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风今犹在 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

  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片石千秋——中国汉画像石120片拓片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虽然展出的仅仅是拓片,但参观者仍然可以以此领略两汉时期艺术的自信、奔放与浪漫。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葬的建筑材料,包括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由其构成的建筑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可以将汉画像石视为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汉画像石不仅代表了汉代艺术发展的高峰,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产生影响,并且对中国汉代的历史、生产生活、体育、科技、神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被视作与商周青铜器、南北朝石窟艺术、唐诗、宋词相当的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

  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

  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

南阳汉画馆:绣像汉代史

  2012年12月10日,记者抵达汉光武帝刘秀故里南阳。位于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南侧的南阳汉画馆,凝重典雅、气势壮观,其主体大楼为仿汉代左右对称回廊式建筑。大门两侧是两个高大朴拙的仿制汉阙。汉阙中央的巨石上刻着郭沫若题写的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汉画馆”。

  南阳汉画馆是目前我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展馆始建于1935年10月,经历了四建三迁,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经过70多年的收集,现馆藏画像石近3000块。

  南阳汉画馆馆长凌皆兵告诉记者,南阳的汉画像石多来自于两汉时期,以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早中期为主,另有少部分是在魏晋时期雕刻完成。它们原本是汉代人建造墓葬时使用的一些大型石材,但因上面雕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能够真实反映出两汉时期的社会风貌,所以也被称为“无字的《汉书》”。

  凌皆兵说,汉画像石墓这种丧葬形式盛行于两汉,汉画像石不仅记录了汉代400多年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更珍贵的是,它还记载了先秦百家思想与汉代思想融会贯通的过程。

  进入回廊式展厅,靠墙壁矗立的是一块接一块的汉画像石,石面图案千奇百怪,或怪兽,或车马,或人物,或渔猎,或斗牛,或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工艺也不拘一格,时而工笔,惟妙惟肖;时而写意,极其夸张。

  展厅的最前端是一扇巨大的墓门,有门、门框、门楣。南阳汉画馆馆员张璐璐告诉记者,这是1977年在方城县出土的一座东汉早期夫妻合葬墓的墓门。墓门顶部的上层门楣上雕刻有一龙一虎,作用为驱邪辟凶,寓意吉祥;下层门楣上刻画二龙交尾穿璧图,寓意后世子孙繁盛。

  这幅汉画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展示出汉代人已经开始将科技应用于农牧业:墓门的门楣上侧有一幅胡人阉牛图,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汉代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去势术对牛的品种进行改良。

  张璐璐说,描摹人间万象,展现汉代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南阳汉画像石的一大特色,其代表作《车骑出行》等展示的是贵族出行巡狩、征战等活动;而《赏乐图》、《投壶图》、《狩猎》则主要描绘了汉代人餐饮、娱乐、渔猎的场面。

  除了农业、渔业之外,记者在南阳汉画像石中还看到不少“角抵”和“杂技”的画面,比如《徒手相搏》、《持械相斗》、《人与人搏击》、《人与兽搏击》、《倒立》、《冲狭》、《扛鼎》、《弄杖》、《飞剑跳丸》、《吐火》等。

  南阳汉画像石还是一座艺术宝库,一方面体现在其雕刻艺术上,比如采用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地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局部高浮雕等雕刻技法,使画面布局疏朗明快,主题鲜明突出,体现出汉代人“深沉雄大”、粗犷豪放和古朴浑厚的审美特点;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内容上,如《舞乐百戏》、《七盘舞》、《建鼓舞》、《踏鼓舞》、《长袖舞》等画面充分演绎了汉代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

  天文星象图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占的比重也较大,南阳的天文星象图占全国同类画像石的一半,堪称汉代天文学的“影像档案”。其代表作品有《日月同辉》、《日轮》、《月轮》、《日月合壁》、《北斗星》、《苍龙星》、《钩陈星》、《慧星》、《白虎星》等。

  还有一些汉画像石的内容反映了节日欢庆、婚丧嫁娶及饮食、祈雨、祭祀、辟邪、祈福等习俗,代表作有《加冠图》、《宴会图》、《庖厨》、《殡葬出行》、《墓地坟丘图》、《墓祠上冢图》、《墓门神》、《二龙交尾》等,因此,南阳汉画像石可谓一部生动的“民俗档案”。

  再现历史是南阳汉画像石的又一大特色。记者在一幅汉画像石中看到一个宴会,两侧武将相对而坐,中间一人在舞剑。张璐璐说,这幅汉画名为《鸿门宴》,图中最右侧威风凛凛握剑而坐的是项羽,与他相对而坐的是汉高祖刘邦,中间是舞剑的项庄,后侧是项羽的亚父范增和两位侍者。

  反映历史故事的还有《二桃杀三士》、《晏子见齐景公》、《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高祖斩蛇》、《范雎受袍》、《狗咬赵盾》、《西门豹除巫治邺》等石刻。因此,南阳汉画像石又被称为丰富的“历史档案”,史学家翦伯赞更将其称为“绣像汉代史”。

  有历史故事,则少不了神话传说。伏羲、女娲、羲和、雷公出行、风伯、雨师、河伯鱼车、东王公与西王母等神话数不胜数,其中以《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最具代表性。

  南阳汉画馆副馆长王清建告诉记者,该馆的镇馆之宝是《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这幅画像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旁侧带有136字的铭文。这是全国现存较早的墓志铭之一,内容叙述了建宁三年(170)三月十八日,墓主人许阿瞿年仅五岁不幸夭折,父母亲非常伤心,刻下铭文,希望上天的神灵和已经逝去的先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能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画面描述的是墓主人过4岁生日时的场景。上层方榻上跽坐的为墓主人许阿瞿,身后仆人手持便面(扇)正为其服务,面前有三位幼童,前一人手中拿一只小木鸟,后两个幼童拉着木鸠车扬鞭赶车玩耍。下层表现的是舞乐百戏的场面,中间展现了汉代比较典型的舞蹈形式——长袖舞。1959年,郭沫若在翻译该汉画像石上的铭文后曾经感慨:“许阿瞿非大地主之子莫属,五岁就能享此大福。”

  学者认为,因墓志铭有明确纪年,所以对汉画像石的下限断代及书法、民俗、绘画的断代分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许阿瞿》被称为南阳汉画馆镇馆之宝的原因。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石上史诗

  2012年12月13日,记者离开南阳,赶赴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徐州。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出土地。汉画像石与当地的汉墓、汉兵马俑并称为徐州的“汉代三绝”,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

  徐州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云龙山风景区内的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该馆藏有1400多块汉画像石;另一个是以狮子山西汉楚王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汉文化旅游景区,藏有汉画像石100多块。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是一座陈列、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博物馆。进入大厅,汉风汉韵扑面而来,大厅内的“大汉王朝——石上史诗”八个大字格外醒目。整个展厅按布展内容分为神道石雕、祠堂敬祖、天工神韵、绣像史书、千秋地宫、碑刻题记六大部分,展出画像石600余块。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文化的典型代表,这里的汉画像石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石为材,雕刻出一部部石头上的史诗。”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副馆长杨孝军边介绍边带着记者参观。

  《乐舞图》、《羽人戏虎图》、《出行图》、《祥禽瑞兽图》、《兰錡图》、《扳手腕图》、《舂米图》、《缉盗荣归图》,这一幅幅奇特优美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人的现实生活和汉代人所熟知的历史故事、神话幻想、儒家教义、神仙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缉盗荣归图》,堪称艺术珍品。

  杨孝军介绍说,八米长的《缉盗荣归图》表现了从审讯犯人、解押囚徒到亭长迎候的全过程。该汉画像石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丰满逼真。而《扳手腕图》、《力士图》等画像石,则反映出汉代体育运动的兴盛。

  据杨孝军介绍,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典故在《礼记》、《水经注》和《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徐州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图像在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和江苏等地皆有出土,虽然其艺术风格与雕刻技法各不相同,但均强调虚心学习的精神,宣扬儒家上下尊卑的观念。

  记者注意到,与南阳汉画馆相比,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将发掘出的大量由汉画像石构筑的祠堂、墓葬、神道、汉阙、墓门等建筑进行了复原,让参观者一下子便清楚了汉画像石的原本状态。

  其二,在艺术特色上,徐州的汉画像石浮雕感相当强,多使用深浮雕,画面比较丰富,层次多且都很丰满。

  其三,南阳汉画馆内的大部分汉画像石来自50多个考古发掘的汉墓,少量征集自民间。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80%以上的汉画像石是从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征集而来,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考古发掘而来。

  其四,南阳汉画馆内只有一幅有文字的《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而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却展出了一批有文字的汉画像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82年发现于邳州燕子埠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铭。铭文记:“故彭城相行长史事吕守长缪宇”,“和平元年(150)七月七日故,元嘉元年(151)三月廿日葬”等百余字,字体为汉八分隶书。

嘉祥武氏祠:艺术圣殿

  根据学者调查,山东出土汉画像石以鲁南地区的济宁、临沂两市最为集中,鲁中和胶东半岛有少量发现,鲁西南和鲁北地区较少。

  2012年12月14日,记者在浓浓雨雾中找到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宅山村的武氏祠。记者叩开了仿造汉代阙门修建的武氏祠大门,一位叫张守忠的老人将记者带入祠内。

  武氏祠内有一对石阙、一对石狮、五块石碑和四个石室,共40多块汉画像石。

  武氏祠共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内耸立着两座高大的汉代石阙。石阙是武氏墓地前的大门和守护神。两阙结构相同,全部采用雕凿花纹图案、车骑人物画面的石块垒砌而成。石阙于1786年被金石学家黄易发现,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展厅内的两座汉代石狮和当时残存的武氏祠堂。

  从武氏祠诸碑的碑文和石阙铭文来看,武氏是东汉时期的望族。其家族成员武梁,字绥宗,官从事(刺史佐官)。武梁四弟武开明,官吴郡丞(太守佐官)。武开明长子武班官敦煌长史(边郡太守佑官),次子武荣官执金吾丞(掌管京师治安的佐官)。

  据学者考证,武氏墓群石刻完成于东汉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而墓群本身则建于东汉桓帝末年至灵帝初年。

  武氏祠内的汉画像石可以归为三类,即社会现实生活类,神话故事、奇禽异兽类和历史人物故事类。

  社会现实生活类有人物拜谒、会见,车马出行,执彗、捧盾、执戟的迎候,杀鸡剥狗、汲水和面、烧火做饭的庖厨,奏乐、舞蹈、武士斗剑,捕鱼狩猎、军事战争,还有楼阙桥梁等;神话故事有西王母、东王公、雷神、风伯、雨师、龙、朱雀、八头人面兽、鱼拉车、龙拉车、仙人骑鱼等画面;历史人物故事有《二桃杀三士》、《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等。

  武氏祠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比较特别,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平面浅浮雕”,或称“阳刻浮雕”、“凸面线刻”。其技法是将石面打平磨光后,用阴刻在石面上刻出物象的轮廓线,然后将轮廓以外的空白处轻轻剔去薄薄的一层,使空白处稍下凹,画面凸起。最后在轮廓线内的物象上加刻阴线表现细部。第二种剔地较深,轮廓线内的人物细部阴线条也不多,如石阙上的汉画。第三种剔地更深,花纹突出较高,表面局部交汇处也有高低不平,如《孔子见老子》。第四种的画面则完全用阴线刻出,如青龙、白虎。

  张守忠说,武氏墓群石刻的艺术水平非常高,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特色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精致;二是善于夸张想象;三是条理性较强;四是构图分层分格组合,层次井然,变化多样,繁简俱备;五是运动感强。

  “其高古朴茂,琦玮谲诡之趣,诚非想象所及,虽其形象之表现,没有不合理处,然能运其沉雄之笔线,以表达各事物之神情状况,而成一代特殊之风格,非晋唐人所能企及。”画家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这样赞叹武氏石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1日第403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