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来中国瑶学回顾与展望

  

  【核心提示】瑶学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必须打破学科封闭,进行学科交叉,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早在隋唐之后,瑶族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但真正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访问团开始,经过几次对瑶族语言、社会历史与民间文学的大规模调查,出版和发表了一批瑶学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瑶学研究学者。改革开放后,我国瑶学研究更是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瑶学研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一批优秀的瑶学研究专家学者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大批产生。

一、瑶学研究成就卓著

  60余年来,我国瑶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瑶学研究机构和群众性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科研队伍的壮大,广西瑶学会、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代表。

  各界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调查,社会影响力较大。如1951年7月以费孝通为团长的中央访问团调查、1953年全国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1979年,国家民委以上述调查为基础出版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前的瑶族社会性质、制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注重多学科合作,科研成果丰硕。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注重使用多学科结合的方法研究瑶学。比如,2007年,在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奉恒高主持下,来自广西、广东、湖南、云南、北京、上海等地的瑶学研究人员,采用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艺术学、宗教学、遗传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合作攻关,历时8年撰写完成《瑶族通史》,结束了瑶学研究没有通史的历史,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自1986年起,国际瑶学会先后在中、泰、法、美、越等国家举办国际瑶学研讨会;广西瑶学会、西南民族研究会等机构也多次举办瑶学国际学术会议;各国瑶学研究者还多次组织到他国的瑶族地区交流考察。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瑶学研究的发展,扩大了瑶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二、瑶学研究热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瑶学研究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进行探讨、争鸣,推动了瑶学研究的思想解放,拓展了瑶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追溯瑶族族源。瑶族族源是学术界争论最多且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看法的问题。关于瑶族族源,过去有“长沙武陵蛮”说、“五溪蛮”说、“山越”说、“古瑶民”说。30余年来,我国学者采用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遗传学等多学科合作攻关,认为瑶族族源应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九黎部落的蛮尤,以及后来的三苗、蛮、南蛮、长沙武陵蛮,其原始居住地应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中上游地区。

  瑶族社会历史发展脉络。瑶族是否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过奴隶制社会?这曾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探讨,专家认为,瑶族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社会,其社会历史发展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入封建领主制社会的。

  新中国成立前的瑶族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有“原始社会”说、“封建社会”说、“封建领主社会”说等。通过研究,学术界认为,那段时期,各地瑶族社会发展并不一致,如湘桂边界一带的平地瑶,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的盘瑶还处于封建社会;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瑶族则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更有甚者,像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阶段。

  探寻瑶族语言。关于瑶族语言文字问题,学者认为,各地瑶族的日常用语各异,大致可分为勉语瑶语支、布努语苗语支、拉珈语侗水语支和汉语西南方言等,但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各地的瑶族若使用同一种语言,大体上都能通话沟通;反之,则需借助汉语和壮语。

  瑶族是否有过本民族文字。从历史上看,瑶族人民为了更好地贮存和交流信息、传承文化,在学习、使用汉语的基础上,仿效汉字创造了土俗字,并使用于部分瑶族的经书、“祖图”、“家先单”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帮助瑶族人民创造了拼音瑶文,并在部分瑶族聚居区试行使用。

  盘瓠与盘古传说。从东汉至民国的一些历史文献及瑶族民间古籍、传说中,都有关于盘瓠与盘古的传说。过去不少学者与瑶族群众都把盘瓠与盘古混为一谈,现在学界达成共识,认为瑶族崇拜盘瓠与盘古,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盘瓠传说反映的是瑶族盘瓠龙犬图腾崇拜;而盘古,瑶族则将其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神进行崇拜。

  千家峒问题研究。千家峒是千百年来在瑶族民间广泛流传的美丽神话传说,也是广大瑶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千家峒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历史之谜。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认为,千家峒在湖南江永、道县与广西灌阳交界的都庞岭地带,中心位置是韭菜岭;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正如费孝通先生为此留言:“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近些年,多数学者认为,千家峒是瑶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居住过的家园。因此,历史上的千家峒应不止一个,临湘市的龙窖山可能是早期的千家峒,时间大约在唐宋时期;江永、道县、灌阳交界的都庞岭则有可能是明代瑶族迁徙到此地后形成的一个千家峒。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千家峒。

  “漂洋过海”说考证。“漂洋过海”一直是盘瑶民间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并在瑶族《过山榜》及部分经书中也有记载,但对故事的真实性及其发生的年代、地点等具体信息学界长期无法统一。经过多次学术研讨会的探讨,学术界已基本认可了瑶族及其先民在由北向南迁徙过程中确实发生过漂洋过海的史实。但是,这个“海”,可能是海洋,也可能是大江湖泊,因为在古人的眼中,大江、大湖也可以视作“海”。有学者指出,古代瑶族先民住在长江以北,他们在由北向南迁徙过程中,必须漂渡长江及洞庭湖,才能进入湖南、广西;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漂洋过海应指瑶族先民从闽浙淮一带渡东海到广东南海、乐昌,以及后来又从广东渡琼州海峡进入海南岛。此外,从时间上看,瑶族及其先民漂洋过海有早有晚,最早可能发生在晋代,因为南北朝时洞庭湖一带已有瑶族先民居住,而最晚可能发生在清代。

  瑶族迁徙。历史上,瑶族一直过着迁徙不定的游耕农业生活。经过大量深入的田野调查及文献搜集,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瑶族刀耕火种的游耕生产方式以及战争动乱、自然灾害与疾病爆发等因素是造成瑶族迁徙不定的重要原因。宋代以前,瑶族主要是由北向南迁徙。宋代之后,则是向南和西南方面迁徙,其迁徙路线主要有三条:从湖南、福建向广东、广西、越南迁徙;从湖南向广西、广东、云南、老挝、越南迁徙;由湘南沿湘黔桂边界入广西、贵州。

三、瑶学研究继往开来

  现有瑶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瑶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社会经济发展较缓慢且不平衡,再加上没有反映、表达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同时汉文文献资料较为稀缺,所以目前研究成果未能令人满意,还需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瑶学研究。

  首先,完善与发展瑶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国瑶学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学科建设步伐却比较缓慢,与国内的藏学、蒙学、满学等相比,瑶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成熟,因此,必须加强瑶学学科建设,完善与发展瑶学学科体系,加强学术对话与交流。

  其次,加强多学科、多民族合作研究,提高瑶学研究水平。瑶学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仅靠某一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是不够的,必须打破学科封闭,进行学科交叉,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再次,进行田野调查,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瑶族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积淀于瑶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中,要了解瑶族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必须进行田野调查。同时,现代化进程使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研究者必须进行相关应用研究,探讨瑶族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科学制定瑶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各种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瑶族是一个国际性的跨境民族,其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分布。因此,应加强瑶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跨境瑶族文化的比较研究,扩大瑶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增进国内外瑶族的交往与合作,促进各国瑶族发展繁荣。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21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