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文版序言、目录、后记

    

后    记

 

    正如在“序”中所述,本书是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4年设立的东亚经济史研究会,以及该所2007年作为东京大学与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设立的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经济分会)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这六年中,我们从东亚经济发展的角度,致力于重新审视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为主要对象的近现代工业化过程。这次近现代水泥工业研究是继已出版研究成果的化学工业和电力产业之后的第三个合作课题。我们的基本切人点是立足于中华民国时期以来,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比较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由“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等)主导的地方分散式重工业发展的历史。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认为这三个研究课题有着共同而独特的特征。

    水泥业课题初始之际,我们首先在2007年11月访问了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横濑工厂,重新认识了水泥工业的发展及其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其后在同年12月,我们召开了以在日中经济协会主持研究水泥项目的创价大学教授滨胜彦(现任中国研究所理事长)为中心的研讨会,讨论中国水泥业的基本情况,同时对有关NSP技术的普及以及结构调整等问题获得了最新的理解02008年2月电力业课题的研究成果《现代中国的电力产业——“短缺经济”与产业组织》(田岛俊雄编著,昭和堂。日语书名为《现代中国の電産業——“不足の经济”と產業組織》)付梓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中国水泥业研究课题,多次举办了研讨会和网络讨论。

    2008年8月,部分成员访问了贵州省普定县的明达水泥有限公司,就由立窑起步之后增设了NSP设备的中坚民营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同年10月,我们在九州大学经济学研究院召开了国际研讨会《东亚水泥产业的发展》,朱荫贵、卢征良二位课题组成员也从上海赶来参加。与此同时,我们还参观了福冈县田川市的石灰石开采和混凝土制造商中村产业株式会社,了解了日本水泥产业中垂直分工的现状以及混凝土拌合领域对中国投资的经验。

    进入2009年以后,我们于5月访问了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6月访问了该会社的熊谷工厂,加深了对日本水泥的供求变化以及向静脉型产业转化的理解,7月我们又访问了该会社旗下的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了解了中国国内的市场战略等。随后,我们前往位于吉林市的冀东水泥吉林公司(过去属于松江水泥厂),以及总部位于唐山市的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围绕关于企业发展过程和长期经营战略的基本想法采访了吉林公司总经理李建杰、唐山冀东水泥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增光和总经理于九洲等高层领导。

    在东北、河北的调研之后,我们又赶赴上海,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了以《东亚水泥产业发展国际论坛Ⅱ:中国水泥行业的过去与现在》为题的国际研讨会。2009年9月,我们以从台湾来日访问的陈慈玉研究员为中心举办了题为《20世纪台湾水泥产业与东亚经济圈》的研讨会。此后,我们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最后的汇总。

    在以上所提到的个人、企业和组织之外,还有众多人士对我们的课题给予了支持。以下部门及企业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与实际访问顺序不同):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IR广报部、川崎设备制造株式会社、日本水泥协会、水泥协会研究所、水泥新闻社、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沂南铜象水泥有限公司、金都房地产公司、华鲁建安集团、莒南县建设局、上海海螺水泥销售有限公司。此外,以下人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Didier Tresarrieu(原麻生拉法基水泥)、藤井浩二(已故,原小野田水泥)、水谷进(原小野田水泥)、川村洋二(同前)、田中稻英(同前)、川濑史郎(原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桥本寿郎(同前)、小林敏宏(同前)、佐佐木茂子(已故佐佐木辰雄先生的夫人)、高林二郎(原川崎重工业)。

    参与了企业调研以及研讨会活动的还有陈歆文(原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戴秋娟(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贺林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婴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杜静(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研究基地)、樊士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焦必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建安(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孙建国(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池上彰英(明治大学农学部)、山口真美(亚洲经济研究所)、益尾知佐子(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G.Noble(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武田晴人(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栗原纯(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部)、臼井佐知子(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王颖琳(东京大学博士,现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松村史穗(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现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张叶(东京大学硕士)以及九州大学大学院经济学府堀井研究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朱荫贵研究室的各位同学。在最后的出版阶段,小堺章夫先生(御茶の水书房)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课题的实施以及本书的出版之际,我们还得到了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NIHU)区域研究推进事业当代中国区域研究联合项目的资金援助。   

我们代表本书的各位作者向以上人士和组织深致谢意!

    田岛俊雄  朱荫贵  加岛润    2010年2月10日

作者惠寄该书,本坛扫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