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当代启示录

(文摘)  

  乡土的、田园的诗人陶渊明在今天反倒有可能更贴近我们。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是陶渊明诗歌精神世界中的核心意象之一。人类创造了文明,却又把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条规之中。这种生存的悖论,成为困惑无数志士达人的最大难题。如果说,生活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的陶渊明遭遇的还是门阀制度、名教规训的拘禁,那么,到了物质极为丰富的工业时代,现代人被“囚禁”的程度更甚。出逃的办法在于“自己的放弃”。即使做不到“身的放弃”也应学会“心的放弃”,即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自然是一种东方式的、中国老庄式的解脱之道,一条人类社会的“返回”之路。人们历来都把“回归”看做陶渊明的精神象征。回归,就是返回本源,返回自然。只有人们对现代社会进行反思,只有现代人对自己的生态处境拥有了新的体认,只有当生态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全局性的问题时,陶渊明退隐田园的恢宏意义才有可能进一步彰显出来。

  像陶渊明这样长期亲自从事劳动生产的诗人不多,因此,“劳动”便成了当代陶渊明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在现代社会,“劳动”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元问题。目前,在那些所谓发达国家和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里,劳动往往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而是满足现代人挥霍无度的消费欲望。这种畸形的劳动观也必将严重污染人们的心灵,损伤人的天性。陶渊明的生活中既有劳作之苦,也有闲逸之趣,这应该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种理想的“耕读”生活。若用现代生态批评的尺度衡量,这才是真正的“低碳生活”。

  在过于物质化、功利化、金钱化的人类社会,重新探视陶渊明的文学世界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学传统,目的在于:为当下惨遭背弃、饱受攻掠、濒临崩溃的大自然,为这个精神生活日益颓败低俗的时代,召回一个率真、素朴、清洁的灵魂。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7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