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斗争的史诗——谈《苦难辉煌》

首发大学网www.haodaxue.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发行量130万册,创下了近期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创造了这个奇迹?

其实在我看来,就在于它把毛主席所讲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概念给展开了;把毛主席《矛盾论》中所讲的“矛盾无处不在”的概念给展开了。

我们过去讲述党史只有一个角度,就是我们党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逐渐长大,其中所展现的历史主体只有一个。但是这本书中的历史主体则有四个,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蒋介石集团以及昭和军事集团。实际上是四大力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较量、博弈。其实还有英国、美国集团的力量没有展开,如果能把这个角度也加进去,再加上德国集团的角度,那会更丰富、更精彩。所以,这是一部真正的斗争史!此前的党史叙述可以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诗”。既然是史诗,那就会比较浪漫;而真实的历史就绝不是浪漫的,而是极其复杂的,充满了多种变数。在原来传统教科书的叙述当中,胜利是必然的,正义是必胜的。这本书则告诉大家,正义不见得是必胜的,胜利也不一定是必然的,而是无数先烈斗争出来的,是无数牺牲换来的。如果再把这个问题往深层次讲,实际上就在历史观上发生了切换,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历史规律论的一种否定、一种挑战,把历史的偶然性给充分展示出来了。历史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绝不是因为它必然就是这个样子,而是各种力量博弈、较量的结果。

这本书为什么写得好?就是因为它常常做换位思考,常常做历史的假设:假设某人活到现在会怎么想?假设当下的一个人活在当时会怎么想?假设某人在这个集团会怎么样?假设某人在另外一个集团又会怎么样?我们过去的历史教材是不允许假设的,说“历史没有假设”。其实没有假设的历史一定是味同嚼蜡,充满了假设的历史才是光彩动人的、丰富复杂的。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实际上是对我们史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对我们历史思维的一种重大挑战。

这里讲了四个集团,如果你按规律论的角度去看,那就全是阴谋集团:昭和军事集团当然是一个阴谋集团,可是共产国际难道不是吗?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看来是不是阴谋集团?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也同样是一个阴谋集团。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历史上有无数个阴谋集团在相互较量,其中有代表人民的,也有反人民的,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相互看,又都认为对方是阴谋集团。历史也正是由于这些大的阴谋集团之间的较量最终形成了其走向和轨迹。

杨思远看完《货币战争》就曾经发出过一个感叹,说发现此前的政治经济学算是白学了。为什么?因为政治经济学讲政治经济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没有什么阴谋集团在操纵。但是看完了《货币战争》就会发现,哪里是什么规律呀!就连战争的进程都可能是被阴谋集团所控制、所设计、所安排的。当然,这本书里面展开的内容更丰富,因为这里展示的阴谋集团不是一个,而是无数个,它们在相互较量当中。阴谋集团的下一步是什么?阴谋集团都有各自的精英在那里操纵、活跃和调控。

过去我们为什么读不到类似于《苦难辉煌》这样的书?因为过去我们是一种人民史观。在人民史观看来:没有什么阴谋集团,没有什么精英,精英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可以被忽视的。但是这本书的写法则意味着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反过头来讲,人民既可以被昭和军事集团所控制,也可以被蒋介石集团所控制,当然还可以被共产党所动员。人民相对被动,而那些阴谋集团则相对主动。这就是此书在最深层次上拨动人心弦的地方!它挑战了我们传统的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挑战了我们通常的历史观,非常鲜活,的确有还原历史的感觉!

我以前多次讲过,历史什么?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历史观。还有一种历史观,那就是善恶斗争的历史。其实这本书客观上就是反映了一种善恶斗争的史观。精英集团有善的精英集团,也有恶的精英集团。如果说阶级,那么昭和军事集团当中有没有不同的阶级?日本的普通老百姓,那些望乡的妓女,那些劳工,那些军队中的普通士兵,其实都是属于无产阶级,但是又都被昭和军事集团所组织和利用。他们一样的有武士道精神,一样的不怕死,一样的勇敢。这里是没有反映德国的纳粹士兵,其实他们也很有牺牲精神。为什么德国那样一个小小的欧洲大陆国家能够横扫欧洲?靠什么?所以,人民既可以被这种思想、也可以被那种思想;既可以被这个集团、也可以被那个集团所组织和利用。这个恐怕才是历史的事实。

我说过一句让很多人不高兴的话。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对于这句话我可以完全赞成。但是还可以再补充上后半句,于是就会让人们不高兴了,那就是“精英,只有精英,才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个方向既可以是日本昭和军事集团和德国纳粹集团的方向,把整个日本或者德国带到覆灭的道路上去;也可以是毛主席、共产党这样的精英所引领的社会主义方向。所有的阴谋集团都会用历史规律去包装自己。日本昭和军事集团包装自己的理论叫做“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反对白人对世界的统治”。德国军事集团包装自己的口号是“雅利安种族至高无上”。蒋介石集团包装自己的口号叫“三民主义”,“继承中山先生遗志”。我党包装自己的理由是“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后来把包装性的理论当成真实的历史理论,这是我们犯的错误。因此,现在要回归和寻找真实的历史,也只有寻找到历史的真相,才能不迷失自己,才能在今天纷繁复杂的斗争当中坚定信心!

人民史观有一个好处,就是相信正义必胜;但是也有一个坏处,既然正义必胜,那也就不需要自己做多大的努力,等着就行了,追随潮流就行了。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你跟着潮流走就行了。其实人民史观的缺陷就在这个地方。如果是精英史观和善恶史观呢?当我们知道“历史的潮流是由或善或恶的各种集团所主导,它们斗争和较量的轨迹就构成了历史”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别无选择:不是做善的精英,就是做恶的精英。不是做恶的精英骑在人民头上,去欺压、剥削、掠夺、奴役人民;就是站在前面去引领人民,去建立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一个正义的社会,一个美好的社会。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对我们个人提出极高的要求。如果历史就是合力,历史就是潮流,那就不需要多少个人的修养,不需要自己有多深刻、多丰富的思想。如果历史是精英在起着关键性作用,当某些精英背叛了人民,历史就可以发生重大逆转,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有重大的历史责任,就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人民史观的好处就叫做“愚公移山”,即“我们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团结起来、众志成城、愚公移山,就必定能够取得胜利。”可见其好处就是比较坚定。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可能就会不太讲究方法和策略,因为过于相信“只要我们汇聚到一起就一定如何如何”这种看法。其实汇聚到一起也有可能相互猜忌、摩擦、争权夺利,而且还真不见得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争权夺利,而是为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真理争权夺利。在人民史观下,好多人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都觉得自己是人民的代言人,都自以为是,相互掐得不可开交。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当中,要寻找正确的道路并不容易,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说出正确的话,那是相当难的事情,而做出正确的事则更是难上加难。

反过头来再想,过去的时代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书?当我们的历史只是论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候,这个历史一定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不愿意看,因为它不符合事实。事实是生活中的无数人有无数不同的想法,有各种各样的个性,有各种各样的偶然性;但是写出来的历史却是千篇一律,必然又必然,前进胜利的道路笔直又宽阔。这样的历史怎么可能让人相信呢?所以这本书在世界观意义上实际上是具有颠覆性的,对于我们过去的唯物史观有颠覆性。

其实当我们最后唱出了《东方红》,当我们认为“召开了遵义会议、有了领袖,就找到了正确道路,从此以后的道路就越来越顺利”的时候,这套叙述就是一套精英史观的叙述。如果说找到了毛主席、开了遵义会议,此后的中国革命就走向了胜利道路,那少数人的作用岂不就是太大了?所以,这套叙述实际上是一个精英史观的叙述。但是它又把这个胜利包装在必然性的外壳里面,说毛主席只是为那个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偶然性。其实在我看来,中国革命也完全有可能是失败的。没有那个胜利的必然性,毛主席也不是那个为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偶然性!读了《苦难辉煌》,真的会感觉到中国革命那叫“九死一生”呵!胜利是具有偶然性的,而失败倒是具有必然性。胜利是可能的,但是这个“可能的胜利”是非常艰难的,胜利不是必然的。

有一首歌叫做《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真的是站在舵手的角度去想问题,他就会发现前面是暗礁险滩、狂涛巨澜,航船是否能够平安地行驶过去是有巨大偶然性的。但如果你只是船舱里面的一个轮机手,工作可能会非常辛苦,但是你往炉中送煤炭、烧火的事情确实具有必然性。

与此同时,必然论、宿命论的东西还可能会让我们变成思想上的懒汉:反正是必然的嘛,反正是阶级敌人的控制嘛,反正是阶级斗争嘛,那就可以无所作为,那就可以成为思想的懒汉。当检讨我们的国际共运事业陷入巨大低谷原因的时候,当分析各国共产党背叛人民原因的时候,我们就非常容易把原因归结为敌人太强大、太狡猾,非常容易寻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

可见,过去我们真的是被一种历史规律论、历史宿命论所束缚,自以为正确,实际上是教条主义,而且是错误的教条主义。也就是说,那个教条本身可能就是错误的,而不简单是对教条进行了错误的解释和运用。正确的教条是可以指导人、引领人明辨是非、把握方向的,那是正确的教条。当然正确的教条也会有错误的运用,但是它一定是具有启发性的。

《苦难辉煌》也讲述了“极左”是如何危害革命的种种故事。在整个国际共运的历史上,“极左”确实有,真的有,从列宁起就在讲“左派幼稚病”,那不是“极左”是什么?在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不是去联合更多的朋友,不同的阶级,而是要求纯而又纯,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不是“极左”是什么?今天某些右翼势力在攻击我们共产党,他们的动机和立场当然是完全站错了,但是他们也的确列举了一些真实的人和事,的确讲到了一些我们确该反思的东西。应该承认,他们对我们党的批评,局部的、部分的确实有道理,不能一概地当做敌对的言论来看待,否则我们真的特别容易教条僵化。

我们不但要吸取我党成长过程当中的经验教训,其实我看这本书中所展示的日本昭和军事集团活动的经验教训也可以部分地吸取。那个昭和军事集团中就有一些英雄,拔出枪就把首相给干掉了,第一枪没打着,第二枪再接着干,这样整个就扭转了日本历史的进程。三个首相被杀掉之后,日本就完成了军国主义化。不得了呵!历史如果不能读到这个层面上去,那它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就有限了。毛主席多次要求我们党的干部读《资治通鉴》,因为那里面充满了复杂矛盾:善与恶的斗争较量,恶与恶之间的斗争较量,当然还有善与善之间的斗争较量。为什么善与善之间也有斗争较量呀?动机目的都是好的,但是思维方式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经验、阅历也不一样,所以善与善的力量之间也会有斗争。这才是一部斗争的历史,一部变化的历史,一部真实的历史。历史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恶与恶之间的斗争,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大多数时候是恶斗善,善处于被主导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常常是恶与恶相斗,善处于从属地位。

所以,一本书如果读透了,里面就会有无数机关、无数玄妙、无数变化,无数侧面展示出来,读进去了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读不进去,那就会觉得这书跟我们的现实有什么关系呀?仅仅是觉得好玩而已。更有甚者,可能就连“好玩”的境界都达不到。

中国革命胜利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这个胜利该怎么去解释?用马克思主义去解释?还是用我们中国人的毛泽东思想去解释?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去解释,就解释出来一批教条主义者,就解释出来一批靠书本讨生活的教授和专家,就出来一批教条主义的老同志。他们立场非常好,但是脱离现实也极其严重。主观上他们是好人,但是客观上所犯的错误可能要超过一些坏人。

因此,我感到这本书确实来得及时!

我们过去的党史教科书就没有这种丰富生动的内容,没有这种换位思考的、历史假设的内容。所以那么多人去读党史,读出来的却是那样一个干瘪的、味同嚼蜡的、千篇一律的形象,真是悲哀!我们的党史本来是极其丰富、极其辉煌的,可以给人无穷的、多方面的启发的,可以鼓励无数人独立前进的,但是居然培养出那么多的教条主义者,这是我们后人的罪过。

《苦难辉煌》现在改正了这个错误,因为它不仅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本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教科书,而且这本教科书特别鲜活、特别真实。因此其意义极其重大!

大学网2012年4月15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