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残留地膜糟蹋耕地
新疆哈密市南湖乡农民在加固地膜。CFP
春耕时节,广大农村地区开始适时播种,农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指导春耕的农业科技人员提醒:别让残留地膜糟蹋耕地
春暖花开,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迪拉娜·艾山的心里,高兴之余,却有忧虑。“再也不能等了,残留地膜必须要治理啊!”迪拉娜·艾山所说的,是农田里残留的地膜。
触目惊心的残膜
上世纪80年代,为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新疆曾掀起一场“白色革命”。20多年来,这项技术给新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据新疆农业厅提供的数字:目前,新疆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3500万亩左右(不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使用地膜15万吨左右。但随着地膜用量的逐年增大及回收措施的不力,造成新疆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土地的污染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在新疆常年种植棉花的耕层中,平均残膜量已达每亩17.91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至五倍。去年新疆农业厅对部分县市棉花、玉米、甜菜、小麦等作物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每亩废旧地膜量平均在15公斤以上的占被调查面积的78.1%,每亩废旧地膜量平均在10到15公斤的占16.6%。
新疆农业厅环资站站长秦晓辉说:“一些地方每亩废旧地膜量最高达40公斤。按每年每亩地铺地膜4公斤计算,相当于在土地中有10层地膜。”
专家介绍,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存400年。农田残留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据测定,播在残膜上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为12%左右。此外,它还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堆放、散落在田头、房前、渠边及被风吹起,四处散落的残膜,也让原本整齐的村容村貌遭到破坏。
迈出治理残膜的第一步
日前,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乌鲁木齐市,探讨新疆农田“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尉犁县农技中心主任王金祥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尉犁县种植棉花30年,覆膜栽培20多年,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残膜,播种后棉花苗出不齐,有些长得异常,还出现了死苗现象。挖开一看,都是残留地膜未能清理完毕惹的祸。
“春耕在即,我们必须广泛宣传,让农民在清捡地膜后再耕地。这项工作绝不能马虎。”王金祥说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任天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表示,新疆农田的“白色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在新疆开展调研后,将为新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争取项目资金。
但在迪拉娜·艾山眼里,这场迟来的“革命”开展起来并非易事,只是彻底解决残留地膜污染迈出的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许多农民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厚度低于0.008毫米的地膜,这些地膜韧性差,易老化破碎,极难回收。新疆北疆一些地区采用机械回收地膜,回收率一般为50%左右,南疆地区机械回收率仅为30%。
去年,新疆安排专项资金,由新疆农业厅实施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从地膜使用、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入手,探索农田“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他们在精河县、尉犁县等县市共建立10万亩核心示范区和82万亩辐射示范区,示范区当年地膜回收率达85%,资源化利用率达90%。与此同时,新疆农业厅还制定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示范区所有铺地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对回收达标的农民实施补贴,实施全程监督;强化各项农田废旧地膜常规治理措施。秋收后,组织清理农田废旧地膜,进行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从而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治理“白色污染” 出路在哪里
通过示范试验,秦晓辉认为,治理“白色污染”的取胜之道在于:政府推动是保障,资金支持是根本,集中回收是关键,机械回收是基础,农民捡拾是补充,资源化利用是出路。
秦晓辉建议,新疆自治区政府应出台有关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把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由于目前新疆引进的残膜回收机械常出故障,工作效率低,秦晓辉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型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筛选并推广适合新疆使用的新型回收机械,在新疆推行以机械回收为主、人工捡拾为补充的废旧地膜回收方式。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胡宗清表示,治理“白色污染”要从源头抓起,要制定地膜生产新标准,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地膜。为引导农民使用新标准地膜,并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新疆应对农民购置0.008毫米以上地膜给予补贴。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一种回收残膜造粒产品。这种产品市场售价每吨8000元,可直接用于生产滴灌带、配件和有色塑料。“废旧地膜再利用完全‘有利可图’,如进一步扶持和引导,将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链条。”
专家学者们告诉记者,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残膜回收工作,数年内还土地一个“清白”,不会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本报记者 王 瑟)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