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三篇

现在的干部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懂科学,他们重发展。他们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科学发展观。问题是,就算是找到了科学发展观,它可以包容人生观和世界观吗?

一个拥有深厚哲学修养的人,往往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伟人。毛泽东在大变革的时代,写下了三篇小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就是年长的人们熟知的老三篇。这个老字用得好啊!这曾经是中国人精神上的三宝。毛泽东的三篇小文章,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他们流血牺牲,他们前仆后继,他们铸造辉煌。这是毛泽东展示给世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毛泽东时代的审美逻辑。当然,这也延伸为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伦理和经济伦理。

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愚公移山》中,毛泽东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恩师于渭若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打开《论语》,你可以看到老三篇;如果你打开《圣经》,你可以看到老三篇;如果你打开《古兰经》,你可以看到老三篇。老三篇显示了中国人对人类道德伦理的追求。领袖群伦的人必须具有这样的追求。”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愚公移山》一文,是毛泽东在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闭幕词。这让文胆们的宏大叙述毫无颜色。这也让那些无与伦比的困难显得微不足道。这已经不仅仅是恩师所说的道德伦理的力量。这是一种高度,这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这是一种方法论的高度。在这种高度面前,国民党的八百万大军微不足道;在这种高度面前,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微不足道。

中国的改革当然有困难。再难能难得过毛泽东时代吗?当然,毛泽东有上帝帮忙。毛泽东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今天的改革也需要上帝的帮助。如果脱离了人民,任你是谁也微不足道。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一旦接触西方工商管理学,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毛泽东的著作。如果,剔除那些复杂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基本的理念并没有超越毛泽东的思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可以有序治理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的原因。这也是中国可以在短短六十年实现伟大复兴的原因。不要小看了毛泽东思想这座伟大的学校。试问,人类历史上,是否有一间学校,可以具有如此广大的教学规模、如此快捷的教学速度、如此高超的教学水平?培育出如此之多的优秀干部?没有!当我们关闭了这所伟大的学校,接受所谓“先进”、“科学”的西方教育的时候,当我们的干部个个都揣着一张博士文凭的时候,我们干部的水平又如何了呢?我想起了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买来一堆华丽的空匣子,我们正在失去最可宝贵的东西。

当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不是毛泽东的问题。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没有做到的,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我们做了些什么呢?

笔者认为,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继承。

笔者认为,发展不存在科学与否的问题,更不存在某种既定的观念。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的观念都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广阔的历史空间里,意识形态的任何“科学”,毫无疑问都是伪科学。我们需要最适合我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而决不是被称之为“科学”的某种观念。毛泽东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实事求是。我们不需要砸碎一套锁链,又主动戴上另一套锁链。

恩师似乎没有在《金刚经》中看到老三篇。我倒是觉得,毛泽东思想颇得《金刚经》的精华。佛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好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毛泽东是一个思想的大自由者。而且,是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大自由者。如果,能够超越了意识形态读老三篇,老三篇确实堪称经典。为人民服务,算不算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有多少人可以发此宏愿?有多少人可以身体力行呢?

来源: 作者博客    大学网转载:2012年5月25日 07:07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