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忆上世纪70年代国家海洋局专家曾多次准确预测地震发生

一段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忆上世纪70年代国家海洋局专家曾多次准确预测地震发生

■本报记者 朱瑞良

记者采访安振声教授(左)

安振声教授获得的荣誉证书

    “5•12”,一个让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汶川,一个让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地名。正如36年前的唐山,24万多人的生命在瞬间消失,留给生者的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痕。然而,一份尘封的档案却显示了国家海洋局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地震预报的辉煌历史。

    这要从一份被遗忘的档案说起。

一份尘封的档案

    偶然间,一份纸张已经发黄了的《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档案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这是1981年6月地震出版社的一本公开出版物,其中一篇署名为“国家海洋局情报所地震室”的论文《利用地震资料和天文周期对唐山地震的分析》提到:“在1975年6月27日,我们在华北地震趋势会商会上提出:1976年下半年和1977年上半年,华北地区可能出现一次相对的地震活动高潮,震级可能为6级以上……”

    这就意味着,在唐山大地震来临的一年前,当时的国家海洋情报研究所地震室就提出了关于华北地区的中短期地震预报。

    在该文和1973年的《科学技术重要成果汇编》中,记者进一步看到该地震预报方法的介绍:“该方法是一种与预报海洋潮汐相类似的方法。”“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地球本身的变化有关,也与天体运动及其变化过程有关,即是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地极移动、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以及太阳黑子、耀斑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力的形式,而对地壳发生影响,当其超过组成地壳的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在那些构造薄弱的环节,就会突然发生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地震。”该文还指出:“由于大地震与天体运动有关,所以较大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存在某些周期性。”

    这些结论与当前地震预报学界普遍主张的“地震是地壳出现突然的、快速的运动的结果”,“地震的情况非常复杂,很难寻找规律”,“地震不可预测,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有着较大的思路上的差别。

国家海洋局开展地震研究

    国家海洋局怎么会设立地震预报部门?后来又怎么撤销的?记者带着诸多的疑问,专门查阅了国家海洋局海洋情报所的文书档案,找到了国家海洋局成立地震室的相关文件,并顺利地采访到了当年该地震预报方法的创始人之一、已退休多年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安振声教授。

    据安振声回忆,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余震中亲赴灾区,慰问百姓疾苦。当天,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之后,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等5家单位立即派人到现场去实地考察与监视震情发展,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工作。当时,安振声是国家海洋局的代表之一。

    相关档案显示,1967年3月18日,国家海洋局根据国务院指示,为地震预报提供资料,制定并上报了“平均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研究工作的初步规划”。在“规划”中,确定组建地震研究室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任务等,地点设在位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局海洋情报所(即现在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1967年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决定成立地震研究室,隶属于海洋情报所建制。据安振声回忆说,当时的国家海洋局地震研究室有24人,主要工作是研究地震预报。

    地震研究室成立后的数年内,开展的应用历史地震资料与天文周期分析方法预报地震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实践证明该成果对大于5.5级的地震进行中期预报有一定的效果。该研究成果被刊入中国科学院出版的1971年、1973年、1974年的《重要科学技术成果选编》中。

    1972年12月,根据国家海洋局“地震海啸的预报和研究”工作计划,地震研究室搜集了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海啸、国外大地震及地震海啸等资料,并进行实地调访。经一年多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关于地震海啸及西北太平洋地震、地震海啸的情况”研究报告,认为:在我国沿海海域不易发生地震海啸。该研究成果报告于1973年1月上报了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和国务院办公室。

    1974年4月,情报所向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上报了“平均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研究”阶段成果,说明由于当时海洋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对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天文、水文、气象等因素尚不能基本消除,其未能消除部分远远大于地壳垂直形变的量值;潮位观测站及其布局远不能满足课题研究的要求;地震发生是综合因素所致,用平均海平面变化这单一手段是不可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的。

    1974年4月至6月,该地震研究室郑文振、安振声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地震形势会商会上,对华北及渤海地区1974、1975年地震形势作了分析预报,提出了“渤海北部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意见。随后和辽宁省地震办公室等部门一起加强研究,提出了更有操作性的意见。当时的国家地震局专家汪成民对该意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吸收到他的地震预报意见找那中,辽宁方面根据汪成民的意见认真抓临震、前震现象,成功地预报、预防了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大地震。

震前两天预测将有大震

    1975年6月27日,在华北地震会商会上,该地震研究室利用地震资料和天文周期分析的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反复精确数值计算,结果发现,1976年下半年与1977年上半年的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曲线均有高于平均值的异常。据此,安振声等人提出:虽然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但地壳能量释放得还不够,1976年下半年和1977年上半年,华北地区可能出现一次相对的地震活动高潮,位于唐山——迁安的开平盆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最大,将有一系列的地震,最低限度在6级以上,上限不封顶。1976年4月29日至5月3日,国家海洋科技情报所安振声、金承钟等人赴唐山考察,发现了大量的地震前兆,进一步验证了大震即将来临的预报意见。安振声曾于当年的7月26日,到国家地震局向局长反映了“唐山大震即将来临,应该尽快会商发布预报”的意见,但因种种原因,该意见未见结果。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5分,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而距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领导私下得知了有关地震预报,及时采取了防震措施,竟无一人死亡,创造了“青龙奇迹”。

    1976年6月22至26日,安振声参加了“四川龙门山中南段地震趋势会商会”。在会上,安振声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力排众议,独立提出了预报意见:1976年四川地区将有6级~7级地震发生,较大可能发震时间是7、8、9三个月,较大可能发震地点是黑水、松潘、剑阁一带。结果在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松潘—平武一带发生了两次7.2级地震。由于震前有警惕、有预防,均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有关专家对同类级历史地震的灾情统计分析,这一预测当使10万人左右免遭地震之灾。

    但这些辉煌业绩光环,随着唐山大地震的到来,逐步暗淡直至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了。据有关地震专家回忆,当时国家地震事业走向低谷,同时地震预报逐步脱离了专群结合的轨道,走向了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仪器开展专业化监测的道路。以至近年来有不少地震专家提出质疑:“地震局不搞预报,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这种大气候下,国家地震局以外单位的协作地震研究显然就没有生存的环境。据有关档案显示,1980年8月,国家海洋局下属的地震研究室解体。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当安振声教授给记者拿出1985年和1986年国家地震局颁发的“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中短期预报”、“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预报”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的时候,老人的眼睛湿润了。他声音颤抖地说:“非常伤心……唐山的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抓一个大地震是不容易的,很多人要用多少心血啊!”

    谈及我们当前的“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防震减灾方针时,安教授深感遗憾:“我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讲述的28字地震方针: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如果只重视局部,只走专业化的路子,不搞专群结合,就是死胡同。”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安教授这句斩钉截铁的话,再次让记者想起深受质疑的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说法,不禁感叹地震预报事业的辉煌何时能够重来!

该文已发表在5月9日的中国海洋报

链接: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20509/78792.shtml

作者投稿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