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军政变革史研究述评

  

三、学术观点发展的展望

  日本学者对于唐宋变革作了大量有系统的研究,形成京都和东京学派两个不同的解释体系。京都学派认为唐末是中古时代的下限,而宋代则进入近世。相反,东京学派对唐宋变革的性质理解有异,他们认为唐末是古代世界的终结,宋代是中世的开始。无论倾向哪一派主张,日本学者往往注目于变革的性质和影响,而跨朝代的研究比较普遍。中国学者其实也有承认唐宋间曾发生重要变革的,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202]已做出论述。不过,由于治朝代史的传统较为深厚,中国学者每每专精一朝,而较少兼治唐宋,因此系统化地讨论唐宋变革的著作不多。加上内地自50年代历史分期论战以来,形成官方历史解释的统一口径,即以商周为奴隶社会,秦统一至鸦片战争为封建社会。由于视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内地学者对于唐宋变革的理解大体不出乎朝代史的框架,而少有从纵深的角度来从事解释。自80年代改革开放,学术自由日益得到尊重,交流的机会增加;而从日本学成回台、港任教的学者亦日渐发挥其影响力,这种学术圈子分隔,各自发展的状况在可见的将来当会得到改善。

  在唐宋变革期,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从征兵走向募兵,最后变成天子的私兵,学者已充分论列。然而尽管随着都市化的展开和纸币的使用,宋代的军人并没有最终成为由城市资本控制及支持的专业阶层,北宋中叶以后政府反而透过增置弓箭手、蕃兵及保甲,恢复部分寓兵于农的国家部曲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宋军政变革似仍有欠彻底。加上北宋和南宋都被边疆民族政权消灭,在其统治下,中国的兵制又被再度赋于了部落制和世兵制的色彩。如果研究唐宋变革者能结合更多北宋中叶的变法运动、南北宋之际的变革和宋元之际的变局来作纵深的观察,相信对变革的深远意义会做出更为精确的评估。

  关于唐宋变革的争论,其基本要点在于是否认同从中世向近世过渡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内藤和宫崎的学说虽然未获得学界一致同意,但基本上是与西方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对口径的,亦即探讨为何西洋史与东洋史都存在中古时代,而又经历一系列变革进入近世。近数十年来,西方中古史学界对身分制、土地制度、军政制度、民族迁徙和都市化等项目,都取得可观发展。若能在比较史或跨文化研究的框架上展开一些重点研究,相信可以带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建构更多元化的思维空间。

  举例来说,宋代曾为边疆民族征服的经验,令不少中国学者在探研宋代募兵制度时流露出较浓厚的批判性。尽管部分内地学者对“征服王朝”的概念表现出较强烈的反应[203],事实上宋代的积弱、灭亡,却常常被当作一个历史教训来处理。当然,学者对募兵制度尖锐的批评源于宋代士大夫的见解,认为军队招揽大量市井游手,以致军纪骄惰,战斗力亦随之下降。后世继承这种观点,将北宋的积贫积弱归咎于募兵制度。然而北宋中叶的军队为何训练欠佳,似乎需要更深入、更项目化的考察,甚至与其他文明的类似个案进行比较。西方从中古迈向近世时也出现以募兵,甚至雇佣兵为国防力量的经历,为何又能保持战斗力?又或者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宋代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政府掌握大量税收来招募军队,实远较具世兵制及国家部曲性质的府兵制接近现代概念,视之为近世的特征,并无不可。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国家付出金钱招募的对象不是成建制、已经具有战斗力的军队,而是个体士兵。严格来说,一支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经过兵种合成及协同作战训练,应大大超出其所有个体成员战斗力的总和。士兵来自社会哪个阶层,不能说没有影响;但和战斗力具有最直接关系的,还是训练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北宋军队的训练做出更有系统的研究,似乎对进一步厘清唐宋军政变革的性质和脉络,将具有深刻意义。

  一个社会对国防力量的评估通常受到军事信念(military doctrine)的过滤,而这种过滤可能在史料的文本形成时已经发生。儒家的民本论认为一个政权只要得到人民的拥护,便很容易把这种优势化为军事胜利,这种信念会否成为宋代士大夫对“寓兵于农”抱有较大期望的文化根源?宋代士大夫对募兵的批评当然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观乎“浮浪”、“游手”之类字眼常被加诸构成士兵的社会成员身上,是否可能同样反映了农业社会对新兴城市人口的偏见?在研究宋代的个案时似乎也要充分预计到这些问题,此外,史家对过往军事成就的评价也可能浮现出当代军事信念的影响。清末民初军阀的军队良莠不齐,品流复杂,会否成为近代史家对募兵制度的负面印象得以进一步加强的背景因素?受到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国、共两党均主张全民皆兵,又会否导致府兵制度遭受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过高评价?都可能是进一步研究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唐宋军政变革有没有在基层上带来相应的兵种变革,或兵种变革是否其结果,是目前仍不十分明了的环节。按照西方学者研究军事史的观点,军种和兵种的变革是军事艺术得以提升的原动力。比如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22)在阿让库尔(Agincourt)之战的胜利,标志着英国长弓兵举足轻重的地位[204];而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在七年战争的武功,也被认为是对火绳枪操作技术进一步掌握的结果[205]。学者在唐宋变革的议题中注意到类似方向的,目前还比较有限。由于唐宋变革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史家亦多就士兵社会身份构成的变化来展开探索,而少就军事技术带动兵种变革,再由兵种变革带动军政变革的角度来考索。将来能否从这个角度获得大量成果,目前还言之过早;但似乎可以尝试从这个方向开始建立一些试点。

  关于军政制度与人事网络相关的接口,中日学者已取得可观成果,尤其对于仿真血源关系——即假父子及结义兄弟的现象,每多发人深省之论。当然,认为义门、义儿军等构造有助加强军队内部凝聚力的论断,无形中承认血缘在社会纽带中具有主导地位,或至少具有象征意义。这样,我们便有足够理由展开更多具真正血缘关系的武将家族研究。唐宋之际武将饱历世变,出入名藩,其经历牵涉军政制度变革与人事网络构建之处甚多,足可作为一系列专论的课题。甚至,这些将门的维系及与此有关的恩荫制度,能否解释为贵族制的余绪,还是君主专制下的职业化官僚家族?也可以进一步加以讨论。总括来说,唐宋军政变革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但在史料解读、史观及若干专门的方向上仍有拓展和整合的空间,值得学者深入探研。

注释:

[1]1921年之京大讲义,收入《内藤湖南全集》8,1968。

[2]《历史与地理》925,1922。

[3]《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4,1953。

[4]《东洋史学》2,1954。

[5]《史浏》70,1956。

[6]《东方学》16,1958。

[7]《东洋史学》22,1960。

[8]《骏台史学》11,1961。

[9]《和田论丛》,1961。

[10]《藤女子大学文学部纪要》3,1964。

[11]《东方学》9,1954。

[12]《长大史学》1,1958。

[13]《史林》44—4,1961。

[14]《长大史学》8,1964。

[15]《驹泽史学)13,1966。

[16]《法政史学》18,1966。

[17]《北大史学》18,1978。

[18]《集刊东洋学》48,1982。

[19]《社会与文化》,1983。

[20]《东洋学报》(京都)56,1984。

[21] 京都:同朋舍,1985。

[22]《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2,1951。

[23]《史学杂志》61-4,6,1952。

[24]《桐荫高等学校纪要》2,1956。

[25]《历史教育》7—7,1959。

[26]《东方学》21,1961。

[27]《东洋史学》23,1961。

[28]《东方史学》29,1965。

[29]《东洋史研究》24-4,1966。

[30]《史学杂志》68-1,1959。

[31]《上智史学》10,1965。

[32]《上智史学》26,1982。

[33]《法制史研究》9,1959。

[34]《史观》56,1956。

[35]《历史教育》14—5,1966。

[36]《田村论丛》,1968。

[37]《史流》16,1975。

[38]《东洋学报》56—2、3、4,1976。

[39]《东洋史研究报告》4,1976。

[40]《人文学报》173,1978。

[41]《酒井论集》,1982。

[42]《史正》13,1984。

[43]《史学研究》228,2000。

[44]《大东文化大学纪要》19,1981。

[45]《中岛论集》下,1981。

[46] 研究论集《名大》史学27,1982。

[47]《东洋史苑》24—25,1985。

[48]《和田论丛》,1951。

[49]《圣心论丛》29,1767。

[50]《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27,1962。

[51]《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1,1967。

[52]《圣心女子大学论丛》21,1963。

[53]《圣心女子大学论丛》25,1965。

[54]《中央大学纪要》45,1967。

[55]《中央大学文学部纪要》19,1974。

[56]《中国社会的权力构造》,1985。

[57]《史林》36-2,1953。

[58] 东京大学出版会,1953。

[59] 同上,1962。

[60] 同上,1965。

[61]《集刊东洋学》13,1965。

[62]《东方学》43,1972。

[63]《九州大学东洋史学论集》1,1973。

[64]《史渊》112,1975。

[65]《文学会志》26,1975.

[66]《东洋学报》74,1993.

[67] 东京:汲古书院,1998.

[68]《历史教育》12—5,1964。

[69]《历史教育》12—5,1964。

[70]《东洋史研究》29—4,1971。

[71]《历史评论》357,1980。

[72]《东洋史研究》38-3,1979;39-2,1980。

[73]《史学杂志》71-7,1962。

[74]《东洋史研究》31-4,1973。

[75]《东洋史研究》35—2,1976。

[76]《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5-6辑,1983-1984,页1-11,1-9。

[77]《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

[78]《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9]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80] 杨炎廷(编)《宋史论文集——罗球庆老师荣休纪念专刊》,香港:中国史研究会1994版,页70-96。

[81]《法门寺文化研究通讯》第13期,1998。

[82]《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83]《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4]《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食货月刊》10:1,1980。

[87]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1988年版第2期。

[88]《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89]《文献》1989年第2期。

[9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

[91]《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92]《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93] 台北:黎明文华事业公司1981年版。

[94]《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5]《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96]《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97]《唐研究》第六卷,2000年。

[98]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99]《国立政治大学学报》9;1964,《宋史研究集》11,台北:国立编译馆1979年版,页195-221。

[100]《大陆杂志》9-7,1954);赵铁寒《关于宋代“强干弱枝”国策的管见》(《宋史研究集》,台北:国立编译馆,初版1958年,再版1980年,页450-53。

[101]《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02]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03] 台北:东升初版事业1980年版。

[104]《青山博士古稀记念宋代史论丛》,京都:国书刊行会,1974年,页477-487,收入其著《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1987年版,页173-184)。

[105]《食货复刊》16.3-4,1986。

[106]《新亚学报》3:1,1957。

[107] Seattl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81.

[108] 台北:黎明文华事业公司,1981。

[109]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izona,1997.

[110]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2001.

[111]《华学月刊》1982年第12期。

[112]《河北学刊》1989年第2期。

[113]《唐都学刊》1992年第3期。

[114] 原载《第一届华学会议论文集》,此书笔者未见,自撰或译著未详;收入《宋史研究集》5,台北:国立编译馆1970年版,页329-39。

[115] 收入《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7年,页523-38。

[116]《唐史论丛》3,1987。

[117]《文史哲》1989年第5期。

[118]《幼狮学志》1:2-3,1962。

[119]《燕京学报》34,1948年第6期。

[120]《大陆杂志》9:7,1954。

[121]《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

[122]《文史》14,1982。

[123]《大陆杂志》80:6,1990。

[124]《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5年,页85-96。

[125]《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6]《宋史研究通讯》28。

[127]《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128] 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页1-19。

[129]《新亚学报》3:1,1957。

[130]《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3,1976。

[131]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2]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5.

[133] 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刊行会编《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东京:同朋社1989年版,页583-601。

[134] 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丛》,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页326-337。

[135]《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136]《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137]《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38]《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39]《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40]《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41]《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版第1期。

[142]《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学报》8,1995;《宋史研究集》27,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页177-217。

[143]《唐研究》1995年第一辑,页245-76。

[144]《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4,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页253-68。

[145]《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46] 漆侠、李埏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页265-276。

[147]《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收入《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75-103。

[148]《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149]《中州学刊》1989年第1期。

[150]《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15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152]《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53] 漆侠、李埏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页36-57。

[154]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5] J. C. Perry and B. L. Smith ed., Essays on T’ang Society, Leiden: E. J. Brill 1976, pp. 90-109.

[156] Asia Major: n.s. 11:2, pp.211-32.

[157]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58] 淡江大学中文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版,页201-38。

[159]《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版第2期。

[16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页89-134。

[161]《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162]《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163]《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

[164]《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165]《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166]《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16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7,1999。

[168]《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169]《东吴历史学报》6,2000。

[170]《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第15辑,页94-98。

[171]《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72]《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

[173]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2。

[174]《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

[175]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6]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7]《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立成功大学1999年版。

[178]《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页305-318。

[179]《香港浸会学院学报》1980年。

[180]《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181]《唐都学刊》1998年第2期。

[182] 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94年第9期。

[183]《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

[184] 台北:联经1986年版。

[185]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硕士论文。

[186]《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2,1980,页233-280。

[187]《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

[188]《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2期。

[189]《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

[190] 中史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与社会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2000。

[191]《大陆杂志》30:3。

[192]《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刊号第4期,1995。

[193]《中国史学》,5,1995。

[194] 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195]《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7]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98] 刊于邓广铭、徐规等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9]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页40-50。

[200]《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

[201]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84年。

[202]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页205-10。

[203] 孙进己:《关于“征服王朝”论》,《辽金女真史研究》1982年第1期。

[204] Donald Featherstone,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ongbow, Barnes and Noble Books, 1995.

[205] David Chandler, The Art of Warfare in the Age of Marlborough, Sarpedon, 1995.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