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清代四川“三农”问题研究》目录、序、跋

  • 《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清代四川“三农”问题研究》
  • 周邦君著
  • 成都:巴蜀书社,2012.4

目  录

序…………………………………………………………………(1)  

绪  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 
  •   第二节  学术动态……………………………………………(9) 
  •   第三节  研究旨趣与方法……………………………………(24)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篇章架构与学术创新…………………(30)

第一章 四川自然资源环境与农业历史地理概述

  •   第一节  自然资源环境概要…………………………………(37) 
  •   第二节  农业历史地理简述…………………………………(55)

第二章 清代四川人口状况     

  •   第一节  明末清初人口大量损耗……………………………(61) 
  •   第二节  恢复人口的政策……………………………………(71) 
  •   第三节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80) 
  •   第四节  人口增长与人地关系………………………………(93)

第三章 土地政策、土地垦殖及其若干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土地政策……………………………………………(104)
  •   第二节  土地垦殖、清丈……………………………………(111) 
  •   第三节  土地占有、买卖与租佃……………………………(121) 
  •   第四节  土地改造与利用……………………………………(134) 
  •   第五节  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以水土流失问题为中心……(144)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一经济结构:多种经营

  •   第一节  地方官、农民与农业技术一经济结构……………(159) 
  •   第二节  农业特产与多种经营………………………………(169)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一经济结构的分区考察
  •     (一) 四川盆地区…………………………………(172)
  •   第四节  农业技术一经济结构的分区考察
  •     (二) 盆周山区和高原区…………………………(189)
  •   第五节  农业技术一经济结构的分区考察
  •     (三) 小结…………………………………………(206)

第五章 农业技术与生产水平     

  •   第一节  农业技术……………………………………………(211)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水平………………………………………(236)

第六章 农业与交通业、商贸业

  •   第一节  农业与交通业………………………………………(256) 
  •   第二节  农副业与商贸业……………………………………(260) 
  •   第三节  城镇与集市发展……………………………………(291)

第七章 农村社会组织、社会习俗与文化

  •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302) 
  •   第二节  农村社会风俗与文化………………………………(328)

第八章 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结构…………………………………(349)
  •   第二节  农村职业分途………………………………………(365) 
  •   第三节  农村社会流动…………………………………(388) 
  •   第四节  农村社会控制…………………………….………(399)

第九章 农村自然灾害、经济剥削、农民生活与社会变乱

  •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济……………………………(402) 
  •   第二节  赋税制度与农民负担………………………………(406) 
  •   第三节  农村经济剥削与阶级压迫…………………………(418) 
  •   第四节  农民生活……………………………………………(430) 
  •   第五节  农民反抗斗争与社会变乱…………………………(444)

余音:一个稍作引申的论述

  •   第一节  四川“三农”问题与中国政治及社会……………(453) 
  •   第二节  巴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乡土性……………………(460) 
  •   第三节 巴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可持续性:危机和希望(469)

跋…………………………………………………………………(478)

  六年以前,邦君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清代四川“三农”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并顺利通过答辩。而今,该论文得以出版,无疑是一件颇有意义、值得庆贺的喜事。

  中国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恩格斯指出,农业是古代世界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而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唯物史观的普遍真理显示,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历史阶段,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代,还是在日益复杂化的工商业文明时代,人们第一需要永远是食物、饮品、衣服等生存资料。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受到宙斯的惩罚,成年累月地往山上搬石头。每当石头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都会骨碌碌滚下山去。于是,西西弗斯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来过,没完没了地搬石头。这个带有宿命色彩的神话,也象征着人类生存法则的客观必然性——无论爬得多高的/^。,终究都不可能离开农业之母。撇开芸芸众生不提,哪怕是曾经登上月球的英雄式宇航员,哪怕是世界首富Bill Gates,最终也要依靠农业来提供养料。

  按照法国重农学派的观点,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工商业是不生产财富的。该学派关于“纯产品”的理论,在工商业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抹杀、不可忽视的意义。所谓“纯”,不仅是财富来源问题,也是品质和德性问题。从古希腊、罗马一直到古代中国的主流学术界,包括现代中西方的非主流学术界,凡是正直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是最高尚的职业。但是,历史的实际进程往往正如诗人北岛所痛揭的那样:“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辩证地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并不单单显现出一部高尚、进步的历史,其中也包含着大量卑鄙、堕落的因素。就行业之间的关系而言,重农传统受到极度蔑视,而工商业得到猛烈扩展,正是一个显例,意味着卑鄙者持证通行无阻、高尚者黯然埋进坟墓。当今社会最为火暴的,莫过于股票和GDP。无数公民狂炒股,官话奢谈GDP。实际上,股票是典型的虚拟经济,而GDP多半是数字游戏。一次打架受伤或安全事故所连带产生的 GDP,可能相当于成百上千个普通农民终年辛劳所换来的货币价值,岂不可笑可鄙?

  中国原本是富有重农传统的文明国家,考古发掘出成千上万年以前的大量实物,甲骨文和金文的不少记载,《诗经》“播厥百谷”、“黍稷薿薿”之类的诗意描写,足以说明传统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而且,中华农业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世所罕见的持续性优点。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以良种、化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无论怎样演变,农业的根本不会变,生态文明的取向不能变。在生态文明道路上,中国传统农业学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为重视天、地、人“三才”的统一。天在人上,人在地上,先有天地后有人。人利用天地所提供的条件而“开物成务”,于是生生不息。在人类历史上,农业毕竟是第一个真正具有生产性质的行业,是至为高尚的行业,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不幸的是,晚清以来,在欧风美雨的轮番打击下,中华传统的重农精神不断遭到鄙弃。一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忘乎所以,不再关心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甚至有一些狂妄贪婪之徒,不加分析地指摘农业祸害中国。四川盆地和其它不少地区一样,市场的扩张,技术的滥用,使大片良田沃土不再种农作物而种上了洋房和其它洋派的设施。那些眼里只有权力和金钱的人并不清楚,甚至并不理会,“天府之土”毕竟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他们忘记了:如果农田不能产出安全的食料,哪怕是emperor’S power,哪怕是Gates’money,也终将归之zer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向来反对割断历史的错误做法。即便是并不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看好的周作人,也准确地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他指出,历史告诉人们的,表面上只是过去的东西,而现在与将来实质上就在其中。浅薄的人往往喜欢抓住一个时段或事件来划分历史时期,误认为从此以后是另一个世界,将大为改变,且与以前绝不相同,仿佛旧人霎时死绝,新人自天落下,自地涌出,或从空桑中出来,完全是两种生物的样子。这种认识,恰恰是不认真对待和学习历史所造成的过错。马克思、恩格斯的名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们要考察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只有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20世纪末期曾有一本书名日《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但主要论述非常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而并不注意广大农民如何与自然打交道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质言之,对于普通农民在历史常态中所干的那些繁杂琐碎的农副业之事,这类作品及其作者缺乏相应的话语体系,所以是无从进行表达的。大量文人(包括一些自我标榜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本自乡土中来,但不屑过问乡土之事,因为他们觉得,其中并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甚至没有趣味,没有学问。对比此等世风来看,邦君的《研究》对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表现出明显的学术价值。

  在历史上,四川盆地的农业很早就达到了比较发达的水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农业文明成果。中古时期,“扬一益二”经济格局的形成,恰好证明巴蜀农业发达,从而为工商业发展和城镇繁荣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到近古时期的清代,随着政局的逐步稳定,湖广等省大量移民迁往四川盆地。他们几乎是在一片荒芜的自然环境中重新建立乡土社会文明大厦的。以前,一些学者曾对清代四川“三农”问题做过某些层面的观照,但是,像邦君这样从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多角度出发所进行的集中考察,是很少见的。巴蜀地广人多,所出学者、文士也较多。不过,从该地区出来的理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寥寥无几。在学科结构上,邦君不仅具有农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背景,而且在史学、文学、科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也有良好的素养。因此,他的《研究》既有专业性,也有综合性,突出表现了专深不狭的特点。

  《研究》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开宗明义,阐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学术动态、研究旨趣与方法,介绍研究思路、文章架构,并带着自知之明,点出学术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为主体,由九章组成。第一章概括论述四川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农业历史地理状况。第二章以人口问题为中心线索,主要讨论明末清初社会变乱中四川人口大量损耗、清政府恢复人口的有关政策,“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人口增长与人地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第三章论述清政府的土地政策,乡土社会的土地占有、买卖、租佃,土地垦殖、清丈,土地改造、利用,并以水土流失为中心,探讨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第四章论述地方官、农民、农业特产与多种经营结构的关系,然后分别从四川盆地区、山区与高原区对这种技术一经济结构进行考察和总结。第五章首先论述农业技术(包括农具、农田水利、品种、肥料、耕作、栽培、管理与加工诸问题),然后考察农业生产水平(包括粮食作物亩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余粮问题)。第六章先简要论述四川水陆交通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交通对农副业商品化的重要性;然后论述农业与商贸的关系、粮食贸易、经济作物生产与贸易、洋货人川及其影响、城镇与集市发展诸问题。第七章首先论述与农业、农民、农村关系比较密切的社会组织(包括农业改良、教育组织,与农副业有关的交通、工商业组织,宗族与会馆,民间结社,基层军政组织等),然后论述农村社会习俗与文化(揭示清代四川移民文化从隔离走向交融的趋势、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习俗的稳定一变迁之关系,考察农业生产习俗、农民生活习俗、农村游艺与文艺习俗,并以成都为例,展现都市文化的乡土特色)。第八章先论述农村社会分层结构(包括地主、富农、自耕农,特别注意佃农问题),接着考察农村职业分途(包括手工业工人等方面,特别是雇工问题),再论社会流动(包括移民与社会流动、佃农与社会流动、雇工与社会流动、流动商人与社会流动),最后论述社会控制(包括抑制腐败、法律底线等问题)。第九章首先论述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济问题,接着考察赋税制度与农民负担(包括轻赋政策、赋役制度改革、田赋整理、征收、蠲免、附加等),然后论述农村经济剥削与阶级压迫(包括地租、预租、押租、高利贷、典当质押以及伴随经济剥削的阶级压迫),再论述农民生计Ca括盛世中的富足生活、一般农民生活的艰辛、游民问题、土地兼并与贫富不均问题),最后论述农民反抗斗争与社会变乱(包括盛世中的偶然变故和衰世中的变乱)。

  第三部分为《余音》,首先讨论四川“三农”问题与中国政治及社会的关联性,接着阐明巴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乡土性,最后揭示巴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持续性——既指出持续性所面临的现代危机,也看到了若干希望。
   
  邦君善于综合吸收前人的学术成果,并挖掘、利用若干被人忽视的材料,在研究的内容、方法、观点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其《研究》内容丰富,驾轻就熟地将诸多环节和细节问题熔铸在一起,相当广泛而深刻地展现出清代四川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复杂结构和真实面貌,对于现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建设新农村,提供了一面可资对照的明镜。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时代,在什么都敢吃、什么都不敢吃的生态陷阱中,邦君立足于乡土之根、生命之根,从科技与人文结合的角度研究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其中自有无量功德。《研究》体系庞大,环环相扣,独具匠心,深得古人作文起承转合之法。其文字具有古雅纯正之风,而论断契合持续发展之说。作品较好地实现了文理交叉、文史哲交叉,有助于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得到美感享受。魏文帝日:“文以气为主。”邦君运笔行文,有乡土灵气,有人间正气。数十万言的作品一气灌注,读来时时令人回肠荡气,掩卷沉思。作者怀着一颗赤子之一l5;富有民生关怀和终极关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守望农田的崇高学术精神,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文学博士王文捷多次谈到,他有不少中文专业的同学,但从未发现其中有谁在文字打磨功夫上超过邦君的。在批阅邦君的博士论文稿件之后,资深学者慈鸿飞教授感叹道:邦君的文字很美,仿佛带着民国时期某些学者的韵味,读(不是看)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

  邦君前番推出《补农书新解》一书,让家治感慨良多,而著名学者曾雄生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农史网上特意推荐说:“本书文字古雅,议论纵横,新意迭出,为近年不可多见之农史著作。”今《研究》自可与《补农书新解》相媲美,为另一部难得的佳作。当今做真学问的人不多,真做学问的人也不多,更为少见的是做真学问、真做学问且文笔有特点、有美感的人,而邦君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当《研究》出版之时,家治亦乐意序之。

  • 郑家治
  • 二○一一年十月于西华大学醉醒斋

  夫巴蜀盆地,天造恩赐之盆地,人间绝美之盆地也。李冰、司马、李白、杜甫、三苏、杨慎诸先贤,皆受巴山蜀水之涓滴而涌泉回报者也。湖广填川之时,先辈不以蜀道为难,跋山涉水,风雨无阻,何其苦也。其胼手胝足,辟榛莽,修沟洫,务耕织,养禽畜,育子孙,重建乡土世界,何其劳也。嗣后,巴蜀无数农家子弟及农副产品,献与“同治中兴”、辛亥之役、工农革命、抗倭前线,乃至捐于朝鲜半岛,何其壮也。迄于今日,巴蜀与中华及全球相类,生齿愈繁,酸雨、钱币、洋楼、洋车愈多,绿水、耕地、生态饮食愈少;五谷不得其正,血气不得其顺,金生粟死,粟死金生,而人心不古,狂乱如麻,何其危也!

  仆本农家之苗裔,少习农桑之鄙事,稔知稼穑之艰难,默究古今之异同,苦思中西之纠葛,妄察天人之三昧,欲辨而忘言自失矣。比及成年,仆舌耕于某僻远小镇,课童子以中英之文,而韶华悄然随流水矣。仆素来安土重迁,惮于出盆地而远游他乡也。天意从来高难问,青冥浩荡不见底。过而立之年未久,仆乃别家室,趋金陵,拜张芳先生门下,先后得硕、博学位。先生以其德量文章,沾溉士林,洵系中华农田水利史学奠基者之一。其心不旁骛,谙熟故籍,为学笃实,持论平正。每有业内诸生答辩之会,众人特重其评判而服膺之,以其切中肯綮而言辞蔼然也。门生之文,张先生每每逐字批阅,而门生刊文之时,先生一概不署己名。其传世之作多种,皆躬自写就,向不腹削门生之力。尤先生之遗著《二十五史水利资料综汇》、《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皆煌煌然约百万言。此等系统工程,字字句句为先生多年心血所化也。呜呼!彼苍天无眼兮,叵耐不假之以年寿也。先生于仆之博士论文答辩后三月之间,猝罹病魔猛袭,不及预留只言遗嘱,竟归道山矣。先生纯为学者,淡泊名利,向不与闻官场之事;世之所谓学术活动者,先生亦极少介入。其去后多年之某日,仆与南国一学者小聚,出言几无所忌者。学者论日:张先生之作,似少灵气。仆对日:张先生早年出入于工程之学,后转治农史之学,其文非借使气弄巧取胜,而以学术功夫见长也。仆退而思之,窃谓张先生之文,实学者之文,而非文人之文也。先生之为文,犹若旧时农家做家常饭菜,纯用自家物产而绝无化肥、农药、添加剂之污染,且清洗极净,刀法娴熟,火候老到,摒弃香精、色素,亦不讲排场,不图花样。其文既非工商时代小店之快餐,亦非星级酒店之大餐。但有口福之人,得无车马喧处,和其气而虚其心,细嚼慢咽,定然品知其味道之纯正、营养之丰富也。

  忆二○○二年九月,仆自羊城入金陵,复游张先生之门,在职攻博。因轻车熟路之便,仆于一年级时,即呈请张先生,欲先期一载开题,以省穗、宁两城奔走之劳也。先生沉吟有顷,曰:此无先例,但云征求意见,幸不急称开题可也。临开题会之末,仆作汇报。在座诸先生未表异议,而多有勉励之言。彼时另一同窗,原系正班车开题,惜被挡驾矣。仆之开题过关,非仅以汇报大致可取,实亦径得张先生之助,更赖王思明、惠富平等授业先生之开通明达也。一年之中,仆先期通过英语测试,尽数修完学位课程,且紧锣密鼓搜寻论文下锅之米。二○○三年,仆忝入学校“优秀研究生”之列。张先生见仆用力较勤,一年竟成两年之功,乃甚感欣慰,屡次嘱以“当心身体”。之后,仆返羊城,授课谋生养家之外,惜光阴而撰论文,其心不可谓不专矣。二○○五年除夕之日,仆自蓉城邮文稿至宁城。春季开学未几,仆于羊城得张先生手书,其长达五页。先生日:文稿总体应予首肯,而瑕疵亦复不少。手书条列需改之处,自章节布局、观点表述之斟酌,至页码、字词、标点符号之考究,巨细无遗。仆心怀感念,乃多番改之;后于四月告假,前往金陵,尽力预答辩之事。六月中旬,正式答辩亦颇为顺遂。答辩会由范金民、慈鸿飞、王思明、惠富平、严火其、沈志忠诸先生组成。范为会长,而沈为秘书也。答辩会上不乏善意之褒奖,亦有严厉之批评、热烈之讨论。至于纠结之处,诸先生红光满面,仁智毕现,时有妙语,如数家珍,亦似现场制作纯然之生态食品,令仆大受益焉。久之,仆风闻两番答辩之间,拙稿外审之际,审读专家为农史学者王直民、农学教授陆建飞两先生。其评语固不可知,料亦无甚恶感。博士学位得手之后,仆与吴滔先生谈及论文选题之事:曩者,仆有探究岭南农史之念,但因未习当地语言风情,乃委而去之。吴滔曰:何必用心于此?岭南早有他人捷足先登,占尽风光矣!既如此,仆之回望清代巴蜀乡土,亦良有以也。此等课题诚然早经王笛、刘正刚、郭声波、蓝勇、彭朝贵诸先生之侧击,而向来未得农史界之集约式专攻也。仆之撰述,自不敢胡说胜出前贤多多,谅亦应有一星半点可悦人眼目,甚或惬人心意也。

  攻博战线颇长,苦味甚多,自不待言,然其间偶亦点缀可乐、可感、可怪之事,录此以存照焉。同年同专业博士之中,以仆为率先答辩者,故钱凤英先生戏言为“独生子女”。某学友自西北来,其性泼辣,殊有雷厉风行气概。彼见仆已着手预答辩,大急,遂不理会导师之忙碌,堵之于办公室门内,欲其阅过文稿方罢,得非强生压师之奇举乎?此为可乐之事也。仆两番答辩之间,苏盾、李光和、张成诗三先生代为授课,而分文不取,其恩德莫大焉。此为可感之事也。某高校一博士生,多年未得答辩之机,闻仆为在职博士生,三年而将毕事,遂阴为人言:定是彼之学校太滥,导师要求太低!彼之运用酸葡萄原理熟练自如,岂非农产加工技术专家乎?此为可怪之事也。呜呼!抑又有可憾之事也。仆托身寄食之单位系一新生式高校,古籍较少,故欲谨遵诸先生教诲而令论文趋于善境,然多年无所措手。事之可憾者,正坐此也。转念之,博士论文究系个人学术旅途之一纪念物,未便轻言改之。仆踌躇再三,于其付诸剞劂之前,决意仅作若干微调,而不拟启动大手术也。虽慕陈世松先生之《大迁徙》、《大变迁》,仆亦割爱,而不据以改动拙作之相关内容,庶几存其真相焉。拙作大体出原样示于天壤人间,亦藉以祭奠张先生之英灵也,亦因之铭记其他先生、学友、同事、亲朋之惠泽也。仆之文稿,诸如《声明》、《授权书》、中英文摘要、表格题目英译之类,一概删除。因有脚注,故不再附参考文献。原《致谢》亦不用,别撰今El之《跋》,以叙拙作之所从来,旁及若干掌故云尔。拙作若有所得,则应归功于张先生及诸位授业先生之辛劳与智慧;若有所失,则当归咎于朽木难雕而辱没师教也。若见万不得已之处,切望识者谅之;若睹悖谬不然之处,敬祈大方正之。果如是,则仆幸甚至哉!

  • 周邦君
  • 二○一一年十月于羊城齐民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