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生态农庄

山东弘毅生态农场介绍

  弘毅生态农场由生态学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新京报、科学时报、中外对话、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者蒋高明教授设计,在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开发中心(香港)等经费支持下成立的研究型试验农场,于2006年7月18日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成立。其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而非单一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建“低投入、高产出”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试验农场,停止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技术,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学原理,从秸秆、害虫、杂草综合开发利用入手,种养结合,实现元素循环、能量流动;生产纯正有机食品,推动城市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就业。

  弘毅生态农场试图通过过硬的有机食品得到市场认可,最终证明生态学不是软道理;有机产业如果做真、做大、做强,既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基本愿望,又带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还实现耕地固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远期目标。目前,弘毅生态农场已被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列为研究实践基地,农场产品通过CSA途径配送北京、济南、泰安等地,得到包括美国大使馆等中外消费者好评。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环境报、第一财经日报、南华早报、农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临沂日报、香港大公报,英国卫报、泰晤士报、中外对话、美国洛杉矶时报、德国明镜周刊、法国电视二台等国内外媒体,以及绿色和平国际组织、互动百科网、北京绿牛农庄、绿家园等先后对试验农场做法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弘毅生态农场总部面积40亩平方米,含牛舍1548平方米,林下养鸡场5336平方米,鱼池448平方米,蝗虫养殖网舍90平方米,藕池171平方米,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1470平方米,花生种植面38平方米,蔬菜种植面积430平方米;另有绿化面积4681 平方米,绿地面积共有7019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6%。人员居住及活动面积1396 平方米。在农场所在村庄,还辟有100亩有机种植园、8亩森林恢复试验地、5亩人工湿地、130户用沼气池;秸秆养牛141头,散养柴鸡5000只,散养鹅2000只,诱虫灯控制面积150亩,蚯蚓养殖2亩,带动全年就业农民10人。弘毅生态农场已实现前期投入约200万元,年实现毛利润40万元。

  弘毅生态农场的主要技术措施:将农民废弃的秸秆,加工成牛羊可食的“面包草”,先用来养牛提高农民收入;然后将秸秆中的能源变成牛粪;再将牛粪变成沼气、沼渣、沼液;有机肥及沼渣等还田取代50%以上的化肥。农民做饭取暖的能源完全来自沼气,替代煤炭、天然气和电炉,基本实现农村能源自给自足,并略有盈余进一步供应城镇。具体做法是,1)秸秆不烧掉,全部靠肉牛转化,牛粪进入沼气池,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还田,将牛粪通过蚯蚓再次转化,提取出大量蛋白质。2)杂草不用除草剂杀灭,而回归人工除草,既松土,又保湿。杂草喂养蝗虫和淡水鱼,等于蚂蚱和鱼给农民发了“锄禾日当午”的工钱。3)害虫靠特殊光谱的诱虫灯诱捕,捕获的害虫变成鸡的食物。在玉米小喇叭口时,将柴鸡放进玉米田。这样下半年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虫害得以控制,详细路线图如下:

  自2006年来,弘毅生态农场技术专家已基本掌握了上述有机种植模式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含11种物种、3种秸秆深加工及虫草控制技术,取得了全国第一份可靠的技术参数。

  试验农场建立以来,国内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国外研究力量来自德国亚申大学、法国巴黎农林科技大学等。常年研究人员20-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为主要研发力量。

  项目研发总负责人为蒋高明教授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泰山学者、山东农业大学特聘教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2000-2008)。在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重大项目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他提出的“以地养地”、“以自然力恢复”、“畜南下、禽北上”等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弘毅生态农场就是他带来的团队建立的“畜南下”试验示范基地。在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还建有4万亩“禽北上”草原恢复、牧民收入提高试验示范基地(2000至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乌有之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