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学术思想与文化史变迁研究综述
注释:
[1] 关于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提出的时间,主要依据的是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 卷《通论》中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该文被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广泛引用。但李庆在《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一文中提出质疑,指出日本的《历史与地理》杂志创刊于“大正六年”,即1917年,它不可能在创刊以前的1910年发表内藤湖南的文章,正确的时间应该是1922年5月《历史和地理》9卷5号,第1~11页。——参见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0期。
[2]〔日〕宫川尚志:《概述内藤假说及其对日本中国研究的影响》(An Outline of the Naito Hypothesis and its Effects on Japanese Studies of China),载《远东季刊》(Far Eastern Quarterly)第14卷第4期(1955),第533~552页。
[3]〔日〕小岛毅著,林松涛翻译,肖军摘录整理:《从王权论看唐宋变革》,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2007年。
[4]〔日〕竺沙雅章:《宋代佛教社会史につぃこ》,汲古书院1996年;
[5]〔日〕竺沙雅章:《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汲古书院2000年。
[6]〔日〕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同明舍出版1982年。
[7]〔日〕荒木见悟:《佛教と儒教——中国思想そ形成すゐもの》,京都平乐寺1965年。
[8]〔日〕常盘大定:《支那に于けゐ佛教と儒教道教》,东京百花苑1980年。
[9]〔日〕金井凌纯:《孤山智圆の三教观》,《天古学报》(大正大学)30,1988年。
[10]〔日〕福永光司:《中国宗教思想史》,《岩波讲座·东洋思想》第13卷,日本岩波书店1992年。
[11]〔日〕天中正树:《宋代士大夫と儒教·佛教·道教》,《仏学研修》〈仏学研究福利会〉1995年。
[12]〔日〕武内义雄 著,魏守朴 译:《宋学之由来及其特殊性》(上、中、下),载《国光杂志》1935年第9、10、11期。
[13]〔日〕冈田武彦:《关于宋明儒学思想发展动向的一个考察》,载《哲学译丛》198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8年第4期。
[14]〔日〕户田丰三郎 著,李文炳 等译:《欧阳修的〈易学〉》,载《牡丹江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5]〔日〕荒视悟 著,许洋生 等译:《宋代的儒教与佛教》,刘俊文 主编,黄约瑟 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6]〔日〕小岛毅:《日本宋学研究的新视点》,载《宋史研究通讯》2000年第2期。
[17]〔日〕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
[18]〔日〕葭森健介、马彪:《唐宋变革论于日本成立的背景》,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19] 陈寅恪:《论韩愈》,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第285~297页。
[20]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488~496页。
[21]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3集《经学抉原》,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5页。
[22] 钱穆:《唐宋时代的文化》,载《大陆杂志》4卷8期,1966年。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年版,第1~6页。
[23]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载《国立编译馆刊》1卷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339~382页。
[24] 陈植锷:《宋学通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后收入《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26]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 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8] 陈来:《宋明理学》,台北: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页。
[29] 王曾瑜:《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26卷第5期。又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7年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30] 胡昭曦:《宋朝社会与中华文明》,载《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4期。又见胡昭曦:《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26卷第5期。又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7年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31]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2]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变化的意义》,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又见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4期。
[33] 陈钟凡:《宋元学术复兴之原因及其派别》,《中国学术讨论(1)》,上海:上海益群图书公司1927年版。
[34] 李家瑞:《宋代思想的起源》,载《齐大季刊》1934年第4期。
[35] 孙次舟:《六朝至宋的思想自由》,载《大学》1944年3卷5、6期。
[36] 许毓峰:《论宋学产生的背景》,载《中央日报》1946年9月10日;《中央周刊》1947年9卷7期。
[37]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又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 缪越:《宋代文化浅议》,《国际宋代文化研究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0] 田耕宇:《宋代右文抑武政策对宋型文化形成的影响》,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41] 李福长、丁侃:《唐代文治化趋势与唐宋社会转型》,载《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
[42] 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3]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0页。
[44] 林文勋:《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载《文史哲》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5年第2期。
[45]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1期。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版,第79~80页。徐海松:《胡瑗与宋学》,载《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4卷第2期。郭学信:《论宋学兴起的原因》,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罗家祥:《略论宋代思想文化的创造性成就》,载《文史博览》2005年第10期。
[46] 许毓峰:《论宋学产生的背景》,载《中央日报》1946年9月10日;《中央周刊》1947年9卷7期。
[47] 朱汉民:《论宋学兴起的文化背景》,载《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7期。
[48] 徐洪兴:《“宋学”的由来及其过程》,载《孔孟月刊》1996年34卷6期。
[49] 汪高鑫:《宋明时期的经学与史学》,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8卷第4期。
[50] 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51] 孙福轩:《科举试赋:由才性之辨到朋党之争——以唐宋两代为中心的考察》,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3期。
[52] 陈来:《宋明理学》,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页。
[53]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庵文集续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64页。
[54] 钱穆:《唐宋时代的文化》,载《大陆杂志》4卷8期。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1984年版,第1-6页。
[55]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后收入《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56] 宋晞:《宋代学术与宋学精神》,(台湾)《宋史研究集》第26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1页。
[57] 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载《学术月刊 》1998年 第3期。
[58] 王永平:《唐宋时期文化面貌的局部更新 》,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59] 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永嘉室杂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 218页。
[60] 徐洪兴:《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载《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61] 徐洪兴:《唐宋间中国思想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载《解放日报》2008年7月27日。
[62] 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0期。
[63] 朱汉民:《中国学术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4]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357~360页。
[65] 刘复生:《中国古代思想史·辽宋西夏金元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6] 梁同音:《思想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载《读书》2007年第7期。
[67]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载《国立编译馆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339~382页。
[68] 陈来:《宋明理学》,台北: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页。
[69] 刘方:《宋型文化》,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70] 胡沧泽:《唐宋社会变革与闽南文化的发展变化》,黄少萍主编:《闽南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71] 李弘祺:《宋元书院与地方文化——吉州地区书院、学术与民间宗教》,载《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72] 刘光汉:《汉宋学术异同论》,载《国粹学报》1905年第1卷第6~8期。
[7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4] 柳诒徵 讲 赵万里 等记:《汉学与宋学》,《国学研究会演讲录》,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75] 缪天绶:《宋学重要的问题及其线索》,载《东方杂志》1927年24卷8期。
[76] 周予同:《汉学与宋学》,《中学生》1933年5卷第35期。
[77] 钱穆:《论两宋学术精神》,载《文学年报》1933年5月2日。
[78] 钱穆:《汉学与宋学》,载《盘石》1934年第2卷第7期。
[79] 钱穆:《初期宋学》,载《中央周刊》1946年第8卷第18期。
[80] 贾丰臻:《宋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81] 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宁武南氏刘申叔先生遗书本1936年。又见《释中国》第二卷《学术传统之远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2] 张君励:《汉学宋学对于吾国文化史上的贡献》,载《宇宙》1936年2卷3期。
[83] 张君励:《中国学术史上汉宋两派之长短得失》,载《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问题》,1937年。
[84] 夏君虞:《宋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5] 罗鸿诏:《宋学精神》,载《大同》1943年1卷3~4期。
[86] 许毓峰:《论宋学产生的背景》,载《中央日报》1946年9月10日;《中央周刊》1947年9卷7期。
[87] 陈安仁:《汉宋两代哲学思想之比较》,载《政衡》1946年。
[88] 谢扶雅:《宋学新辨》,载《人生》第157期,1957年5月16日。
[89] 吴玉章:《宋学(讲义)》,《历史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90] 林继中:《“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由“致用”走向“务本”的宋学精神》,载《学术季刊》1991年第3期。
[91] 何兆武:《略论宋学分野的来源及其历史背景》,载《湖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8期。
[92] 李槐:《从汉学到宋学——对儒家发展的历史考察》,载《孔学研究》第一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3] 宋晞:《宋代学术与宋学精神》,载《华冈文科学报》1995年第20期。《宋史研究集》第26辑,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97年版,第1页。
[94] 朱伯崑:《关于宋学研究》,载《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3期。
[95] 康占杰:《唐代儒学对宋学系统的开启作用》,载《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6期。
[96] 徐洪兴:《“宋学”的由来及其过程》,载《孔孟月刊》1996年34卷6期。
[97] 徐远和:《宋学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观》,载《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3期。
[98] 朱汉民:《论宋学兴起的文化背景》,载《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7期。
[99] 李裕民:《论宋学精神及相关问题》,《宋史新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又见张其凡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0] 杨渭生:《范仲淹与宋学之勃兴》,载《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01] 邓广铭:《略谈宋学》,《宋史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又见《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2] 陈植锷:《宋学通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103]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152页。
[104] 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载《渭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05]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1期。又见《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总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06] 王永平:《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看隋唐儒学的地位》,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7] 尉利工:《汉宋经典诠释方法异同考》,载《学术界》2007年第4期。
[108] 蔡方鹿:《论汉学、宋学经典诠释之不同》,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09] 邓广铭:《应当把宋学和理学加以区别》,蔡方鹿主编:《朱熹与中国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110] 邓广铭:《略谈宋学》,《宋史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后收入《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邓广铭:《论宋学的博大精深——北宋篇》,载《新宋学》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邓广铭:《北宋新儒家们的觉醒(未完成稿)》,载《新宋学》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0页。
[111]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12]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1期,后收入《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漆侠:《晁迥与宋学——儒佛思想的渗透与宋学的形成》,载《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后收入《探知集》;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3]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14]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15]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宋史研究通讯》1998年第1期。
[116] 漆侠:《释智圆与宋学——论宋学形成前儒佛思想的渗透》,载《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报》1996年单行本。《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出版社2002年版。
[117] 漆侠:《晁迥与宋学——儒佛思想的渗透与宋学的形成》,载《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8] 王曾瑜:《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26卷第5期。
[119] 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120] 朱汉民:《论宋学兴起的文化背景》,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3卷第1期。
[121] 汪高鑫:《宋明时期的经学与史学》,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8卷第4期。
[122] 何忠礼:《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23] 陈寅恪:《论韩愈》,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第285~297页。
[12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125] 新觉生资料室 编:《韩愈的排佛予宋儒的影响》,载《新觉生》1972年10卷12期。
[126]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的新趋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127] 杨达荣:《柳宗元与宋明理学》,载《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2期。
[128] 康占杰:《唐代儒学对宋学系统的开启作用》,载《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6期。
[129] 刘光育:《隋唐儒学发展及其特点》,载《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130] 江海:《唐代儒学的新变与唐宋转型》,载《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3卷第3期。
[131] 贾志:《浅谈李翱“复性说”对宋代理学形成的影响》,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4卷第1期。
[132] 翟鹏玉:《柳宗元会通儒佛的交往模式及文化意义论》,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33] 李伏清:《论柳宗元与儒学复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4] 强昱:《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新动向:权德舆的问题与李翱的答案》,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
[135] 蔡铭源:《宋代学者思想的嬗变趋势及其象征》,载《约翰声》1936年第47期。
[136] 胡岩:《宋代学术思想》,载《改造》1940年4月号。
[137]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
[138] 蔡仁厚:《宋明理学·北宋篇》,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
[139]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0] 董健桥:《略论宋初学术思想的演变》,载《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41] 刘昭瑞:《“庆历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1991年第4期。
[142] 卢连章:《论宋代新儒学运动》,载《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143] 贾顺先:《宋代学术思想的变革》,载《天府新论》1993年第1期。
[144] 刘宗贤:《宋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
[145] 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7] 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8] 朱刚:《三百年“复兴梦”:唐宋儒学复古运动》,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149] 郭学信:《范仲淹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50] 朱汉民:《宋代学术思想特征简论》,载《求索》1998年第6期。
[151] 朱宁:《转折点:北宋变革及儒学复兴》,载《光明日报》1999年11月11日。
[152] 杨渭生:《试论宋代新儒学的形成与发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主编:《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系2000年版。
[153]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154] 金中枢:《宋代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版。
[155]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156]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载《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57] 刘复生:《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儒学思潮》,载《天府新论》1991年第6期。
[158] 刘复生:《说北宋中期儒学的嬗变与史学的变化》,载《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8期。
[159] 刘复生:《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60] 王煜:《新儒学的演变:宋代以后儒学的纯与杂》,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161] 金哲洙、肖君平:《试论北宋新儒学的重要特征》,载《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4年第21卷第4期。
[162] 杨朝亮:《试论宋初“三先生”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63] 王耀祖:《孙复、石介与宋代儒学复兴》,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4] 杨天保:《简论王安石与宋代儒学之复兴》,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5] 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66] 杨天保:《“宋学”视野下的历史考察——简评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67] 薛亚康、杨国安:《试论〈原道〉的时代意义及其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68] 党天正:《韩愈道统论与传统文化心理》,载《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2卷第2期。
[169] 杨国安:《试论北宋儒学的演进与韩愈地位的变化》,载《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170] 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1] 卢宁:《新世纪韩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宋代韩学研究〉述评》,载《出版广角》2006年第7期。
[172] 纪国宜:《宋儒疑古考略》,载《师大月刊》1935年第22期。
[173] 陈植锷:《从疑传到疑经——宋学初期疑古思潮述论》,载《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7年第7期。
[174] 屈万里:《宋人疑经的风气》,载《大陆杂志》29卷3期。
[175] 叶国良:《宋人疑经改经考》,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0年。
[176] 李威熊:《两宋治经取向及其特色》,载《中华学苑》1984年第30期。
[177] 曹镜清:《宋代疑经思潮与理学的形成》,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资料《中国哲学史》1985年第3期。
[178] 徐洪兴:《经学更新运动中的一个转折点——论庆历之际的社会思潮》,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9年第2期。
[179] 汪惠敏:《宋代经学之研究》,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9年版。
[180] 郝明工:《北宋经学论略》,载《重庆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81] 王世舜:《论宋儒的疑古思想及其历史意义》,《宋代思想和中华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182] 顾永新:《北宋鄙传注、疑古惑经学术思潮的形成和演变》,载《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辑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183] 杨向奎:《唐宋时代的经学思想——经典释文、十三经正义等书所表现的思想体系》,载《文史哲》1958年第5期。
[184] 陈少明:《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185] 章全才:《宋初经学的守旧与开新》,载《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1期。
[186] 马中柱:《宋明经学的唯物而辩证的解读》,载《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87] 杨世文:《论北宋学者对汉唐经学的批评》,载《中华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188]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9] 杨世文:《宋代经学变古的几个问题》,载《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90] 赫广霖:《论北宋初期经学的因变》,载《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91] 杨世文:《儒学、经典与圣人之道——论北宋学者对儒、经、道关系的定位》,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92] 夏传才:《论宋学〈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2期。
[193] 石文英:《宋代学风变古中的〈诗经〉研究》,载《厦门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
[194] 汪惠敏:《宋代之诗经学》,载《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1988年第17期。
[195] 萧华荣:《试论汉、宋〈诗经〉学的根本分歧》,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96] 殷光熹:《宋代疑古惑经思潮与〈诗经〉研究:兼论朱熹对〈诗经〉学的贡献》,载《思想战线》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97] 郝桂敏:《北宋〈诗经〉研究的新气象》,载《辽宁教育学报》2002年第19卷第3期。
[198] 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载《中州学刊》1981年第2、3期。
[199] 汪惠敏:《宋代之尚书学》,载《辅仁国文学报》1987年第3期。
[200] 王小红:《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载《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201] 姚瀛艇:《宋儒关于周礼的争议》,载《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
[202]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03] 徐芹庭:《宋代之易学》(上、下),载《孔孟学报》1981年42期、1982年44期。
[204] 汪惠敏:《宋代之义理易学》,载《辅仁国文学报》1986年第2期。
[205] 李书增:《略论宋代易学流变》,载《河南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9年第6期。
[206] 韩子琦:《评介宋代的易学》,载《九州学刊》1991年第1期。
[207] 舒大刚:《试析宋代‘古易五家’在恢复古周易上的重要成就》,《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又见舒大刚:《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载《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08] 杨倩描:《王安石〈易〉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9] 牟润孙:《两宋春秋学之主流》,载《大陆杂志》1952年5卷第4~5期。《宋史研究集》第3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6年。《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一辑第一册《通论:经学》,大陆杂志社1968年。
[210] 陈庆新:《宋儒春秋尊王要义的发微与其政治思想》,载《新亚学报》1971年10卷1期。
[211] 宋鼎宗:《宋儒春秋尊王攘夷说》,载《成功大学学报》1983年18期、1984年19期。
[212] 杨向奎:《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载《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
[213] 蔡鸿江:《宋代春秋学初探》,载《高苑学报》1997年6卷1期。
[214] 杨新勋:《北宋〈春秋〉学的主要特点》,载《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215] 郭文佳:《宋代的疑经思潮与〈春秋〉学的地位》,载《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216]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17] 陈铁凡:《朱子与四书》,载《孔孟月刊》1962年1卷1期。
[218] 陈宗敏:《朱子与四书》,载《孔孟月刊》1968年7卷2期。
[219] 钱穆:《朱子之四书学》,载《复兴岗学报》1969年6期。
[220] 章全才:《宋代退五经尊四书的过程与本质》,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221] 朱汉民:《朱熹的“四书”学》,载《朱子学刊》1999年总第10期。
[222] 周光庆:《朱熹〈四书〉解释方法论》,载《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23] 陆建猷:《宋代四书学产生的历史动因》,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21卷第1期。
[224]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25] 王铭:《唐宋间“四书”的升格过程》,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
[226]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西安: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227] 束景南、王晓华:《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228] 姚瀛艇:《宋儒关于孟子的争议》,邓广铭、漆侠主编:《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9] 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230] 陈寒鸣:《宋儒孟子观述论》,载《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231] 王曾瑜:《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32] 李传印:《孟子在唐宋时期社会和文化地位的变化》,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秋之卷)。
[233] 龚来国:《试述唐宋唐宋间的“疑孟”、“非孟”思想》,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
[234] 周淑萍:《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235]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又见韩毅:《宋初僧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以宋学形成前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中心的考察》,载《中国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236]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37] 李建军:《宋儒对〈中庸〉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8] 道中:《宋儒修身方法论》,载《东方杂志》1936年33卷12期。
[239] 燕国材:《唐宋心理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0] 张寿平:《宋儒历史观》,载《孔孟月刊》1972年11卷3期。
[241] 饶宗颐:《宋之正统论》,《中国文化史上之正统论》,1977年。
[242] 张永俊:《宋儒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识》,载《文史哲学报》1990年第38期。
[243] 王德毅:《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观》,载《简牍学报》1997年第17期。《宋史研究集》第28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98年版。
[244] 范立舟:《从“合天下于一”到“居天下之正”: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载《中国文化月刊》1999年第230期。又见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载《安徽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245] 李静:《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载《重庆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46] 朱汉民:《中国学术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47] 何俊:《由礼转理抑或以礼合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视角》,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6期。
[248] 王永平:《荀子学术地位的变化与唐宋文化新走向》,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文史知识》2008年第8期。
[249] 江湄:《从“大一统”到“正统”论——论唐宋文化转型中的历史观嬗变》,载《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250] 吴宁、范立舟:《两宋士风述论》,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51] 林文勋:《唐宋历史观与唐宋史研究的开拓》,中国史学会、云南大学编:《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2]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62、1979年版。
[253] 黄春贵:《宋代古文运动研究》,台北:文笙书局1987年版。
[254]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5]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运动》,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256]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67年版。
[257] 吕思勉:《宋代文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58] 杨志庄:《两宋文学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259] 陈植锷:《宋代的儒学和文学》,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
[260]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宋代文学与思想》,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261] 程千帆:《两宋文学史》,台北: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版。
[262] 黄宝华:《北宋古文运动发微》,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63] 陈平原:《唐宋古文运动述略》,载《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
[264] 程杰:《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265] 黄保真:《中国文学理论史: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版。
[266] 衣若芬、刘苑如:《世变与创化: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版。
[267] 王可喜:《论韩、刘古文理论的影响》,载《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第1期。
[268] 刘复生:《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269]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的新趋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270] 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2页。
[271] 畅孝昌:《唐宋古文运动复古实质初探》,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72] 洪本健:《论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载《周口师专学报》1997年第14卷第2期。
[273] 刘衍:《从唐宋两次古文运动看欧阳修革新传统散文的理论贡献》,载《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74] 宋娟:《古文运动、科举与“唐宋八大家”》,载《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275] 王维国:《唐宋古文运动比较谈》,载《攀登》2005年第24卷第4期。
[276] 刘真伦:《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277] 喻见:《“文”、“道”关系演变对唐宋古文创作的影响》,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5卷第5期。
[278] 欧阳敏:《唐代古文运动的意义》,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第3期。
[279] 关爱和:《经学同文学的分野与冲突——以唐宋与清代古文运动为例》,载《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1卷第4期。
[280] 张再林:《唐宋儒家思想的衍变与词史流程》,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卷第3期。
[281] 张再林:《唐宋文人对佛道思想的“实用心态”及其对词的影响》,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3期。
[282] 柳立言:《宋孝宗与三教合一》,载《大陆杂志》1989年78卷4期。
[283] 邹重华:《士人学术交游圈:一个学术史研究的另类视角(以宋代四川为例)》,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年第9期。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456页。
[284]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85] 黄云鹤:《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 》,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86]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287] 张国刚:《唐宋变革笔谈——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03期。又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6年第4期。
[288] 王耀祖:《孙復、石介与宋代儒学复兴》,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专门史学士论文,2006年。
[289] 蔡仁厚:《宋学的先驱人物——孙泰山》,载《文艺复兴》1977年88期。又见蔡仁厚:《孙復》,《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90] 董金裕:《宋学的开山——胡瑗与孙復》,载《中央日报·文史》1978年7月18日12期。
[291] 何永清:《泰山先生(孙復)及其学术简述》,载《孔孟月刊》1987年26卷6期。
[292] 许振兴:《孙復思想述论》,载《大陆杂志》1988年76卷6期。
[293] 陈正鸣:《宋代政论家李觏学说述略》,载《中兴评论》1956年3卷11期。
[294] 韦政通:《宋朝思想家李觏的思想》,载《出版月刊》1967年22期。又见《中国哲学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出版社1971年版。
[295] 胡适:《记李觏的学说》,《胡适文存》(2),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9年版。
[296] 封思毅:《宋学的开山——胡瑗》,载《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9年12卷5期。又见封思毅:《胡瑗》,《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97] 金中枢:《宋代学术发展之转关——胡瑗》,载《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86年13期。
[298] 徐海松:《胡瑗与宋学》,载《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4卷第2期。
[299] 刘方:《从唐宋文化转型视野中透视胡瑗思想的价值》,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4期。
[300] 孟宪玉:《五代入宋文人对宋朝儒学振兴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名儒杨徽之为个案研究》,载《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2卷第4期。
[301] 高聪明:《明教大师契嵩与宋明理学》,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2]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03]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的新趋向》,载《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304] 林科堂:《宋儒与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305] 钱穆:《禅宗与儒学》,载《思想与时代》38期(13—20),1944,12.钱穆:《再论禅宗与儒学》,载《思想与时代》39期(4—13),1945,1.钱穆:《三论禅宗与儒学》,载《思想与时代》40期(1—15),1945,2.
[306] 叶梦雨:《宋代禅学与儒学的关系》,载《东方文化》(上海)21期(60—67),1944,10.
[307] 季羡林:《佛教对于宋代理学的影响》,《申报文史》24期,1948年5月22日。
[308] 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9] 陈来:《宋明理学》,台北: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31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11]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31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版。
[313] 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1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5]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16] 严北溟:《儒道佛思想散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17] 王志远:《唐宋之际“三教合一”的思潮》,载《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
[318]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19] 任继愈:《从佛教到儒教——唐宋思潮的变迁》,载《中国》1990年第3期。
[320] 任继愈:《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1] 任继愈:《佛教与儒教》,《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322]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3] 杜继文:《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24]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宋元明清佛教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5] 饶宗颐:《三教论与宋金学术》,载《东西文化》第十一期。
[326] 彭琦:《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张其凡、陈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7] 陈远宁:《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一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28] 牟钟鉴:《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29] 徐洪兴:《理学兴起的一个侧面——略论唐宋之间的排佛道思潮》,《宋明思想和中华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330] 刘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31] 韩毅:《宋代佛教的转型及其学术史意义》,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32] 周奇:《边缘到中心:唐宋江西道教研究》,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333]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8卷第2期。
[334] 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关系的发展》,载《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35] 胡谷怀:《宋明理学与佛学》,载《人生》1962年8月1日282期。又见《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辑),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336] 黄公伟:《宋明理学与佛学的融合》,载《狮子吼》(1973年5月)第12卷第5期。
[337] 唐君毅:《略谈儒学与佛学之关系》,《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338] 张曼涛:《谈宋儒与佛教》,《佛教思想文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版。
[339]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版。
[340]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
[341] 金中枢:《宋代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版。
[342] 蒋毅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43] 蒋毅斌:《宋儒与佛教》,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
[344] 罗时宪:《唐五代之法难与中国佛教》,《罗时宪全集》第11集《学术论文集》,香港:香港佛教法相学会1992年版。
[345]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中国佛教的特质》,载《鹅湖月刊》第88、90、91期。
[346] 廖明活:《中国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47] 〔美〕芮沃寿(Wright Arthur F):《中国历史上的佛教》(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348]〔美〕陈观胜(Ch’en Kenneth K.S):《中国佛教的转型》(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349]〔美〕钱新祖(Chien, Edward. T), The Neo—Confucian Confrontation With Buddhism: A Structur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5, 1988.
[350]〔美〕狄百瑞(Wm De Bary):《道学与心学》(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351]〔美〕狄百瑞(Wm De Bary):《心学与道统》(The Message of the Mind in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352]〔美〕狄百瑞(Wm De Bary)著,李弘琪译:《中国的自由传统》(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
[353]〔荷兰〕许理和(Erich Zurcher)著,李四龙、裴野等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4]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5] 杨梅:《中国古代的定光佛信仰——兼论唐宋以来的民间“造佛运动”》,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356] 王涛:《唐宋之际城市民众的佛教信仰》,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版)》2007年第34卷第1期。
[357] 白昌红:《唐宋以来三峡地区信仰民俗的变迁》,载《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第24卷第2期
[358] 葛兆光:《宋代民间信仰的历史学研究思路》,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1月23日。又见葛兆光:《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序》,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359]〔美〕包弼德(Petre K .Bol):《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第63~87页。
[360]〔美〕包弼德(Petre K .Bol):《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第63~87页。
[361] 包伟民:《近二十年来的美国宋史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日《历史周刊》;包弼德(Peter K. Bol):《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第3期,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62] 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 ,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0期。
[363] James Liu,China Turning Inward: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美〕刘子健 著,赵冬梅 译,柳立言 校:《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64] Robert Hartwell:“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50-1550”,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No 2(1982),P365~442。
[365] 周武:《唐宋转型中的“文”与“道”——包弼德教授访谈录》,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366] 〔美〕包弼德(Petre K .Bol) 著,刘宁 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Peter Bol,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67] 〔美〕包弼德(Petre K .Bol):《美国宋代研究的近况》,载《新史学》1995年第6卷第3期,第188页。
[368] 周晋:《唐宋学术转折与道学文化的兴起——略述包弼德教授的程颐研究》,载《中州学刊》1997年第1期。
[369] 周武:《唐宋转型中的“文”与“道”——包弼德教授访谈录》,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370] 罗祎南:《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371]〔美〕包弼德(Petre K .Bol):《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第63~87页。
[372] Patricia Buckley Ebrey:Neo-Confucianism and the Chinese Shih-Ta-Fu,American Asian Review,Vol.4,no.1(1986),pp 42。
[373]〔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江宜芳译:《8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的宋代思想研究》,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3卷第4期,1993年。
[374]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 New Turn in Sung Intellectual History,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No,24(1994),P347~350。
[375]〔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76]〔美〕贾志扬(John Chaffee):《战乱时期的科举考试:以南宋初期为例》(Examination During Dynastic Crisis: the Case of the Early Southern Song),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34页。
[377]〔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朱熹的思维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6年版。
[378]〔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论陆九渊对朱熹权威的挑战》,《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9] Robert P. Hymes,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Chiang-Hsi,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
[380] 鲁西奇:《“小国家’、“大地方”:士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读韩明士〈官僚与士绅〉》,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6期。
[381] 魏峰:《宋代社会的理想化分析——评韩明士〈政治家与绅士〉》,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82]〔美〕余英时(Yu Ying-shih):《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载《当代》第180期,2002年,第60~81页。
[383]〔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杨立华 吴艳红等 译:《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4]〔美〕包弼德(Petre K .Bol)著,程钢 译:《余英时对宋代道学研究方法的一点反思》(On the Problem of Contextualizing Ideas: Reflections on Yu Yingshi’s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ong Daoxue),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385] Patricia Buckley Ebrey,Neo-Confucianism and the Chinese Shih-Ta-Fu,America Asian Review,Vol 4,No1(1986)。
[386]〔美〕刘子健(James T. C. Liu)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7]〔美〕包弼德(Petre K .Bol)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THIS CULTURE OF OUE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88]〔美〕包弼德(Petre K .Bol):《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89]〔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宋代思想史的新转向》(A New Turn in Sung Intellectual History),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No,24(1994),PP347~350。
[390]〔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从宋代思想论到近代经济发展》,载《中国学术》总第10辑,2002年第3期,第173页。
[391] Paul Jakov Smith & Richard von Glahn,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92]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93] 包伟民:《近二十年来的美国宋史研究》,载《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日。
[394]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395]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变化的意义》,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又见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4期。
[396]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文章分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