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满族谱牒研究述评

  谱牒是以记载某一家族世系传承、繁衍、迁徙为主要内容的档案资料。它不仅仅是重要的家族历史文献资料,而且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三十年,伴随着区域性经济开发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谱牒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自然也是学者尤为关注的对象之一,而满族谱牒以其特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文物性特征尤为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此为对象,人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面,就将国内关于满族谱牒研究状况作一概括。

一、关于满族谱牒的收藏、整理与资料汇编

  满族谱牒保存了大量真实的满族历史、文化资料,是人们研究满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珍贵的满族谱牒被毁,尤其是留存于民间的满族谱牒,更是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成为孤本或残本。伴随而来的,还有人们谱牒文化观念的淡薄,使本来就已经数量不多的满族谱牒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基于这一特点,一些学者和部门开始致力于满族谱牒的抢救、收藏、整理工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建立专门性的馆室及机构,对满族谱牒进行收藏。

  从80年代开始,国内许多高校和机构就已经注意对存世的满族谱牒进行收集、收藏和整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部门,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的23部满族谱牒较有价值和特色。李婷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满族家谱综述》(《晋图学刊》2007年第3期)中就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的23部满族谱牒作了详细介绍,认为该馆所藏满族谱牒“国内现存不多”且有一些满族谱牒是“孤本”,在这些满族谱牒中“既有抄稿本、刻本,也有采用西方新技术的铅印、石印、影印本及复制本”,存在形式多样。除了上述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馆室,对满族谱牒进行保存之外。目前,随着人们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文化基础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对已濒于遗失的文化进行自我修复与重新构建。留存于民间的满族谱牒自然也在此行列之中,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馆室是成立于2006年的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馆藏民间满族谱牒600余份,本馆对满族谱牒的抢救方式,不仅仅是以访求、征集、整理为主,而且还通过适度使用、建档和安全管理完成保护,本馆的建立为抢救、保护民间满族谱牒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2.对满族谱牒进行整理,形成资料汇编。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是官修的第一部“八旗满洲重要的氏族宗谱集成,又是八旗满洲的姓氏总集”(参见李婷:《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古籍满族家谱综述》,《满族研究》2008年第1期)。全书80卷,书中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家族以外的满洲姓氏654个,在各姓氏之后分别记载了它们归顺的时间、族源地、部族迁徙等情况。段扬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简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第1期)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了解满洲姓氏及八旗的工具书,也是一部了解清代前期历史特别是八旗人物、民族分布、民族关系、满族源流的重要史料”。该书自修成以来,代表性的版本有清乾隆时期武英殿刻本、2002 年辽海出版社影印本、2003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影印本等等。其中,在《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中不仅对《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进行了收录和整理,而且还对其他满族谱牒进行了大规模、成系统的搜集整理,在《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内容简介”中认为“这部专题家谱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研究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融合以及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人们除了对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为代表的官修满族谱牒资料进行整理之外,还注意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整理法对存于民间的满族谱牒进行细致的调查整理,形成相关资料汇编。如李林《满族家谱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是国内第一部民间满族家谱资料汇编,作者从三百余部民间满族家谱中精选出十九部编成的,全书所选家谱均完整地记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从而显现出了该书的价值。这部书的问世对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民间满族谱牒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初期是民间满族谱牒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继续对留存于民间的满族谱牒进行挖掘、抢救和整理,代表性的成果是赵立静等人的《满族家谱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该书共收录12种收集于民间的满族谱牒,与李林的《满族家谱选编》不同之处在于本书基本保持了旧谱的原貌,而且在每一份家谱前都有“编者按”具体介绍该谱的修谱时间、版本及保存者,这样的安排较之单存的载录旧谱更显进步。此后,尹郁山等编著的《吉林满族家谱资料选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年),常裕铖、关捷编著的《盛京满族家谱精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等书都是作者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苦调查,从民间抢救、征集到的满族谱牒资料汇编,这些资料对于清史、满族史等方面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满族谱牒本体与价值方面的研究

  满族谱牒本体与价值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的核心内容。满族谱牒本体研究主要是关于满族谱牒的体例、形制及特征方面的研究;满族谱牒价值研究主要是关于满族谱牒史料价值方面的研究。针对这两方面内容,学界展开了对满族谱牒核心内容的研究。

  关于满族谱牒本体方面。20世纪以来,清史、满族史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出现了大量的成果。然而,专门研究满族谱牒问题的成果直到80年代才出现,且处于起步阶段。迄今能见到的最早专门论述满族谱牒本体问题的成果是李巨炎《满族家谱小议》(《满族研究》1983 年第2期),对满族家谱产生的时间、体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深入研究满族家谱的作用及其价值是不应低估的,但并未对研究满族家谱的意义作具体论述。杨锡春的《满族的家谱》(《满族文学》2008年第5期)先粗略介绍了满族家谱演变及包含的内容,然后将《吉林他塔拉氏家谱》第五篇的内容即家训中的嗣续、祭祀、和族等条款摘录出来,以清晰展现满族谱牒包含的具体内容。杨丽娟的《本溪地区的满族家谱》(《兰台世界》2011年第1期)主要对存于本溪地区的满族谱牒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认为满族谱书一般“包括谱序、族源、谱系、祭祀、家训、典型、恩赐、命名定式等”内容,谱单则仅记“辈份名字”,较简单。此文虽简单,但对满族谱牒的总体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除了满族谱牒本体方面的研究外,学界还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沈书社1992年)是在其编纂的《满族家谱选编》基础上,综合分析所收集的几百种满族家谱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上编“史事综述”主要介绍了满族民间纂修族谱的基本情况以及满族谱牒包含的主要内容。中编“宗谱分析”对《觉罗福陵觉尔察氏谱书》、《白氏源流族谱》、《凤城瓜尔佳氏宗谱》等重要的族谱加以分析,探讨了不同家族的迁徙、演变及仕宦等情况。下编“宗谱节选”共节选了《觉罗福陵觉尔察氏谱书》、《赫舍里氏宗谱书》等29本族谱的序及较重要的史实。该书对满族宗谱修纂、宗族迁徙、经济变革和文化发展等历史现象都加以勾勒,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该书不足之处在于缺少满族谱牒的学理研究。此后,傅波等人的《满族家谱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改变了满族谱牒研究仅注重学史的固有模式,增加了满族谱牒概念、体例的界定以及谱牒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等学理的内容,对后人研究满族谱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对满族个别体例内容的研究是满族谱牒本体研究细化的表现,该方面研究在于解释满族谱牒各部分内容的作用及不同谱牒间内容体例方面的差异,如刘庆华编著的《满族谱牒序评注》(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则是该方面研究的代表,对佛(陈)满洲氏族家谱157篇序进行摘录和点评,认为谱序是“家谱的精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家谱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

  此外,还有不少是以满族谱牒的形制及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如林德春等人的《满族家谱述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通过对若干满族家谱资料的分析研究,详细探讨了满族修谱的原因、满族家谱形制演变的不同阶段及各其特点。拙文《东北地区民间汉军旗谱单形制研究》(《满族研究》2009年第3期)、《东北地区民间满族谱牒原始形态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东北地区民间满族谱牒形制源流考》(《东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1期)等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满族谱牒的形制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满族谱牒形制演变经历了由原始形态子孙绳到成熟形态谱书的过程,而对“谱牒形制源流问题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东北地区民间汉军旗谱单形制研究》,《满族研究》2009 年03期)。于鹏翔、许淑杰的《中国东北满族谱牒特点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 期)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民间满族谱牒作为特有的一种文化,不仅应该对其加以认识,还要认真地研究它本身含有的文化特征。

  关于满族谱牒史料价值方面的研究。“谱中所记当时普通满族人的社会生活实录,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境,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资料,是我们研究满族民俗、风土人情、社会制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参见陈艳军:《满族家谱五种》,载大连图书馆编:《典籍文化研究》辑录,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李林在《满族文化的瑰宝——(凤城瓜尔佳氏宗谱)初探》(《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认为《凤城瓜尔佳氏宗谱》“记载了凤城瓜尔佳氏的来源、迁徙、人口、阶级关系、风俗、语言等,详细程度为其它谱书所不及,提供了史书所不载的珍贵资料”。滕绍箴在《读(凤城瓜尔佳氏四修宗谱)》(《清史研究》1992年第3 期)进一步提出满族祖谱或家乘不仅补充了正史的缺漏,而且解决了民族关系史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并以《凤城瓜尔佳氏四修宗谱》为例,认为该谱叙述了有关本族修谱历史、族源、人口增长及节日习俗等问题,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珍贵资料。此后,吴雪娟、吴卫的《满族家谱调查与研究》(《满语研究》2003年第1期),赵维和、邢宝峰《满族谱牒研究中相关问题的剖析》(《满族研究》2008年第1期),于鹏翔、许淑杰的《东北地区满族族谱的收集整理及其史料价值》(《满族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满族谱牒的史料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满族谱牒“蕴涵的大量历史资料和语言文字信息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大量的满族族谱对中国家族史、民族史、通史、地方史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满族谱牒学是研究满族发展史的重要资料”。而刘庆华的《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满族研究》2009年第2期)则通过慈禧太后父系家族的家谱(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并利用史料和清代档案,对家谱记载的族源、迁徙、改旗抬旗、重要人物、世系支脉、亲族关系、世职承袭等情况,进行考证研究,澄清慈禧太后的家世身份和多年来学术界的讹说,解决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

三、满族谱牒与满族文化关系的研究

  满族谱牒既是满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其他满族文化现象的辅助资料。满族谱牒作为民族性、区域性、专门性的特色文献,它承载着满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许多遗失的满族口头文化往往能够从谱牒中找到痕迹,就此,许多研究者都很注意从中提取材料进行研究。如李林的《从家谱中探讨满族文化的发展——满族家谱研究之一》(《满族研究》1983年第4 期)以三百余份满族家谱为例,具体探讨了谱牒在满族语言、风俗、姓氏等方面的记载,并进一步提出“满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满族家谱为进一步研究满族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其中,该文对满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补充了前人对该问题研究的不足。陈捷先在《从族谱资料看满族汉化》(《北京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1992年)中则认为满族谱牒“是研究满族的另一宝藏”,它对“满族民族、文化、人口、风俗以及其他很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极大极多的助益”。近些年,利用民间满族谱牒进行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如定宜庄、胡鸿保的《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利用满族族谱,通过实地调查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对满族民族认同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杜家骥的《满族家谱对女性的记载及其社会史史料价值》(《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1期)则通过对几部民间满族谱牒的介绍,认为满族家谱在女性的记载方面,较汉族家谱更系统、详细,并对其所反映的一些婚姻现象作了考察与分析。付永正的《清代东北地区满族晚婚现象初探》(《传承》2008年第24 期)通过对满族家谱中婚期史料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清代道光朝至光绪朝这一时期内,奉天、吉林、黑龙江地区普通满族旗人中大量存在晚婚的现象。另外,《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刊登了一组利用满族谱牒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如《从满族谱牒看满族孝道》、《从八旗家谱看满族的民族构成》、《从八旗谱牒看满族萨满教与祭祀的关系》、《从满族家谱看满族家训内容》等文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确实“满族家谱研究有益于对八旗军事经济、民族民俗研究、民族生活生存状况研究、民族发展演绎研究,家谱研究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姓氏变化研究、家谱研究可以挖掘历史上的社会经济生产力条件下的民族社会心理和社会人文价值判断的研究”(参见沈林;沈延林:《谈满族家谱研究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满族研究》2010年第4期)。

四、满族谱牒与家族史关系的研究

  “宗谱就是其以氏族所属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的历史,它的作用在于揭示其血缘关系及维护其家族”(参见杨子忱:《满族谱牒文化与长白山渊源》,《学问》2002年第9期)。谱牒所述历史是“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历史”(参见卢骅:《(钮祜禄氏家谱)研究》,《满族研究》1986 年第1期),满族谱牒对于满族家族起源、家族文化研究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满族谱牒往往记载的是某一家族的历史,通过对家族繁衍、迁徙等情况的记载来反映该家族所处时代背景。以满族谱牒为依托,人们展开了对满族家族史的研究。

  薛柏成的《浅论叶赫那拉氏族谱》(《满族研究》2001年第4期)充分利用叶赫那拉氏族谱,对居于叶赫地区的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叶赫那拉氏家族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考证,认为“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姓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明朝初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弯地区的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吞并原居住在扈伦地区(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与松花江合流地区)的纳喇氏部落后,改姓纳喇氏,使用女真语,并逐渐融合于当地女真人风俗之中。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其后代分布甚广”。该文在满族家族史研究方面很好的利用了满族谱牒资源。同类成果还有卢骅的《(钮祜禄氏家谱)研究》(《满族研究》1986年第1期)、赵维和的《满洲八旗叶赫那拉氏族谱研究》(《满族研究》2006年第2期)等文章。此后,人们利用满族谱牒研究家族史的视角更为清楚和细致。如杜家骥的《(他塔喇氏家谱)及其所反映的清代东北驻防旗人家族》(《东北史地》2006年第3期)就很有代表性,通过满族对《他塔喇氏家谱》的研究,揭示了东北驻防旗人家族的居处分布状况与其特点,以及他们的文化、任职、通婚、宗族制度等状况。并认为,满族宗族谱书对研究满族史、八旗制度史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更是考察满族宗族的基本史料,应重视对这种资料的利用。高志超的《从(唐氏家谱)家训篇看满族人家族生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根据满族《唐氏家谱》中的“家训”部分内容,从家族内部男女的婚姻年龄的规定、议婚的原则、关于婚姻的决定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变化,透视出了满族家族历史中婚姻习俗的一部分特点,是利用满族谱牒进行家族史研究的范例。薛柏成、姜小莉的《满文(那氏谱单)及神本述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根据满文《那氏潜单)所记人名多附有官职与身份这一特征,纠正了满族叶赫那拉氏家族发展史中认为所有叶赫那拉氏均为星裉达尔汗一支的错误认识,对研究叶赫那那拉氏的组成及族源问题有较大帮助。关于家族迁徙方面的研究是满族家族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成果多从谱牒中找到线索进行研究,如韩启昆的《边台哈什胡里氏(韩)家谱研究》(《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 年第1期)根据《边台哈什胡里氏汉译韩姓家谱》,主要论证了边台哈什胡里氏(韩)家族的迁徙过程。张其卓的《丹东八旗家谱中“随龙安家”的记载》(《满族研究》2006年第4期)以家谱中鲜活的史料为依据,展示了八旗兵随龙安家艰苦曲折的历程。另外,李淑清的《(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考略》(《黑龙江史志》2007年第8期)根据《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记载,详细考证了黑龙江库雅喇氏族的族源、迁徙的过程和各支的分布情况,认为“库雅喇氏族是一支在前清、清初时活跃在黑龙江流域的满族氏族”。

五、结论

  总结目前国内满族谱牒研究情况,可谓既有成就,更有不足。具体来说,虽然满族谱牒体例研究、文献的调查整理等问题均有所突破,利用满族谱牒进行满族文化、家族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亦多。然而,满族谱牒研究因其对象的专门性、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价值的多维性,无不要求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满族谱牒的学史研究应该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学史研究的基上,也应该开展对满族谱牒的学理研究。目前,满族谱牒学理研究仍处于空白,而学史研究尚待整合以成体系。其中,对区域内民间满族谱牒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也是满族谱牒研究界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之一,可谓任重道远。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770050)“近代以来民间满族谱牒纂与东北社会变迁”的成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