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

  中国历来不缺少思想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对已有思想进行深入梳理、提升,拒绝浮躁、拒绝功利主义。这应该也是对待“李约瑟难题”的恰当学术态度。

  《新华文摘》(2011年11期)转载《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期)程广云《泛李约瑟问题:无穷穷举——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一文,读后感想颇深。在此,笔者继续对“李约瑟问题”终结论思潮加以批驳。

  从问题到“难题”之争

  早在1944年2月,李约瑟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农学会议上所作的“中国与西方科学和农业”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有许多技术发现,但这还不是近代科学,而是经验科学。这中间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近代科学在西方兴起……如果我们从四个方面——地理、气候、社会、经济条件来考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不同,我们就可能抓到要领。(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指出试图解决的路径)4月27日,他在中山大学与王亚南讨论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的问题。王亚南后来说:“我在旅馆中同他(李约瑟)做过两次长谈,临到分手时,他突然提出这个问题,要我从历史与社会方面,做一扼要解释……此后却随时想有这么一个‘难题’,在逼着我去解答。”到1948年,其专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出版,这可谓中国学者对此“难题”研究的开山之作。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此文是对这个问题研究最深入、全面和权威的成果。

  随后,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几乎停止。而此时,李约瑟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直到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将该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1980年开始,国内兴起了李约瑟研究热潮。

  国人密集地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得出各种结论。如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重伦理的非科学主义倾向束缚了科学的成熟;重实用和经验、追求功利的“工匠传统”束缚了古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导致科学研究的理性精神匮乏;自大、闭关锁国的尚古民族心态阻碍了科学的自由前进;教育与考试制度如科举与八股取士成为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代圣人立言”式的对儒家经典的皓首穷经,成为扼杀人才的精神武器;等等。这些答案虽然不能指导我们去克服“难题”,但至少给国人提了醒,从而知道我们的缺点和不足。1990年以后,随着对“李约瑟难题”的深入研究,批评的观点也相继出现,如“李约瑟问题不是一个好问题”、“这个问题有逻辑矛盾”、“不完全正确”,还有人认为这个问题荒唐可笑,转换为如同:“为什么某甲的儿子不是某乙的儿子生的?”

  正像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对李约瑟难题的众多质疑都是把它们割裂以后而各个击破的。”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上述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本质。程广云在他的文章中也强调:“今天,在中国‘和平崛起’形势下……‘李约瑟问题’被某些人宣告‘终结’了,仿佛只要经济一增长,就证明了制度的优越和文化的优越。这一倾向是十分危险的。”实际上,多年来中国学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讨论和研究,使很多以前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得以反省或澄清,其正面效应大大超出了学术范围,甚至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发展的层面。1999年12月23日,江泽民在《院士科普书系·序》中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主要是没有形成实验科学传统和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更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出现,而未在中国出现,这可能是原因之一吧。而且,我国历史上虽然有着伟大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但相对说来,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不足也是一个缺陷。”

  “难题”的当代内涵

  笔者坚持认为继续耐心、细致地研究“李约瑟难题”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发展地对待“李约瑟难题”,要接着李约瑟的问题继续追问: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哪些不同?这些问题仍然属于“李约瑟难题”的范畴。李约瑟用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他的“问题”使我们从中西科技对比中揭示两种文明的差异,从而使我们在比较中发展和进步。有差异存在,探讨“难题”就有意义和价值;有差异存在,“难题”就不会终结。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果把“难题”的时间从过去拉到今天,尤其是加强与西方社会比较研究,将更有历史与现实意义。它会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使我们在前进中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李约瑟难题”,较之过去的问题,是难上加难了。因为过去的问题仅仅是我们国家的问题,而扩展了的问题不仅涉及国家内部,还是未来的问题、国际的问题。已故钱临照先生当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避不开的题目,一定要加以思考和研究。”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李约瑟难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从前述研究的成果数量分析,大多数都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撰写,长期持续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笔者认为,中国历来不缺少思想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对已有思想进行深入梳理、提升,拒绝浮躁、拒绝功利主义。这应该也是对待“李约瑟难题”的恰当的学术态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7月28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