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不再属于当代青年的青年节

幸亏自己现在没有健忘症,竟然还记得有这么一个曾经属于自己的节日。青年节,一听名字就能让无数同龄人热血沸腾,活力四射,但今天看起来它的荣光已成为了一去不复返的梦。

去年看过凤凰网的纪念五四90周年的专题词中写道:五四是什么,什么是五四?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的90年里,这两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但当我们揭开笼罩在五四身上的层层光环后,会发现五四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也不仅仅是一场“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运动,更不可能只是宣扬民主自由的廉价舞台。“五四”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悲哀的交汇点,中国知道精英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民族,以及自我的道路。自兹而始,终点仍未到达。当今社会关于五四都一一贴上了千百种的时代标签,但是再怎么改变都离不开自由与民主,也只有这个前提下才能可以行使种种法律之内的权利。

这个原本属于18—28周岁的所有中国青年的节日,却在现在的社会变得毫无任何意义,简直可以说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这个的节日不等同于中国任何一个传统遗留下的节日,毕竟成长期短暂又是在特殊的环境下由一个小规模的共同群体发起的,这很显然缺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并且由传统因素的影响与历史突发事件,最后也都等同于一个国家政党提倡与纪念的节日。如果说清明节是纪念故去的先人,中秋节是思念远方的亲人,那么这个青年节在当代来看则是愚蠢地盲目地让广大青年们意淫着各种口号与行动把一个强烈的附加“爱国”意识发扬光大,麻痹并短暂地“封窖”使之发酵为与全球人类所提倡的“文明、自由、民主、和谐”相违背。更何况这样的节日已不再属于当代青年了。

凡一种节日,其伟大意义基本上都是靠人们的自发地适应和有规模有组织地参与纪念或体验,比如愚人节,狂欢节,而这种参与形式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每一个人心里。反过来看看我们的这个五四青年节,虽然随着时代的改变与社会的进步已与它的初衷无任何瓜葛联系,甚至可以说面目全非。基本上每次都是官方组织一部分“优秀”青年聚会发言,而内容也是无任何意义的废话连篇。剩下的那些“不优秀”的青年则是完全没有了“五四”精神的概念,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要过五四青年节,一定都会不约而同地把高中课上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让旁观者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记忆力竟如此精确。

然而绝大多数的青年已对这个节日毫无兴趣可言,这个原本属于当代青年的青年节却只有老一辈“历史革命”和“爱国热情”的知识份子以一种回忆的方式纪念,每年也只是象征性地写点关于“五四”式的文章。而官方仍会是以“组团”的形式号令一部分“优秀”学生面对庄严的团旗宣誓并引以为豪地加入中国共青团体。

这样的现状已令这个节日陷入了尴尬局面,原本应该是主动请缨的青年如今只能对这个节日渐渐淡忘,这不得不让人心痛深思。要分析造成今天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还必须深究其集中的群体现状才可以。

首先是群体有限,这种节日一般人还真过不起,除了在校的学生外,步入社会上的青年都无暇顾及。长大成熟了的青年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在这个节日的安排,无非就是学校提前开隆重大会,表彰一下个别先进同学,让共青团进入一批新的血液,之后便是按照国务院规定放半天假放松一下。

先来看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这里不得不提及北大与青华,毕竟五四的来源与这二所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今天却与它们分道扬镳,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这一批优秀的青年忙着出国深造,忙着毕业论文,忙着与官员们打交道。最近青华的百年庆典上朱镕基同志的一席讲话,尤其是一句:“你们要讲真话”得到了雷鸣的掌声,由次可见青华学子平时的“假话”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了。学校本来就是应该讲真话的,然而悲痛的是竟让一位国家前总理点拨鼓励,实在是不幸中的可悲可恨。这些本应该代表着五四精神的主流军今天已沦落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还有一部分普通学院的学子更是不值一提,他们从踏入学校与社会始终迷茫颓废着,对于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都变得麻木不仁起来。许知远曾说:“充满语言快感的指责制度、控诉社会环境,他们的大言炎炎,就像更多的漠然、早衰的面孔,同样令人不安。他们的生活,既没有宽度,也没有深度,像是一群生活在玻璃板上的蚂蚁,忙忙碌碌,充满了虚假的可能。由于没有内在的丰富和自由,他们要么甘愿放弃,要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往于那个抽象制度的改变。”说实话,笔者也曾经经历过这个时代特有的“年轻苦恼”,用一种自由的意志来表达对社会不公不正的反叛,但最后总是失败的、可笑的,愤世嫉俗现在看来只是没有经验的懦夫吧了。既然这个时代造就了这样的社会,那么不幸的我们应该不再焦虑,慢慢为了生活挣扎着,一切肯定都会很起来的,毕竟那种制度都有缺陷。然而这一切也由不得他们,怨不得他们,毕竟都是大学盲目扩张与教育改革的不彻底造成的。

最后一部分是受到过一点教育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青年们,他们被这个社会冠以穷二代或农二代的烙印。小小年纪不得不提前踏入社会上来,迫于生计不得不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更多的是涌入沿海发达城市,埋头苦干在电子厂房的流水线上。日夜加班,思想局限的他们只知道加班能多挣些钱,过节能放松花些钱,别的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问。你千万别妄想他们有什么作为,思想还是单纯简单一些为好,在目前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不需要他们能改变什么,只求祖国的GDP能更上一层楼吧。

如果说群体有限是造成五四青年节不冷不热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教育的严重缺陷与现实问题则是攻侵了他们内心的变化重要因素。

我们的教育不知从什么时候,许多人一提起教育就怨声载道,谁都知道教育出了问题,但都默不作声地解决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屡屡进行,却屡屡失败,甚至越来越糟。从小我们就被灌输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致于长大后在属于青年时又来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教授们一致认定了五四是一次爱国主义运动,所以今天的节日还是重温一下,让当代的青年必须集体接受一下。通常我们的院校兼党委书记都是在大会上再三批报一定要拥党爱国,要有集体荣辱感。这样的讲话是有作用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年们爆发的激情便是有力佐证。但等这激情消退很多困扰于青年们的问题便来了,我们教育在说到集体时那都是表面文章,私下里还是传授着金钱,权利至高无上论,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批批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人都产生了。还有一点就是缺少人文精神,把学生的个性独立扼杀在摇篮里,前不久的北大商会思想便是有力的证据。

现实问题,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日益攀升,生活成本也日益加重,随之一系列问题都来了。校内的发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校外的发愁于找不到合适的廉租房。就业,房价等现实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于是这样再过这个五四节日已无任何意义,慢慢时间一长便谈忘掉了自己还是个青年,但是在青年人的身上澎湃激情转移到了追逐权利方面了。

所以当代的青年们都已被现实伺服,根本也不需要这个五四青年节了,你能要求他们像当年的学子游行示威?和谐社会的今天跟本不会让这些存在的。为了个税加重,就业难,物价高,劳动报酬不平等的问题都是不需要偏激的方式来解决的,除少数的“行动”被强制关压后,不得不佩服官方们的思绪与行动能力,一边口头倡导,一边现身镇压,多么和睦相处的矛盾。

但总得来说,以上个个因素慢慢也促成了青年们自身的堕落与逃避。虽然说学历并不代表着学识,我们的青年更多的缺乏步入社会的自我教育。动手能力本来就差,而思想的单一性与局限性使得他们踌躇不前,原地踏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信仰,有的话也是金钱信仰。姚明之前说:中国青年人最缺乏信仰。这点笔者是同意这个观点的,这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信仰是个好东西,能给人以动力,支承着坚定不一的人生信条。现在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共产主义信仰都是大力提倡的,当你真正成为一名虔诚的信徒时就会明白青春的激情与人生的乐观程度与众不同。

我们面对着大洋彼岸的创意的青年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我们多数青年人都知道“美国梦”,而心里面都想拥有一个美国中产式的梦,但在中国很少有人会提及自己的中国梦。我相信大多数人还记得留学归国的安田在镜头前表达着自己真切的实际想法,本个原本是从小就被教育着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却被一个“外来的和尚”给诠释教育了一番。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华尔街中文网的评论员张涛说:中国梦应该和我最初接触的美国梦一样,凭能力说话,靠努力出头,整体社会公平正义,把最好的机会留给最有准备的人,在强人出头的同时弱势群体的利益也能得到相应的保护。但是他这样的中国梦又有多少想过试过努力过。

被给予太多希望的中国青年,你们的中国梦又是什么呢?

来源: 新工人网    大学网转载:2012年5月06日 10:30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