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意义

  一、历史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背景

  当前全球环境变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战略意义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e)(简称IGBP),不久国科联理事会正式通过了IGBP计划大纲,旨在研究整个地球系统内,特别是各圈层界面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弄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环境的变化机制,并组织各国联合进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揭示气候变化的事实和机制。从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重视的导因来说,这是基于两个重要事实的发现,其一,全球气候在20世纪以来逐渐变暖,从而引起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气候变暖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潜在影响所致;其二是与人造氯氟烃有关的南极臭氧空洞的揭示。这些事实是关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大事,世界各国对这些问题普遍重视的出发点即在于此,因为这些问题已经不仅是科学研究本身的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8.Bolin曾这样说:“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地了解气候变化的细节,但可预见到将来要认真对待的威胁,这些威胁有多严重呢?这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1]正因为气候将来可能变化的现实意义导致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加入全球变化的领域,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尖锐,工业家和各国的政治领袖已相继提出种种应急措施,1987年制定的《蒙特利尔协定》,1989年的《伦敦补充协定》,以及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地球公约》,就是这种形势的产物。

  管子曾经说过:“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2]今天的气候变暖是地球上温室气体增加的直接后果,这种后果又是叠加在地球气候系统本身特有的自然变化过程上的。因此,为了知道今后气候的冷暖趋势,就必然需要知道气候的自然变化过程。这个自然过程就是我们现在还不太了解的一个“来者”。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目前拥有的手段无非有两类:一是数学模拟,即利用大气环流的数学模型,给出未来大气温室气体与其他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然后计算几十年或一百年的全球气候变化;二是历史类比,即从历史气候变化阶段中寻找相似的气候温暖时期,并研究那些温暖时期的气候特征,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从而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影响做出预测。这里第二种方法就必须建立在历史气候的详细研究上。另一方面来看,历史气候的研究不仅是历史类比方法的基础,其提供的气候变化数据也是校准、检验气候模型的重要资料。简而言之,正如墨子所说的“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是历史环境变化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的动力之一。在国际上,过去环境变化已被确定为三项核心计划之一,同时IGBP计划的有关技术报告和 IGBP核心计划PAGES(Past Global Changes)亦指出过去2000年全球变化序列应列为优先考虑的课题之列。[3]1992年美国全球变化的年度计划中,将“从多种途径研究古气候时间序列,……以重建和模拟过去的全球变化”列为年度的研究重点之一。[4]在1995年的年度计划中再次重申观察和记录地球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是美国全球变化项目的中心议题之一。[5]在我国,“七五”期间国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支持“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初步研究”的重大项目,其中我国的历史气候是四大课题之一。1989年,IGBP中国委员会第二次全委会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为现代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背景应该受到重视”。“八五”期间国家在攀登计划中设立了“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项目,项目中历史环境变化是研究的课题之一。[6]此外,从90年代初以来,全球变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的专门领域之一。从这些重要的科研活动来看,历史气候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中国历史气候的意义

  中国的气候主要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它是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季风气候的变异性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从历史上看,由于季风变异所造成的中国大陆上的严重灾害不乏其例。目前我国人口中的大部分仍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貌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气候条件的好坏。面对未来可能的全球气候变化,无疑季风气候会有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是什么?未来我国的生存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对农业有利还是有害?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气候学家、生态学家,乃至政府部门所关心的问题。从气候可能变化的影响来看,尽管已经有发展较好的数学模型,但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的冲击作用,不是靠数学模型就可以解决的,还有赖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因此无论是中国季风气候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意义,还是中国将面对的环境变化和可能的影响,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上述研究中国历史气候的现实意义外,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气候是历史自然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理的本质是复原和探索历史时期地理现象,过去的气候现象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复原和探索这个要素是历史地理必须从事的研究工作,也是历史地理建设中需要做的工作。地理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舞台,缺少这个舞台中的任何一环,都会造成充分理解这个舞台的缺陷。例如探讨北宋时期江南太湖地区的水利问题,如果不从气候变化和相关的海面上升出发,就无法充分认识这个水利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样也无法揭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长江口两岸最终形成人工修筑的统一海塘。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样也是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作为人类社会依赖的地理背景,气候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在中国历史时期长期稳定存在的农业社会中,农牧业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气候变化的种种影响,有关这一点无需用证据来加以说明,只要稍加注意我国现代农业仍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事实,就不难做出这个推论。尽管目前我们对历史上气候变化所造成社会影响的种种细节知道得并不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又讳言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对社会的制约和冲击作用,但我们稍加比较气候变化与历史社会变化的对应关系,还是会发现一些可能的关系。如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期间第一个寒冷事件高峰的前沿,而北魏政权下决心从平城迁都洛阳的时间正处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第二个寒冷事件高峰前沿;青藏高原上一度强大的吐蕃政权崛起的时间与隋唐之初的温度转暖几乎同步,而其衰弱又正与唐代后期的寒冷在时间上有相似性……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果仅仅把它们看作是历史的巧合,恐怕很难使人信服。当然要说清楚气候变化与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关系.还有

  待于详细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做些简单的时间关系对比。如气候变化与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兴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对于这样的复杂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具体翔实的证据。总之,在历史研究中考虑自然条件的变化,将有助于历史分析的深入。

注释:

[1]Bolin,B.:《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问题》,演讲记录,1992,1,25。

[2]《管子.形势)。

[3]IGBP/ICSU,1990: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e:A Study of Global ChanEC— The Initial Core Projects.Issn 0284—8015.

[4]Our Changing Planet:7he FYl992 US Global Ch~ge Research Program.A Report bv thc Committcc on Earth and Envirmental Sciences(CEES),A Supplement to the US Presidcnt’S Fiscal Ycar l992 Budget.

[5]Our Changing Planet:The FYl995 U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

[6]林海:《“我国未来(20—50年内)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项目介绍》,载《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4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