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读书方法
鲁迅论读书,包括专题论述,及分散在其它文章、书信及日记中的论述,在《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十六卷本,1981年版)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从鲁迅这些论读书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读书观以及他过人的读书方法。
为什么要读书
首先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需要。鲁迅在《鲁迅自传》中说到,之所以“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和“学洋务”,并在《呐喊?自序》中谈到选择“读书应试是正路”的原因,在《致萧军》信里是这样解释的:“看不起钱,也是那时的所谓‘读书人家子弟’的通性。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明白了许多事情”指的是什么呢?“因为我自己是这样的出身……不过思想较新,也时常想到别人和将来,因此也比较的不十分自私自利而已。”“思想较新”和“时常想到”的是“别人和将来”,“明白”做人的道理,这就是鲁迅初始坚定读书的信念和决心,也为以后的立志——从事“文艺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改良社会和改良人生的需要。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谈了两次“变计”。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变计”“改而学医”?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解释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为什么第二次“变计”弃医从文“要弄文学”?还是在《呐喊喊自序》中道出他的内心世界:“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确立要利用“文艺”来“改变精神”、改良社会和人生。
再次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一是为了弄清问题而读书。二是为了工作(教书、生活)而读书。三是为了做学问而读书。四是为了创作而读书。五是为了活着(生存)而读书。这些,鲁迅在不同时期都有论述,不再赘述。鲁迅一生读书,走的是从开始坚定读书——继续不断读书——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还在读书的路,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要有选择地读书
鲁迅关于读书的看法,最为典型并引起争议的是在《青年必读书》里谈到的“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的说法。自此以后,对此引起不同的看法,鲁迅都一一作了回答。
为什么“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原因有二:其一,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谈得很清楚:“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同时在《聊答“……”》和《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两篇文章中也做了回答。其二,在《致许寿裳》信中就说过:“来书问童子所诵习,仆实未能答。缘中国古书,叶叶害人,而新出诸书亦多妄人所为,毫无是处。为今之计,只能读其记天然物之文……而说故事,则大抵谬妄,陋易医,谬难治也。”“但因为懒而且忙,至今没有做。我常疑心这和读了古书很有些关系”,“我想,唯一的方法,首先是抛弃了老调子。旧文章,旧思想,都已经和现社会毫无关系了……所以,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了”。“多看外国书”是因为“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的缘故。即使是这样,鲁迅还是说:“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
鲁迅他自己读了多少中国书呢?专为写作《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就读了很多文献资料,我们还可以从鲁迅日记中记载的经常跑旧书店和图书馆看他查阅浏览的书非常之多。鲁迅又读了多少外国书呢?从创作小说看,鲁迅说:“但我的来做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他不但要求别人还要求自己读外文。在《致夏传经》信中讲到:“外国文却非精通不可,至少一国,英法德日都可,俄更好。”鲁迅在他的文章里,虽然也曾多次提到马克思、列宁的名字,提到过马克思主义、《资本论》、俄国革命、唯物论等,但是对马克思、列宁的书读过没有?这仍然是个谜。然而,毛泽东曾评价说,鲁迅“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这也许能解开这个谜。
读书应采取什么方法
怎样读书?鲁迅有直接说的读书方法。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谈到“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的方法。鲁迅又在《读书杂谈》中谈到“自愿”“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方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鲁迅还有间接说的读书方法如下。
怀疑——研究法。鲁迅在《我要骗人》中说:“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实际上鲁迅对自己的“多疑”也是承认的,“我的‘疑’是存在的”。但不管怎样说,怀疑是超越的起点,有疑才有卓见。所谓“断语”就是“结论”。怀疑既要胆大也要心细,既要思前也要想后。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反省,使怀疑不至于走到邪路上去。“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不但研究读书,还要研究自己,也就是“改造自己”,达到“自知之明”。“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根据“中国人总不肯研究自己”的现实,在1931年提出了“尤其是应该研究自己:我们的政治怎样,经济怎样,文化怎样,社会怎样”的要求。通过研究,“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
比较——鉴别法。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方法;鉴别是分析好坏、分清是非和划定标准的方法。鲁迅说:“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比较,是最好的事情”。比较要找准对象,解决好可比性问题;还要选定合理的比较标准,标准合理比较才能合理。“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比较大有益,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有所省悟。“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思索——观察法。鲁迅认为,思索应是独立的思索,反复思索。“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读书要思索,创作也要思索。“倘若写东西,便都要探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观察,正视问题,要与实际接触,使读的书活起来。“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所以要观察,还是要经过思索和读书。”思索靠坐得住,静下心,认真思考问题;观察靠走动,“上下而求索”,与“社会斗争接触”,“深知民众的心”,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称赞说:“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
结合——借鉴法。结合就是联系,借鉴就是对照。学习与超越、移植与独创和吸收与发展既是“结合”的方法,也是“借鉴”的方法,博采众家,取其所长。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说:“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在《致颜黎民》中劝导说:“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结合说到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但无论怎样结合,最终结果在于有所借鉴,有所发明和创造。“要之,倘若先前并无可以师法的东西,就只好自己来开创”。因为,“人生却不在拼凑,而在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在创造”。
精密——见识法。只有思路精密了,才不至于糊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思路精确细密地读书才能读出精髓,有所得,有所见识。这就要善于“总结”。鲁迅自己非常善于总结,他在读世界文学时总结说,“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告诉我们: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
至此,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加以补充,那就是读书必须要有条件和要有所准备。鲁迅有多少书,准备了多少书,无法统计,但可以从日记的每年都有“附书帐”(购买书籍)看出个大概。鲁迅利用什么时间读书呢?“然而鲁迅并不空闲,‘他是整天看书,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谈上’”。在《病后杂谈》和《说胡须》谈到“养病”看书、“喝茶看书”的经验。鲁迅购书,爱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用和准备用。这一点更可从鲁迅在引用文献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上看出来,鲁迅读书最终实现了有用和准备用的目标。鲁迅在《不是信》里讲他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运用文献资料时所采取的“我却用我法”和“独创为贵”的话,不但非常有道理,而且说出了他“有用和准备用”文献资料方法的独到之处。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光明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