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古都与自然环境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地区。作为都城的时间已超过1000年,建都的王朝政权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余个。正因如此,西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在笔者看来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地理自然环境对都城建设的重要性。《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其意为国都的选择要考虑到用水及周围的自然环境。

  从地理条件优劣来分析政权的兴衰,在古代史书中亦有记载。《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初刘邦对建立都城于何处曾犹豫过,并打算建都洛阳,娄敬通过对比关中与洛阳,向刘邦直言建都长安的优势。他从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考虑指出:“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所谓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水利、土壤、植被、气候等。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称之为“天时地利”。《荀子·强国》指出秦关中地区“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河是关中一条最重要的河流,南北两岸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支流,形成一个严密的水网,给关中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河流像一条条裙带一样,缠绕在渭河南北两岸,除了著名 “八水绕长安”的泾河、浐河、灞河等,还有汧水、褒水、雍水等,水资源相当丰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这些河流除用于灌溉外,有的还用来运输。在古代,水运既经济又安全,因而漕运成为古代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关中的土壤质量在当时是全国最好的,在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关中属雍州,雍州在九州中的土壤是上上等,“厥土唯黄壤,厥田上上”。在西安附近,有很多高而平的地区,如灞河与浐河之间的白鹿原。多样的地形、丰富的物产为关中经济发展提供了优厚条件。苏秦曰:关中“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战国策·秦策一》)张良云:“夫关中左崤函,左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史记·留侯世家》)

  关中在军事上有其独特优势。何谓“关中”?《史记·集解》云:“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从函谷关到散关之间,谓之关中。关中可谓四塞之地,东有黄河为阻,南有高大秦岭,西为陇山、岍山,北有岐山、九嵕山、嵯峨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山系。层峦起伏,道路险阻,对外来往就靠几个关口,因而固若金汤,历代多被人们称颂。关中的东大门有函谷关把守,之所以名为函谷,是因为这里山路狭窄,路旁也是陡峭的高崖,崖上到处是松柏树林,遮盖着道路,行路人在狭谷看不见天日。由函谷关往西经过潼关可到关中,东通过崤山可达关东,是与东方交往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通往东方最方便、最快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武关是关中通向东南的重要通道,位于函谷关以南,因而成为其南侧翼关。大散关自古以来就是关中与蜀的咽喉和要冲。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由于易守难攻的军事地理优势,关中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常常是主动的,只要守住各个关口,敌人就很难进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如司马迁所云:“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固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优越的军事地理优势,对于秦统一全国起了重要作用。

  唐人杜佑在《通典》中也认为,关中地理条件对于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是很重要的。他指出:“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饶,号称陆海,四塞为固,秦氏资之,遂平海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陕西方舆纪要序》中指出:“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63期 2012年02月06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