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仔生活史

  牛仔在美国“西部片”中被浪漫化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行侠仗义铁骨柔情之余还大多不事稼穑。这与牛仔的社会生活史有很大出入。实际情形是,美国内战以后,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来满足美国人对肉类日益增加的需求;数万名牛仔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开发成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使其成为美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美国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大平原是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夏天严热,冬季寒冷,气候变化剧烈。得克萨斯南部平原虽因墨西哥湾的湿润气候具有较多雨量,但经常发生暴风雨乃至飓风,对牧区的破坏极大。北部平原降水量少,多风,严寒,暴风雪频繁。如1886年的第一天,当堪萨斯道奇城的人们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时,当夜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积雪深达24英寸。次日,时速40英里的狂风从北部带来更大的暴风雪,使温度降至-65摄氏度以下, 阿肯色河结冰的厚度达12英寸。春季冰雪消融时,又造成河水暴涨,洪水成灾。牛仔们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和劳作。

  无论在什么灾害、危险和困难的条件下,牛仔们都不退缩,总是和牛群在一起。牛仔的伙食极差,经常吃的是面包(有时是玉米面的)、咸肉、加面粉的肉汁、糖水和咖啡等。常年缺少蔬菜是最大的问题。牛仔们因饮用的水含碱量超标常引起胃部不适,厨师不得不在水中加点番茄酱为他们医病。牛仔的居住条件也极差。早期牧场里的牛仔经常驻守在极其破陋的“边界营地”,夏天睡帐篷、窝棚甚至露宿,冬天则不得不像草原鼠一样钻进阴冷的地穴里。虽然19世纪70年代以后,大多数牛仔可以住在牧场主为他们提供的工棚里,不用再吃睡在牧场边界的帐篷或洞穴里,但工棚十分简陋,牛仔们只能睡在地上。小牧场的工棚甚至同时兼做厨房。牛仔们必须自备称为“热卷”的卧具,通常包括一块大油布和几条粗毛毯,连铺带盖,没有床垫。在长达数月的“赶牛小道”上,不论天气多么恶劣,牛仔们都得野外露宿。

  荒原牧场的劳作

  牛仔在牧场的劳作主要是在“牧牛营地”放牧照看牛群,在相邻的牧场交界处“走马巡边”和参加春秋两季的围拢牛群的“赶拢大会”,其中尤以后两项工作更为艰辛和劳累。巡边的牛仔不仅吃住条件极差,而且工作非常枯燥、辛苦。大平原的牧场一般都有数万甚至百余万英亩。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牧场都没有围篱,所以不同牧场的牛群经常混杂在一起。牧场主为了防止牛群走失和牧群混杂,便让牛仔“走马巡边”。牛仔一般是两人一组,驻守在偏僻的“边界营地”里。组与组之间相隔20英里。每天早晨,同组的两名牛仔从自己的营地骑马出发,背向而行,直到同临近营地出发的牛仔相遇为止。这些骑马巡边的牛仔沿途不断把本牧场的牛群赶回牧地中心地带,将邻人的牛群朝它们自己牧场的方向驱赶。“巡边”牛仔日复一日地在牧场边界骑行、驱赶、分开混杂的牛群,可能好几天都遇不到其他人。

  因为“走马巡边”不能完全避免不同牧场牛群的混杂,所以美国西部牧区每年要举行春秋两季的“赶拢大会”以区分新增小牛的归属。参加赶拢大会是非常艰苦的工作。从开始的当日,牛仔们被分成若干个小队。每天天未亮,各小队就在队长的指挥下奔赴放牧区的指定地段去收集牛群,把它们赶回赶拢大会的中心集中地。在那里,数千头牛聚成一个大群。随后,赶拢工头指挥各个牧场的牛仔依次策马进入大牛群,赶出每头属于其牧场主的母牛,该头母牛的小牛就随其后,这样,属于同一个牧场的牛就被分离出来,大牛群被分成若干小牛群。紧接着,牛仔们就开始套小牛,并把被套住的小牛拖到火堆边打上与其母相同的烙印。如果被打烙印的是头小公牛,牛仔们要顺便对它进行阉割。也有的牧区在给小牛打烙印时随手给它割角。这些过程中多有狂公牛的挣脱和反抗,稍有疏忽,牛仔就会遭受伤害甚至丧生。等到一天的赶拢活动结束,夜幕已经降临。各牧场的牛仔还要连夜把被打过印的小牛赶回牧场本部,或把他们圈围起来,值班守夜看守,以防它们跑掉。与例行的牧区放牧、围捕野马、拉出陷入泥沼的牛和修防火线等工作相比,“赶拢大会”牛仔的工作要劳累得多、紧张得多、危险得多。在赶拢时,牛仔们每天都有18—20个小时骑行在马上,吃住在赶拢集合地,这种紧张、劳累的长时间劳作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数周。赶拢过后,每个牧场主都要把新增加的牛群输往新的牧区或售往东部的市场。为此,需要大量牛仔“长途驱赶”牛群到目的地。  

  牛道上的鞍马劳顿

  大规模的“长途驱赶”是牛仔承担的另一项艰巨危险的任务。由10人左右组成的赶牛队,驱赶着千余头或更多的牛组成的牛群,每天行进10—15 英里,历时2—3个月。在“长途驱赶”中,牛仔们每天都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他们黎明时刻起程,中午,牛在牛道沿途两边吃草时,牛仔们才能轮流吃饭。在天黑之前,他们要赶着牛群抵达另一个宿营地。一路上, 数千头长角牛踏起的浓浓尘烟常常让牛仔走完一天后,喉咙里、肺里都吸满了尘土。每天晚上牛群休息后,牛仔们还要轮流分组值班照看牛群。每组值班2小时,如果一夜不发生意外,牛仔们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如果发生牛群惊群,他们整夜都要追截惊牛,通宵不眠。次日清晨,牛队又得起程上路。牛道上路况很差,除了四野茫茫的荒原外,牛队还要穿过丘陵和山间的无边森林,涉过数条东西走向的湍急河流。牛道上天气恶劣多变,暴风雨让牛群在泥泞的道路上难以前进,北部平原猝不及防的暴风雪又会使大量牛冻死。在牛道上,牛仔们还要克服许多人为制造的凶险,要时时防范武装强盗的袭击。有时还要躲避索要过境税的印第安人。长角牛极易受惊,牛仔最害怕的事莫过于牛群在夜晚突然炸群而逃向茫茫四野。此刻,牛仔们必须果断地采取围追堵截的行动,否则,整群牛可能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甚至在很多危急的情况下,牛仔们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每一次长途驱赶,牛仔们要历经数月的鞍马劳顿,才能把牛群送到目的地。在19世纪后期20余年的时间里,有数万名牛仔踏上了牛道,把数百万头牛赶到了牛镇和新的牧区,这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事业。

  美国内战后的20余年,正是靠着青年牛仔的艰苦创业,才使“牧牛王国”的疆域从得克萨斯迅速向大平原北部和西部拓展。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牧场布满了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大部分地区。到1869年,科罗拉多已放牧着100万头牛,19世纪80年代大牧场占据了南北达科他整个地区。到80年代中期,大平原北部的蒙大拿和怀俄明已进入牧牛业的繁荣时期。在牧牛业由南向北推进的同时,也向西部不断扩展,属半干燥气候、植被并不丰富的亚利桑那州的牧牛业在80年代发展起来。到1880年,新墨西哥的牛群已达125万头。1877—1889年,俄克拉何马被变成了牧牛业的最后边疆。大平原牧区不仅为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人提供了大量牛肉,改变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而且也向欧洲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肉类。1860—1890年,美国向欧洲出口的肉类和动物制品的贸易额由150万美元上升到1730万美元。到1900年,西部的产牛量已达1500万头,占全美产牛量的54%。直到今天,美国的牛肉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牛仔在大平原成为美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7月21日

  

Comments are closed.