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视阈下的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内容摘要】本文探析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的国际背景,客观分析了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不断探索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通过深入分析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艰难起步和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力图从多角度、全面、科学地分析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制约因素,希望其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历程;制约因素

  【作者简介】夏静雷,1985-,男,河北省保定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联系电话:18920366678,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西区公寓9号楼B座12层106室(或9-B-12-106),邮政编码:300071,电子邮箱:xiajinglei123@163.com

一、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的国际背景

  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下面将对此作如下分析:

  (一)第一次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止于十九世纪上半叶,主要发生在英国及其周边临近的几个国家。这次经济现代化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农业革命和运输革命所推动的,实现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世界古典文明的边缘奇迹般地变成了世界现代文明的中心,在当时这是唯一的工业化中心。”[1]这次经济现代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旧世界的经济格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国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国家,本来就比别人起步晚,却没能抓住工业文明的重大发展机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2]1763年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向欧洲周边国家扩散。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派使者访华,希望能与当时的清王朝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和商贸关系。乾隆皇帝亲自接待了英国的使者,以“语言不通”等为由,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商贸关系,并就此关上了国家对外的大门,致使中国工业化晚起步了约七十年。[3]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发生于1870年至1913年间,随后的30年是经济现代化的调整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战争期间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和调整。由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经济现代化的中心转移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已经超越了英国本土,并开始由基督文明圈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多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取代了英国的单一中心的地位。”[4]这次经济现代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秩序开始重新调整。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发展浪潮影响到了世界各国,欧洲、北美、亚洲等地的很多国家都抓住机遇,走进了经济现代化强国之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受世界经济现代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中国被迫走上探索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在此期间,中国被迫开始了(1860-1894年)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经济现代化的尝试。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以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扭曲和打断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起步

  1、鸦片战争失败: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清朝晚期,英国资产阶级用它的低廉商品作为“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5]1840年,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开拓市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源远流长的东方中华文明开始遭受“蛮夷文明”(事实上就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沉睡千年的天朝梦被惊醒,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强敌”,面临“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被迫踏上追求经济现代化的道路。而中国这种经济现代化并非传统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外国侵略势力压迫的产物。[6]

  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途径,地主阶级改革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以呼吁清政府抓住时机,积极进行变革。例如林则徐编写的《四洲志》、《华事夷言》,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和姚莹编写的《英吉利国志》等二十多部西方书籍,纷纷从世界眼光去重新认识世界和中国,并大胆揭露了中国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动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开始了后发外生型国家走上经济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7]

  2、洋务自强运动:从“器物层面”探索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被称为“中兴大臣”)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开始在中央和地方兴办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主动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口号,希望通过军事工业化来实现其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和对外抵御外敌入侵的目标,以极力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895年前,洋务派所办企业资本额和工人数分别在当时全国近代企业总资本和总工人数中占45.22%和41.62%,明显地是当时全国近代工业中的主要部分。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投资仅占其同期财政总收入的4.2%和财政总支出的4.0%。到1895年时,私人资本近代企业的资本额和工人数分别占当时全国近代企业总资本和总工人数15.37%和23.17%。但是,由于私人资本主义的资本数额很少、规模很小和技术力量薄弱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压榨,其生存、发展步履维艰。

  3、戊戌维新变法:从“制度层面”主动探索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面临西方列强瓜分之危险,康有为等立刻联合各省来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向光绪皇帝进万言书,大声疾呼:“如再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外患内江,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或来,瓦解之患,日夕可致,后欲悔改,不可收拾。”[8]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变革旧法体制,开始实施“百日维新”的新政。

  以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能改革内政、抵御蛮夷,将落后的封建专制王朝变成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倘若能够真正达成新旧势力的妥协,切实推行维新新政,逐步而稳健地实现传统政府向现代型的体制转换,有效地避免流血牺牲,使中国能够顺利走上经济现代化的富强之路,将是中国值得庆幸的事情。可惜好景不长,仅仅持续了103天的变法改革,就被实际掌权的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为此,中国又一次丧失了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振兴国家的良好契机。

  4、清末立宪新政:全面启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前奏。

  清末“新政”,也被称为“清末立宪运动”,种种迹象表明,这次新政变法波及20世纪初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非常广泛的范围。“清末新政”[9]是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是第一次政府所主导的工业化进程。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反映了经济现代化的趋势(它带有胁迫性和欺骗性),促进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向经济现代化的转变。

  “清末新政”意在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实行的结果却加剧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正当清末新政军事、教育改革的大跨步前进、政治改革艰难启动之时,有些改革方案还没有来得及实施,1911年就爆发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接受《辛丑条约》的苛刻条件,结束了“洋人朝廷”清王朝的长期统治。改良道路没有为中国赢得经济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中国资产阶级开始尝试着通过革命方式走向经济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二)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

  民国时期,即1912年至1949年,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属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也被称为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辛亥革命正式开启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此时,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欠发达,仅仅实现了局部的工业化、局部的机械化和电气化。然而,中国工业化却取得一定进展,工业增加值比例从12%左右达到约为21%。

  1、辛亥革命:有效启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1911年,正值西方各国追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之时,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和压迫,从而为中国民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并出现了追赶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的历史发展机遇。

  由于辛亥革命解决了以往其他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所没能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辛亥革命为有效启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实现了社会民主力量的整合,也与其他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一起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向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的快速发展,并为中华民族争取了独立的、平等的国际地位。但是,辛亥革命和民国成立所造成的现代化启动条件不可能是完全到位的,而只是初步的,有待于以后的逐步完善。[10]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即从1912年至1927年,在经济上主要是以民办工业化为主,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仅没有中止,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和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11]中国追赶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的机遇再次出现。1912-1920年,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和布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2.1%、11.0%,机制面粉业华商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9.8%。此时,中国经济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原因就在于其顺应了经济现代化的世界潮流。

  然而,辛亥革命虽在形式上建立了适合经济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基础,但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时期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缓慢,物流成本高昂,不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苛捐杂税繁重,严重妨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降低了国民的购买力。这些都注定近代中国又一次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机遇擦肩而过。

  3、国民时期的改革,即从1927年到1937年,在经济上则主要以官办工业化为主,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建设很多方面都得到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就出现了较有利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南京国民政府不仅建立了相对统一的中央政权,并且有能力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和管理。另外,国民政府也曾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12]通过这些措施,使国内政治局面逐渐稳定下来,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少有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且在很多方面展露“起飞”迹象。

  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南京政府制定和颁布了200多项经济法规。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相当一部分轻工业产品具有很高的自给率。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政府干预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在一定程度的成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辛亥革命时的2%增长到全国解放前的20%,而传统的封建经济由辛亥革命时的90%下降到1937年的70%,外国在华资本在中国新经济成分的产值比重由1911年的80%,减少到建国前的不到20%。[13]

  4、抗日战争爆发后,从1937年至1949年,在经济上以战时工业化为主,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态势没能保持下去。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彻底打破了国民党的和平幻想。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就这样被粗暴地打断了,同时,中国刚刚起步的经济现代化事业也遭受了严重挫折。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掠夺,几乎中国所有的基础设施都遭到彻底毁坏,国家元气大伤,国力也迅速下降,国民政府也由此陷入衰退之中。中国工业化进程受战争影响而被迫中断,工业化水平出现倒退。大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延误了20年。虽然战争阶段也有工业增长,那是为战争服务的。

  抗战胜利后,历史给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一个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绝好机会,那就是和平民主进行战后国家经济建设。但蒋介石为维护其个人独裁专制统治,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希望,主动挑起了为时三年多的国内战争,抗战后的国共决战使南京国民政府彻底失去了这次历史机遇。连年的战争使中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中国国力进—步衰败,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和倒退。对中国10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来说,38年中华民国统治中国历史,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极为缓慢,整体停滞不前甚至在—些时期属于倒退阶段。

三、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具有忽视实际建设注重意向性追求、缺乏平稳性、存在太多冲突、摇摆不定、二元结构等特征。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从其起步时间上来看,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经济现代化、学习型经济现代化,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于西方国家,具有后生性、外来性和强迫性。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并非中国传统社会经济自发产生的,而是外来民族强加的,憎恶与向往的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为此,在外力强迫性启动民族工业下,实现民族独立和国际追赶则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二)从其性质上来看,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属于封建王朝或者集权政府主导的追赶型经济现代化,而非经济“自然演化”和经济自觉行为,并经历了由被动型经济现代化转向主动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许多有识之士面对民族危亡的生存危机,结合本国实际条件和国际环境,被迫学习、借鉴和移植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先进经验。

  (三)从其地理分布上来看,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14]

  在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现代化是外源型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沿海和沿江的开放口岸城市。开放口岸城市既是西方掠夺中国的桥头堡,也是中国变革和国际交流的前沿地带。在此阶段,中国现代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的开放城市,西南和东北地区的现代企业比较少。

  在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阶段,其工业化的地理分布可以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期间(1936年前)中国大约90%的产业资本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下段时间,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产业转到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资本增加也比较多。总体而言,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总之,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仍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阶段,但其发展却非常畸形化和曲折化,不仅工业化发展片面化,而且城市化和民主化发展也相对滞后。自清末起步的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也一直发展非常缓慢,导致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实力差距不断拉大。除了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导致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倒退之外,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总体上仍呈现持续递进发展状态。

四、影响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经过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国际背景、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下面将具体揭示制约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与发展的各种重要因素:

  (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的挑战与冲击下被动起步的,传统的文化主义和封建社会的旧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相比,先天不足而后天条件又极度欠缺。自鸦片战败后,中国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都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中国就丧失了独立自主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自然经济占据国内经济结构的主导地位,封建专制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孕育与发展。

  (二)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严重缺乏国内外的有利积累与发展条件。

  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环境十分不利的条件下,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被迫起步的先天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缺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然而,西方列强却从大量割地赔款中积累了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发展所必须的经济条件,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中国不但缺乏加速经济现代化的国外资本积累,而且国内资本积累也非常不充足。由于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处于酝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导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侧重点主要发生在文化知识、心理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三)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东方华夏文明的高度优越感始终困绕着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

  由于地理和长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导致中外文化和东西方文明缺乏必要的深度交流,迫使中国人对外国人和世界经济,始终充满向往和猜疑的矛盾心理状态。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仅限于东方华夏文明之内的变革和发展,长期缺乏与西方文明和世界经济的必要联系。然而,中国经济现代化只注重自身经济发展,长期脱离世界经济,势必违背了世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比其他经济现代化先行国家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要想全面实现工业化、保持经济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等,就必须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以便给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活力。

  (四)战乱不断严重制约着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

  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实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战争不断和社会动乱始终干扰着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近代中国一直笼罩着战争的烟云,经历的大小战争达数百次之多。战争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它造成了无数的无辜生命和珍惜财产的损失,并破坏和延误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23]中国长期缺乏和平稳定的国内外局势和发展环境,致使中国经济现代化丧失了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五)屡次错失世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严重制约着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300多年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起步本就比别人晚,一次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的错失,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就先后丧失两次非常重要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抓住每次重大的发展机遇,顺应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也是严重影响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2] 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编:《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255页。

[6] 郭坚刚:《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学习月刊》,2008 年第9 期下半月,总第412期。

[7] 杨菲蓉.江传月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0页。

[8]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1页。

[9]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10]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卷首语第5页。

[11]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59页。

[12] 胡鞍钢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6页。

[1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6-328页。

[1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328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