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概念的内涵及思想源流——《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第一章
第三节 国外古代的生态思想
古希腊哲人认为自然界是活的有机体,不能把自然界肢解为零碎的部分。西方古代自然有机论思想集中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物活论、整体论和目的论。这其中蕴藏着哲学家们最早的自然生态思想。
一、国外古代的生态有机论思想
1.自然生态有机论
在自然生态有机论思想中占首要地位的是物活论,又称“万物有灵论”,其论述的事物的实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这是一种认为万物皆有生命的观点。
(1)泰勒斯的自然界有生命的观点。泰勒斯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是一位万物皆有灵的实践者。例如,他从经过摩擦后的琥珀可以产生静电,能够吸引纸片;磁石能够直接吸引铁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了自然界有灵魂的观点。“灵魂”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原有呼吸、生命的含义。用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这种有灵论显然是幼稚的,但它也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即自然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2)阿那克西美尼的自然界有生命的观点。阿那克西美尼选择“气”作为万物的本原。并进一步指出气就是灵魂,就是生命。他说“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以吸进气而活着的,气对他们说来,既是灵魂又是心灵。这是很容易证明的:如果(他们)没有气,也就没有心灵。”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伊奥尼亚学派的自然哲学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物活论色彩。恩培多克勒的物活论思想稍有不同,他强调“理性”贯通于万物之中;把“灵魂”这个晦涩的宿命概念排除在自然哲学之外,以更加学术化的自然生态概念发展了他的物活论思想。
(3)自然界是一个生长变化的自然有机体。古希腊哲学家的物活论思想已渗透在他们的自然观中。“自然”这个词在希腊文中与生长变化有关。因此,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不仅它的整体充满活力,而且它的每个部分,即使是无生命的事物也充满活力。整体与部分都有生命。这已蕴涵着这样一种整体论的意义:自然界是一个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界整体论思想
生物学中作为一种反机械论观点的“整体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提出,但是它的萌芽思想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1)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而整体才显现出生命的观点。作为一种认识生命现象的观点,整体论强调生命是有机体的整体性现象,有机体的任何个别部分都不可能孤立地显现出生命。因此,整体论不仅涉及“整体”,而且同时涉及它的对立范畴“部分”。这里,宇宙是整体,生命是部分,是宇宙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早提出整体与部分问题的人是阿那克西曼德,他曾认为他所提出的世界本原“无限”具有这样的性质:“变换其部分,而全体则常常不变。”这种说法已经蕴涵着整体论思想的萌芽;客观实在的整体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其部分的特性。
(2)恩培多克勒的自然整体观点。整体论思想在恩培多克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说,人在(由各种元素)集合而成之前,以及在我们分解之后,我们就是纯粹的虚无。其意为:虽然人的整体是由许多部分(多种元素)构成的,但是在这个整体(人)被形成之前或者被分解之后,那些部分都不具备整体(人)的性质。
(3)柏拉图对自然界整体论的发展。柏拉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整体和部分这两个范畴,并论证了两者的关系。他指出,整体包含着部分,各部分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从自然界到小的微粒,都是分层次的、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普罗提诺更加具体、明了地表述了这种观点。在《九章集》中,他把宇宙描绘成一个等级整体,其中某一个层次上的个别事物都是其下一层次上的整体的组成部分。他描述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包含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在于他认为整体之中的部分还应当有关键性和次要之分,关键性的部分一旦失掉就会引起整体的变化;而次要部分的丧失则不影响整体性。这与现代生态科学提出生态要素有基本和非基本要素的观点十分接近。当然,古希腊人的整体性观点具有明显的朴素特性,只是显示出生态思想萌芽。正像恩格斯说的,“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3.自然目的论
古代西方的有机论思想具有明显的自然目的论倾向。目的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外在目的论。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被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所利用。二是内在目的论,即认为事物本身的必然性中存在着目的性。这种观点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的,他还把目的论用于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所以,相比较起来,内在目的论对于西方古代生态观的影响大于外在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目的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物质运动的目的论描述。他通过与动物运动的类比来处理非生物的运动。他认为,正如动物的运动具有目的性那样,自然的任何物质运动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运动的。这里,所谓的“目的”是指运动的物质所具有的保持其“自然状态”的一种内在倾向。他说:“任何事物都按照它的本性运动。”例如,石头的“自然位置”是地心,它的运动目的是回到地心,所以石头的本性是向下运动。其二是关于物质运动的动力学说明。按照运动目的论的观点,万物运动总有一定的原因。对于自然运动来说,运动原因就是上述的“目的”。他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推动物质运动。
物活论、整体论和目的论这三种观点构成了古希腊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有机论自然观。以现代生态学观点看,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是西方古代的宏观生态思想的体现。
二、“天人感应”说和“大宇宙”、“小宇宙”论
应当承认,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的自然观或生态观,有着类似的或相通的一面。中国的“天人感应”思想和西方的“大宇宙”与“小宇宙”的理论就是这种相通性的体现。这种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对自然的模仿,对自然的拟人化解释,这些解释导致科学上自然仿生或生态仿生学的诞生。
表1-2分析了中国古代与西方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也分析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哲人们之间的不同观点。在这里,“西方的主要观点”表示西方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哲学家、专家和学者的观点。
由表1-2的简要对比,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的天地人协调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思想方法而言是如此的相似,这的确发人深省!
1.国外古代大小宇宙论中的生态观
比中国古代生态观稍晚一些时候,在西方也流行着与天人感应相类似的观点,即所谓“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理论。这里的“大宇宙”是指自然界,“小宇宙”是指人。这种观点与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很有相似之处,而且这表明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都是从人体自身与大自然客体的比较上,提出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在研究者中双方都有不少医生参加。
古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大小两种宇宙基本上是相似的。当时不少的医生持这类观点。例如,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派哲学家、医生阿尔克梅翁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人体是世界构造的反应。古希腊医生特别关心的是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力图通过与“大宇宙”的类比来认识这个小宇宙。公元前5世纪的恩培多克勒倡导“四元素说”,他也是一位古希腊的医生。他曾指出,人和自然都由金木水火四元素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大小宇宙类比的思想后来为斯多葛学派所继承,并在西方广为流行;而早期斯多葛学派的活动时期为公元前3至公元2世纪,大体上与董仲舒(公元前179年至前104年)系统提出“天人感应”思想同期,而董仲舒也是一位医生。
2.通过人类生态类比星际人生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大、小宇宙认识的重点转向通过与小宇宙的类比来认识“大宇宙”,加深了对人类生态思想的认识。
此时的小宇宙观点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生态学观点。罗马哲学家辛尼加就曾在他的《自然问题》中用人体模式来类比自然。他说水的通道相当于血管,空气的通道相当于动脉,地球物质相当于各种类型的肌肉组织,而地震相当于痉挛。这样的宇宙类比观念尤其盛行于中世纪。公元10世纪,由巴士拉编著的一部百科全书把7种行星对应于人体的腿、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言语、思维;宇宙的九个层级则对应人体的骨、髓、肉、血管、血液、神经、皮肤、毛发和手。1194年,出版了犹太医学家摩西·迈蒙尼第的《迷途指南》一书,其中多次提及人体与宇宙的类比。他说:“宇宙就它的总体来说不过是一个人。”一个人是由各种固体(比如肉、骨、筋)、各种液体和各种精神元素组成。同样,整个宇宙也是由天体、4种元素以及它们的结合物组成的。地球为水所包围,水为气所包围,气为火所包围……
毫无疑问,这一切描述与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同类”的说法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是很接近的。通过这种类比,试图探究星际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3.古代西方人类生态思想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在欧洲,这种宇宙类比的兴趣一直延续到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问世之际,甚至把宇宙类比应用于认识论。在这方面瑞士化学家、医生帕拉塞尔苏斯的观点更具启发性。他认为,知识来自于小宇宙与大宇宙的类比。近代自然科学的开拓者们找到了这种类比观点。例如,哥白尼提倡日心说,不是基于观察,而是出于类比:太阳之所以不动,是为了保持自己类似于人的“尊严”。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是受到太阳与气象学上的水循环周期的启迪。甚至在近代力学的奠基人牛顿的身上也可以发现类似的倾向。例如,他曾用人类行为的类比来说明行星的运动。这种类比的确对人类生态乃至星际生态的认识做出过贡献。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生态思想
人类与自然和谐是必然的。和谐意味着依照自然规律办事。生态规律是自然规律中的主体,遵循生态规律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一个过程。几种占主导地位的理念影响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1.生态仿生思想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有意识地模仿或对照自然秩序来进行,这种模仿和对照是东方文明所擅长的。二是对自然界有意识地做出拟人化的解释。在经历了西方中世纪的黑暗以后,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在近代自然科学中又得以复活。
应当指出,对自然现象的模仿和拟人化解释这两种途径,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一种相通的文化内涵,但在以后的时代却产生了东西方之间与自然界不同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使之走上了不同的科学与社会发展道路。东方文明,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对于自然的模仿、对照主要体现在农业文明中,而西方文明,特别是在近代西方文明中,则主要体现在工业文明中。就农业而言,中国是生态型的农业,而西方则是“石油农业”。在21世纪的今天,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方的石油农业、化学农业是不可持续的。
2.近代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生态思想
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在机械论自然观盛行的时代,德国古典哲学又找到了与古希腊思想的联结点,把对立的人与自然重新结合起来。康德把自然描写成是人类感知的产物。尽管他的自然观存在着缺陷,但是他认为自然是可以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去认识的,因为它的呈现方式是规则的和可以预测的,所以我们能从经验的推论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来。正由于康德的这种人与自然既是分离的,又是统一与协作的辩证的自然观,使他于1755年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描述了其经过综合的有机论自然观。他认为自然是独立于心理的客观实在,人的身体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不是人类社会的决定因素,但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和必要的基础。他说:“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太低。”黑格尔及德国自然哲学观,在从机械论等观念向现代生态观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西方近代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从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方法的飞跃使各学科从一成不变地分析现成的事实,过渡到考察自然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科学由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的阶段,进入到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加以概括和说明的阶段。因此,地质渐变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化学的原子论和周期律,以及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相继提出,为自然观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人类的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进展成为现代自然观的基础,这一阶段的科技发现对自然观的转变是极为重要的。J·里夫金等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崭新社会组织原则;他还认为“熵”定律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并深化了现代自然观。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地球已成为愈来愈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反思的交叉路口,是继续把自然界作为物质财富掠夺的对象,还是调整好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与其和谐相处,在协调中维持其动态的生态平衡,在改造中建设新的生态平衡,这已成为决定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