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关系:古代江南水生植被的历史变迁
人水关系:古代江南水生植被的历史变迁
2012年11月07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7日第376期 作者:王建革 浏览: 11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江南人应该学习古代利用水面的经验,利用现有水面大量繁殖水生植物,及时打捞以保护水质,同时用以积肥以大兴有机生态农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水质,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早期江南湖泊众多,从岸边到深水区,依次分布着芦苇、菰类、草类、荷花类和萍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篇》也讲到了芦苇类与“叶”——荷花类的水生植物。古人水面利用不单没有污染,还创造出一些农业类型和景观类型。
早期江南水生植被的分布
早期水生植物在湖泊中分布有序,鱼类与植被也各有其合理的生态位。左思在《吴都赋》中讲了许多珍稀的水生植物。这时期水质清活,一旦水面被开发后,动态的平衡就被打破,出现地理学意义上的漂浮植毡:植物的长根茎交织在一起,一边增长其厚度,一边向湖心延伸,其上布满苔藓,也可生长草本及木本植物。
在地区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居住区各种排泄物和废弃物注入湖泊,增加了湖泊营养水平,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菰草类植物快速生长,就出现了这种漂浮植毡,古人称之为“葑田”。
余杭的临平湖汉末出现过这种现象。三国时期吴郡官员上奏时尝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临平湖在唐代仍常被草封。张祐《过临平湖》中有:“三月平湖草欲齐,绿杨分影入长堤。山槛正当连叶渚,水塍新筑稻秧畦。”这时尽管湖草很多,但湖泊已经开发,沿岸地区是稻田。但西湖却仍出现葑田且无法治理。苏东坡言:“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合,如云翳空,倐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由于沼泽和湖泊较多,挺水植物菰群落在古代大量存在,这种植物与古代葑田的形成有关,也与古代流行的菰实美食——雕菰饭有关。古人把菰实当做美味。沼泽地菰群落所产的菰实可以大规模采摘。左思言江南的田野时有:“穱秀菰穗,于是乎在。煮海为盐,采山铸钱。”“穱秀菰穗”即是野生稻和菰。
宋代江南的葑田治理
江南水面的大改变发生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由于北方移民的增加,这一地区又属杭州畿地,深度开垦,水面也被开发。北宋时期杭州城生活污水更多,富营养化更加严重,故更易形成淤塞全湖的葑田。但这时葑田得到了大规模的治理,水面种植兴起。为了治理葑田,苏东坡修了苏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去葑田后,让“吴人种菱”。宋代人们甚至将葑田开发成种植蔬菜的架田。《蔡宽夫诗话》提到一种活动式葑田:“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其他湖泊也是这样。江南水面在宋代被大量种植荷花和菱类。
在太湖出吴淞江一带,大量葑田被割掉。范成大有诗:“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他撑着小舟从湖深处取了葑田,回到浅水圩田区以之护岸,浅水区这时已经开发,深水区的葑田就被处理了。
宋代江南水生植被的改变
江南深水性的浮水植物莼菜、水芹、藕等非常多。“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这说明湖泊中的芦苇很少,开发成稻田后,挺水植物如芦苇和菰草被大量清理,生活所需要的芦苇需要在其他水域种植。小湖泊因失水成为沼泽地时,只要没有开发成稻田,芦苇群落仍保持到最后。柘湖的水面消失后就成了芦苇场。“湖周回五千一百一十九顷,其后湮塞皆为芦苇之场,今为湖者无几。”
河网的分割必然使菰群落减少,最后作为美食的菰实也逐步消失了。菰本身也多被人工栽培成茭白,用其茎而不用其实。尽管还有歌颂雕菰饭和菰米饭的诗词,但已经大不如从前。明代人看到的菰群落多分布在太湖沿岸,其他湖泊与小水体中的菰群落很少。
浅水地带多芦苇,离岸一定距离后萍群落才成为优势种群。梁时吴兴太守曾有“汀洲采白苹”之诗句。苹是四叶萍,也称四叶菜,分布于深水地带。当深水地带开发之时,这种萍类自然会消失。“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翦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水环境因景观开发而变化,这类深水浮水植被消失,荷花等植物开始大面积种植。
颜真卿模式的开发增加,从岸到小汀距离内的水面种植了菱、荷、蒲之类的水生植物。由于淤积的发展,水位变浅,萍群落不见了,大量代之以经济水生植物。宋代湖州城外“白苹洲渚,蒲莲如海,弥望渺然”。随着深水萍类优势种群的消失,荷菱类人工种群大兴。“吴兴号称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
明代江南水体的变化
明代以后的水体变化,则表现为水生植被大面积消失,传统的优势种群只分布于太湖周边和一些较大的湖泊中。不单芦苇、菖蒲、菰等挺水植物在减少,像眼子菜、菹草、苦草和金鱼落、黑藻等沉水群落也被清除。大量的水面变成桑基鱼塘和稻田,种菱种荷的水面也大为减少。养鱼种稻使水面植被的丰富度也大为降低,水面景观的可观赏性也在降低。
早期的捕鱼只在水面上进行,水生植物基本上不影响养鱼,后期的桑基鱼塘和稻田基本上难以容纳有规模的水生植物种群。小水体的植被没有芦苇等挺水植物,只有一些浮草,像鳞莎草、蓼子草、习见蓼、芒尖苔草、黄花蒿等群落。少数地方才有野生睡莲等珍稀群落,小面积的莼菜群落也属于珍稀群落。
长期以来莼菜一直是江南常见的蔬菜,宋以前与松江鲈鱼一起相配形成著名的美味。宋以前莼菜有大量记载,宋以后水面分化,莼菜这样的植物就迅速减少。作为珍稀群落,莼菜要求静水与活水共存的生存环境。宋以前太湖的出水口甚大,吴淞江沿岸的许多地区受水范围甚广,流动的活水河道甚多。宋以后因为交通原因而筑吴江长桥,水流集中于吴淞江,小河流与小湖泊逐步死水化,于是莼菜群落慢慢消失,最后仅存于太湖浅水区。
到了20世纪,江南水面植被又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单有喜旱莲子草、互花米草、水葫芦和水花生等外来杂草传入,还有满江红这类可作绿肥的蕨类植物引入。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这些水草在富营养化的环境下大量繁殖,而农民又不像以前那样收集以供肥料,故形不成合理的生态循坏,水面与水质的富营养化得不到解决。
江南人应该学习古代利用水面的经验,利用现有水面大量繁殖水生植物,及时打捞以保护水质,同时用以积肥以大兴有机生态农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水质,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