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的种类——《中国稻作史》第四章(一)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

一、稻田的种类

  元·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田制门将田地分为九类:井田、区田、圃田、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清·吴邦庆《泽农要录》田制第二将井田删去,分为八类。这八类中区田是丰产抗旱式的田块,不能视为一种田地的种类,圃田专指种植蔬菜的田地,同水稻种植有关的是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这六类,现分述如下。

  (一)围田及圩田 围田(图4—1)及圩田是两个含义相似又有区别的称谓。它是古代人民治水营田的产物,以后又成为向水面要田,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南宋杨万里说:“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1]这个解释是把围田同圩田视为同一事物。王祯说:“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复有圩田,谓叠为圩岸,扩护外水,与此相类,虽有水旱,皆可救御。”[2]王祯并没有解释清楚。缪启愉指出[3],单纯就筑堤围田来说,围田和圩田没有两样。但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筑堤围田是比较低级的和自发性的,圩田是有系统规划布局的灌溉系统,在大片平原上开发建成的田制结构,围田则是侵占湖河水面为田,对水利系统有障碍破坏作用。

  太湖地区的围田,大约起源于春秋末期、战国至秦,渐有发展,至汉又有进一步拓展。早期的围垦,因水面大,下游泄水通畅,问题不大,粮食增产则显著。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激增,人们加紧围湖垦田,使围田和蓄洪排涝发生矛盾。为了解决洪涝问题,围田必须与开挖塘浦同时并举,从而逐渐形成了横塘纵浦之闾,围圩棋布的塘浦圩田系统[4]。这种系统严密的塘浦圩田系统以吴越国时期最为完整和巩固,影响也很深远。据宋·范仲淹的描述:“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5]杨万里描述皖东圩田的景色:“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又:“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堘。”他描写圩田水稻丰收的景象是:“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6]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宋代太平州当涂、芜湖两县的田地,十之八九都是圩田,圩岸连接长达四百八十余里。宋淳熙三年(1176),太湖周围的圩田,多达1498所。这样扩大了的水田,对于稻米增产自然起了很大作用,使太湖地区获得了鱼米之乡的美称。历史上的圩田系统已不可复见,清朝的浙北乌程县《南浔镇志》中保留有全镇圩田的分布名称。大型圩田由于年年挑运河泥,使靠近圩岸的田面升高,处于圩中心的田面相对降低,遇到大水,成为全圩的低洼集水地,为此,必须进行开沟,将大圩切割为由十字形或卄字形水道组成的小圩,形成由水路网组成的水田群,每块田约二至三亩。

  总的看,历史上的圩田自宋以后,由于盲目侵占河湖圈垦,除太湖外,明清时期围湖垦田在洞庭湖、鄱阳湖也大量发展,使河湖蓄水量能力减退,造成水旱灾害发生次数加密,又因统治阶级只关心漕运,不顾蓄泄的根本大计,不惜毁去堰闸,破坏圩田塘浦系统的合理结构,以至留下了严重的水利失控问题。

  (二)柜田 柜田(图4—2)又名坝田,是规模较小的围田,形状如长方形之柜,故名。王祯农器图谱对柜田解释得很清楚:“柜田,筑土护田,似围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柜形制。顺置田段,便于耕莳。若遇水荒,田制既小,坚筑高竣,外水难入,内水则车之易涸。浅浸处宜种黄穋稻。如水过,泽草自生,糁稗可收。高涸处亦宜陆种诸物,皆可济饥。此救水荒之上法。”王祯所写柜田的诗也很生动:“江边有田以柜称,四起封围皆力成,有时卷地风涛生,外御冲荡为严城。大至连顷或百亩,内少塍埂殊宽平。牛犁展用易为力,不妨陆耕及水耕。”

  (三)架田 架田(图4—3)又名葑田。王祯说:“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葑是菰的地下根茎,菰即今天所称的茭自,但古代的茭白是食用其籽实,不食其茎(即茭白),称菰米。凡沼泽地水涸以后,原先生长的菰,水生类的根茎残留甚为厚密,称为葑。有关葑田的最早记载,据李惠林考证[7],首先见于晋·郭璞的《江赋》中:“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鳞被菱荷,攒布水蓏。翘茎瀵蕊,濯颖散裹。随风猗萎……”生动地形容葑田在水面上和菱、荷等水生植物随着水波和微风飘浮的景象。诗中的“游菰”指葑泥所铺的木筏,芒种和嘉蔬都是古代稻的代称。唐·秦系《题镜湖野老所居》诗:“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镜湖在浙江绍兴。又元稹《和乐天十八韵》诗:“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全唐诗》六函九册)是唐朝仍有葑田的记录。南宋陈旉《农书》提到:“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可见葑田的取名是就其种植所用的泥土来自葑泥而言,而架田的取名则就其结构系木筏而言。陈旉引《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似乎表明古代中国早有在涸竭的泽草地上种植水稻的经验,而架田则是把它移植到木筏上进行种植,既不必灌水又不怕水淹。实在是一种巧思,其原理并和现代的水培法相同。据李惠林的介绍[8],现在墨西哥城附近的Aztecs地方也有一种类似架田的“浮田”,用芦苇做成筏子,上面种植蔬菜和玉米,当地称为Chinapas,新旧大陆相隔重洋,竟有同样的架田。浮田又名Chinapas,这个称呼更值得玩味。阿兹台克人(Aztecs)是墨西哥的印地安人,他们自古有种植浮田的传统,因而一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中美洲的特有创造。可是恰恰与中国的架田相同,这表明在哥伦布l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亚洲和美洲早已发生文化上的交流,值得进一步研究。葑田不限于华中,在南方也有,如云南称为“海篺”,因云南称大湖为“海”,称竹筏为篺。海篺也就是湖上的竹筏[9]。

  南宋诗人陆游在携家赴四川的《入蜀记》中提到他在湖北省东南的富池附近江面上看见一个木筏:“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覩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峡,但行大江而已。”[10]葑田虽盛行于宋代,后世也还有采用,明清农书中仍有记述,现代珠江口外和西江上游城市附近也有少数架田,但系种植水生蔬菜的[11]。

  (四)梯田 梯田(图4—4)是一个较为通行的书面语,各地方言不同,梯田也有不同的称呼,据梁家勉考证,四川湖南等省有称为“塝田”的,粤北和赣东有称为“排田”的。古书也有别称为“㽪田”、“雷鸣田”、“山田”,“岩田”的[12]。

  就“梯田”而言,最早见于宋·范诚大的《骖鸾录》(1172年)。“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岭阪之间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田的名称稍早于范诚大。约l148年(叶廷珪《海录碎事》卷17)。山田的称呼则见于唐·刘恂的《岭表录异》。梯田的起源还可以不断追溯。梁家勉认为《诗·小雅·正月》中的“瞻彼阪田,有苑其特”,阪田为原始型梯田,但和山坡耕地怎样相区别,未曾说明。

  为了扩大耕地,向山区要田就是梯田,向水面要田就是围田。正如王祯所说:“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多佃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其人力所致,雨露所养,不无少获。”梯田到宋代发展得特别普遍,记述也多,是与经济重心南移,人口激增有关。“果州、合州(今四川合川)等无平田,农人于山垅起伏间为防,潴雨水,用植粳糯,谓之磴田,俗名‘雷鸣田’,盖言待雷雨而后有水也。戎州(今宜宾)亦有之”[13]。这里所说的雷鸣田,同东南亚的rainfed field取义相同,种植粳糯稻说明梯田之高。浙江南部的冯公岭梯田,诗人形容为:“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犁半空行。”[14]福建泉州的梯田:“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15]这些都形容梯田之高。

  在山区发展梯田无非解决口粮问题,但要付出很大的毁坏森林和水土流失的代价,并不能提高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封建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不可能发展山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加工等手段,开发梯田成为历史的必然结果。

  (五)涂田及淤田 涂田(图4—5)不同于梯田及围田,它是向海要田,把海潮携带泥沙所淤积的涂泥,原来是盐分很重,不能种植的,加以淡化成为良田,是一种积极的扩大耕地、改良盐碱土的有利措施。涂田的开发利用,起源甚早。正如王祯所指出;“《书》云,‘淮海唯扬州,厥土惟涂泥’。大抵水种皆须涂泥。然濒海之地,复有此等田法。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上有咸草丛生,候有潮来,渐惹涂泥。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所谓‘泻斥卤兮生稻粱’。沿边海岸筑壁,或树立桩橛,以抵潮泛。团边开沟,以注雨潦,旱则灌溉,谓之‘甜水沟’。其稼收比常田,利可十倍,民多以为永业。”王祯这段话把涂田的成因,利用过程,先种耐盐的水稗,再种水稻,立桩筑壁防潮和开沟蓄淡水灌溉等都说清楚了。

  王祯引“书云淮海扬州厥土唯涂泥”只是从文献的最早记述而言,其实南方从粤闽到浙,沿海的涂田也早已利用,固不限于淮海扬州,虽然扬州在古代泛指东南沿海,究嫌详北而略南。南方的涂田利用以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叙述最为详细。该书引《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是名雒田,其禾耐风旱而早实。”骆田是以种姓名田,当是涂田之一种。该书又提到番禺诸乡的一种“大禾田“(涂田的水稻品种名大禾),在收获以后“则以海水淋秆烧盐”。又提到一种名“潮田”的:“岭北多火耕,岭南多水耨,水耨者,地苦舃卤水咸,大禾难育,故必天雨水淡,乃多稼而米粒丹。”又说:“山田两熟者,以水淡;潮田一熟者,以水咸,咸生于潮。”这些记述表明,在岭南的气温条件虽然允许一年两熟以上,但潮田因水咸不能克服,只能一年一熟。而且所种的水稻并非通常的品种,乃是一种特别耐盐咸的红米品种,名大禾。   

  淤田的成因,王祯解释是:“又中土大河之侧,及淮湾水汇之地,与所在陂泽之曲,凡潢汗洄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淤滩,亦可种艺。秋后泥干地裂,布扫麦种于上,此所谓淤田之效也。”最后指出:“夫涂田、淤田,各因潮涨而成,以地法观之,虽若不同,其收获之利则无异也。”

  (六)沙田 [沙田](图4—6)在王祯《农器图谱》中也解释得很清楚:“沙田,南方江淮间沙淤之田也。或滨大江,或峙中洲,四围芦苇骈密,以护堤岸。其地常润泽,可保丰熟,普为塍埂,可种稻秫,间为聚落,可艺桑麻。或中贯潮沟,旱则频溉;或傍绕大港,涝则浅水;所以无水旱之忧,故胜他田也。”所谓沙淤之田,是因为江水从上游冲泻而下的途中,水流向江岸冲刷的一边,造成“坍江”,另一边水流缓慢前进,则沙泥因重力而沉积,便涨露于水面,可辟为沙田。大的沙田发展成聚落。如果江水从沙洲中贯穿而过,便一分为二,仍有灌溉之利。沙田因系沙泥涨积而成,又可因江水流向而改变,所以很难有固定的面积。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梁俊彦请税沙田,以助军饷。宰相叶颙奏曰:“沙田者,乃江滨出没之地,水激于东,则沙涨于西,水激于西,则沙复涨于东。百姓随沙涨之东西而田焉,是未可以为常也。”于是作罢。图4—6所绘的沙田,位于江滨,面积较大,已形成为聚落了。

注释:

[1]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二,圩丁词十解。

[2]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田制门。

[3]缪启愉:《太湖地区的塘埔圩田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农史》,l982年节第l期。

[4]缪启愉:《太湖地区的塘埔圩田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农史》,1982年第l期。

[5]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

[6]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二,诗,江东集。

[7]李惠林:《中国农业浮田的起源与历史》,《农史研究》1985年,第六辑,范楚玉译。

[8]李惠林:《中国农业浮田的起源与历史》,《农史研究》,1985年第六辑,范楚玉泽。  

[9]明·杨慎:《丹铅续录》。

[10]陆游:《渭南文集》卷四十六,入蜀记第四。 

[11]石声汉:《中国农业遗产要略》,1981。

[12]梁家勉:《中国梯田的出现及其发展》,《农史研究》,l983年第l期,农业出版社。

[13]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17。

[14]南宋·楼钥(12~l3世纪)。《攻媿集》,咏冯公岭诗。

[15]北宋·方勺(1066~?)。《泊宅编》卷3。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