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史辞典》评介

  【作者简介】林文勋(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副校长。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盐既是民生必需品,同时又是国家财政赋税收人的重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盐甚至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盐业历史悠久,盐业史料极为丰富,盐业史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盐业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盐业史的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一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举凡中国的盐场盐产、盐法、盐政、盐务、盐业经济、盐文化、盐业人物、盐业档案、盐业资料汇编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著。二是地方性盐业史研究蓬勃开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省区相继出版了各省的《盐业志》,并整理出版了历史时期的盐业志和盐业史资料。同时,一些省区还出版了地方盐业通史专著。三是盐业史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并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等专门性研究机构。四是中国盐业史学界与国际盐业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发展。其中,北京大学考古系、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三家联合组成的“中美盐业联合考古队”对四川蒲江——邛崃、自贡市、重庆三峡地区、鲁北莱州湾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盐业史已成为最具研究活力的学术研究领域。

    自贡为我国井盐重要产地,享有“盐都”之称,在我国盐业生产与发展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顺天时,藉地利,应人和,l959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该馆成立以来,在推动中国盐业史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学术兴馆,长期坚持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了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曾先后组织编撰出版了林建宇主编《中国盐业经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宋良曦著《盐史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川盐研究成果有全面、系统论述四川盐业发展历史的专著《川盐史论》(四川人民出版社,l990年);井盐史专题研究有林元雄、宋良曦、钟长永等著《中国井盐科技史》(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l987年),钟长永、黄健、林建宇著《中国自贡盐》(四川人民出版社,l993年),承担的《自贡市盐业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孙建三、黄健、程龙刚撰《遍地盐井的都市——抗战时期一座城市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馆藏文物研究方面有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古代井盐钻采工具的专著《中国古代井盐工具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l990年)等著作。长期以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不仅收藏和陈列了大批中国盐业历史文物,为保护中国盐业历史文物和弘扬中国盐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早在1976年就创办了《井盐史通讯》,后于l986年改名为《盐业史研究》,是我国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盐业史专业期刊,为全国从事盐业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为了给中国盐业的从业者和从事中国盐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性工具书,1993年5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将《中国盐业史辞典》的编纂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成立了编委会,开始组织编纂《中国盐业史辞典》。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盐业史辞典》于2010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全书90余万字。这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贡献给学术界和盐行业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纵观这部巨著,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是一部盐业史百科全书。该书近6000辞条,内容涵盖了盐场、盐区、盐产、盐价、盐业生产工具、盐场与盐井维修工具、盐业生产技术、盐业生产关系、盐的运销、盐政、盐务、盐官、盐法、盐税、盐户、盐商、盐业公司、盐业人物、盐业书籍、盐业文化等,内容极为丰富;从辞条所反映的时期来看,纵贯古今,很好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辞条内容的选取上讲,不但收集了大家较为熟悉的传统辞条,而且还收集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辞条,如四川井盐维修工具“一马二剑”(1页)、“一马三剑”(2页),盐井打捞工具“八股须”(7页),云南井矿盐汲卤器具“袋竿”(489页)等。书中辞条内容,从时间上讲,上起先秦,下迄当代;从空间上讲,既放眼于全国,又兼顾到各个产盐省区。因此,本辞典无疑是一部中国盐业史的百科全书。

    第二,资料翔实,考证严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中国盐业史。本辞典很重要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非常重视辞条间的历史关联性。有些单个辞条本身就将辞条内容的历史演变交待得非常清楚,如“盐法”辞条(406页),就盐法的演变历史一直从春秋战国讲到民国时期。“中国历代盐法”条(74—75页)更是从夏商周一直讲到民国时期。而系列辞条的组合,则更为详细地展现出了中国盐业史某一具体内容的历史演变轨迹,如通过“东汉盐法”(126—127页)、“三国盐法”(12页)、隋唐的“无税制”(63页)、“宋代盐法”(280页)、“辽金盐法”(160页)、“元代盐法”(62页)、“明代盐法”(321页)、“清代盐法”(496页)、民国的“均税制”(221页)等辞条的串联,则无疑将中国盐法演变的历史全貌清晰地勾勒给了读者。而众多相关辞条间有机的、历史的联系,无疑给我们呈现出了一部中国盐业发展史。

    第三,广泛吸收和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的新成果,是一部集已有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大全之作。一方面,许多辞条的释义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最新观点;另一方面,辞典对近年来我国在盐业史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进行了集中介绍,如对《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中国盐史论著目录索引》(79页)、《中国盐业发展战略》(78页)、《中国盐业历史》(75页)、《中国盐业经济》(76页)等一批新成果的重点介绍。由于本书的参编者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盐业史的研究工作,并且已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前期研究成果。因此,《中国盐业史辞典》不仅是对中国盐业史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系列重大成果的初步总结,而且其本身就是中国盐业史研究最新成果的结晶。

    此外,本书图文并茂,有助于对辞条内容的直观理解。辞典中涉及到的盐业生产工具、维修工具、辅助打捞工具、运输工具、盐业人物及部分辞条都配了插图,使初学者对辞条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而该书附录的图片,无疑使我们对古代不同种类的盐场、盐业生产程序、运输过程及古文献记载中的食盐产销状况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生动的了解。

  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盐业史研究历程,其研究成果虽林林总总,但盐业辞典却非常少见。1928年林振翰编的《盐政辞典》可谓第一部盐业史辞典,但该书仅局限于盐政方面。显然,要编写一部《中国盐业史辞典》,其难度和成书的不易是不言而喻的:一是要从丰富的史料中进行收集和筛选,工作量极大;二是许多辞条有着地方特色,资料收集和考证难度较大。因此,作为一项填补空白的研究成果,《中国盐业史辞典》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盐场、部分盐业人物和一些盐业书籍没有收录,个别辞条的释义过于简单,某些存在学术争议的辞条的释义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考证等。但从总体而言,瑕不掩玉,《中国盐业史辞典》仍不失为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盐业历史的辞典,无疑是我国盐业史学界引以为自豪的重要学术成果。  

  总之,《中国盐业史辞典》对中国盐业史辞条的编写和中国盐业史的研究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对今后其他类似专业辞典的编写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说,《中国盐业史辞典》既是一部专业学术工具书,又是一部中国盐业历史书,同时还是一部集已有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大全之作,完全称得上是中国盐业史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来源:《盐业史研究》2011年第4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