50】张卫良:《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评述》,第367页。

【51】W. A. Wrigley, Continuity, Chance and Chan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25,27;E.A.Wrigley,Poverty, Progress and Population, pp.31,32,35,67.

【52】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5、42页。

【53】F. Thompson,”Nineteenth-Century Horse Sense”,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24 (1976), pp.60—81.

【54】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第140页。

【55】舒小昀.《投资、消费和英国工业革命》,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6】R.M.Hartwell,ed.,The Caus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P.122.

【57】R.M.Hartwell,ed.,The CaUS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P.28.

【58】J.Mokyr,“Demand versus Supply in Industrial Revol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37(1977),PP.981—1008.

【59】D. E. C. Eversley, “The Home Marke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ngland,1750—1780″, in Julian Hoppit and E. A. Wrigley, ed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 Vol. Ⅱ, p.341.

【6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3页。

【61】David Cannadine,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in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1880—1980″, in Julian Hoppit and E. A. Wrigley, ed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 Vol.Ⅱ, p.30.

【62】阿什顿:《新版序言》,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7页。

(作者单位:舒小昀,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邮编:210093)

原刊《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