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边缘的文化生态明珠——访热贡、北川“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核心提示】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川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保存了较为完好的文化生态及自然环境。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热贡和北川两个实验区,探寻青藏高原边缘的文化生态明珠。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横亘在中国西部大地,是我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文化生态的重点保护工作,先后设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有4个位于西部地区,分别是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川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云南省“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这些地区都保存了较为完好的文化生态及自然环境,记者专程走访了热贡和北川两个实验区。
热贡:西部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热贡”,是藏族同胞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及周边地区的称呼。该地域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灿烂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被称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文化资源最丰富,文化形态最具多样性、唯一性和独特性的一个地区”。2008年8月,热贡被评为全国第三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在热贡,寺庙是集中展示民族艺术的地方。在藏族朋友索南达杰的带领下,记者穿越风光旖旎的隆务河谷,首先考察了年都乎、郭麻日、吾屯上庄、吾屯下庄、双朋西等村庄。这些村庄居住的主要是土族和藏族同胞,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座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各有特点,异常华丽,大都是隆务寺的属寺。而位于同仁镇的隆务寺,作为黄南州格鲁派的主寺,无论在规模还是建筑艺术上都不逊于格鲁派的其他著名寺院。在这些寺庙中,记者充分领略了当地人高超的唐卡、壁画、雕塑和堆绣技艺。
吾屯上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斗尕告诉记者,在热贡,村民和僧侣自幼一起学习艺术技能。热贡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
除了唐卡等艺术形式,利用细沙布置曼荼罗(坛城)的沙画也是热贡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在热贡艺术馆副馆长侃本塔的安排下,记者仔细参观了该馆的沙画展览室。在那里,有一座巨大的、有明显裂纹的坛城沙画。工作人员老陈告诉记者,沙画一般在宗教活动结束后就被推掉,而这座是特地保留下来供大家参观的。至于那道“穿越坛城”的裂纹,据老陈讲,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痕迹”。为缅怀在这场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们,裂纹被保留下来。
北川:断裂和延续的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10年10月设立的。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韧性十足的山地民族,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被称为“彩云上的民族”。羌族并不完全等同于古羌人,仅是他们的一支后裔。今天羌族同胞主要生活在四川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区域,而这些区域正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也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羌族文化遭受惨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文化部与川陕两省积极配合,设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四川的汶川、北川、茂县、松潘县及陕西的宁强县、略阳县等羌族主要聚居区纳入其中。
羌族文化生态具有大量而丰富的内容,早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地震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震后重建的北川县城位于川西平原,原本作为山地民族——羌族的文化如何在平原地区延续和发展?另外,震后的北川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面对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以及某些“濒危”的文化传统,北川期待着学术界予以更多关注。
四川文化学者伍松乔在其撰写的《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中记录了大量北川重建过程中的文化现象。他向记者讲述了北川人口头语言在地震前后的一次转变。
震前,北川人无论是羌族还是汉族,都主要使用四川话。震后,3万多山东人对口到北川进行援建工作。援建者和当地人不断交流、紧密配合。在召开工作会议时,北川及绵阳的领导都不得不使用普通话,“我用‘川普’(四川普通话)讲,不然你们听不懂”。如今,援建队已经撤走了,但北川的四川方言中却多了一些山东方言的“词汇孑遗”。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11日第30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